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 夔东十三家军

Posted 清朝

篇首语:互补的人容易一见钟情,相似的人适合一起变老。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清朝 夔东十三家军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清朝 夔东十三家军

夔东十三家军

大西军失败后,从中南战场撤到荆襄和川东的大顺军余部,在郝摇旗、刘体纯、袁宗第、李来亨的率领下,与当地原明朝的军官联合起来抗清,称“夔东十三家军”,公推刘体纯为首领。

刘体纯驻军于巴东,袁宗第驻军于大昌 (巫山县北),贺珍驻军于大宁 (巫溪县),这三人称西线。郝摇旗驻军于房县,占有保康、竹山、竹溪,称北线。李来亨驻军于归州、兴山,以茅麓山为中心,称东线。原明朝军官谭文三兄弟和王光兴控制靖江以南少数民族地区,势力达西南到利川一带。在他们周围还团结了当地各阶层的抗清武装。

十三家军从战争中吸取经验教训,认识到根据地的重要性。他们在山区招集逃亡百姓,开垦荒地,发展生产,革除苛捐杂税,特别是李来亨在其管区内,人民公平交易,安居乐业,得到人民的拥护。人民纷纷参军,部队很快发展到几十万人。顺治八年 (1651年) 以后,十三家军经常主动出击,曾攻占襄阳、彝陵、归州、宜昌等地。顺治十五年 (1658年) 到十六年 (1659年),先后两次进攻重庆,后因谭宏、谭诣杀死谭文降清使农民军半途而废。

大西军失败和南明王朝复灭,使清统治者有余力来进攻十三家军,他们用川陕总督李国英 “合营进剿” 的战略夹击十三家军,经一年多时间,刘体纯、郝摇旗、袁宗第先后牺牲,剩下李来亨艰苦抗清屡败清军,一直坚持到康熙三年 (1664年) 九月。终因叛徒引兵偷袭,而全家自焚于兴山县的茅麓山上,3万将士,除百余人被俘外,无一人投降,表现了农民军坚毅不屈的反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的斗争精神。

相关参考

明朝历史 夔东十三家之崇祯帝

崇祯帝曰:永历帝殉难后,夔东十三家乃汉族在大陆仅存的军事力量,十三家大多出身原农民军队伍。在民族危难时刻,深明大义,奋起抗胡虏。于山穷水尽之际,扬坚韧不拔之志,尽宁死不降之节。读来,不禁喟叹,不禁敬仰

明朝历史 我们一直说的抗清夔东十三家到底是哪十三家

夔东十三家,或称川东十三家、西山十三家、夔东四家,是清初活跃于川、鄂、陕、豫诸省的反清势力。张献忠战死,郝摇旗、刘体纯、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白文选、袁宗第、李来亨等联合王光兴、谭文、谭诣、谭宏(反

揭秘“伊兰孛”:满族语言的活化石

“伊兰孛”是满语,译成汉语为“三家子”,是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富裕县的一个满族聚居的村落。“三家子”村是黑龙江满族人在清朝康熙年间建立的村屯,距今已经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了。“三家子”村是我国目前唯一保留满

揭秘“伊兰孛”:满族语言的活化石

“伊兰孛”是满语,译成汉语为“三家子”,是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富裕县的一个满族聚居的村落。“三家子”村是黑龙江满族人在清朝康熙年间建立的村屯,距今已经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了。“三家子”村是我国目前唯一保留满

第一次河西之战简介:吴起率领魏军夺取了河西

背景东部及河南中部北部地区,是三家分晋后建立的诸侯国,建都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自魏文侯执政以来,任用李悝、吴起等一批贤臣、名将,致力于国家与军队的改革,使国家日益富强。吴起在魏国推行征兵制,选练了

第一次河西之战简介:吴起率领魏军夺取了河西

背景东部及河南中部北部地区,是三家分晋后建立的诸侯国,建都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自魏文侯执政以来,任用李悝、吴起等一批贤臣、名将,致力于国家与军队的改革,使国家日益富强。吴起在魏国推行征兵制,选练了

三家分晋指的是哪三家?为什么会出现三家分晋?

  三家分晋指的是韩、赵、魏三国从晋国分离出来,发生在春秋末期战国初期。晋国曾经是一个称霸中原的诸侯国,后来为什么被瓜分了呢?韩、赵、魏究竟是怎样三分晋国的呢?  西周从商朝手中夺过了政权,一统天下,

春秋战国 三家分晋是什么意思?三家分晋的历史意义

三家分晋是什么意思?三家分晋的历史意义  三家分晋是指中国春秋末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瓜分的事件。三家联合灭掉了同为晋国四卿的智氏。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封三家为侯国。《资治通鉴》记载:&ldqu

春秋战国 三家分晋是什么意思?三家分晋的历史意义

三家分晋是什么意思?三家分晋的历史意义  三家分晋是指中国春秋末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瓜分的事件。三家联合灭掉了同为晋国四卿的智氏。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封三家为侯国。《资治通鉴》记载:&ldqu

历史人物 三家分晋指的是哪三家

  三家分晋指的是韩、赵、魏三国从晋国分离出来,发生在春秋末期战国初期。晋国曾经是一个称霸中原的诸侯国,后来为什么被瓜分了呢?韩、赵、魏究竟是怎样三分晋国的呢?  西周从商朝手中夺过了政权,一统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