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 桂芳生平简介?桂芳历史评价?

Posted 清朝

篇首语:好汉凭志强,好马凭胆壮。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清朝 桂芳生平简介?桂芳历史评价?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清朝 桂芳生平简介?桂芳历史评价?

桂芳

清王朝自龙兴东北,至明末入关,中经康熙、雍正二朝,到乾隆、嘉庆时进入“乾嘉盛世”的时代。原来追随清皇帝开创基业的八旗贵族子弟,到此时已是弃武从文,多以科举考试入仕,并以文才为朝廷所任用。在嘉庆年间,被誉为“最为一时俊才”的觉罗桂芳便是典型的一例。

桂芳字香东,姓爱新觉罗,是隶属镶蓝旗的八旗子弟,祖父图思德曾官为总督,也是显赫的八旗贵族。桂芳便出生在这样的大家庭里。他自幼受良好的封建教育,勤奋好学,少有才名。在嘉庆四年(1799)考取进士,被选为庶吉士,授任检讨官。曾经因应对皇上的问题,而被皇上赏识,称他为“奇才”,在翰林院学习的几年中,他对先朝的政典进行了研究,学问大增。几年后,桂芳累官至内阁学士,参议朝政。嘉庆十一年(1806),桂芳升迁为入值上书房,改迁为礼部侍郎,后来,他历任吏部、户部侍郎,兼任副都统,总管内务府大臣,翰林院掌院学士。先后主管过顺天、江南两地举行的乡试,兼任值南书房,伴皇上读书。桂芳虽贵为八旗子弟,但他家境贫寒,他的门生见老师生活清贫,有的人就给他送东西,而桂芳却说: “送礼古已有之。曾经有个人官为佐司农,他的俸禄很低,但他的生活却完全赖此维持。”说毕,他以古人为鉴,将礼品封好又送还给门生。桂芳清廉如此,所以,他对那些贪官污吏严加惩办。大学士禄康的车夫,凭借禄康的“虎威”到处勒索,聚敛无度,引起公愤。桂芳与侍郎英和以罪问治,以法为绳,令车夫伏法,并没有徇私舞弊。虽然有人谣传他为政不公致使怨言四起,但他仍旧秉公执法。皇上因为桂芳能够不避嫌怨嘉奖了他。

桂芳虽然清廉,但清王朝的大部分官吏贪污受贿,吏治腐败,进入19世纪后,更是难绝弊政,阶级矛盾日趋激化,农民起义不断。在嘉庆皇帝即位当年,便爆发了大规模的白莲教起义,数以百万计的农民卷入斗争的行列。清政府动用了全部军队和地主武装,在8年后才镇压了这次起义。但阶级矛盾尚未缓和,到嘉庆十七年(1812),白莲教的支派天理教首领李文成在河南滑县又发动起义。第二年清政府统治的心脏——直隶一带的天理教首领林清率领一支起义军,以太监为内应,一举攻入北京紫禁城,形势万分危机。当时,桂芳正在内廷当值,他同在京诸王大臣急忙率兵抵抗。起义军因寡不敌众,被清军击败。这次起义桂芳因镇压有功,官加二级。虽说起义失败了,但它直入清统治心脏,给清统治者以极大的震撼。嘉庆皇帝坐卧不宁,考虑到社稷存亡,令各省自行修整,训诫文武官吏,并颁布了御制的7篇文件,发给内廷诸臣,令诸臣各抒己见,以书面材料上奏给皇上御览。桂芳写了一篇《罪己诏》,在后记中他写道: “自皇上君临天下以来,承蒙祖上仁泽,为政以爱民为己任,全天之下,没有不受皇上的恩德的。现今所发生的事变,难道不是太奇怪了吗?依臣之见,这不足以令圣上忧虑,也不足以损毁圣德。过去,孔子提倡仁义是为了救济大众,提倡孝敬是为了安定百姓。人们都说: ‘尧舜圣贤还有过错。’难道能因此说尧、舜就不是至圣的人吗?天下之大,万民之众,作出的决断想让万民都满意,大概自古以来就难以做到。然而,就现实情况来看,也确实存在未尽人意的地方。却说那林清,早先时,因传教被官府逮捕,不久又得以释放。林清不知改悔,反而更加迷信其教,煽动百姓为乱。数年中,已在河南、山东等地集结教徒达数千人。甚至在北京城内,宫中太监竟也有其信徒,参预谋反! 事发之前,竟不曾有一人揭发透露,这是身为官吏的人失其政。反叛的人收藏利刃,怀揣白旗,进出城门、关隘,在都市中吃喝,没有人观察到他们、也没有知情的人,这是巡逻和守门的人,没有严格守禁。再者,京师禁兵以千计,而反叛的人不足百人,如果合力进攻,用不了一个时辰便可俘杀他们。但我军却用了两天一夜的时间才平定叛乱,这是军队没有严格的纪律导致的。大凡官吏懒惰,士兵骄横,文武懈怠,法令为空,那么为政就到了令人忧虑的程度了,岂只是有了反叛才令人反思呢? 我皇帝上观史籍,洞悉天下事变,下诏说: ‘大病在于因循怠玩!’此乃至理名言。为臣恭敬地理解圣意,大约‘因循怠玩’也是事出有因的。官吏没有才识,那么就只有因循守旧; 官吏没有志向,那么就只有懈怠政事玩忽职守的弊病。因此,得人才并要重用他,那么因循怠玩的恶习不怕不能清除。倘若用非其人,又怎能除掉恶习呢? 依臣之见,眼下应就事变这件事下令清除恶习。不仅因循守旧而且为政烦苛; 不仅懈怠玩忽而且为政暴躁逐利,这样的官吏均无益于政事。因此,对陛下而言要查询政事,考证言论,以名求实。对有才能的人要器重他,令人上奏他的才能,重用他的目的为的是收到治政的实效。因为有这次小的过失而从中引以为鉴,今后更加崇扬祖上大业,就在陛下的一念之间。”桂芳的奏疏皇上看了没有,采纳与否不得而知,但他的话切中了吏治和八旗、绿营兵的要害。

