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 裕禄生平简介?裕禄历史评价?

Posted 义和团

篇首语:常识并不是大家都知道的,常见的东西。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清朝 裕禄生平简介?裕禄历史评价?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清朝 裕禄生平简介?裕禄历史评价?

裕禄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月十三日,天气异常郁闷,令人心烦,京津形势危急,八国联军向中国百姓、清朝官军进行了残酷的杀戮,中国百姓及清军奋起还击。这天,在天津西北的杨村清军给八国联军以有力回击,但终因寡不敌众战败,清军将士的鲜血染红了这方沃土。从杨村战场上败退下来一位受了重伤的指挥官,身边还有几个随从,他们一行向西撤去,傍晚来到蔡村,随从们四下去寻找食物。指挥官两眼发直,不知此时他在想什么,他挣扎着站起来,面朝京城跪下,抽出佩刀,鲜红的血顺着他颈上的刀流淌着,他渐渐地合上了眼睛,顷刻间,狂风呼啸,倾盆大雨从天而降……人们不禁要问,这位战败自刎的指挥官是谁呢?他就是一代重臣裕禄。

裕禄字寿山,喜塔腊氏,是满洲正白旗人。出生在满清官僚贵族家庭,父亲崇纶官至湖北巡抚。裕禄自幼过着优越的生活,读过四书五经,但学业平平,后来由父亲出资捐纳得以入国子监学习, 谁知他学不用功, 一无所成。到咸丰六年(1856),又得家中出资给他捐了官: 笔帖式( 清代各部院衙门中皆置书记,是为笔帖式,有翻译、缮本、贴写等名目,掌翻译满汉章奏文籍等事)分到刑部用事。一年试用合格后,补授他实缺。裕禄虽学习一般,但却有从政的才能。同治元年(1862),三年一次的京官考核又到了,在这次考察中,裕禄被评定为一等。因此,他得以理事同知、通判的身份记名。这年三月,晋升为主事,五月补任档房堂主事。同治二年,裕禄升为员外郎。同治三年,裕禄又在京察中成绩突出,评为一等,皇上诏令给他官加一级。所以于九月升迁为郎中。同治五年,裕禄以道府身份记名,记名公允得当。在同治六年的京察中,他再次被评为一等,不久,裕禄被授任直隶、热河兵备道,开始到地方任职。同治七年四月,他升迁为安徽按察使,十一月又代理安徽布政使,政绩显著,到第二年,正式授任安徽布政使,不久代理安徽巡抚。他一身掌管全省的军政大权,不仅是为他有治政方略,而且因他是个满洲人。这年十二月,因他在安徽数年来筹办防饷得力,得到皇上赏戴花翎的嘉奖。同治十三年,刚过而立之年的裕禄得以出任安徽巡抚。当时,前江南提督李世忠早在镇压太平天国的战争中,被太平军所俘,投降。太平天国失败后,李世忠被朝廷革职,遣回老家安徽为民。李世忠不甘低人一等,在乡里胡作非为,横行霸道。裕禄对此人的行为进行调查后上奏朝廷请求诛杀他。正巧,裕禄有公事要到安庆去,他就召来李世忠到衙门中饮酒,李世忠不知有诈,欣然前往,酒过三巡,裕禄拿出密旨给他看,李世忠也是久历官场,这个阴谋他还是看得出来,他拒不承认,并伺机向外溜,裕禄那能放过他,指挥手下人将他捆绑起来,立即推出去斩首示众。裕禄对李世忠的家属倍加体恤,由是人们无不称赞裕禄。

