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 魏广微生平简介?魏广微历史评价?

Posted 内阁

篇首语:实践是知识的母亲,知识是生活的明灯。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明朝 魏广微生平简介?魏广微历史评价?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明朝 魏广微生平简介?魏广微历史评价?

魏广微



魏广微,字显伯,南乐(今属河南)人。生年无考,卒于天启七年(1627)。万历三十二年(1604)中进士,选庶吉士,累迁官南京礼部右侍郎。
魏忠贤本是肃宁(今河北河间)的一个地痞无赖。万历时自阉入宫。熹宗即位后,由于他深得熹宗宠信,被任为司礼监秉笔太监。不久,又兼掌东厂。魏忠贤与熹宗的奶妈客氏勾结在一起,专擅朝政,权势熏天。正直的官吏对魏、客两人的行径极为不满,纷纷上疏弹劾魏忠贤乱政,请求熹宗逐客氏出宫。这使得魏忠贤真正觉得自己势力的单薄,他决计勾结外廷大臣,形成一个集团,共同对付那些正直派官吏。
魏广微是一个十分善于投机的人。他见魏忠贤权势越来越大,便暗中以同乡同姓依附他。这正是魏忠贤求之不得的事情,魏忠贤心中十分高兴。魏广微谄附魏忠贤后,马上被召为礼部尚书。其他官吏马上从中看出了门道,纷纷投靠魏阉,上至内阁六部、下至四方督抚,无不有魏忠贤的亲信,有五虎、五彪、十狗、十孩儿、四十孙之说,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阉党集团。这个阉党集团的形成,魏广微是有“首功”的。
魏广微依附魏忠贤, 自然有其用意,他是想通过魏忠贤,谋得高位。而魏忠贤自然也不会亏待他这位心腹干将。奸邪之人勾结在一起,往往是相互利用。天启三年(1623)正月,魏广微同顾秉谦、朱国桢、朱延禧四人一起以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参预机务。当时内阁中已有叶向高、韩爌、何宗彦、朱国祚、史继偕五人,魏广微等入阁后,直房中连坐的地方都没有了。
明朝不设宰相之职,而内阁首辅实际上相当于宰相。明朝故事,内外臣工的奏章,通过不同渠道,到达宫禁之中,先汇送皇帝阅览。之后,便发给内阁票拟,再呈送给皇帝最后定夺。这之后,再发给司礼监,由秉笔太监用红笔批写于奏章之上,此谓之批红。而内阁中票拟权力,只是内阁首辅的特权,其它阁臣只有参加讨论的资格,而没有决定票拟的权力。魏广微入阁时,首辅是叶向高。这种只有参议资格的阁员地位,是不能满足魏广微对权力的贪求的。
天启四年(1624)八月,叶向高无法忍受魏忠贤等人的排挤而自己罢职,另一位阁臣何宗彦已于是年正月病卒,韩爌成为内阁首辅。韩爌是位正直派官吏,他秉公办事,一些正直派官吏,纷纷聚集在他身边。因此,他便成了魏忠贤的眼中钉。
票拟的权力对于利欲熏心的魏广微来说具有巨大的吸引力。他想与韩爌分享票拟之权,便找到了他的主子魏忠贤。作为秉笔太监的魏忠贤,有着批红的权力,他可以凭着职权假传圣旨,改动内阁的票拟。控制内阁成为魏忠贤下一步的打算,得到魏广微的请求后,魏忠贤便于十二月二十四日传旨,斥责韩爌票拟失当,并让他发挥内阁同僚的作用,不要使其他辅臣仅仅成为伴食而已。韩爌知道自己已为阉党集团所不容,便自己罢职。韩爌罢职以后,内阁票拟之权便由众辅分任。而实质上的票拟大权,则落到魏广微与魏忠贤的另一位心腹阁臣顾秉谦手中。魏广微夺得权柄之后,对魏忠贤感恩戴德,侍奉魏忠贤如同奴仆一般。一切票拟,均遵魏忠贤旨意。两魏勾结在一起,一个票拟,一个批红,相互利用,狼狈为奸,干尽了残害忠良的坏事。


