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人物传 张英人物传,张英生平事迹,张英评价
Posted 物
篇首语:月缺不改光,箭折不改钢。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共人物传 张英人物传,张英生平事迹,张英评价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共人物传 张英人物传,张英生平事迹,张英评价
张英,原名马宗显,曾用名马尔赛夫,化名刘英。一九二二年在冯玉祥骑兵营任排长。一九二五年赴苏留学时加入共产党,一九二八年回国。由中央派至青岛处决叛徒王复元,威震齐鲁大地。后调鄂豫皖苏区三十二师任师长等职。一九三二年十月在武汉英勇就义。
(一)
一九○二年一月二十一日,张英出生在山东潍县高里集马家庄的一个贫苦农家。他八岁入本村私塾,辛亥革命后转入新学堂读书,由于勤奋好学,常受老师的夸奖。
一九二二年冯玉祥在北京南苑组建骑兵。张英由家乡赶到京城投考,被录取。他胸怀爱国大志,努力学习骑兵操典和马术,颇受上司的赏识,很快被晋升为少尉排长①。
一九二四年十月,冯玉祥与胡景翼、孙岳秘密约定,发动北京政变。张英和他的骑兵排积极参加。政变成功后,张英被晋升为中尉排长。次年春,他被选拔到冯玉祥的骑兵教导团学习。
一九二五年夏,冯玉祥部的苏联顾问,提出挑选一批军官赴苏留学深造的建议,冯玉祥极为赞成,并交由训练处的总监熊斌和学兵团第一营营长鲁仲义负责挑选。刚从骑兵教导团毕业的张英和从步兵、炮兵和辎重兵团毕业的另外二十三名军官被选中①。于九月间在张家口集中。十月间,张英等在冯玉祥的全权代表熊斌和领队鲁仲义的带领下,由平地泉入苏联国境至海参崴西行,绕道贝尔加湖,十一月到达莫斯科。
后来,熊斌,鲁仲义相继回国。留苏学生中除四名学飞行,六名学航空机械外,其余十四名分配去基辅红军军官学校。张英和张成功、杨国体、李希更、丁良骏等在骑兵,吉合等在步兵班学习②。
留学生入校后,面临最大的困难是不懂俄文,而所有军、政教官均用俄语授课。张英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刻苦攻读俄文和各门功课,并取得了良好成绩③。
军校苏共党的组织,经常请基辅各工厂的老工人和十月革命参加者对学员进行教育。通过政治课学习和老工人的教育,张英终于懂得了一个真理: 要拯救苦难的中国,只有走苏俄的道路。他的思想日渐提高,并于一九二六年十一月七日,秘密地参加了苏联共产党④。
一九二六年六月,冯玉祥赴苏联访问,曾亲赴基辅军校,接见了张英等中国留学生,对他们的学习成绩十分满意,并给以勉励⑤。
一九二七年夏,张英于基辅红军军官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维斯特拉高级军官学校深造。此时,他取名马尔赛夫①。在维斯特拉高级军校里,张英刻苦学习合成军事指挥,不仅掌握了步兵、炮兵、铁甲兵等各军种的联合作战指挥本领和指挥艺术,而且骑兵的骑术和指挥能力也得到进一步提高。
一九 二八年底张英学习期满回国,被分配在上海中共中央机关作保卫工作。
(二)
一九二九年三月,中央派张英去山东,协助青岛党组织铲除出卖山东省委机关的叛徒王复元②。受命后张英和他的助手王兆恭,化装成闯荡江湖的艺人,巧妙地躲过海关人员的检查,顺利地潜入青岛,在大庙山附近的客栈住下,当晚就与省、市委负责人王进仁(后脱党)、牟洪礼,王景瑞等接上了关系。经党组织研究决定,先派王兆恭赴济南,探听叛徒王复元的踪迹。王兆恭到济后不幸被捕。省、市委又派张英赴济侦察。青岛市委为了掩护张英的活动,决定由青岛四方机厂党支部书记傅书堂,动员其刚由农村来青岛的大妹子傅桂兰,扮成张英的眷属。张英和傅桂兰乘火车来到济南后,在离火车站不远的老悦来客栈住了下来。
