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 赛尚阿生平简介?赛尚阿历史评价?
Posted 太平军
篇首语:读书是最好的学习。追随伟大人物的思想,是最富有趣味的一门科学。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清朝 赛尚阿生平简介?赛尚阿历史评价?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清朝 赛尚阿生平简介?赛尚阿历史评价?
赛尚阿
19世纪40至50年代,正是第一次鸦片战争发生和太平天国运动兴起之时。而赛尚阿作为清廷重臣,在宦途上遇到的最大挫折便是因镇压农民起义不利而被治罪,成为栽在太平军手里的第一位军机大臣。
一
赛尚阿,字鹤汀,阿理特氏,蒙古正蓝旗人。嘉庆二十一年(1816)中举人。道光三年(1823)进理藩院为笔帖式。清朝为处理蒙族及少数民族事务,设立理藩院,因赛尚阿兼通蒙、满、汉文,在理藩院做一名专写呈文、翻译文字的“笔帖式”,实际上是一名书记员。做笔帖式是细末小吏,但他因此却熟悉公文程式、官场规矩,于是进入军机处做一名章京,缮写文稿、拟处公告,做文秘工作。
道光七年(1827)升主事。第二年,道光帝令军机大臣将满、汉章京编列等第进行考核,赛尚阿名列一等,得旨照军功例给以优叙。道光十年(1830)升为郎中。翌年,授内阁侍读学士。有人举报吉林将军福克精阿克扣兵饷,引起兵心不稳,道光帝谕赛尚阿与盛京(今沈阳)将军富俊前去查办。赛尚阿将查核情况据实上报,免去福克精阿将军职务。赛尚阿则因此事被授予头等侍卫、哈密办事大臣。同年十一日擢为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道光十二年(1832)五月,父亲去世,命回旗守制,旋留京当差。
赛尚阿在清廷中央各部几经升迁,担任过理藩院、刑部、工部侍郎等职,屡有建树。道光十五年(1835)七月,终于进入军机处,在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第二年调户部侍郎。道光十八年(1838)赐紫禁城骑马,调镶黄旗汉军都统,又兼任理藩院尚书,充经筵讲官。道光二十年(1840)以失职而降二品顶戴,旋赏还,署兵部尚书兼署刑部尚书,并充国史馆副总裁。命监修东陵。道光二十一年(1841)正月,命在军机大臣上行走。
赛尚阿从理藩院的一个小吏升为尚书,并成为军机大臣,经过了19年时间。
二
1840年爆发了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侵略者的舰队由南方向北方入侵。清廷断绝中英贸易。8月,英国军舰驶抵天津海口。直隶总督琦善与英国议定《穿鼻草约》,双方暂时停战。但英国继续蛮横地提出割地、赔款等无理要求,并多次寻衅。道光帝感到有伤“国体”,第二年1月27日发布对英“宣战”诏书。
是时沿海告急,赛尚阿奉命到海河口、渤海设防。他率人到天津、山海关等地勘察,积极设计和建造炮台。又偕御前大臣僧格林沁往各海口,视察设防情况。还奉命考察天津大沽口情势,认为“大沽海口天险可恃”,但防兵太少,应调西沽新城驻扎的兵勇“以厚兵力”。主张炮台大炮“尤须运用灵捷,方能致远摧坚”。要在兵中选“技艺最精者”为炮手。道光帝颇为赞许,得旨嘉奖,赏皮马褂。遂以偕僧格林沁复奏,建议在祁口河等处分设重兵,并加强海河河口一带防御。均被采纳。
8月英军攻下厦门,10月定海失陷,继之镇海、宁波相继失守。侵略者所到之处烧杀劫掠。1842年6月,英军集中兵力占领长江门户吴淞口,旋又占领镇江,8月上旬到达南京下关江面,扬言要开炮攻城。在这危急关头,赛尚阿奉命为钦差大臣,去天津布防,督守京师的海上门户。他积极加强战备,提出一些具体战备措施。但自从英军闯入长江后,道光帝已“专意议抚”,慌忙派人向英军乞和。8月29日,按照英方提出的全部条款,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屈辱的不平等条约—— 《南京条约》,中国割让香港,赔款2100万元,丧失大量权益。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赛尚阿撤防回京,充崇文门正监督。
