知名人物 林文庆生平故事简介,林文庆历史评价,林文庆怎么死的?

Posted 鲁迅

篇首语: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知名人物 林文庆生平故事简介,林文庆历史评价,林文庆怎么死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知名人物 林文庆生平故事简介,林文庆历史评价,林文庆怎么死的?

林文庆,字梦琴,原籍福建海澄,1869年9月5日(清同治八年七月二十九日)生于新加坡的一个华侨家庭。父亲林天尧,当时是鸦片种植园的助理管理人员。林文庆童年入福建会馆附设书院,读“四书”、“五经”,后改入官立英文学校,不久升入莱福士学院学习。1887年,林因学习成绩优异,获得英女皇奖学金,入英国爱丁堡大学医学院。1892年获得医学内科学士和外科硕士学位。以后,香港大学又授予名誉法学博士学位。林文庆虽受英国教育,但对汉语也有较深的造诣,并熟谙闽、粤方言。他还精通马来语、泰米尔语、日语等,这对他开展社会活动是很有帮助的。

1893年至1921年,林文庆在新加坡挂牌行医,并一度担任爱德华七世医学院讲师。这期间,他还积极热情地研究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1897年与新加坡著名律师宋旺相合作创办了《海峡华人杂志》,与《天南新报》创办人邱菽园组织“好学会”等社团,开设中国古典文学讲座。林文庆热心于新加坡华人社会和华人教育的改革。早在辛亥革命之前,他就排除众议,劝说一些友好剪掉辫子。1899年,他又是新加坡第一所女子学校——中华女校的创办人之一。他的夫人黄端琼在女校任教。为了在华侨中推广汉语普通话,林文庆首先在自己的家里开办华裔普通话学习班。此外,他还积极参加创办新加坡华人商业银行和华侨保险有限公司,垦殖马来亚的橡胶园。他先后担任过新加坡市政局委员、立法院华人议员、内务部顾问,以及中华总商会副会长等职务。鉴于他对这一英属殖民地的贡献,1918年,英皇特授予他不列颠帝国勋章。

林文庆早年在英国就结识了孙中山,1900年6月,孙中山的日本朋友宫崎寅藏到新加坡为孙中山与康有为的合作进行活动,被当地政府拘捕。孙中山特由西贡赶到新加坡营救,也遭逮捕,经林文庆等人代向英国当局疏通,使孙与宫崎很快获释出境。义和团运动后,列强搬出德皇威廉二世捏造的所谓“黄祸”论,作为侵略中国的口实。林文庆在《新加坡自由报》发表文章,针锋相对地提出“白祸”,并以列国强加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所造成的灾难论据,说明“白祸”比“黄祸”更为可怕。他援引英人托玛斯·杰克逊的话“条约只有平等,才能持久”,指出当外来者(指教会与洋行)终止享有特权,中国人民对他们的仇恨也就随之过去,从而也就不会再有排外的暴动[1]。

1906年2月,孙中山到新加坡组织同盟会分会,林文庆欣然入会。

1911年,林文庆到欧洲游历考察了九个月,对几个主要国家的政治与社会状况进行研究,并作为中国代表,先后出席了在伦敦召开的世界人种第一次代表大会和在德国德累斯顿召开的卫生会议。在伦敦时,林一度担任中国代表团秘书。

1912年初,林文庆应孙中山的聘请,到南京担任临时政府内务部卫生司司长。不久,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政府北迁,林文庆返回新加坡,继续从事医务和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1921年4月,陈嘉庚创办厦门大学,聘请林文庆当校长。厦大开学后,林文庆亲自对学生进行英语口试,并通报全省各公私中学,对推动福建省外语教学起了积极作用。一直到1937年厦大改为国立,林才辞职回新加坡。他用《大学》中的“止于至善”四个字作为厦大的校训,以培养学生“人人为仁人君子”。学校经常组织尊孔祭孔活动,孔丘的生日被列为重要节日,全校放假,“以示恭视”。他反对学生参加爱国运动,认为学生不应“为爱国运动而抛弃自己的职务”[2]。正如当时在厦大任教的鲁迅所指出的,“校长是尊孔的”,“这里是死气沉沉的,也不能改革,学生也太沉静,数年前闹过一次,激烈的都走出,在上海另立大夏大学了”[3]。1926年,厦大成立国学研究院,林文庆亲自兼任院长,自称“对于国学,提倡不遗余力”[4]。他除了主持日常校务之外,还从事儒家伦理的研究以及其他多方面的著述活动。1929年,林完成屈原《离骚》的英译。英国著名汉学家翟理斯(H.A .Giles)认为,该书是外国人研究汉学的佳作,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R.Tagore)曾为之作序推荐。1930年,林文庆兼任上海出版的英文期刊《民族周刊》主编。他的主要著作有《从内部发生的中国危机》、《东方生活的悲剧》[5]和《新的中国》等书。

林文庆又是英国爱丁堡皇家医学会会员,英国医学会马来亚分会会员,比利时根脱医学会通讯会员,日本京都医学会会员。

1941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林文庆已退休在新加坡。日本侵略军占领新加坡后,年逾古稀的林文庆被迫出面组织了“维持会”——“华侨协会”,但他并不积极开展活动,所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国当局豁免对他的谴责。

