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 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的概况
Posted 清朝
篇首语:谷要自长,人要自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清朝 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的概况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清朝 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的概况
中国人民反割台斗争
台湾是中国神圣领土一部分。1895年4月《马关条约》将台湾等地割让给日本,全国人民对日本侵略者和卖国的清政府恨入骨髓。东北海城等地人民,“愤不欲生”,坚决反对“割地讲和”,要求兵民协力,歼灭入侵者。全国人民通过罢市、通电、发布檄文等方式,强烈谴责清政府的卖国罪行,怒斥李鸿章“无廉无耻,卖国固位”。特别是台湾人民,严正表示要与日寇“决一死战”,誓死不作亡国奴。
但是,清政府无视人民的愤怒呼声,仍派李经方为割台大臣,如期交割台湾;并令台湾文武官员 “陆续内渡”。6月初,日军攻陷基隆,台湾巡抚唐景崧逃回厦门,台北不战而陷。
台湾人民则纷纷组织义民军,各有数十人至数千人不等,著名领袖有吴汤兴、徐骧等人。义民军成为台湾抗日的骨干力量。台湾军民推台南守将南澳总兵刘永福为军统,领导守军及义民军共同抗日。6月12日,日军开始从台北向南进攻。台湾军民在面对强敌、清政府又断绝大陆接济的情况下,紧密合作,浴血奋战,从新竹到台中、彰化,从云林到台南,坚决地抗击了拥有总兵力七万多人的强大的敌人。台湾军民坚持抗战四个多月,敌军死伤和因病中途遣返的达三万二千多人。号称最精锐的日本近卫师团,被消灭了将近一半,中将师团长能久亲王、少将旅团长山根信成也先后重伤毙命。
在台南危急的时刻,刘永福逃回内地。10月20日台南失陷。11月下旬,日本宣布台湾“平定”。但是,台湾人民并未屈服。12月林大北在宜兰又发动起义,以 “驱逐倭奴,恢复中华”为职志。此后五十年间,台湾人民采取各种方式与日本侵略者作斗争,从未停止过。
相关参考
清朝在《马关条约》中割让了台湾岛及其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给日本,至此台湾沦为日本的殖民地。在台湾省首府台北,割台的消息传来,“若午夜暴闻惊雷,惊骇无人色,奔走相告,聚于市中,夜以继日,哭声达于四野,风云
清朝在《马关条约》中割让了台湾岛及其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给日本,至此台湾沦为日本的殖民地。在台湾省首府台北,割台的消息传来,“若午夜暴闻惊雷,惊骇无人色,奔走相告,聚于市中,夜以继日,哭声达于四野,风云
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面对外国侵略者对新疆地区的蚕食鲸吞,柯尔克孜族人民与新疆各族人民一道,进行了保家卫国的英勇斗争。1856年沙俄入侵伊塞克湖地区,遭到柯尔克孜人民的坚决抵抗。1865年柯尔克孜
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面对外国侵略者对新疆地区的蚕食鲸吞,柯尔克孜族人民与新疆各族人民一道,进行了保家卫国的英勇斗争。1856年沙俄入侵伊塞克湖地区,遭到柯尔克孜人民的坚决抵抗。1865年柯尔克孜
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虽然清政府整体失败,甚至丢失香港岛,但在台湾却收获了罕见的胜利。1839年6月,林则徐虎门销烟,关闭中英贸易通道,触怒了大英帝国,英国内阁批准“报复”,随即出兵。总的来讲,英军所
台湾人民50年的抗日斗争可歌可泣,气壮山河,牺牲者达65万之众。正像著名历史学家戴逸指出的那样,“台湾同胞为反抗日本殖民统治、争取回归祖国而进行的斗争,构成了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台湾军民的抗日武装斗争甲午战争后,日本侵略者集中兵力进犯我国辽东半岛,打败了清军,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占领了旅顺、大连。同年十二月,清政府派张荫桓、邵友濂到日本广岛求和,遭到日本拒绝。次年二月
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虽然清政府整体失败,甚至丢失香港岛,但在台湾却收获了罕见的胜利。1839年6月,林则徐虎门销烟,关闭中英贸易通道,触怒了大英帝国,英国内阁批准“报复”,随即出兵。总的来讲,英军所
江阴人民反剃发斗争清朝统治者企图用剃发、易服的手段对汉族人民进行心理征服,极大地刺痛了汉族人民的自尊心,它不但没有起到销蚀民族意识的作用,反而如火上浇油进一步激化了矛盾,把成千上万的汉族人民推上了反清
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广州条约》签订后,义律的征粮队便频频出动,骚扰城郊的百姓。他们捉鸡、牵牛、杀人、放火,甚至挖掘坟墓,劫掠死人的陪葬物品,人民恨之入骨。在广州北郊五里有个叫三元里的地方,离英军最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