桂芳饱读经史,博通古今,针对皇上不能很好地理政,他又写了一篇《行实政论》。在后记中他说: “什么是实心呢?忠心就是实心。忠是指为国家一心一意,而不是那种为政只在苦苦地想方设法令上级知道自己,就像是为公家办事如同为自己办事一样用心。一心为政的人总是方便于百姓,他的所做所为只担心自己达不到这一目的; 一心为政的人,如对百姓不利,他要求辞职的心只是恐怕太迟。这样的人,不因为回避怀疑和诽谤而改变自己的是非观; 不因为身处逆境而违背自己的夙夜之志。所以,他为政时,筹划政事要达到至为慎重,而不是为了暂时的利益打算; 他实行起政策来又符合实际,而不是揣摸合不合圣上的意图; 只看他的实际行动,而不必让他做的事为他人所理解; 他只是择善从之,而不必考虑这谋略出于自己以求功报。如果一个人如此为政,便是所说的实政。大凡为臣之道,主要看其忠不忠,忠不忠大概如上所述。与此相反的人,并没有一寸功劳,而自以为是有大功的人; 不一定要给他遣派什么官职,而他已心存巧避之意。为了容身保位而对上只是唯唯喏喏,而不以国家之事为忧患;他只是在个人的爱憎之间图痛快,而不以人才得不到利用为可惜。像这样的人,即使是我陛下日日检讨训诫,还能指望推行实政吗?大凡政治,是皇上治理天下的工具。然而只有行之以实,才能有实际功效,不然就会成为空架。官吏不行实政,百姓就得不到治理,这不是细不细心的问题。皇上令臣下恪恭,求贤纳谏,敕令中外大臣改变思想改换志向。稍微有心的人,还敢不勉力。为臣想要说的正在陛下的心中。去年,为臣所记录的乾隆朝臣孙嘉淦的《三习一弊流》附在《御制养心殿记》的后面,但望陛下在万机之暇,看看此书。以此来考查诸臣的为政,识别诸臣的心,这样有贤才的人不怕他不思奋,政绩平平的人不怕他不尽力致盛。以臣之见,这样更有助于治政。为臣的意见仅是抛砖引玉。”

桂芳又写文论关于引发百姓起义造反的原因,他认为,贫穷是百姓无法生存起而事变的原因。百姓的穷困又是因为货币贬值造成,货币贬值对国家和百姓都无利。他还认为刑法严酷或不能公平执法,都不能杜奸定乱。他认为百姓信教是由于士大夫喜好谈论因果报应,助长了百姓信教的风潮。桂芳就事指出事因和提出对策,所言多切中时弊。对他的上书有人看后,说他未必尽合圣上心意,他不无感叹地说: “这是什么时候了,还要以迎合为政!”他所上书,皇上看后感到很欣慰,采纳了他的建议,并因此令他暂时留在军机处学习行走。不多久,就改任他为军机大臣,参决军国大政。