倾轧善类、排挤异己是奸邪小人的共同本性。魏广微及顾秉谦成为魏忠贤的羽翼之后,魏忠贤越发张狂起来,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凡是不合他心意的官吏,纷纷被排挤出朝。熹宗初年那种众正盈朝的局面再也不见了,代之而起的是魏忠贤及其爪牙把持了绝大部分朝政。魏广微是魏忠贤的一条忠实走狗,为了排挤忠良,他同顾秉谦编了一本《缙绅便览》,在这本小册子中,叶向高、韩爌、赵南星、高攀龙、乔允升、左光斗、魏大中等百余人均指为奸党。他将这本小册子让阉人王朝用呈献给魏忠贤,好让魏忠贤按名单逐一排挤。
赵南星于天启三年(1623)十月为吏部尚书,这是一个非常正直的官吏。能否控制吏部,是权势大小的一个重要标志,魏忠贤决定先试探一下。他派他的侄子傅应星拜见赵南星,结果赵南星拒而不见。一日,赵南星遇魏忠贤于朝,一脸正色地对魏忠贤说道: “皇上年幼,我辈内外大臣,各自应努力辅佐才是!”魏忠贤听后无言以对,怒形于色。
而赵南星又是魏广微父亲魏允贞的朋友,两人关系十分密切。魏广微入阁之后,三次到赵南星家中拜访。赵南星看不惯魏广微的所作所为,就令看门人将他赶了出去,并且愤愤地说: “贝泉没有儿子。”贝泉是允贞的别号。这话传到魏广微耳中,使他对赵南星恨之入骨。于是他与魏忠贤勾结在一起,谋划将赵南星排挤出朝。
天启四年(1624)十月一日,熹宗亲享太庙,文武百官分班而列,独魏广微没有到场。举行完饮福受胙之礼,仪式即将结束之时,魏广微才慌慌张张地跑来,踉踉跄跄地入班拜跪。按《大明律》,这是犯下了祭奠失误之罪,应杖一百。吏部给事中魏大中上疏弹劾道: “皇上登殿颁布来年历法,天下四方没有不俯首奉行的,魏广微是权政重臣,为什么如此狂妄,竟敢不拜正朔?皇上一日之内间行两大礼,须朔时,他没有到位,享太庙时,又迟到,他对皇上也太无礼了吧!”魏广微上疏自辩,并求罢职。皇上温旨慰留。从此之后,魏广微便对魏大中十分愤恨。
这年十月,山西巡抚一职出现空缺,赵南星认为,太常卿谢应详可任此职,并将其名列于首位向熹宗请示。魏广微得到消息后,便支使心腹御史陈九畴诬告赵南星等人。说谢应详本是吏部给事中魏大中的老师,魏大中以师故谋划于文选郎夏嘉遇,夏嘉遇言于赵南星,所以赵南星才将他列为首选人,因此,在山西巡抚一职的推选过程中,赵南星有徇私舞弊行为,应当受到斥黜。赵南星与时任大都御史的高攀龙上疏辩解,魏忠贤大怒,矫旨罢黜了魏大中、夏嘉遇,各降三级调外。并斥责赵南星、高攀龙阴谋结党。赵南星、高攀龙气愤不过,先后引罪去职。
赵南星罢职之后,由左侍郎陈于廷署部事。魏广微欲以魏忠贤心腹代替赵南星,陈于廷坚决不同意。到会推时(明朝制度,由吏部及其他部门共同推荐某官职的人选,再由皇帝最后定夺),他又推荐了正直派官吏乔允升、冯从吾、汪应蛟三人。这使魏忠贤非常气愤,便诬说会推受到了陈于廷及左副都御史杨涟、左佥都御史左光斗的指使,所推荐的人选,都是赵南星的死党,借机将陈于廷、杨涟、左光斗三人削职为民。
首辅朱国祯也是被魏广微排挤出朝的。韩爌罢职之后,魏广微满以为自己能捞到首辅之位。但没想到朱国祯却依资历成了首辅,这不能不使魏广微对他怀恨在心。朱国祯是一个正直派官吏,魏广微自然容不下他,便唆使其心腹御史李蕃上疏弹劾朱国祯。朱国祯遭到李蕃弹劾之后,便引疾而去。魏忠贤对他的同党说: “朱国祯虽然也是个邪人,但却不作恶,可让他好好离去。”因而朱国祯虽然去位,但却受到了优厚的侍遇。
发生在天启五年(1625)的六君子之狱(六君子系指杨涟、左光斗、魏大中、袁化中、周朝瑞、顾大章六人),实际上也是魏广微参与谋划的,其中的左光斗,就惨死在魏广微及其心腹手上。这年六月,魏大中同杨涟、左光斗先后被逮至北镇抚司。魏广微的一位心腹对他说: “杨涟上疏攻击魏公,牵涉到阁下,阁下知道是什么缘故吗?”魏广微答道: “不知道。”这位心腹又道: “出疏的是杨涟,创意的是左光斗,润色的是缪昌期。我为阁下了结此事吧!”魏广微首肯,与之结盟。左光斗被诬坐赃,五日一追逼,受尽了种种酷刑,最后惨死在狱中。