光绪六年(1880),裕禄因筹办给新疆的军饷及时有功,得赏头品顶戴。在安徽他一干就是十几年,颇得人们的赞赏。光绪十一年二月,裕禄被调往湖北,代理湖广总督,十月,又兼代湖北巡抚。光绪十三年正月,正式任命裕禄为湖广总督。这年五月,裕禄回京拜见皇上,得赏紫禁城内骑马。七月,调为代理两江总督,兼任办理通商事务大臣。九月为湖广总督。当时,朝廷令群臣商议修筑铁路的事宜,准备开修一条卢沟到汉口的铁路,贯穿南北便于交通。裕禄站在顽固派的立场上,极力反对修铁路,更反对在湖北修铁路,说修铁路只会有害无益,盲目排斥外国的先进技术。结果,违背了皇上的意图,贬职。光绪十五年,裕禄被迁徙为盛京将军,从富裕的湖广调到冰天雪地的东北,真是有一种被发配边疆的感受。当他来到盛京( 今辽宁沈阳)时,他就感到形势不妙,他很消极。光绪十七年,热河出现了起义军,他们焚烧教堂,驱赶教士,打死了蒙古王公贵族,朝廷派大军前往征讨,清军会集朝阳,击败起义军,此后,平泉、朝阳、建昌、赤峰等州县和敖罕各王旗,渐渐平定下来。捷报朝廷,因裕禄也派强兵参战,故为有功之臣,令部里优先叙用。裕禄自代理湖广总督以来,蒙受圣旨令部里议叙有二次,优叙有五次。但裕禄并未因这次“战功”而欣喜万分。光绪二十年正月,慈禧太后过60岁的大寿,遍赏文武百官,裕禄得赏尚书衔。在欢庆寿辰的鞭炮声中,迎来了六月的甲午中日战争。日本自明治维新后,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把朝鲜和中国作为侵夺的首要目标,借朝鲜战争,日本疯狂向清军挑衅,八月中日双方正式宣战。奉天戒严。九月,平壤战役后,清军溃退回中国境内,战火烧到鸭绿江北。十月下旬,日军进犯中国本土。日军从陆路过鸭绿江,沿江防守的清军,除马金叙、聂士成部奋起抵抗外,其余大多闻警溃逃,日军很快攻占九连城、安东( 今辽宁丹东)、凤凰城、长甸、宽甸等城。另一支日军从花园口登陆,迂回包抄大连、旅顺后路。清军的败退,使裕禄倍感惊惧,他上奏自己筹备防守不严固,请求朝廷处分他。这一处分是免不了的,朝议给裕禄降级二等留任察看的处分。不久,金州、复州、海城、盖平、牛庄和营口相继失守,令下部议定,对这些地方守官均降二级留任,并规定不准抵销。由于裕禄治边不利,使清军溃败,连连失地,朝廷便把裕禄调离盛京到福州去当一名将军去了。当然,清军失败是有众多原因的,但裕禄也没有组织劲旅前往迎战,身为护家卫国的父母官也是逃脱不了责任的。裕禄真是恼火的很,光绪二十二年的正月,朝廷因裕禄所荐举的人才不堪用,犯有失察之过,部里议定给裕禄降级二等调用他任的处分。裕禄奉旨加恩只是革职留任。六月,令他兼任船政大臣。十一月,授任四川总督,难得清闲。然而,裕禄绝非是好清闲之流,他利用自己是满洲人的先决条件和巨额资产打通渠道,为自己的仕途铺路。他没有白费心机,光绪二十四年五月,裕禄得慈禧太后的恩典,受命在军机大臣上行走,并代理镶蓝旗汉军都统。七月,代理礼部尚书,不久,补授为实任。奉命在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上行走。八月,令裕禄为军机大臣,正遇上朝廷召荣禄进中枢机关,于是,裕禄代荣禄为直隶总督。正当他平步青云时,清政府正面临着一次灾难性的转折,这次灾难带给他怎样的结局呢?