嘉庆十九年(1814),在镇压了天理教起义军后,清政府得到暂时的喘息。桂芳因有赞化百姓的功劳,得到朝廷的赏赐,赐给他的儿子炳奎为七品京官。不久,令桂芳前往广西按察事务,授任他为漕运总督。未等他来到广西,途经武昌时,桂芳染疾发病,病逝于武昌。

嘉庆皇帝因桂芳慎明事理,为人直爽,正当重用他时,没想到桂芳却早早地离开了人世。当消息传来,皇上悲伤至极,特下诏给桂芳褒恤,悲痛之余,不无惋惜地说: “良才难得!”朝廷追赠他为太子少保,加尚书。又因他生前曾授任过三阿哥读书,所以,皇上特别令三阿哥亲赴武昌祭奠。皇上还亲自作诗来悼念他,加谥号“文敏”。桂芳才华横溢,为时人称赞,他的著作有《经进稿》、《敬仪堂诗存》。

相关参考

历史军事 中国第一代女飞行员秦桂芳:81岁弯腰双手可着地

“今年81岁了,到我75岁时才第一次进医院做检查。”秦桂芳是中国首批女飞行员,而今在广州安享晚年,重阳节在即,她回顾自己当年的飞行生涯,经历险情,幸能逢凶化吉,她坦言自己因为当年是飞行员,为身体打下了

75岁才第一次进医院

81岁的秦桂芳中国第一代女飞行员75岁才第一次进医院“今年81岁了,到我75岁时才第一次进医院做检查。”秦桂芳是中国首批女飞行员,而今在广州安享晚年,重阳节在即,她回顾自己当年的飞行生涯,经历险情,幸

历史人物 越剧十姐妹是哪十个人

"越剧十姐妹",指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上海出现的越剧名角的合称,包括袁雪芬、尹桂芳、筱丹桂、范瑞娟、傅全香、徐玉兰、竺水招、张桂凤、徐天红、吴小楼。因1947年同台演出《山河恋》而得名。1947年夏,为

历史人物 越剧十姐妹是哪十个人

"越剧十姐妹",指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上海出现的越剧名角的合称,包括袁雪芬、尹桂芳、筱丹桂、范瑞娟、傅全香、徐玉兰、竺水招、张桂凤、徐天红、吴小楼。因1947年同台演出《山河恋》而得名。1947年夏,为

很多女战友被日寇折磨后自杀 中国女兵忆抗战

为避免被日寇糟蹋,年仅15岁的她就被迫嫁人;在与鬼子的周旋中,一战友为掩护她被鬼子猎犬活活撕碎;战斗中,她又目睹女战友被日寇逼迫跳井自杀……她叫刘桂芳,是国军一名后勤卫生战士。1938年5月20日,她

清朝 裕禄生平简介?裕禄历史评价?

裕禄一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月十三日,天气异常郁闷,令人心烦,京津形势危急,八国联军向中国百姓、清朝官军进行了残酷的杀戮,中国百姓及清军奋起还击。这天,在天津西北的杨村清军给八国联军以有力回击,

清朝 松筠生平简介?松筠历史评价?

松筠清朝康雍乾盛世时,国势强大,周边臣服。自乾隆中期开始,政治危机四伏,吏治腐败,贪污受贿,怠惰偷安,官场一片乌烟瘴气。松筠生逢其时,然而近墨不黑,是当时少有的清正廉洁、勤于职守的官员之一。松筠,字湘

清朝 阿桂生平简介?阿桂历史评价?

阿桂乾隆年间,两平准噶尔,定回部,两定大、小金川,靖台湾,服缅甸、安南,两次降服廓尔喀,清朝国势达到极盛。乾隆对边疆用兵屡屡得胜,这同他十分注意奖掖功臣有很大的关系。他曾四次令画工为功臣画像,挂在紫光

清朝 刚毅生平简介?刚毅历史评价?

刚毅刚毅,字子良,满洲镶蓝旗人,道光十七年(1837)生。他由笔贴式入仕,历任刑部郎中,江西、直隶按察使,广东、云南布政使,山西、江苏、广东巡抚等,光绪二十年(1894)授军机大臣。纵观刚毅的一生,外

清朝 文祥生平简介?文祥历史评价?

文祥在清末重臣中,文祥可谓宦途风顺之人,也是清末较有作为的满族大臣。一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文祥出生于一个满洲正红旗瓜尔佳氏家庭,取字博川,号文山。经多年刻苦努力,道光二十五年(1845)中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