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 宝鋆生平简介?宝鋆历史评价?
Posted 清朝
篇首语:只怕不勤,不怕不精;只怕无恒,不怕无成。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清朝 宝鋆生平简介?宝鋆历史评价?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清朝 宝鋆生平简介?宝鋆历史评价?
宝鋆
在晚清的军机大臣中,宝鋆可算是任职最久的一位,长达24年。他在宦途上,是随恭亲王奕䜣共沉浮的。
一
宝鋆,字佩蘅,索绰络氏,满洲镶白旗人。当英国向中国大量运销鸦片毒害中国人民的时候,道光十八年(1838)得中进士。进士出仕是七品官,或外放,或入翰苑,或在中枢。宝鋆授为礼部主事,留在京师。他具有精明的头脑,干练的才能,在鸦片战争及随后的动荡年代里,他平稳的升迁。初升为给事中,是与监察御史相近的言官,自雍正间设在都察院。他严格律己,等待时机,不久即升为侍读学士。
咸丰元年(1851),太平天国起义爆发,南方各地不断传来失守的消息。次年,已涉及两湖。宝鋆上疏,称要镇压太平军,应让湖广各省通力合作,共同施行坚壁清野,可杜绝太平军生存。这是十分毒辣的办法,咸丰帝虽未能采纳,但对朝中有宝鋆这么一个有见地的大臣,留下了印象。
早在清雍正三年(1725),就将外蒙古土谢吐汗部西境划为三音诺言部,也称“三音诺言部”,所部24旗。咸丰四年(1854),宝鋆奉旨前往致奠可汗。部落首领以蒙古珍品相赠,宝鋆却严词谢绝,使外藩对他十分畏敬。这事传至内廷,咸丰帝升他为内阁学士。他以“果敢自命”,在朝野享有名声。
咸丰五年(1855)升为礼部侍郎,兼正红旗蒙古副都统。后调户部侍郎,开始接近恭亲王奕䜣。奕䜣与咸丰帝同为道光皇子。道光驾崩后,咸丰即皇帝位,奕䜣成为恭亲王。他结交了一批朝中有才干的大臣,其中包括了宝鋆。甚至有人认为宝鋆是奕䜣的左膀右臂之一。
咸丰八年(1858),出京去浙江主持乡试,宝鋆破例增收了1名举人。咸丰帝斥责说: 你素以“果敢自命”,这次却在主持乡试中徇私。被降一级,但仍留任。
宝鋆受此挫折并未消极。咸丰十年(1860),他受命去天津验收海运漕粮,仍以果敢著称。验完漕粮又去通州视察,发现漕运中不少问题,他疏奏了“杜弊章程”,持有过错的官员遭弹劾。咸丰帝依所请,采取措施惩办了贪官。宝鋆被任命为总管内务府大臣,署理户部三库事务,并且会办京城巡防,众任压于一肩。
这一年,英法联军进攻北京,火烧圆明园,咸丰帝带着肃顺、载垣等军机大臣及嫔妃仓惶逃往热河行宫,命总管内务府的宝鋆速拨库银20万两修理行宫。以“果敢自命”的宝鋆公然违旨,冒死上奏: 外敌入侵,国库以用兵为要,不可以巨款修行宫。
咸丰帝接奏疏十分不快,而一向与恭亲王奕䜣作对的肃顺,素以宝鋆为“恭党”,借机又上奏宝鋆所管的三山被敌掠,应切实处责。咸丰帝于是谕旨降他为五品顶戴。从此,宝鋆对肃顺及其党羽更加愤恨。
二
在英法联军肆虐京城的时候,宝鋆不以个人进退为虑,全心守城巡防,多立功劳,留守京城的恭亲王细奏咸丰帝。
咸丰帝考虑到外侮当前,正是用人之际,将宝鋆官复原职,并兼镶红旗护军统领,复兼署正红旗汉军都统、左翼前锋统领,拥有京师的兵权。
肃顺等军机大臣随皇帝去了承德,把英法联军铁蹄践踏下的北京留给了恭亲王。但签订《北京条约》英、法撤军之后,奕䜣却在京城中培育了势力,开始办理“洋务”,这是肃顺等人所始料未及的。
咸丰十一年(1861)夏,咸丰帝病逝,遗诏肃顺等八人为顾命大臣,与两宫皇太后发生了尖锐矛盾,尤其是同治皇帝的生母慈禧,顾命大臣竭力反对她垂帘听政。能够与谋、反掉肃顺等人的,惟有朝野均具威望的奕䜣。
