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 议复河套

Posted 鞑靼

篇首语: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明朝 议复河套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明朝 议复河套

议复河套

嘉靖年间,明朝防卫能力日益削弱,南有倭寇频频骚扰,北有蒙古骑兵不时南下,令朝廷穷于应付。“土木之变” 后,瓦剌部衰弱,鞑靼部强盛起来,成化年间,鞑靼一部进入河套地区,这里三面凭河,土地肥沃,可耕可牧,东出可威胁北京,西进又直犯关中地区,成为明朝的心腹之患。孝宗时,杨一清曾想收复河套,但不久孝宗死,此事就不了了之。嘉靖年间,鞑靼的侵扰就更为严重。嘉靖二十五年八月,3万多鞑靼骑兵进犯延安府,烧杀抢掠,给当地人带来极大的灾难。于是,总督三边兵部侍郎曾铣提出了收复河套的建议。曾铣,字子重,虽为进士出身的文士,却长于用兵,雄健有胆量。嘉靖十四年辽东发生兵变,曾铣镇定自若,迅速平定了全辽。从此,他的才能为朝廷所知。嘉靖二十六年,曾铣领兵进入河套获小胜,敌骑一时不敢近塞。此后,他又要求筑边墙,再次请求率兵一举收复河套。皇帝对他的建议挺感兴趣,大臣便顺着风头全都表示赞成。做斋醮时,世宗居然将此事向神鬼占卜,结果不太吉利,他便犹豫了。宫内传出一张纸条写道:“今逐套贼,师果有名否? 兵食可有余? 成功可必否? 一个曾铣不足挂齿,使生民荼毒又怎么办?”当时首辅夏言极力支持曾铣,严嵩正伺机弄掉夏言,便乘机进言,说若轻起战事,必引出大祸,大部朝臣也望风改口,都说河套不可复了。皇帝大怒,将曾铣下狱。严嵩指使同党仇鸾诬陷曾铣克扣军饷,掩饰败仗,并说夏言的妻父是曾铣的好朋友,曾铣托他贿赂了当权者云云。这些诬告并无佐证,但昏君皆听信了。正好鞑靼来犯,严嵩说战事都是夏言、曾铣激起的。嘉靖二十七年,曾铣、夏言相继被杀。河套未复,却葬送了一相一将,从此,无人再议论收复河套的事了。

相关参考

分分合合是蒙古族与明王朝的主旋律 河套之患

河套之患是指的明朝时期北方的蒙古部落占据了河套地区,频繁的以河套地区为根据地袭扰明朝的事实,明朝没有能力拱卫好河套地区的边防,让蒙古族占据河套地区可以说是明朝的一大战略失败,明朝最终也尝到了丢失河套地

分分合合是蒙古族与明王朝的主旋律 河套之患

河套之患是指的明朝时期北方的蒙古部落占据了河套地区,频繁的以河套地区为根据地袭扰明朝的事实,明朝没有能力拱卫好河套地区的边防,让蒙古族占据河套地区可以说是明朝的一大战略失败,明朝最终也尝到了丢失河套地

明朝历史 河套之役是怎么一回事

顾名思义,河套,大河之套,即黄河大转弯所形成的区域。河套,位于北纬37度线以北,一般指贺兰山以东、吕梁山以西、阴山以南、长城以北之地。包括银川平原(宁夏平原)和鄂尔多斯高原、黄土高原的部分地区,今分属

被迫定居河套平原的漢人,對蒙古和明朝有著怎樣的影響

前言河套平原大概是如今中國的內蒙古西部和寧夏全境,其歷史可追溯到夏朝,秦朝統一之後,大將蒙恬率30萬大軍將匈奴逐出河套,並為了牢牢掌控此地,采取“徙謫戍以充之”的措施,遷徙3萬戶秦人在此戍邊,設立雲中

明朝历史 河套之役死了多少人

大战数量:1000+战死人数:1000万以上河中地区,位于中亚,指锡尔河和阿姆河流域以及泽拉夫尚河流域,包括今乌兹别克斯坦全境和哈萨克斯坦西南部,中心城市为撒马尔罕。撒马尔罕是中亚最古老的城市之一,丝

明朝历史 河套之役是怎么一回事

1.两牧竖入山至狼穴,穴有小狼二,谋分捉之.2.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3.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两牧竖入山至狼穴两牧童入山至狼穴,穴中有小狼二.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少倾,大狼至,

历史秘闻 被迫定居河套平原的漢人,對蒙古和明朝有著怎樣的影響

前言河套平原大概是如今中國的內蒙古西部和寧夏全境,其歷史可追溯到夏朝,秦朝統一之後,大將蒙恬率30萬大軍將匈奴逐出河套,並為了牢牢掌控此地,采取“徙謫戍以充之”的措施,遷徙3萬戶秦人在此戍邊,設立雲中

黄河百害唯富河套,自古兵家必争,河套为何如此重要

有句老话说:"黄河百害,唯富一套",说的是黄河虽然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但是自古黄河泛滥让百姓苦不堪言。但是,唯有一个地方,是由于黄河而变得富饶,这个地方就是——河套平原。河套,指内蒙古和宁夏境内贺

黄河百害唯富河套,自古兵家必争,河套为何如此重要

有句老话说:"黄河百害,唯富一套",说的是黄河虽然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但是自古黄河泛滥让百姓苦不堪言。但是,唯有一个地方,是由于黄河而变得富饶,这个地方就是——河套平原。河套,指内蒙古和宁夏境内贺

“河套地区”是哪些地方

“河套地区”是哪些地方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小编告诉你。“黄河百害,唯富一套”,说的就是河套地区。从秦始皇时代开始,每一个致力于逐鹿天下的皇帝,都以把河套地区掌握在自己手中为战略目标,围绕河套地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