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 季芝昌生平简介?季芝昌历史评价?

Posted 礼部

篇首语:人类的一切努力的目的在于获得幸福。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清朝 季芝昌生平简介?季芝昌历史评价?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清朝 季芝昌生平简介?季芝昌历史评价?

季芝昌

季芝昌,字云书,号仙九,江苏江阴人。父亲季麟,是钜鹿县知县,因为捕匪无力,被发配到新疆。季芝昌靠自己苦读,以图通过科举取得功名。但屡试不中,更加发愤。道光十二年(1832)终于经会试中进士。他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在殿试中高居一甲三名,即探花。这一年,他已经40岁了。

于是,季芝昌堂而皇之地进入翰苑,授编修。第二年翰林院大考,又名列一等第三名,升为侍读,可谓大器晚成。因他表现突出,被授为山东学政,督一省学务。4年后回京,署日讲起居注官,旋充会试同考官。

道光十九年(1839)大考中又获一等第三名,升詹事府少詹事,旋升为詹事,充江西乡试正考官。翌年提督浙江学政,旋擢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因母亲病故,回籍守制。3年后回任原职,充大考翰詹阅卷大臣及考试试差阅卷大臣,旋升礼部右侍郎,调安徽学政。

季芝昌通经史,文章谨严,有学名。多年参加各省乡试,又先后在山东、浙江、安徽三省为学政,这使得他的门生遍天下。

道光二十三年(1843),他离开了教育事业,初任礼部侍郎,继为吏部侍郎,后调为仓场侍郎。

在中国封建社会,盐的开采与经营是国家直接管理的,这也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道光二十八年(1848),季芝昌奉旨筹办长芦盐务,并清查天津仓库。长芦盐区在渤海湾内,北起山海关,南至黄骅县。自元代定都北京,因这里是在京师门前,便于开发盐田,于是在长芦镇(今河北沧州)设盐运司。清代盐运司移驻沧州,但盐田仍称长芦盐,是北方著名的大盐田。贩盐本来是获利很大的商业经营,可是长芦盐却大量积压,沿渤海有40多处大盐垛在搁置。所以,道光帝才令季芝昌、定郡王载铨调查。

季芝昌经考查上奏,长芦盐之所以积压是课税太重,盐商觉得无利可图。盐税,也称“盐课”,清代中期以后增加盐课,分层征税,向生产晒盐的盐户征收一份灶课,再向运销盐的商人征收一份引课,这种税最高,叫正课。另外国家遇到财政困难,要增税,盐税是一个途径,这叫杂课。季芝昌认为正是因正课过高,盐商获利过低,不愿经营,导致民间缺盐,而造成长芦盐积压。

道光帝诏季芝昌筹办长芦盐务。季芝昌采用了“票盐制”。无论何人,只要愿意经营盐业的,由政府发给“盐票”,就可以经营经销,打破了少量盐商垄断市场、挟持政府的局面。领取盐票要先交税后发盐。

直隶约有24个沿海州县限半年内广招商贩,授予盐票。淮北十引才可以发票,季芝昌提出一引也可经营。“引”是计量单位,“一引”为200斤。先交税后,发给“盐引”,盐引分长引和短引。长引运往内地,期限一年; 短引在沿海地区,期限一季。在盐引上开列姓名,限定经营的数量、盐价。凭盐引贩运出售是合法经营,州、县政府给予支持。如果有的州、县没有盐商来办理盐引,就责成州县政府自己承办盐务。

其实,贩盐有利,只是苛捐杂税太多,每到一处要变相课税,才使盐商却步。季芝昌调查后,下令将官役陋规一律清除,对各种加价名目,一律革除。

因季芝昌办理长芦盐务很有成效,又调他去浙江办理盐务。他调查之后,对办好浙江盐务提了七条建议,均被采纳。

杭州、嘉定、绍兴三地的引盐,按规定的合法盐营来分别加斤。松江的引盐,选择盐商接办,筹款收盐。季芝昌加强了对私运食盐的整治,加强缉私力量。凡缉获私盐的分别给赏,同时裁减一些不合理的征收费用。

道光二十九年(1849)正月,季芝昌奉旨与大学士耆英赴浙江阅兵,并清查仓库。他一路上大刀阔斧,敢于整顿吏治。道光皇帝因而对他信任,认为季芝昌如同射箭,射5箭没有一箭不中的。

在季芝昌上奏后,将泉河通判、归河通判、南河通判每年的用款定为300万两,仅此一项节约开支五六十万两。他还主张将扬运通判与江防厅合并,改为江运同知。裁撤了丹阳县丞、灵壁主簿、吕梁洪巡检。这些上奏,都被道光帝采纳谕办。

季芝昌在浙江清查国家在地方的仓库,发现州县仓库实际亏损高达390多万两。他一方面对亏损过多的地方长官撤职查办,并限期追回欠款。而对其它亏损的银额,由负责任的各级官员分担。对潜逃的官吏,严加追捕归案,不许其逃避责任。

季芝昌的江南之行,如同一股旋风,震动了东南官场。

季芝昌筹办长芦、两浙盐务,名声大噪,显示了才能。道光二十九年(1849),初授山西巡抚。不久,命在军机大臣上行走。当年,授户部左侍郎,仍兼署吏部右侍郎。第二年升都察院左都御史。

