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 景廉生平简介?景廉历史评价?
Posted 清朝
篇首语: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清朝 景廉生平简介?景廉历史评价?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清朝 景廉生平简介?景廉历史评价?
景廉
19世纪60至70年代,由于沙俄、英国对新疆的角逐,使中国西北边疆出现了危机,加上新疆回族、维吾尔族的频繁叛乱,使新疆防务显得尤为重要。景廉在新疆督办军务近20年,为保卫新疆做出了贡献。
一
景廉,字俭卿,一字季泉,颜扎氏,满洲正黄旗人。他父亲彦德曾官至绥远城将军。景廉自幼家学渊源,咸丰二年(1852)进京会试,一举得中进士,为翰林院编修。几年之间连升5级,为内阁学士、礼部侍郎、工部侍郎。咸丰六年(1856)奉命出使朝鲜。
咸丰八年(1858)授伊犁参赞大臣。从此开始了他在新疆的漫长生涯。
哈萨克居民与新疆各少数民族之间,一向有着边境贸易。一般情况下,哈萨克人到新疆贸易完成后,便回到他们境内。后来,因为有的货物不能马上卖出,便需要滞留几天,时间长了,哈萨克人竟然在新疆境内聚成一个部落,周围有二里多的范围。
景廉出任伊犁参赞大臣后,认为这种部落隐伏着极大的后患,主张清除。伊犁将军怕惹出祸端引起国际纠纷,不敢行动。后景廉兼任伊犁将军。他果敢的将哈萨克人送回国,拆毁了部落,消除了隐患。这是他赴新疆后办的第一件大事。
咸丰帝接到几个奏折,弹劾新疆境内的塔尔巴哈台参赞大臣英秀、叶尔羌参赞大臣英蕴、阿克苏办事大臣绵性。咸丰帝诏示景廉调查审讯。结查查明这几个人均因新疆远离京师,利用职权进行贪污私有,均有民愤。景廉回奏皇帝,英秀等人分别被降职或革职。
咸丰十一年(1861)他调任叶尔羌参赞大臣。叶尔羌城是南疆八城之首,地理位置极为重要。城中居民汉、回杂处,还有其他少数民族,民族矛盾时有发生。安集延的军队时来骚扰,俄国更是虎视眈眈,窥伺时机,企图并吞,境内的有些哈萨克人也怀有二心。
作为叶尔羌参赞大臣,身负重任,一向为苦差事。大漠生活已使中原去的人很不适应,加上复杂的政治、民族环境,困难重重。但景廉任职以后,首先以镇静态度对付各方事务,筹饷练兵,坐镇新疆。他认为民族关系十分重要,严格控制绿营官兵,禁止侵夺回民的资产。回民心悦诚服,南疆八城得以安定。
同治二年(1863),受朝中牵连,被免去职务。当地回民听说以后,到祭祀伊斯兰教主的札尔玛祷告,祈求神灵不让景廉离去。当他离开叶尔羌的时候,几千名男女回民放声大哭,景廉黯然神伤。
景廉免职以后,被派往宁夏军营效力。将军都兴阿聘他为幕僚,参赞军务,对景廉是个安慰,他尽心尽力辅佐都兴阿。这时,安徽巡抚翁同书在作战中病逝,遗令景廉暂带领他的部队。
同治五年(1866),景廉被重新启用,以其为满人,授予头等侍卫,充当哈密帮办大臣。
景廉受命,但是手下无人,也缺粮饷。他募集了千余名兵丁,几十匹马,在甘肃、新疆沙漠边缘,他与士卒同甘共苦,还经常勉励将士。夜晚支起帐蓬,点燃马粪,周围冰天雪地,与众兵丁拥挤席地而坐,藉以取暖。
景廉以这支招募、训练出来的部队,在黄花营、安西州作战中都获得了胜利。
同治七年(1868)在肃州起义的陕甘义军进攻敦煌,景廉命令副将蒋富山从南乾沟进击。他亲率一支劲旅埋伏在三水梁。起义军受蒋富山进攻,果然从三水梁南戈壁奔赴敦煌,景廉率伏兵突然袭击,取得了全胜。
同治帝接到捷报,传旨嘉奖。景廉认为敦煌是新疆门户,甘肃重镇. 应以重兵设防。经秉奏清廷,移镇敦煌。同时在安西、玉门两地屯兵,三地互为犄角,成为新疆进出的要冲防线。
景廉驻守敦煌,从新疆、甘肃招徕土著居民3600多户移住敦煌。景廉深知唯有民、有粮、有畜方能养兵这一道理。他从基础做起,从而劝募杂粮两万余石,在马莲井设立了转运局以发展通往玉门的交通。他在敦煌组织了商团民练,用保甲之法,解决官兵兵力的不足。在军事上,景廉挖掘城壕,建筑炮台,把敦煌建为重镇。
二