同年11月,道光帝阅兵,见赛尚阿训练的军队枪械整齐,队列整齐,十分高兴,嘉奖他督率有方,赏戴花翎。
三
赛尚阿向以廉政刚阿著称,颇得道光帝信任。道光帝每每派他为钦差巡按,到各地复核大案。曾先后被派去盛京、广东、察哈尔当巡按大臣。
道光二十四年(1844),京郊通州发生了一件民事案件,告发民妇康王氏勒死了她的亲姑。致死人命并且是亲姑,按律是斩罪,但康王氏上报奏称冤枉。朝廷派赛尚阿作为按院大臣亲去复讯。
赛尚阿派人私访、调查,再三观看案卷,已看出此案不实,经升堂审问,果然是地方官滥施重刑,屈打成招。他当堂开枷,释放了康王氏。此事在通州及北京沸沸扬扬,议论赛尚阿是一个清官。被调为户部尚书。又作为钦差去江南查看江防善后事宜。道光二十六年(1846)九月,署吏部尚书。二十八年(1848)正月,充经筵讲官,署步军统领。三十年(1850)二月署镶白旗汉军都统,充实录馆总裁,兼充蒙古副总裁。七月授步军统领。十月以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到咸丰帝即位(1850),赛尚阿已是两朝元老,拜文华殿大学士、军机大臣,管理户部事务。
四
道光三十年十二月初十日(1851年1月1日),洪秀全在广西金田村率拜上帝教会众起义,建号太平天国。一时各地农民群起响应,势力迅猛扩大。2月,广西提督向荣等分3路进攻大黄江牛排岭,洪秀全、杨秀清分兵迎战,暗伏地雷,大败清军。3月又大败广西巡抚周天爵、提督向荣、知府张敬修于武宣东乡。于是洪秀全正式登基称“天王”。
咸丰帝急派广州副都统乌兰泰去广西帮办军务,却被太平军击败。4月,在三里圩太平军再次大败周天爵、向荣部队,其他起义队伍纷纷接应太平军。咸丰帝又派李星沅督师,但诸将不听调遣,连连失利。
不断收到受挫战报的咸丰帝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迅猛发展深感忧虑,忙以赛尚阿为亲信近臣,4月命他为钦差大臣驰赴湖南防堵,都统巴清德、副都统达洪阿随往协同办理,姚莹、严正基参军事。为壮军威,咸丰帝向赛尚阿特赐御用遏必隆宝刀,并给库帑100万两充军需。
赛尚阿南下途中,李星沅病死于军中。加授赛尚阿为内大臣。6月至广州,着手整顿军队,淘汰老弱兵勇,严明军纪,以期战胜太平军。咸丰帝赐黄马褂、荷包、燧囊,并下谕夸奖“初到广东,便能统筹全局,条理秩然,深慰朕念”。周天爵与向荣不和,赛尚阿便免除其职,以邹鸣鹤代之。太平军攻入象州,向荣被革职,咸丰帝想以此表示用兵不利的将帅将受惩办。
7月,赛尚阿在广西向清廷奏报,广西“股匪”众多,有冯云山、洪秀全、凌十八等,凶狠称最,来往于金田、东乡、庙旺、中坪,官兵实难阻挡。提出,先用全力“攻剿”大股,一经得手,再分兵“剿灭”各小股,以免顾此失彼。咸丰帝允奏,认为他“调度合宜”。
向荣无周天爵制肘,率兵破太平军于中坪及桂平新墟。太平军自象州中坪圩折回,重至桂平新堰,派兵聚守紫荆山西面的双髻山。赛尚阿在桂林派都统达洪阿、巴清德等率军援向荣、乌兰泰。激战半月,太平军作战不利,被迫放弃双髻山。咸丰帝闻捷报大喜,赐御用荷包、搬指、小刀、燧囊。
赛尚阿沉缅于双髻山的胜利,洪秀全等自新圩突围,冯云山等率太平军劫清营,清营军械粮饷均皆丧失。向荣逃入县城,太平军趁势向永安州(今广西蒙山)进发,9月25日一举攻克第一座州城永安州。趁战事稍懈,太平天国进行了著名的“永安建制”,洪秀全下诏封五王,颁行天历,正式建立与清王朝对峙的政权。
咸丰帝接奏大怒,以赛尚阿坐失永安州,降四级留任使用,督向荣、乌兰泰限期夺回永安州。向荣由北路、乌兰泰由南路围攻永安州。永安城小而坚,久攻不下。咸丰二年(1852)4月,赛尚阿亲往督军“环攻会剿”,连获大胜,兵心鼓舞。向荣提出围其三面,空其北面,等太平军出时再“歼灭”。乌兰泰反对,但赛尚阿采用了向荣计策。太平军坚守永安州数月,城中粮绝,洪秀全对全军发布突围令,趁深夜大雨后,2万名太平军突围而去,乌兰泰仅杀伤其后队人马2000多人。
正当赛尚阿以收复永安州向咸丰帝传送捷报时,洪秀全率兵埋伏在旱冲、崩冲隘口。乌兰泰和向荣军队进入峡谷后,太平军伏兵四起,杀天津镇总兵长瑞等4名总兵及清军4000多人。太平军进而围攻桂林,乌兰泰反攻,结果在南门外将军桥中炮身亡。赛尚阿自请治罪,咸丰帝诏令戴罪补救,“以观后效”。又命两广总督徐光缙率师支援。