为了尽快侦察叛徒的下落,张英让傅桂兰留客栈,自己先去找在济南开商号的老乡。当他返回客栈刚要进门时,突然被十来个持枪暗探围了起来。张英脱身不得,被砸上手铐,带到济南警察第三分局。原来敌人是查抄八卦楼省委秘书处时,发现了张英的联络信件,获得了张英来济南住在老悦来客栈十六号房间的情报,所以张英离开客栈后,敌特就逮捕了傅桂兰,并派人在客栈等候张英。
张英被带到济南警察第三分局,当即受到审讯,但任凭敌人严刑拷打,他坚不吐实,被关进看守所内。当天夜里,张英说他肚子痛要上茅房。他先后去了四次厕所,看守人员不耐烦了,最后一次只站在厕所外面,没有跟随进去。张英趁机熟炼地从鞋底抽出一根钢丝将手拷脚镣捅开,翻身越墙逃出看守所,躲在一个大院里避开敌人的搜查。次日拂晓,又藏在一个不常用的厕所踏板下面隐藏了一天,直到黄昏才洗净身上的污泥、血迹,到开商号的那位老乡家里借了钱,换了衣服乘车返回青岛。
傅桂兰被捕后,受尽酷刑,坚贞不屈,一口咬定张英是她的新婚丈夫,自己的名字叫单娟。在敌人的威逼折磨下,她身患重病,三个月后即离开人间。
中共青岛市委为了确保张英安全养伤,决定把张英安排给曲学尧当帮手。曲学尧是地下党员王科仁的姐夫,思想进步赞成革命,当时在青岛邮电局长金指金一郎 (日本人) 家当厨师,国民党对这样的家庭是不敢轻易怀疑和检查的,于是,张英在曲学尧的掩护下,比较安全地隐蔽下来。王科仁也以看望姐夫为名,常来和张英联络。
市委为了尽快的消灭叛徒王复元、王天生兄弟,曾派市委委员、宣传部长徐子兴以“假自首”打入敌人内部侦察叛徒行踪。当时,参加除叛的所有同志,都不认识王复元兄弟二人。为了摸清王复元兄弟二人的面目,徐子兴通过在邮政局工作的一位范先生,获得了王复元、王天生的照片,当即转给了省委书记王进仁,并限定一夜归还。
当晚,王进仁找到张英,两个人对王复元兄弟的照片认真端详,掌握了两个叛徒的各种特征。这时,徐子兴还向市委提供了地下党员丁维尊、孙秀峰两人从动摇到叛变投敌的情报,经市委进一步核实: 丁维尊还出卖了几个同志,曾在贮水山一带抓过共产党员; 伙同王复元在胶县威逼共产党员自首。市委将这一情况通知了张英,并转告给丁维尊的新婚妻子、傅桂兰的妹妹,共产党员傅玉真。傅玉真义愤填膺,决定大义灭亲。
省、市委决定立即采取果断措施,首先处决叛徒丁维尊,斩断王复元的魔爪,并将任务交给了张英和傅玉真。
一九二九年八月十日晚,丁维尊已经睡下。张英按照预先制定的计划,来到青岛云南路江兴西里二楼丁家,镇定的说道: “老丁! 快起来,中央来人了,有重要指示,咱们到前海栈桥溜溜去。” 丁维尊做贼心虚,不肯去,傅玉真说: “既然上面来人准有要事,还是去趟好。”丁维尊看到温顺的妻子,望着安然等待的张英,又想到中央来人,准有重要指示,可以从中刺探机密,便随手拿过汗衫穿上,跟着张英走出家门,朝前海沿走去。丁维尊从张英的谈话中觉察到声色有异,便突然扭头朝滋阳路口跑去。张英从容地掏出枪来,将这个叛徒处死在滋阳路口。
丁维尊被击毙的消息象闪电一样传开,把正在青岛进行破坏活动的王复元吓得魂不附体,第二天便坐上火车窜回济南。但到济南后还是心慌意乱,又于十五日返回青岛。八月十六日,市委得到情报,得知王复元于当天下午六时去山东路 (现为中山路,是青岛最繁华的街) 一一○号新盛泰鞋店取鞋。当即决定派张英和王科仁去执行铲除叛徒的任务。六时许,一辆挂着车帘的黄包车在新泰鞋店门前停了下来,车里钻出一个人,快步溜进新盛泰鞋店。隐蔽在附近的张英一眼看清那人正是王复元,便命令王科仁紧随进店,相机处决叛徒,他自己站在店门旁放哨做掩护。王科仁跨进新盛泰鞋店,王复元立即警惕起来,目不转睛地死死盯着王科仁这个陌生人。王科仁强压着复仇的怒火,若无其事地走近柜台喊道: “掌柜的,买双鞋! ”他一连挑了几双,又说: “你看我的脚这么大,这鞋我能穿吗?请你再取双大的……。”王复元以为王科仁真是来买鞋的,才松了口气,拿着为他捆好的鞋盒,转身向门口走去。就在王复元刚要迈出门槛时,王科仁举枪射击,王复元应声倒地。王科仁唯恐叛徒未死,又连射三枪。刹时,山东路人群骚动,乱作一团。武装警察亦闻风而到。张英和王科仁迅速离开鞋店,跨过繁华的山东路,淹没在人群之中。