咸丰元年(1851)出为闽浙总督,鸦片战争后闽浙海疆多事,是为重任。他以认真态度很办了几件实事。如海盗在浙江洋面出没,季芝昌派兵围剿,致使海盗无路可走,只得畏罪投诚。季芝昌将他们分别安插,推行保甲政策。第二年,又有鄞县、奉化县土匪和乡民滋事。季芝昌闻报,立即部署浙江省各镇精兵前去平息。咸丰帝认为他能恩威并用, “所办甚合机宜”,甚为满意。同时,他还密陈英国要与中国进行商业贸易的情况,认为只有随时随事随机“驾驭”,才能使之不生事。盐务是季芝昌的专长,他对福建省的盐务提出了改进意见,认为应“严缉私盐,使帮销日见畅旺; 酌减浮费,使商本渐获充裕”。官办盐课应从严考核,商办盐课应立法稽查。

咸丰二年(1852)兼署福州将军。立即筹集资金添造战船,配铸炮位,加强防卫力量。当时,由于军需浩繁,户部请推广捐例,凡捐5000两银子的贡监生均可成为军功举人,捐银300两的可成为附生。季芝昌认为这种作法败坏仕途,足以坏国,恐怕此例一开,失大于得,上疏请罢。

外放闽浙仅一年,因国事繁忙称病辞职。咸丰三年(1853)命在籍办理团练。咸丰十年(1860)病故,未获任何封恤。

一直到了光绪二年(1876),署闽浙总督文煜上奏,认为季芝昌在督闽浙时,政绩斐然,他“悉令久任,察其贤否而举劾之,正己率属,崇尚清廉”,“智勇深沉,蔚为栋梁”,应“恩予”谥号,不久朝廷追谥为文敏。

相关参考

知名人物 赵凤昌生平故事简介,赵凤昌历史评价,赵凤昌怎么死的?

赵凤昌,字竹君,号惜阴,江苏武进人,生于1856年(清咸丰六年)。少时家贫失学,入钱庄习贾,因私自挪用钱库款项被辞退。富户朱某鉴其聪明伶俐,为之捐官县丞,分省广东候补。到广州后,赵凤昌先在广东藩司姚觐

知名人物 张宗昌生平故事简介,张宗昌历史评价,张宗昌怎么死的?

张宗昌,字效坤,山东掖县祝家庄人。生于1881年2月13日(清光绪七年正月十五日)[1]。其父是喇叭手,母为巫婆。张年十二三,助其父掌铙钹度日。十五六岁时,随其母至营口,在一家赌场帮闲,后来流落北满当

清朝 李棠阶生平简介?李棠阶历史评价?

李棠阶李棠阶不仅是晚清闻名的理学大师,又能禀公直言,持躬清正,这在晚清重臣中是极少见的。一李棠阶,字树南,号文园,河南河内(今沁阳)人。道光二年(1823)中进士,时方25岁,已初显才华。入翰林院,选

清朝 许庚身生平简介?许庚身历史评价?

许庚身许庚身字星叔,是浙江仁和人。出生在一个官宦世家,自幼深受封建礼教的教育,少时博览群书,尤好天文地理,对经史颇有研究,是个地地道道的封建专制主义的卫道士。在咸丰二年(1852),他以举人身份考取了

知名人物 章宗祥生平故事简介,章宗祥历史评价,章宗祥怎么死的?

章宗祥,字仲和,浙江吴兴(今湖州市人)。1879年(清光绪五年)生。父章菊生,为清朝拔贡。章宗祥幼年进私塾及当地书院读书,继入上海南洋公学。1899年赴日本留学,初入第一高等学校,后转入东京帝国大学法

知名人物 熊庆来生平故事简介,熊庆来历史评价,熊庆来怎么死的?

熊庆来,字迪之,著名数学家和教育家、中国现代数学的先驱。1893年10月20日(清光绪十九年九月十一日)生于云南弥勒县息宰村一个乡村知识分子家庭。父亲熊国栋在清朝末年曾任云南省巧家县和赵州县“训导”(

人物志 史里芬生平简介,史里芬历史评价,史里芬怎么死的?

阿尔弗雷德·冯·史里芬(AlfredvonSchlieffen,1833—1913),德国资产阶级军事家和军事理论家。他所制订的“史里芬计划”,他的战略战术思想,对德国发动的侵略战争,特别是第一次世界

明朝 杨一清生平简介?杨一清历史评价?

杨一清杨一清,字应宁。祖籍云南安宁。其父杨景以化州同知的身份退休,携其家小迁居巴陵(今湖南岳阳)。杨一清少年时就文才出众,以奇童被举荐为翰林秀才。宪宗皇帝命内阁选择优秀的老师教育他。14岁那年他参加乡

明朝 毛纪生平简介?毛纪历史评价?

毛纪毛纪,字维之,山东莱州人。成化末年,参加科举考试,乡试名列第一,又参加会试、殿试,考中进士,被选为庶吉士到翰林院学习。毛纪在翰林院学习三年,因考试成绩优异,便留翰林院任职。弘治初年,毛纪任翰林检讨

明朝 徐阶生平简介?徐阶历史评价?

徐阶徐阶,字子升,号少湖,又号存斋,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人。明弘治十五年(1503)生,从小就被乡里人认为是个奇才。不到1岁时,徐阶因玩耍不小心掉进了枯井里,被救出后,三天才苏醒过来。5岁时,徐阶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