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百害唯富河套,自古兵家必争,河套为何如此重要

Posted

篇首语:勇敢,事会成功;勤劳,幸福必来。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黄河百害唯富河套,自古兵家必争,河套为何如此重要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黄河百害唯富河套,自古兵家必争,河套为何如此重要

有句老话说:"黄河百害,唯富一套",说的是黄河虽然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但是自古黄河泛滥让百姓苦不堪言。但是,唯有一个地方,是由于黄河而变得富饶,这个地方就是——河套平原。 河套,指内蒙古和宁夏境内贺兰山以东、狼山和大青山以南黄河流经地区。因黄河流经此形成一个大弯曲,故名。"河套"一名始于汉代。 「 ”塞上米粮川”——河套平原 河套平原素有「 ”塞上米粮川”的美誉。 《明史》中关于河套地区的记载是: "西有奢延水,西北有黑水,经卫(按指榆林卫,今陕西榆林)南,为三岔川流入焉。又北有大河(按即黄河),自宁夏卫(今宁夏银川)东北流经此,西经旧丰州西,折而东,经三受降城南,折而南,经旧东胜卫(今呼和浩特托克托县),又东入山西平虏卫(今山西朔州平鲁区)界,地可二千里。大河三面环之,所谓河套也。" 河套地区对于中远的拱卫意义重大,自古河套地区就是中原民族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战略要地。 阴山岩画——黄河文明的象征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河套地区的前世今生,看看为何此地如此重要。 周灭商之前,河套地区是被称为北狄的游牧民族的聚集地。 而到了春秋时期,随着赵武灵王的西拓,将赵国疆域延伸到阴山山脉,并在此设立云中郡(大抵位于内蒙古土默川平原东都地区)。 到秦朝统一中原以后,河套地区已然处于匈奴占领之下。而后秦始皇派蒙恬率十万大军将匈奴逐出河套,而且迁入3万户百姓,并设立云中、九原两个郡,分别位于今呼和浩特托克托东北和后套及其以东至包头市,黄河南岸的鄂尔多斯市北部。 秦末汉初河套边界示意图 而自大将蒙恬北击匈奴,将匈奴赶走以后,便于始皇帝33年(公元前214年)开始修建了一条又西起甘肃临洮(今甘肃岷县)、东至辽东筑长城万余里,以防匈奴南进,史称秦长城。 河套地区赵长城遗址 其实,在秦修建完整的秦长城之前,赵国就在北境修建了一条「 ”赵长城”。而赵长城并没有像今天明长城一样的砖石垒砌,而是用土夯成的,更像是「 ”土堆”。 那么,这片相对于中原较为偏远的北境,为何如此「 ”受欢迎”呢? 《明史纪事本末》中,有这样一段关于河套地区的记载: "河套周围三面阻黄河,土肥饶,可耕桑。" 汉朝河套郡县 通过地形图,我们可以看到河套地区优良的农业地理位置。 河套地区位于黄河几字形大弯之处,而黄河冲积形成的冲积扇平原让河套地区土地极为肥沃。 而北方的阴山山脉横亘贯穿,阻隔了来自北方的冷空气和蒙古高原的风沙,而河套以南,是鄂尔多斯高原。 虽然说如今的鄂尔多斯是富裕的象征,但是在古代农业社会时期,鄂尔多斯南部地区对于农业生产来说并没有优势。 所以,河套地区有着周边地带难以匹及的农业优势。 ​ 富饶河套美景 那么,为什么河套地区也深受北方游牧民族「 ”喜爱”呢? 同样的,我们知道虽说北方游牧民族以游牧为主,但是游牧方式也是迫不得已的状态,河套地区如此优良的农业环境,同样适宜牧草的生长。 而从战略角度来讲,河套地区处于沙漠、戈壁的衔接之地,是游牧民族的重要补给之地。 河套文化是游牧文明与农业文明的交融碰撞的珍宝,因而自古为兵家争夺重地。

相关参考

“河套地区”是哪些地方

“河套地区”是哪些地方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小编告诉你。“黄河百害,唯富一套”,说的就是河套地区。从秦始皇时代开始,每一个致力于逐鹿天下的皇帝,都以把河套地区掌握在自己手中为战略目标,围绕河套地区的

河套地區號稱塞上江南,傅作義在此駐軍,為何頓頓黑豆雜糧

俗話說「黃河百害,唯富一套」。其中「一套」即河套地區,指的是黃河中游「幾」字彎及附近區域,包括依託狼山、大青山、賀蘭山形成的後套、前套、西套三個平原,以及關中以北的鄂爾多斯高原。其中,黃河以南的鄂爾多

甘肃自古兵家必争之地,你可知 ”甘”与 ”肃”是何意思

提起甘肃,可能我们最先想到的是兰州拉面,因为它把甘肃的大名带到了全国各地。甘肃其实甘肃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甘肃省东西狭长,北边是戈壁荒漠,南边是祁连山脉。以长安为起点,全场7000多公里的丝绸之路,

二战前期德军为什么不去占领兵家必争之地----直布罗陀

直布罗陀位于伊比利亚半岛最南端,扼守着地中海和大西洋之间唯一的海上通道——直布罗陀海峡,自古以来为兵家必争之地。1704年,直布罗陀成为英国属地,在此后两个半世纪中一直是大英帝国版图中最重要的战略据点

这里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西汉与匈奴在雁北攻防的全面解读

本文从两个方面来阐述这个主题,一是云中、定襄、雁门、代四郡防御体系解读,二是西汉初年代地历次战争浅析。云中、定襄、雁门、代四郡的防御体系前面两篇文章我们分别分析了六盘山和陕北高原一线汉匈的攻防情况,在

困扰明王朝上百年的河套之患为何不能消除

原标题:困扰明王朝上百年的河套之患为何不能消除?季我努学社>整理出版中国近代史料,传播历史知识本文作者为季我努学社青年会员赵培文。>元末,经过数年之久的农民战争,1368年朱元璋率领起义军攻克元朝首都

中华版图上的五大兵家必争之地,一组图告诉你它们有多重要

在冷兵器时代,战争的胜负取决于政治大环境、经济实力、军队主官的指挥造诣,有一个重要因素也不可忽略,那就是地理因素。长平之战,白起指挥六十万秦军围困四十五万赵军,靠的就是山川地理优势。只要应运得当,地形

山西大同历史事件

1.大同的历史故事大同在历史上一直是北方中国的中心城市,素有“三代京华,两朝重镇”之称。大同自古为军事重镇和战略重地,是兵家必争之地:“三面临边,最号要害。东连上谷,南达并恒,西界黄河,北控沙漠。实京

兵家必争之地幽云十六州是现在的什么地方

  幽云十六州,也叫做燕云十六州,对于中国古代汉族人来说这里是兵家必争之地。但是这个地方对于内战来说并没有什么用处,而一旦发生外族入侵,那么这里将会是中原大地最重要的防线,一旦丢失,将直接面临着来自北

吴忠市历史

1.吴忠的历史吴忠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是河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黄河岸边的灵武“水洞沟遗址”发掘表明,早在三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生息;羌、戎和匈奴等古代游牧民族曾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