在顾命大臣一再与慈禧对立的情况下,慈禧派她的心腹太监安德海离承德去京城面见奕䜣。但不便于直接前去,那将泄露给肃顺的耳目,于是到了内务府,面见总管堂官宝鋆。
宝鋆秘密接见了安得海。安得海把两宫皇太后共署的懿旨交给他。他一看,上写: “两宫皇太后同谕恭亲王: 着即设法,火速驰来行在,以备筹谘大事。密之! 特谕。”
奕䜣手下有几个亲信,包括宝鋆以多谋为长; 文祥,善断; 桂良,见多识广。宝鋆将懿旨密呈恭亲王之后,进行了紧急秘密磋商。宝鋆首先提出,除掉顾命大臣,两宫皇太后垂帘,恭亲王执朝政。
奕䜣急忙赶往承德,与两太后密谋以后回到北京,与宝鋆等心腹筹划一切。十一月一日,皇太后返抵北京。当日召见奕䜣。二日发动政变,宣布载垣、肃顺等人罪行。一一治罪,十二月十二日,两宫太后正式垂帘听政,奕䜣为议政王执掌朝政。重组军机处,宝鋆进入军机,为军机大臣,并充总理各国事务大臣。次年又兼户部尚书。
三
宝鋆作为恭亲王的左膀右臂,策划、处理辛酉政变前前后后,两宫皇太后有恩于他,一再晋升,恭亲王奕䜣亦视其为得力心腹。
同治二年(1863),他奏劾寿庄公主府首领太监张玉苍出言无状,应该严旨逮讯。垂帘听政的太后依奏,将张玉苍治罪。可见圣眷甚隆,但也引起朝中大臣的嫉妒。次年,太后命大臣轮班进讲《治平宝鉴》,其中包括了宝鋆。
同治三年(1864)夏,湘军经苦战,攻克了太平天国的都城天京———江宁( 今南京)。宝鋆从翊赞有功,加太子少保衔,赐花翎。次年,又命佩带内务府印钥。宝鋆请辞,获允。
宝鋆自辛酉政变后参与中央决策,偕文祥和衷翊赞,通达政体,知人让善,恭亲王资其襄助,已成公开的“恭党”,被反恭王的一派视为眼中钉。
编修何金寿因全国大旱成灾,枢臣坐视造成饥馑,实不称职,恭亲王、宝鋆目击时艰而无补救之法,上疏奏请革职,以谢天下。两宫皇太后加恩,不予处理,慰言留任。反而以他题穆宗神主,加太子太傅。当《清实录》编成时,加赐其子景沣晋秩郎中,泽及他的侄子景呈也被赐举人。
两宫皇太后自垂帘听政后,虽诛、撤、戌大批肃党,但新政权仍未十分巩固,还在利用奕䜣及其同党,所以对宝鋆也继续重用。
恭亲王以英法联军入侵,深知与西方交涉必须有懂外语之人才,办起了“同文馆”,培养外语人才和科技人才。但守旧的老臣以为改变了祖宗旧制,上疏弹劾,涉及到了恭亲王、宝鋆等专擅挟持。他们闻奏,请罢职,听候处理。太后却温诏慰留,勉励他们不避嫌疑,不要以浮言影响政务。
同治七年(1868)一月,东捻军败于扬州,八月,西捻军败于徒骇河。这样,起义达16年之久的捻军全军覆没。清廷少了一个心头大患,身在中枢的宝鋆加军功二级。
同治十一年(1872)调吏部尚书。次年以同治帝大婚,普天同庆,嘉奖朝臣,宝鋆加太子太保衔。次年,同治帝亲政,仍信任宝鋆,诏兼翰林院掌院学士,以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又调为兵部尚书. 拜体仁阁大学士,成为朝廷重臣。
同治十三年(1874),帝崩。由载湉继皇帝位,是为光绪帝。慈禧太后再次垂帘听政。宝鋆仍然受宠,晋武英殿大学士。光绪四年(1879),清军收复新疆南路4城,左宗棠等封侯,宝鋆也受到优叙奖励。
恭亲王受到慈禧削权的处分,而宝鋆仍居高位,导致光绪七年( 1881)詹事府左春坊左庶子陈宝琛专折弹劾宝鋆。说: 天有灾异例应处理大臣,汉朝已有先例,即天降重大灾异,人间负去朝中三公。今天有灾异应负大臣宝鋆以合天意。
宝鋆跟随恭亲王得居高官。奕䜣揽朝政以后,慈禧以政权日益巩固,对恭王已怀戒心,但因宝鋆机智,尚需任用,所以陈宝琛上疏后,太后旨,说宝鋆在军机大臣任上有几年了,还不曾有过失。陈宝琛指控他“畏难巧卸,瞻徇情面”查无实据。陈宝琛的弹劾是因平时议事未能和衷共济所致。谕旨不予任何处分,而勉励他恪矢公忠,殚精竭虑,力戒因循积习。这道谕旨,平息了众怒。宝鋆感激涕零。
