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 更名田

Posted 土地

篇首语: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清朝 更名田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清朝 更名田

更名田

从康熙八年 (1669年) 开始,为了发展农业生产,清廷下令把明朝在各地藩王的土地,给与原种之人,这些人也改为民户,号为更名地,永为世业。

这些明朝藩王的土地座落在直隶、山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陕西、甘肃等8省,共约十七八万顷。这些土地,有一部分,早在明朝末年农民大起义期间,已归农民所有了。清政府本想反攻倒算,要农民出钱购买这些土地,分别土地质量,酌情作价,然后再承认这些租种户的土地所有权。但是,这一举措受到人民的激烈反对,况且农民对国家正项钱粮,还无力承担,怎能再有余钱买地?

康熙帝亲政后,清除了鳌拜保守集团,便下令撤销了藩产作价变卖的命令,将未变价的土地改为民户。

在更名地内,还有一部分是废藩以后农民自置之田,这部分田地,一向是双重征税,即输粮之外又纳租银,成为农民的一大负担。康熙帝也下令与更名田同样处理,除输粮外,免纳租银。这样,使一部分农民对 “藩产” 土地的占有合法化了,成为自耕农。

这一措施,粗看起来清政府减少了一大笔收入,实际上是一种让步政策,从长远来看,有益于农业生产的发展,有益于社会的安定和清政权的巩固,所以说,未尝不是一项明智的政策。

相关参考

中国历史 中国古代史·历史名词·“更名田”

中国古代史·历史名词·“更名田”清代民田的一种,亦称“更名地”。明代分封给宗室藩王、勋戚、大臣以大量田地,有王庄、畿辅皇庄、官庄、赐田等名称。清初,明朝许多藩王庄田,除直隶的一部分被圈占外,其余或荒废

清朝是什么时候开始走向衰弱的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清朝是什么时候开始走向衰弱的?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从康熙年间到乾隆年间的一百多年的时间里,这一时期的清朝,在经济上,奖励垦荒、更名田、兴修水利、禁止圈地、捐免田赋以及改革赋役等,

清朝 招流亡垦荒田

招流亡垦荒田清初,清廷为巩固统治,不能再增赋税,从而制定了《赋役全书》。但是,前方战火连天,又需庞大军费,这样便使财政出现赤字。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成为清政府着力寻求的方案。顺治四年(1647年)、顺治

历史人物 清朝著名学士、状元姚文田简介,姚文田后人分布在那

人物简介姚文田(1758—1827)字秋农,号梅漪。归安(今浙江省湖州市)人。少时家贫,父客游他方,母沈氏亲自授经籍。有时生不起火,揭不开锅,人们劝她卖掉旧屋地,沈氏说:“等我儿子作官时,留此地盖一品

历史人物 清朝帝师杜受田简介,家世显赫,咸丰皇帝之师。

人物介绍杜受田,清山东滨州旧城里人(今滨城区南街杜家)。1787年生,官宦诗书人家出身。清咸丰皇帝之师。其父杜裎清嘉庆时期翰林院编修,礼部左侍郎。其家世显赫,久有“书香官宦门第,进士多人之家”,因杜家

历史人物 从平步青云到一落千丈,清朝重臣田文镜因何失宠

田文镜是康熙和雍正时期的大臣,后期尤其受雍正宠待。田文镜在康熙死时,他的官职只是县令。到了雍正时才平步青云,成了雍正的心腹之臣。>田文镜(1662年—1733年),字抑光,他本来是汉人,当时的八旗子弟

解放桥的更名历史

据老一辈人回忆说,当时潮汕铁路所使用的列车车厢和车头全部是进口的,车厢不多,经常是五、六厢而已。据悉,当时有人觉得火车行驶时产生剧烈震动会对河堤起到影响,于是就修建了一条公路用来防护,也便有了今天的护

清朝 田从典生平简介?田从典历史评价?

田从典田从典,字克五,山西阳城(今山西阳城)人。生于清顺治七年(1650),他的父亲田时雨是明末儒生。田时雨特别厚道,精通易学、理学,以教书为业,讲究仁义礼信。田从典童年时代,社会极不安定,亡明残将经

历史人物 龚自珍是哪个朝代的,龚自珍是哪个朝代的

 龚自珍是哪个朝代的,本站网小编整理,欢迎阅读!  清朝  龚自珍(1792年~1841年)字i人,号定Q(ān),后更名易简,字伯定,又更名巩祚,号定庵。晚年居住昆山羽O山馆又号羽O山民。

历史人物 龚自珍是哪个朝代的,龚自珍是哪个朝代的

 龚自珍是哪个朝代的,全榜网网小编整理,欢迎阅读!  清朝  龚自珍(1792年~1841年)字i人,号定Q(ān),后更名易简,字伯定,又更名巩祚,号定庵。晚年居住昆山羽O山馆又号羽O山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