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 江阴人民反剃发斗争
Posted 知县
篇首语:追光的人,终会万丈光芒。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清朝 江阴人民反剃发斗争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清朝 江阴人民反剃发斗争
江阴人民反剃发斗争
清朝统治者企图用剃发、易服的手段对汉族人民进行心理征服,极大地刺痛了汉族人民的自尊心,它不但没有起到销蚀民族意识的作用,反而如火上浇油进一步激化了矛盾,把成千上万的汉族人民推上了反清斗争的前线,演出了无数可歌可泣的反剃发的壮烈斗争。其中江阴人民的斗争就是典型的一例。
江阴是江南的一个大县,为苏、松、浙、闽往来南京之要冲,是长江下游采石以东的第一通海重要门户。顺治二年 (1645年) 六月,清朝派的知县叫方亨,他一上任就清查户口,禁藏兵器,强令剃发,于是激起城乡人民的愤怒反抗。四乡农民10余万人与城内罢市的市民一起高喊“头可断,发决不可剃!” 的口号,来到县衙,杀掉知县方亨,公推本县典史陈明遇和前任典史阎应元为领导,组织指挥守城抗清斗争。四乡农民带着武器、粮食踊跃进城参战,城内市民也争先恐后地捐物捐钱。几十万人团结一心,昼夜修城池,造火器,轮流登城防守。从闰六月初一到八月二十一的两个多月中,他们屡次粉碎了清朝诱降的阴谋,打退了大批清军的进攻,击毙清军数万人,打死三王、十八将,给清朝统治者以严重的打击。最后,为了对付这个小县城,清军竟调来200余门大炮,集中轰城。城墙崩塌,清军涌入。阎应元率众巷战,守军全部壮烈牺牲。
清军占领江阴后,进行了血腥屠杀破坏,下令“满城杀尽,然后封刀”,整个江阴城浸在一片血泊之中,但人民并未屈服。
江阴人民的壮烈斗争又影响和推动了全国各地的反清斗争。
相关参考
江阴八十一日是指1645年夏江阴人民为抵制剃发令,在江阴典史阎应元和陈明遇、冯厚敦等人领导下进行的反清斗争。因为前后长达81天之久,故被称为"江阴八十一日"。后全城殉国,无一人投降。清军折损三个王爷,
江阴八十一日是指1645年夏江阴人民为抵制剃发令,在江阴典史阎应元和陈明遇、冯厚敦等人领导下进行的反清斗争。因为前后长达81天之久,故被称为"江阴八十一日"。后全城殉国,无一人投降。清军折损三个王爷,
一、国内大事记♦ 1645年8月24日清军攻克嘉定,“嘉定三屠”开始374年前,1645年8月24日,清军攻克嘉定,嘉定三屠开始。“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其中嘉定人民的抗清反剃发斗争尤为
清王朝立国暴行:屠杀20万不愿剃发的江阴百姓 一 顺治二年(1645年)六月,清军占领南京后,多尔衮即以顺治的名义向全国发布了一道空前强硬的诏书,要求:“自今布告之后,京城内外限旬日,
一顺治二年(1645年)六月,清军占领南京后,多尔衮即以顺治的名义向全国发布了一道空前强硬的诏书,要求:“自今布告之后,京城内外限旬日,直隶各省地方,自部文到日,亦限旬日,尽令剃发。遵依者,为我国之民
喋血孤城——「”江阴八十一日”守城记笔者每当读到它,内心便会被狠狠的撞击和深深的震撼。无数次想要将其用文字的形式完整的记录下来,以期让更多的读者知道民族尊严是多么的珍贵,而捍卫它的代价又是何其的惨痛!
喋血孤城——「”江阴八十一日”守城记笔者每当读到它,内心便会被狠狠的撞击和深深的震撼。无数次想要将其用文字的形式完整的记录下来,以期让更多的读者知道民族尊严是多么的珍贵,而捍卫它的代价又是何其的惨痛!
军民齐心坚守城池的江阴之战 清顺治二年五月,清军攻占南京后,强令各地推行剃发令。江阴知县方亨令百姓三日内剃发,激起民愤。生员许用等
陈明遇(?—1645),明末浙江上虞人,民族英雄。崇祯末年任江阴典史。弘光元年,1645年,江阴降清,知县林之骥去职,新任江阴知县方亨布告全县剃发,诸生许用等在明伦堂共同立誓道:“头可断,发决不可剃!
引子:> 清军入关后,迅速南下,一举攻陷南京,活捉南明弘光帝。之后,清廷派出使者招抚南直隶各府县。绝大多数地方都慑于兵威,纳土投降。清廷以为大局已定,遂颁布剃发令,不料导致江南各地绅民群情激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