光绪二十四年是公历的1898年,这一年,作为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来讲,都不应该忘记。六月十一日至九月二十一日,地主阶级的维新派进行了举世闻名的“戊戌变法”运动。戊戌变法代表的是资产阶级的利益,这为封建顽固势力所不容。以慈禧太后为代表的顽固派向维新派发起了猖狂的反扑,荣禄是她的死党,所以裕禄的军机大臣一职才授给荣禄,慈禧依靠荣禄的军事力量镇压了维新派。九月二十一日,光绪帝被囚禁在中南海的瀛台,二十八日,谭嗣同、康广仁、杨深秀、刘光第、杨锐、林旭被杀害于北京菜市口。随后变法运动———一场挽救民族的富国强兵的运动失败了。然而,中国人民仍没有屈服,广大百姓义不容辞地举起义旗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的侵略和压迫。这就是义和团运动。义和团运动就是在同年从山东兴起的。义和团是由义和拳这样一个秘密结社组织发展起来的。它的成员主要是农民,也有一些手工业者、小商贩、脚夫、筑路工人、盐民,在义和团迅速发展时,还有中小地主,政府官吏、士兵参加。当时斗争的目标主要是针对帝国主义的教会和传教士。1898年十月下旬,赵三多、阎书勤率义和拳众在山东冠县举起了“助清灭洋”的旗帜,攻打红桃园天主教堂。这一斗争蔓延到直隶地区,身为直隶总督的裕禄,对广大人民的反帝行为不仅不支持,反而持坚决镇压的态度。他檄令部下加强练军,加强防堵义和拳。他还约和山东巡抚毓贤共同“弹压”义和拳,在直隶他俘获了义和拳首领姚洛奇,使直隶的义和拳运动受阻。然而,人民的反抗斗争日益发展,光绪二十五年七月,义和拳的大刀队进入开州,他们焚烧教堂,打击传教徒。裕禄再次派兵镇压,俘获了首领刘赓韶等五人正法,其余人员散去。直隶境内稍微有些平静。与此同时,山东巡抚毓贤在镇压无效的情况下,对义和团实行安抚,以图控制。所以,山东义和团发展的十分迅猛。从山东德州向北发展,一直到直隶的河间、深、冀等地,连唐镇保定也有了义和拳,到1899年的秋冬,直隶、山东等地的义和拳逐渐融为义和团。裕禄连连檄令各镇派兵镇压,但他的镇压也只是以擒拿了首领和解散义和团为主,所以,义和团到处流窜,镇压并不见多少成效。特别是山东,巡抚毓贤因没有压平山东义和团,帝国主义就对清政府施加压力,要求撤换毓贤。这年十一月,工部侍郎袁世凯上奏请求朝廷正式降谕旨惩办义和团的各项事宜。对袁世凯的电奏,裕禄很反感,心想你又没有亲自镇压过义和团,你是多的哪门子舌?裕禄也上奏说: “义和团没什么大本事,成不了大气候,只要能逮捕其首领,其余人员就会自行解散。如奏请明令下谕旨镇压,为臣所担心的是百姓和教会会结怨更深,他们互相挟持,互相诬告,节外生枝,反而不宜于解决问题。”当时清政府对义和团反洋教尚未有明确谕令,迫于帝国主义的压力,十二月,清政府撤换毓贤,命袁世凯代理山东巡抚,袁世凯上任后电称: “山东义和团焚掠教堂教民,应当惩办首祸清除祸根,各地应将实际情况上报,杜绝粉饰之词。”看来他们的意见基本是一致的。光绪二十六年正月,裕禄因察典有绩,得旨交部里议叙。三月,裕禄上奏建议裁并大沽守军的协、标6个营,改为练军步队3个营,以防守大沽,他这个建议是针对帝国主义列强声声威胁清政府而来的,所以,清政府同意了他的建议。早在这年正月,朝廷谕令各地: “义和拳会以灭洋教为名,到处寻衅,恐怕无知的愚民被他们所迷惑煽动。直隶、山东各督抚要及时张贴出告示,晓谕百姓,严行禁止; 如果仍执迷不悟,立即从严惩办,不要宽容放纵他们。”谕令下来,山东巡抚袁世凯最积极,他在疯狂镇压的同时,还颁布了《严禁拳匪暂行章程》,大批义和团群众惨遭杀害,幸存的义和团群众,有的转为秘密活动,有的向直隶转移。山东义和团到直隶后,发展迅速,向京、津推进,裕禄也不甘示弱,下令各营擒拿义和团首领,但义和团也坚持不断的斗争,此起彼伏。这使帝国主义势力和清政府十分恐慌。这年五月,裕禄派副将杨福同率清军前往涞水镇压,反被义和团击退,打死清军70余人,杨福同也被砍死,保定、安肃、新城等地义和团也相继举义。这次清政府并没因裕禄战败而处分他,慈禧太后权衡利弊后决定对义和团由“剿灭”改为“招抚”,即暂时承认义和团的合法地位,伺机控制利用。所以,清政府在涞水战后,谕令说: “裕禄所称查办义和团首领,解散随从群众,办法都不错。但这件事各处的情况有所不同,过于迁就它,就会养出奸民,如果操之过急,恐怕惹出祸端。各督抚务必严令文武属下相机行事,切不可大意。”五月二十七日,义和团攻克北京南面的重镇涿州,打出了“兴清灭洋”的旗号,接着挥师北上,毁坏了涿州至长辛店的铁路、车站、桥梁、电线杆,二十九日,占领丰台车站。六月初,慈禧派赵舒翘和刚毅至涿州宣布义和团合法,令清军停止进剿。于是,义和团涌入北京。团民进驻皇宫、衙门、王公贵族的住宅,在京都城门、交通路口,日夜盘查可疑的行人。外国传教士和各国使馆人员,只好躲在东交民巷使馆区和西什库教堂,坐卧不宁。在天津,义和团也在积极活动,五月十九日,天津河东的义和团炮击了紫竹林租界。

