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 宋代·苏颂与天文钟

Posted 浑仪

篇首语:古人已用三冬足,年少今开万卷余。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宋朝 宋代·苏颂与天文钟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宋朝 宋代·苏颂与天文钟

苏颂与天文钟

苏颂是泉州人,字子容,仁宗庆历二年 (1042年) 举进士,官至右仆射兼门下侍郎 (宰相)。他对 “经史、九流、百家之说,至于图纬、律吕、星官、算法、山经、本草,无所不通”。哲宗元祐元年 (1086年),苏颂任提举制造浑仪,他推荐吏部令史韩公廉协同制造。在新仪器的设计和模型的制造中,苏颂写成了 《新仪象法要》 一书。全书共分三卷,上卷介绍浑仪设计,有轮三重,总图四种; 中卷介绍浑象设计,仪体设计总图一种,分图四种,星宿位置图五种,四时昏晓中星图九种; 下卷介绍水运仪象台的设计,总图二种,分图二十一种。全书共附图63种 (附别木做法图四种)。

苏颂与韩公廉根据这些图式创造了天文仪,这是一种机械构造的天文台,使用了水车、桔槔、凸轮、杠杆等原理,使机轮运动保持恒速,与天体运动一致。因为它是用水冲激机轮来发动机器运转的,故名为“水运仪象台”。这座天文台的高度为三丈六尺五寸 (十二米稍弱),宽二丈一尺,全台分三层装置。下层是水轮和铜壶滴漏的机械; 中层装设浑象,每昼夜自转一周,与天体运动相符; 上层叫露台,装设浑仪,用以观测星宿的昏晓出没和天体的运转。苏颂与韩公廉还创造出从浑仪内部观测天体的设备,可以更好地观察星宿的出没。这个创造可以说是近世天文馆假天象的雏型。天文台下层的齿轮运转的机械原理,可以说是欧洲中世纪天文钟的先驱,是世界上最早的第一台天文钟。

相关参考

北宋宰相苏颂生平简介 苏颂是怎么死的?

  苏颂是北宋时期名人,不仅是北宋中期宰相,而且是著名的天文学家、天文机械制造家、药物学家。其本人学识渊博,算法、地志、山经、本草、训诂、律吕等学,无一不通,被李约瑟称为“中国古代和中世纪

历史人物 北宋宰相苏颂生平简介 苏颂是怎么死的

  苏颂是北宋时期名人,不仅是北宋中期宰相,而且是著名的天文学家、天文机械制造家、药物学家。其本人学识渊博,算法、地志、山经、本草、训诂、律吕等学,无一不通,被李约瑟称为“中国古代和中世纪最伟大的博物

宋朝 宋代·沈括与《梦溪笔谈》

沈括与《梦溪笔谈》沈括是北宋时钱塘人,字存中,仁宗嘉祐八年举进士,历任昭文馆校勘、提举司天监、权三司使、知宣州等职。元祐三年以光禄少卿分司南京。晚年定居润州,年65卒。沈括“博学善文,于天文、方志、律

宋朝 苏颂生平简介?苏颂历史评价?

苏颂绍圣初年,亲政后的宋哲宗对元祐政事展开了全盘清算,凡元祐年间得势的大臣或遭黜谪,或被治罪,罕有幸免。在这“无边落木萧萧下”的风云骤变之际,有一个人却唯一例外地受到了宋哲宗的礼重保护。这倒不是因为此

宋朝 宋代·郑樵与《通志》

郑樵与《通志》郑樵是兴化军莆田人,字渔仲,自号溪西逸民,学者称为夹漈先生。居夹漈山下30年,闭门读书撰著。曾出游名山大川,搜奇访古,遇藏书家必读尽乃去。广涉礼乐、文字、天文、地理、虫鱼、草木、方书之学

知识百科 最古老的天文钟

最古老的天文钟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英国科技博物馆中,各有一件特殊的天文钟藏品,这两件天文钟藏品是按照等比例复制的世界上第一座天文钟——天佑仪,也叫“水运仪象台”。这件天文钟由北宋的吏部尚书苏颂(1020

宋朝 宋代·杂技与魔术

杂技与魔术杂技与魔术,宋代统称为杂耍。随着城市生活的发展,这门古老的艺术走向了更广阔的舞台,瓦子勾栏里以及露天广场上常有演出。宋代的杂技,在传统的竿伎、绳伎、冲伎、箭伎、刀棍、翻筋斗、打硬底(硬气功劈

宋朝 宋代·纸的制造与应用

纸的制造与应用在源远流长的造纸工业史上,宋代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汉、唐造纸,以麻为主要原料,宋代不再以麻为主,开辟了造纸的更广阔的原料来源:一是竹,二是草。苏东坡的《东坡志林》谈到,“今人以竹为纸,

宋朝 宋代·豪放与婉约

豪放与婉约婉约派和豪放派是宋词两大流派。婉约派上承晚唐五代绮丽词风,多写男女艳情、离愁别绪、伤春悲歌、个人遭际,形式上讲求音律,遣词造意宛转曲折,含蓄蕴藉。宋代词人多属此派,而风格各异,或清疏峻洁,或

宋朝 宋代·太常寺与教坊

太常寺与教坊先秦以来,统治者都郑重其事地把音乐与舞蹈应用于庄重肃穆的朝会、祭祀与其他典礼,作为神圣的政治装饰。这种音乐叫“雅乐”。演奏雅乐的任务,由隶属于礼仪乐舞管理局——太常寺的歌舞团承担。宋代承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