新疆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一向复杂,矛盾多。同治八年(1869),乌鲁木齐的回民领袖妥得璘、苏化保等,联合了汉、回等族1万8千多人向东进犯哈密,并派了秘密使节到哈密,向回子郡王发了密柬,请他在哈密作为内应,里应外合打通东进的大门。回王的母亲迈哩巴纽福晋,贤明有才略,知道了此事后,教育儿子把密柬送交给了景廉。
景廉一方面派人嘉奖慰问回子郡王母子,一方面布署富山、文麟、孔才等部,分路迎战。双方激战6昼夜,妥得璘等惨败。
同治十年(1871)四月,乌鲁木齐叛匪马仲诡词乞降,清廷认为他居心叵测,命景廉等严密防务。景廉督饬各营加强战备,不得松懈大意。
时值沙俄用兵攻占伊犁,声言将进攻乌鲁木齐。同年七月,朝廷命署将军荣全驰赴伊犁,妥善布置。诏景廉酌带兵勇规复乌鲁木齐。景廉上疏认为,进攻并规复乌鲁木齐,必须“兵威壮盛”。因此调集大量军队发起攻势,大兵西进,并在沿途分兵守隘,以防腹背受敌。另外他还用重兵屯驻沙俄盘踞的地区附近,致使沙俄的企图未能得逞。同治帝因其战功,授予乌鲁木齐都统和锡纶、哈密帮办大臣。遂后,景廉继续在新疆加强防务,获取了孔才、滋泥泉大捷。
回族首领马明占据古牧地为元帅,派军征伐时就声称投降,但拖延不办,继续掠地夺财,还利用通商把部下潜入济木萨,木垒河等地。景廉觉得任其发展祸将更大,派人侦得马明驻屯地点,组织孔才、金永清等部突然出击,一夜之间,全部歼灭了马明的叛军。
沙俄在占领伊犁以后,又提出向北疆入境通商的要求,使蒙古、哈萨克等居民进入北疆。景廉说地方尚未安靖,无法保护正当贸易,不准通商,派出军队把进入北疆的外国人送出了境外。
沙俄盘踞伊犁数年,新疆地区无宁日。清廷内部出现“海防”、“塞防”之争。陕甘总督左宗棠认为应塞防与海防并重,请求收复新疆,具有维护祖国领土完整的意义。清廷即令左宗棠会同景廉等商量规复新疆事宜。景廉不仅积极配合左宗棠的行动,而且提出许多具体的建议。同治十三年(1874)七月,被授以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遂上书条陈: 一、宜分路进兵; 二、军粮宜由关内转运; 三、军饷宜筹巨款; 四、宜速筹运输。由于他积极运作,颇有成效。
陕西回民白彦虎纠集了西宁回民1万多人大举西进,奔赴乌鲁木齐,一举破哈密回城,骑兵飞越天山。安集延帕夏纠集了乌鲁木齐、古牧地等地的汉、回人,与白彦虎遥相呼应,新疆形势危机。
景廉坐守古城。乌鲁木齐一个农家孩子徐学功,青年时期沉勇多智谋,在新疆混乱的局面下,曾集乡勇自卫,拥有一支军队。并忽而投靠妥得璘,忽而投靠帕夏,在两支军事力量中间进行离间,使他们互相猜疑。景廉把徐学功招来,以诚相待,感动了徐学功,愿以死相报知遇之恩。因而景廉分别按排了孔才、依勒和布、吉尔洪额、徐学功分头作战,大败白彦虎部,帕夏败至吐鲁蕃。
白彦虎率残余的部队进入玛纳斯,徐学功派人侦查,获得联络口令、暗号,选派精骑400名,伪称是玛纳斯人,迎白彦虎于龚家泷。徐学功以暗号与白彦虎接通,握手慰劳。白彦虎丝毫没有怀疑,并行至一条大河前,待渡河的时候,景廉的大军从后赶到,陈师大河,徐学功的精骑在白彦虎部队中砍杀起来。白彦虎部大乱,死伤累累。只有40多名残兵败将随白彦虎逃走。
景廉在新疆多年,平时以饮酒、射猎自娱,待人处事“忠厚慎密”。但大漠生活甚苦,又连连作战,疾病缠身,上疏奏请解职,皇帝温肯慰留。他应诏,继续在新疆东征西讨。为解决新疆问题,景廉上疏,奏请从甘肃移民千户至奇台、古城屯田; 提出购蒙古骆驼数千只,借拨部款60万两。同治帝虽然赞同所奏主张,但受梗于朝臣,未能施行。
三
光绪即位,慈禧太后再度垂帘听政。朝廷念及景廉长年在边疆任职,将他召回北京,任为都察院左都御史。光绪二年(1876)授工部尚书,命在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行走。翌年正月,终于进入军机处,为军机大臣。在戈壁沙漠上生活了近20年的景廉,得以生活、供职在安宁和繁华的京师,也可以聊补许多年的辛苦了。
