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 宋代·金匮之盟
Posted 司马
篇首语:一卷旌收千骑虏,万全身出百重围。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宋朝 宋代·金匮之盟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宋朝 宋代·金匮之盟
金匮之盟
宋太祖在世时,对其弟赵光义非常器重,封晋王。但赵光义恃功不守法纪,太祖大伤脑筋,常思控制光义之策。相传太祖病危时,赵光义恐太祖留下遗诏不利于自己,因而在深夜挥斧杀害了太祖,有 “烛光斧影” 之说。赵光义即位后为掩人耳目,与赵普共同策划伪造了金匮之盟的盟约。据说,太祖的母亲杜太后在建隆二年 (961年) 病重之时,曾召见太祖和宰相赵普,立下遗嘱,以后周幼主 (恭帝柴宗训) 失国为借鉴,命太祖传位于其弟赵匡义 (后改名光义),太祖表示遵照太后遗命; 由赵普起草誓书,藏于金匮之中。
开宝九年 (976年) 太宗即位,没有公开誓书。太祖长子德昭、次子德芳却相继被迫自杀或暴死。至太平兴国六年 (981年)始有发金匮得誓书之说,此时赵普已为司马兼侍中,并且已劝说太宗传子不传弟 (赵廷美)。誓书作伪实甚明显。可见,所谓金匮之盟是赵光义篡夺皇位的一种掩饰而已。
相关参考
宋太祖赵匡胤驾崩后,皇位由其弟赵光义继承,正史认为光义乃合法继位,是奉太后“金匮遗诏”之命行事。但后来有人对“金匮之盟”一事提出质疑,使得这一事件变得扑朔迷离。“金匮之盟”是大家比较熟悉的一个历史传说
“金匮之盟”原来是一场骗局,不过是赵普和赵光义的一场交易,下面本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金匮之盟”已经被各种历史素材广为记载,但是令人可疑的是,这份杜太后的临终密诏在太祖赵匡胤
“金匮之盟”原来是一场骗局,不过是赵普和赵光义的一场交易,下面全榜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金匮之盟”已经被各种历史素材广为记载,但是令人可疑的是,这份杜太后的临终密诏在太祖赵匡
涪陵之祸赵廷美是太祖、太宗的异母弟弟。太宗即位时封齐王,太宗出征太原,留守京师,进封秦王。依金匮之盟,太宗死后应传位于廷美,而廷美又传之于德昭,但德昭不明不白地死了,德芳相继夭绝,廷美始不自安。太平兴
历史人物 昭宪太后简介 昭宪太后与金匮之盟 昭宪太后怎么死的 昭宪太后与赵匡胤-
中文名:杜氏 国籍:北宋 民族汉族 出生日期:902年 逝世日期:961年9月17日 职业:太后 谥号:明宪太后→昭宪太后www.cha138.com 陵墓:安陵 丈夫:赵弘殷
宋太宗像历来大家对于宋太宗的继位都充满了疑问。一边是「”烛影斧声”,一边是「”金匮之盟”,到底哪个是真的?宋太祖真的是被弟弟赵光义杀死的吗?金匮之盟我们先看看什么是金匮之盟。话说有一天杜太后(赵匡胤赵
历史上人们虽然相信有所谓的“金匮之盟”,但却找不到盟约的原文。直至今世,怀疑和相信两派学人争论不休,尚无定论。北宋太祖赵匡胤的故事可谓众人皆知,诸如陈桥兵变、杯酒释兵权等等,而他的突然死去以及皇位传弟
这种疑问的解释,主要有「”金匮之盟”和「”烛影斧声”两说「”金匮之盟”《宋史·杜太后传》里面记叙:「”建隆二年(公元961年),太后病,太祖始终在旁服侍不离左右。太后自知命已不长,召宰相赵普入宫。太后
澶渊之盟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辽圣宗及其母萧太后率大军南下深入宋境,围攻定州,来势凶猛。北方州县边境告急的文书一夕数次,传至开封,宋廷大震。真宗平常夸口说,如果契丹大举南侵,他一定要亲率军队抵御
壬戌之盟绍兴十年(1140)金军兵分四路南侵,遭到了岳飞、韩世忠等部宋军及人民的抵抗,使金军南侵遭到挫折。但由于宋高宗、秦桧一心求和,决定放弃淮河以北的土地,以“莫须有”罪使岳飞死于狱中。同时,秦桧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