大凡主子和走狗,往往是为了共同的目的才勾结在一起的。当走狗忠实地为主子效劳时,主子会心满意足,给走狗以犒赏; 当走狗忤怒了主子时,不管是经意还是不经意的,主子就会毫不留情地将他一脚踢开。魏广微的命运,就是如此。
杨涟因天启四年(1624)六月上疏揭发魏忠贤二十四大罪状而激怒了魏忠贤。天启五年(1625)六月,他以莫须有的“坐赃”罪被魏忠贤的爪牙逮至北镇抚司。顾秉谦矫旨严加拷问,五日一追逼。杨涟在狱中受尽了种种酷刑的折磨。时任吏部尚书的崔景荣害怕杨涟死于严刑之下,就请魏广微谏止。魏广微当时也没有深思,便上了一疏。那疏中写道: “杨涟等在今日确实是有罪之人,但在过去,他的确也是卿寺之臣。纵然他贪赃之罪确实是真的,也应转交给法司,根据法律定罪,难道可以整天使用严刑,令镇抚司追赃吗?人身并非木石,使他置于死地,只不过一会儿的功夫。镇抚司的职守在于掌典刑法,今日却让它去追赃,官府的职守又在哪里呢?不用说这种做法已有伤于上天好生之仁,抑或还违背了祖宗的制度。如此一来,必将使朝政日益混乱,与古代帝王大相径庭。”
杨涟上疏揭发魏忠贤二十四大罪状时,魏广微还按魏忠贤的旨意,将杨涟狠狠地斥责了一通。杨涟入狱后,他却又上了这样一份奏疏,其动机实在令人难以搞清楚。奏疏传入宫中,顿时将魏忠贤气得七窍生烟。
这一结果是魏广微事前没有预料到的。惹怒主子之后,魏广微害怕极了。跟从魏忠贤多年,对魏忠贤杀人不眨眼的凶狠本性,他是很了解的。他赶忙将崔景荣给自己的信拿出来,以表明上疏并非出于己意,但魏忠贤依然怒气未消。魏广微越想越可怕,又慌忙上疏乞求罢职,但魏忠贤又不允许。
魏广微在战战兢兢中好不容易熬了两个月。这期间并没什么事情发生,他满以为会平安无事了。没想到魏忠贤又矫旨斥责群臣。其中有“朕正遵循先王旧制,而说‘朝政日益混乱’,朕正祖述尧、舜,而说‘大相径庭’”两句话。这马上刺激了魏广微那根紧绷着的神经。直到这时他才明白,魏忠贤仍然没有跟自己算完。他请求顾秉谦为自己疏解,魏忠贤才稍稍解气。但对自己以后的前途命运,对魏广微来说,仍然是不可预料的。他心中极其不安,连上三疏乞休。
天启五年(1625)八月,魏忠贤终于答应允许魏广微离去。魏广微先前已被加少保、太子太傅,改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到他自乞罢职时,魏忠贤念及旧情,复加少傅、太子太师、赐予白金一百、坐蟒一袭、綵币四表里,遣人护归,待遇极其优厚。两年后,魏广微卒于家中。
思宗即位后,钦定逆案。崇祯元年五月,翰林院编修上疏追论魏广微之罪,思宗下令: “旧辅魏广微将国家大权交给阉人,流毒遍及天下,确实是罪魁祸首,依旧先朝焦芳之例,除名为民,以此作为人臣附奸不忠之戒。”