由于晚节欠佳,林文庆孤寂落寞地度过余年,于1957年1月1日在新加坡病故。

注释

[1]The Chinese Crisis From Within, by Wen Ching,edited by G. M. Reith.,P294,London, G. Richards, 1901.
[2]林文庆1926年4月6日在厦大五周年校庆会上讲话。《福建师范大学学报》1978年第3期,第54页。
[3]《鲁迅全集》第7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第166、245页。
[4]陈梦韶:《鲁迅在厦门》,作家出版社1954年版,第7页。
[5]《民族周刊》(The Chinese Nation),1930年1月创刊,1931年12月停刊。创刊时曾标副题“致力于中国进步的刊物”。《从内部发生的中国危机》(The Chinese Crisis From Within)是林文庆于1900年先后发表在英文《新加坡自由报》(Singapore Free Press)的文章汇集,由里思(G.M.Reith)编辑并作序。文集分三部分,主要是介绍中国在西方文明影响下发生的改良运动,揭露以慈禧为首的清廷的反动性,阐述著者对中国今后对外关系的主张。《东方生活的悲剧》(Tragedies of Eastern Life, An Introduction to the Problems of Social Psychology, by Lim Boon Keng, Shanghai, The Commercial Press, limited, 1927)是林文庆1927年在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的一部介绍社会心理学问题的中篇小说。

相关参考

知名人物 林述庆生平故事简介,林述庆历史评价,林述庆怎么死的?

林述庆,字颂亭,又作松亭,福建闽县人。1881年4月8日(清光绪七年三月初十)生。父亲林耀源是一个普通农民。他小时没有读过多少书,因家境困苦入营当兵。1902年被选拔进福建武备学堂,毕业后充长门练营督

历史人物 施文庆简介  南北朝时期陈吴主书施文庆生平

  (?-589)南朝陈吴兴乌程(今浙江湖州)人。家本吏门。初事太子陈叔宝,拔为主书。叔宝即位,迁中书舍人,与幸臣沈客卿共掌机密。隋军欲南下,四方州镇相继表闻,与客卿抑而不言。群臣共议自京口(今江苏镇

知名人物 林康侯生平故事简介,林康侯历史评价,林康侯怎么死的?

林康侯,名祖溍,以字行。1876年12月10日(清光绪二年十月二十五日)生于上海。父亲林景周,为上海著名绅商。林康侯少年时就读私塾,二十岁时参加科举考试,中秀才。1898年戊戌变法后,入上海南洋公学师

知名人物 林文生平故事简介,林文历史评价,林文怎么死的?

林文,黄花岗烈士之一,字广尘,初名时塽。福建侯官(今闽侯)人。1887年(清光绪十三年)生[1]。幼年丧母,靠姐姐抚育长大。父林晸是个举人,曾在浙江做过官。林文十五岁随父到浙江,进了学堂,能诗文,善书

历史人物 清朝时期台湾将领林朝栋简介,林朝栋的后代有谁

人物生平1851年林朝栋生于彰化县阿罩雾庄(今台中市雾峰区),为林文察长子。出生前一年祖父林定邦与邻近土豪林妈盛发生冲突,遭其手下杀害,不久父亲林文察将林妈盛拖至林定邦墓前报仇雪恨,之后前往自首而进行

知名人物 王怀庆生平故事简介,王怀庆历史评价,王怀庆怎么死的?

王怀庆,字懋萱。1876年(光绪二年)生于直隶宁晋县。因家庭贫困,自幼年起即在家从事放牛、牧羊、种地等农活,十二岁母亲去世,十五岁那年因不堪忍受继母的虐待离家出走,流落到直隶芦台时正赶上淮军将领聂士成

知名人物 颜惠庆生平故事简介,颜惠庆历史评价,颜惠庆怎么死的?

颜惠庆,字骏人,原籍福建厦门厅(今厦门市),1877年4月2日(清光绪三年二月十九日)生于上海。父亲颜永京早年留学美国,一度在英国驻上海领事馆和租界工部局任翻译,后入基督教成为牧师,在上海、武汉传教多

历史人物 清朝时期台湾将领林文察简介,林文察怎么死的

早期生活1828年,林文察生于彰化县阿罩雾庄(今台中县雾峰乡),为林定邦长子,由于历代以来努力开垦,此时林家已累积相当之财力。林文察小时长相斯文,但喜欢与附近孩童玩作战游戏。十二岁时已能写诗文,十四岁

历史人物 王文庆个人资料,王文庆个人资料

  王文庆个人资料  王文庆(1882—1925),名仁存,字焕宗,号文卿、文庆,以号行,临海县(今临海市)桐峙岭根村人。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就读于东湖书院。二十六年,留学日本。二十九年,毕业

知名人物 林可胜生平故事简介,林可胜历史评价,林可胜怎么死的?

林可胜,英文名RobertLim,1897年10月15日(清光绪二十三年九月二十日)生于新加坡,祖籍福建海澄县(今龙海县)。父亲是新加坡著名医生、社会活动家林文庆,母亲黄端琼是著名老同盟会员黄乃裳之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