早在这年四月六日,英、美、法、德四国联合向清政府发出照会,限两个月内,将义和团一律剿除,否则兵戎相见,代为剿平。四月十二日,俄、英、美、法等国舰队聚集大沽口。五月见清政府纵容义和团,策划派兵干涉。五月二十日,强行索要大沽炮台,提督罗荣光回绝。五月二十八日,英、美、俄、德、日、意、法、奥八国驻华公使正式议定联合出兵。六月十日,英海军中将西摩尔率军从天津租界向北京进犯,遭到义和团和清军的坚强抵抗,被迫撤回天津。同时,联军决定夺取大沽炮台为立足点。六月十六日向罗荣光发出最后通牒,遭罗荣光严词拒绝。十七日,联军猛攻大沽,罗荣光奋起还击,经六小时激战,大沽炮台失守。

先时,裕禄因大沽炮台形势急迫,上疏请求饬令董福祥率领其部来天津接应。到大沽失守,他又上奏称: “大沽开炮,战事已起,天津防守万分吃紧,应分别饬令驻扎在天津的武卫军和臣本处的练军严加准备,以防不测。又天津城内所有义和团最近不下3万,他们每天以焚烧教堂、杀洋人为事,这对朝廷有利,应将义和团的首领( 曹福田、张德成)召来,示以收抚之意,这些首领都称情愿报效朝廷,大义形于声色。现在与洋人已决裂,看来很难挽回,应当一鼓作气,消灭洋人,壮我军威,打击敌人气焰,然后合力夺回大沽口。现今已将军粮城一带的铁路拆毁,又打开了陈家沟的铁闸放水,以绝洋人进兵北京的道路。”裕禄探听到前不久联军进京师的兵力有千余人,因义和团拆毁了铁路,联军被义和团围困在杨村、夜遭义和团和清军阻击,死伤近40人,联军被迫撤回,裕禄分队前往抵御。他的疏文很合慈禧的心意。六月二十一日,清政府同八国联军宣战。联军大举进犯天津,义和团展开了天津保卫战。老龙头车站和紫竹林租界成为双方交战的集中点,裕禄及时上疏汇报双方交战的情况,并等帮办北洋军务、四川提督宋庆抵达天津,会同提督马玉昆、聂士诚熟习战况,督饬将士,以期迅速扫灭敌人。朝廷诏授李鸿章为直隶总督,并任北洋大臣。在李鸿章未到任前,仍由裕禄会同宋庆负责。七月初,义和团首领张德成率众进攻租界,清军聂士诚率部参战,使敌人十分惊慌,七月九日,联军以优势兵力包抄聂士成部和义和团,聂士成身先士卒,英勇抗击,壮烈牺牲。清军义和团损失惨重,这时,宋庆竟然下令镇压义和团,七月十四日,天津陷落。清军退守在北仓。天津陷落,北京危在旦夕,裕禄责任重大,他赶紧上奏弹劾自己,七月二十一日,裕禄奉旨革职留任。八月四日,联军2万余人,从天津沿运河两岸向北京进犯,八月十日,天津清军在北仓阻击联军,失守,清军退守杨村,裕禄在杨村指挥清军阻击,失败受伤,十三日退至蔡村自杀。八月十四日,联军攻下通州,侵入北京。