光绪十年(1885)慈禧惧恭亲王擅理朝政,适因中法战争中中方大败,失地赔款。为掩饰败绩,这一年,罢免恭亲王以下全体军机大臣。对宝鋆的处理谕诏说: 宝鋆入值军机时间最长,对他也应严格要求,但念及年事已高,以原来品级,在家休养晚年。
宝鋆任军机大臣,在晚清可以说是时间最长的一位了。虽退出军机而俸禄品级不变。
宝鋆退休后,果然过着颐养晚年的生活,他不忘恭王旧恩,时同恭亲王去西山游览唱和。光绪十七年(1891)病逝,享年84岁。
慈禧太后念及当年功劳,诏令褒奖“忠清亮直,练达老成”,赠太保,祀贤良祠。他的儿子景沣升为四品京堂,孙子荫桓赐为举人。
慈禧遣贝勒载滢前往致奠,谥文靖,葬仪同在位的军机大臣一样。
相关参考
裕禄一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月十三日,天气异常郁闷,令人心烦,京津形势危急,八国联军向中国百姓、清朝官军进行了残酷的杀戮,中国百姓及清军奋起还击。这天,在天津西北的杨村清军给八国联军以有力回击,
松筠清朝康雍乾盛世时,国势强大,周边臣服。自乾隆中期开始,政治危机四伏,吏治腐败,贪污受贿,怠惰偷安,官场一片乌烟瘴气。松筠生逢其时,然而近墨不黑,是当时少有的清正廉洁、勤于职守的官员之一。松筠,字湘
阿桂乾隆年间,两平准噶尔,定回部,两定大、小金川,靖台湾,服缅甸、安南,两次降服廓尔喀,清朝国势达到极盛。乾隆对边疆用兵屡屡得胜,这同他十分注意奖掖功臣有很大的关系。他曾四次令画工为功臣画像,挂在紫光
刚毅刚毅,字子良,满洲镶蓝旗人,道光十七年(1837)生。他由笔贴式入仕,历任刑部郎中,江西、直隶按察使,广东、云南布政使,山西、江苏、广东巡抚等,光绪二十年(1894)授军机大臣。纵观刚毅的一生,外
文祥在清末重臣中,文祥可谓宦途风顺之人,也是清末较有作为的满族大臣。一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文祥出生于一个满洲正红旗瓜尔佳氏家庭,取字博川,号文山。经多年刻苦努力,道光二十五年(1845)中进士
明珠明珠,字端范,姓纳喇氏(又作纳兰氏、纳腊氏、那拉氏),满洲正黄旗人,生于后金天聪九年(1635),卒于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是康熙前期著名的权臣,曾位至大学士。明珠的祖上亦非泛泛之辈。明初,
桂良一闽浙总督瓜尔佳·玉德是满洲正红旗人。乾隆五十年(1785)得一子,取名桂良,字燕山。桂良从小好学上进,玉德甚为喜爱。嘉庆十三年(1808)桂良由贡生捐纳为礼部主事,第三年又捐升员外郎。挤身仕途后
瑞麟19世纪50至60年代,正是太平天国农民运动蓬勃发展及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面对内忧外患,作为清廷重臣的瑞麟,既参与了镇压太平天国起义、捻军起义,又为清廷效力抵抗英法联军对中国的侵略。一瑞麟,字澄泉
荣禄荣禄,字仲华,瓜尔佳氏,满族,清末满洲正白旗人。他祖父是帮办大臣,父亲是甘肃凉州镇总兵。荣禄由于家庭背景的关系,从承袭骑都尉开始,而后便是工部员外郎、神机营翼长、副都统、左翼总兵、正蓝旗护军统领等
文庆军机处,是清代辅佐皇帝的政务机构。因其职掌为每日晋见皇帝,商承处理军国要务,用面奉谕旨的名义向各部门、各地方发布指示,权力重大,故成为清代的中枢机构。文庆在30余年的政治生涯中曾三任军机大臣,为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