相关参考

凤弈害死魏广父亲的是长公主吗

皇帝答应魏广,说等到他凯旋归来之后,就会告诉他想要知道的一切。在魏广的记忆中,自己的父亲在自己还是一个小孩子的时候,就有一个女人来找过他,似乎也正是因为这个女人,父亲魏焱才最终被杀,所以魏广看来,那个

凤弈叶凝芝成妃子 魏广怎么办

班铃儿被北应王看上,她当然不肯服从,但是没想到竟然失手弄死了北应王,叶凝芝也在场,而且她的玉佩还掉在了现场,自然会被怀疑,皇帝为了救人,想到一个办法,那就是把叶凝芝纳为妃子,如此一来他们就不能轻易对毫

历史人物 徐悲鸿妻子蒋碧微生平简介 蒋碧微怎么死的

  导读:蒋碧微(1899-1978)女,江苏宜兴人,一作碧薇,原名堂珍,字书楣,早年随父蒋梅笙到上海,1917年冲破封建礼教,与结合后赴日,又去法国,在法国结识张道藩。后与离异,1946年回南,得张

蒋碧微怎么死的? 徐悲鸿妻子蒋碧微生平简介

蒋碧微(1899-1978)女,江苏宜兴人,一作碧薇,原名堂珍,字书楣,早年随父蒋梅笙到上海,1917年冲破封建礼教,与徐悲鸿结合后赴日,又去法国,在法国结识张道藩。后与徐悲鸿离异,1946年回南,得

蒋碧微怎么死的? 徐悲鸿妻子蒋碧微生平简介

蒋碧微(1899-1978)女,江苏宜兴人,一作碧薇,原名堂珍,字书楣,早年随父蒋梅笙到上海,1917年冲破封建礼教,与徐悲鸿结合后赴日,又去法国,在法国结识张道藩。后与徐悲鸿离异,1946年回南,得张道藩助选为“国大代表”...

明朝 刘健生平简介?刘健历史评价?

刘健刘健出生在六朝古都洛阳,其家庭既是书香门第,又是官宦之家。父亲刘亮饱读经书,满腹经纶,曾任三原县(今陕西三原龙桥镇)教谕,即掌管文庙祭祀、负责教育县学所属生员的官。刘健在这样的家庭中长大,从小受到

明朝 席书生平简介?席书历史评价?

席书一席书,字文同,四川遂宁人。弘治三年(1490)考中进士。朝廷任命他为郯城知县,为一县之长。后进入京师任工部主事,又移户部进为员外郎。弘治十六年(1503),云南地区白天忽如黑夜并发生地震,皇帝孝

明朝 周延儒生平简介?周延儒历史评价?

周延儒一古时候的中国人,在家讲孝,事君讲忠。什么是“忠”呢?“忠”的内涵在于忠诚于封建伦理道德,而非皇帝本人,所谓“从道不从君”。皇上有过失,须直言极谏,匡失救弊,即使身亡家破,也在所不辞。若置封建伦

明朝 孙承宗生平简介?孙承宗历史评价?

孙承宗万历四十六年(1618)春天,腐败的万历朝的宫廷中与往年没有什么两样,照旧歌舞升平,庸懒倦怠的万历皇帝昏昏然不知大祸将至。当时,处于明朝东北部的努尔哈赤在统一了大部分女真部落以后,在长白山脉东麓

明朝 魏藻德生平简介?魏藻德历史评价?

魏藻德崇祯十三年(1640)三月十五日,殿试历时一天,于日落前结束。考卷收上来后,送弥封官密封,交掌卷官转送东阁。翌日,评卷的大臣——读卷官——开始评阅试卷。他们须在日落前将所有试卷看完,挑出10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