相关参考

”人民的好公仆”焦裕禄去世后,6个子女现状如何

焦裕禄1922年8月16日,焦裕禄出生于山东淄博一个小山村,因时值战乱年代,且家境贫寒,焦裕禄不得不被迫退学,跟随其父四处干活维持生计。1939年,父亲在抗日战争中不幸遇难,焦裕禄流亡到宿迁,给地主家

历史秘闻 享年42岁,留下6个未成年的孩子,现状如何

焦裕禄:享年42岁,留下6个未成年的孩子,现状如何?焦裕禄精神是我们民族这个时代的脊梁,他的光辉事迹,激发着人们一心一意为天下苍生谋福利。焦裕禄精神真应了那句话「”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焦裕禄无疑践行

享年42岁,留下6个未成年的孩子,现状如何

焦裕禄:享年42岁,留下6个未成年的孩子,现状如何?焦裕禄精神是我们民族这个时代的脊梁,他的光辉事迹,激发着人们一心一意为天下苍生谋福利。焦裕禄精神真应了那句话「”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焦裕禄无疑践行

四川志士吴德潚惨遭灭门的原因

一门殉难死于庚子世变的直隶总督裕禄据统计,衢州城内所有天主教堂、新教教堂被焚毁,英美传教士11人被杀,教堂大司务毛理元及华籍传教士6日殉难,吴德潚一门(儿子、孙子、幕友、家丁)共30余人罹难。结怨多方

清朝 松筠生平简介?松筠历史评价?

松筠清朝康雍乾盛世时,国势强大,周边臣服。自乾隆中期开始,政治危机四伏,吏治腐败,贪污受贿,怠惰偷安,官场一片乌烟瘴气。松筠生逢其时,然而近墨不黑,是当时少有的清正廉洁、勤于职守的官员之一。松筠,字湘

清朝 阿桂生平简介?阿桂历史评价?

阿桂乾隆年间,两平准噶尔,定回部,两定大、小金川,靖台湾,服缅甸、安南,两次降服廓尔喀,清朝国势达到极盛。乾隆对边疆用兵屡屡得胜,这同他十分注意奖掖功臣有很大的关系。他曾四次令画工为功臣画像,挂在紫光

清朝 刚毅生平简介?刚毅历史评价?

刚毅刚毅,字子良,满洲镶蓝旗人,道光十七年(1837)生。他由笔贴式入仕,历任刑部郎中,江西、直隶按察使,广东、云南布政使,山西、江苏、广东巡抚等,光绪二十年(1894)授军机大臣。纵观刚毅的一生,外

清朝 文祥生平简介?文祥历史评价?

文祥在清末重臣中,文祥可谓宦途风顺之人,也是清末较有作为的满族大臣。一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文祥出生于一个满洲正红旗瓜尔佳氏家庭,取字博川,号文山。经多年刻苦努力,道光二十五年(1845)中进士

清朝 明珠生平简介?明珠历史评价?

明珠明珠,字端范,姓纳喇氏(又作纳兰氏、纳腊氏、那拉氏),满洲正黄旗人,生于后金天聪九年(1635),卒于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是康熙前期著名的权臣,曾位至大学士。明珠的祖上亦非泛泛之辈。明初,

清朝 桂良生平简介?桂良历史评价?

桂良一闽浙总督瓜尔佳·玉德是满洲正红旗人。乾隆五十年(1785)得一子,取名桂良,字燕山。桂良从小好学上进,玉德甚为喜爱。嘉庆十三年(1808)桂良由贡生捐纳为礼部主事,第三年又捐升员外郎。挤身仕途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