第二年京畿大旱,朝廷切责军机大臣等“自击时艰,毫无补救,交该衙门严加议处。”景廉自然受到牵连,革职留任。不久,调户部尚书,后充会试正考官及经筵讲官。这年,新疆各地大多平定收复,左宗棠奏请在新疆设行省,下辖郡、县,慈禧允奏。在新疆局面安定以后,将军金顺上疏,称新疆得以安定,与景廉长期治理有关,功不可没,应予奖励。左宗棠也推他为“西北将帅第一”。
光绪八年(1883),御史洪良品弹劾景廉及户部侍郎王文绍在云南报销一案中“受贿巨万”,清廷命亲王奕訢和尚书翁同龢传洪良品详加讯问,以获得确凿证据。结果洪良品供称自己纯属道听途说,“无凭指实”。又谕旨派尚书麟书等会同查办,彻底根究。第二年,奕訢等查明后复奏,朝廷下谕说景廉无罪,命仍在军机大臣、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上行走,并授内阁学士、吏部侍郎、兵部侍郎。光绪十年(1885),慈禧因对奕訢复出后声望日隆深感不安,再次革其职,景廉又受牵连遭到降二级调用的处分。次年补授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虽接二连三遇到麻烦,但他仍对清朝政治上疏6端,以为政治在乎“始基”,提出要崇正学、开言路、慎牧令、简军实、重农桑、弭异端。当年八月病故,年62岁。
光绪十五年(1890)慈禧太后归政时,以景廉前充军机大臣时“夙夜在公,襄成郅治”,命赐祭一坛。
相关参考
曹雪芹有个邻居叫王景廉是个旗人行伍出身。一次骑马因马失前蹄摔到水沟里断了腿成了瘸子走起路来一拐一拐的。王景廉不能工作后心里颇为烦躁曹雪芹很同情他就教他学写字和绘画以此修身养性。 曹雪芹为了写《红楼梦
裕禄一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月十三日,天气异常郁闷,令人心烦,京津形势危急,八国联军向中国百姓、清朝官军进行了残酷的杀戮,中国百姓及清军奋起还击。这天,在天津西北的杨村清军给八国联军以有力回击,
松筠清朝康雍乾盛世时,国势强大,周边臣服。自乾隆中期开始,政治危机四伏,吏治腐败,贪污受贿,怠惰偷安,官场一片乌烟瘴气。松筠生逢其时,然而近墨不黑,是当时少有的清正廉洁、勤于职守的官员之一。松筠,字湘
阿桂乾隆年间,两平准噶尔,定回部,两定大、小金川,靖台湾,服缅甸、安南,两次降服廓尔喀,清朝国势达到极盛。乾隆对边疆用兵屡屡得胜,这同他十分注意奖掖功臣有很大的关系。他曾四次令画工为功臣画像,挂在紫光
刚毅刚毅,字子良,满洲镶蓝旗人,道光十七年(1837)生。他由笔贴式入仕,历任刑部郎中,江西、直隶按察使,广东、云南布政使,山西、江苏、广东巡抚等,光绪二十年(1894)授军机大臣。纵观刚毅的一生,外
文祥在清末重臣中,文祥可谓宦途风顺之人,也是清末较有作为的满族大臣。一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文祥出生于一个满洲正红旗瓜尔佳氏家庭,取字博川,号文山。经多年刻苦努力,道光二十五年(1845)中进士
明珠明珠,字端范,姓纳喇氏(又作纳兰氏、纳腊氏、那拉氏),满洲正黄旗人,生于后金天聪九年(1635),卒于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是康熙前期著名的权臣,曾位至大学士。明珠的祖上亦非泛泛之辈。明初,
桂良一闽浙总督瓜尔佳·玉德是满洲正红旗人。乾隆五十年(1785)得一子,取名桂良,字燕山。桂良从小好学上进,玉德甚为喜爱。嘉庆十三年(1808)桂良由贡生捐纳为礼部主事,第三年又捐升员外郎。挤身仕途后
瑞麟19世纪50至60年代,正是太平天国农民运动蓬勃发展及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面对内忧外患,作为清廷重臣的瑞麟,既参与了镇压太平天国起义、捻军起义,又为清廷效力抵抗英法联军对中国的侵略。一瑞麟,字澄泉
荣禄荣禄,字仲华,瓜尔佳氏,满族,清末满洲正白旗人。他祖父是帮办大臣,父亲是甘肃凉州镇总兵。荣禄由于家庭背景的关系,从承袭骑都尉开始,而后便是工部员外郎、神机营翼长、副都统、左翼总兵、正蓝旗护军统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