太平军进围桂林月余不克,主动撤围,继续北上。6月3日占领广西北部通往湖南的交通孔道全州。赛尚阿派前任湖南提督余万清、四川川北镇总兵刘长清进攻全州。知州江忠源败太平军于蓑衣渡,太平天国南王冯云山不幸中炮牺牲。太平军转而进军湖南,攻占道州、郴州、江华、永明、嘉禾、蓝山。赛尚阿率大军紧随其后,却没有获得战机。
九月太平军由郴州分兵袭取长沙,太平天国西王萧朝贵不幸中炮牺牲。咸丰帝大怒,诏斥赛尚阿调度无方, “号令不明,赏罚失当,以致劳师糜饷,日久无功,实属辜恩,大负委任”,着即撤职,押解回京交刑部治罪。
太平军继续进占城池,并向湖北挺进,又有天地会、捻军起义四起。朝廷大惊,以赛尚阿兵败交由大学士等会审。在大堂之上,赛尚阿伏地痛苦流涕,说因不忍杀人,辜负了圣恩,请求从重治罪。咸丰三年(1853)二月,终审结果,抄家没籍,本人及3个儿子全被免职。三月,军机大臣会同刑部拟定其为“斩监侯”,投入大狱。赛尚阿成为太平天国起义后栽在太平军手里的第一个军机大臣。
入狱不久,咸丰帝念及早年功劳,加上军务紧急,特旨释放,命发往直隶在讷尔经额手下听从差遣,后被调京城随僧格林沁等办理巡防事务。咸丰五年(1855),僧格林沁等以他勤恳发愤,奏请免罪。第二年三月,令其训练察哈尔、蒙古官兵。同年十一月,谕令回京。
咸丰十年(1860),朝廷赏五品顶戴,仍交僧格林沁差遣。旋任为总统左翼巡防事宜,赏侍郎衔。翌年二月授正红旗蒙古副都统,三月署正红旗满洲都统。五月奏请开缺,未能到职。
光绪元年(1875),赛尚阿久病而逝。
相关参考
向敬之道光三十年正月,道光皇帝旻宁病重,立了老四奕詝为后继之君,再封老六奕䜣为和硕亲王,看似跳过了老五奕誴。当时,他召宗人府宗令载铨,御前大臣载垣、端华、僧格林沁,军机大臣穆彰阿、赛尚阿,总管内务府大
裕禄一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月十三日,天气异常郁闷,令人心烦,京津形势危急,八国联军向中国百姓、清朝官军进行了残酷的杀戮,中国百姓及清军奋起还击。这天,在天津西北的杨村清军给八国联军以有力回击,
松筠清朝康雍乾盛世时,国势强大,周边臣服。自乾隆中期开始,政治危机四伏,吏治腐败,贪污受贿,怠惰偷安,官场一片乌烟瘴气。松筠生逢其时,然而近墨不黑,是当时少有的清正廉洁、勤于职守的官员之一。松筠,字湘
阿桂乾隆年间,两平准噶尔,定回部,两定大、小金川,靖台湾,服缅甸、安南,两次降服廓尔喀,清朝国势达到极盛。乾隆对边疆用兵屡屡得胜,这同他十分注意奖掖功臣有很大的关系。他曾四次令画工为功臣画像,挂在紫光
刚毅刚毅,字子良,满洲镶蓝旗人,道光十七年(1837)生。他由笔贴式入仕,历任刑部郎中,江西、直隶按察使,广东、云南布政使,山西、江苏、广东巡抚等,光绪二十年(1894)授军机大臣。纵观刚毅的一生,外
文祥在清末重臣中,文祥可谓宦途风顺之人,也是清末较有作为的满族大臣。一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文祥出生于一个满洲正红旗瓜尔佳氏家庭,取字博川,号文山。经多年刻苦努力,道光二十五年(1845)中进士
明珠明珠,字端范,姓纳喇氏(又作纳兰氏、纳腊氏、那拉氏),满洲正黄旗人,生于后金天聪九年(1635),卒于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是康熙前期著名的权臣,曾位至大学士。明珠的祖上亦非泛泛之辈。明初,
桂良一闽浙总督瓜尔佳·玉德是满洲正红旗人。乾隆五十年(1785)得一子,取名桂良,字燕山。桂良从小好学上进,玉德甚为喜爱。嘉庆十三年(1808)桂良由贡生捐纳为礼部主事,第三年又捐升员外郎。挤身仕途后
瑞麟19世纪50至60年代,正是太平天国农民运动蓬勃发展及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面对内忧外患,作为清廷重臣的瑞麟,既参与了镇压太平天国起义、捻军起义,又为清廷效力抵抗英法联军对中国的侵略。一瑞麟,字澄泉
荣禄荣禄,字仲华,瓜尔佳氏,满族,清末满洲正白旗人。他祖父是帮办大臣,父亲是甘肃凉州镇总兵。荣禄由于家庭背景的关系,从承袭骑都尉开始,而后便是工部员外郎、神机营翼长、副都统、左翼总兵、正蓝旗护军统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