短短的六天之内,青岛市连续发生两起处决叛徒的事件,广大革命人民拍手称快,反动政府却吓得惶惶不可终日。青岛特别市长吴思豫,为保其命,多日不敢回公馆,躲在军舰上过夜。国民党山东省政府主席陈调元从各地调大批军警特务到青岛限期侦破,并悬赏五百元,通缉张英、王科仁“归案”。
(三)
叛徒王复元、丁维尊被处决后,张英迅即返回上海。一九二九年十二月十六日,党中央派张英去豫东商南,担任刚组建的红三十二师师长。
到商南后,张英深入部队基层,进行政治、军事训练,使红三十二师这支新的武装克服了游击习气,战斗力大大增高。与此同时,他派出侦察部队对商城的敌情、地形进行调查,准备攻打商城。
一天,红三十二师通过党在商城作地下工作的同志送来的情报,得知国民党商城县县长宋慎,受固始、潢川两县县长之邀,率民团全部开往三县交界的江家集,留守商城的只有当地红枪会会长顾敬之带领的一些反动武装。
张英认为这是夺取商城的有利战机,遂决定智取商城。十二月二十四日,天降大雪。一部分红军指战员按照张英的部置,分别装扮成豪绅、富商和卖粮、卖柴的农民。二十五日天亮以后,化了装的红军战士来到商城南门,守城卫兵盘查很严,扮作豪绅富商的红军战士顺利地进了城,“卖粮”,“卖柴”的“农民”却被阻拦在城外。为了争取时间,他们掏出手枪,击毙了守城的两名卫兵。
枪响后,城里城外乱作一团。红军指战员乘机抢占了南城门楼,控制南门。此时张英率领的红九十七、九十八两团主力,纷纷从南门和东西两门冲入城内,直扑街门口十字大街。敌人被逼退至衙门大院死守待援。张英一面指挥部队围攻,一面发动政治攻势。敌军在红军的强大火力和政治攻势下,开始动摇。张英指挥战士们一鼓作气攻入衙门大院,激战三个多小时,消灭了这部分敌人,占领了商城。
红三十二师攻克商城的当天,张英向全师约法三章,张贴安民告示,动员商贾开店营业;组织纠察队查户口;打开粮仓发动群众分粮; 然后又召开了群众大会,成立了商城县苏维埃政府。
向城县县长宋慎闻知县城被红军占领,当晚率领民团回返,妄图乘雪夜袭红军,夺回县城。张英对此已有预料,决定放开四门,将全师主力隐蔽在敌人必经之地。深夜,当宋慎带着民团扑到十字大街时,顿时伏兵四起,将民团大部歼灭,只有小股逃窜。
商城攻克后,我在商南地区的县级机关团体,迁入了县城,改商城为赤城。
(四)
一九三○年四月,根据党中央的指示,在黄安北部箭厂河成立以郭述申为书记的中共鄂豫皖特区委员会,决定将原来的红三十一、三十二师改为红一、二、三师,编为第一军。张英调任红一师任参谋长,师长由红一军副军长徐向前兼任,政治委员李荣桂。鄂豫皖特委和红一军的成立。使鄂豫边、豫东南、皖西三块革命根据地和战斗在这三块根据地里的红军在组织领导上形成了统一的整体,这对促进鄂豫皖革命斗争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红一军组建时,正值蒋介石、冯玉祥、阎锡山军阀混战在冀鲁豫三省之际,为红军向外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客观条件,红一师在张英等率领下,积极向京汉线南段出击。六月中旬,红一师首战杨家寨车站,歼敌郭汝栋部两个连。战斗结束后,部队进行了扩编,将根据地一批地方武装补充编入红一师。这样,全师由原来五个大队扩编为三个支队和一个师属特务大队,兵员由原来的八百余人增至一千二百余人。
六月二十六日,红一师刚刚完成扩编,获悉郭汝栋部分两路向我进攻,一路是独立旅第一团,自武汉北上,进至阳平口以南的郑家店; 另一路是第二旅第四团,由花园进至小问溪。
徐向前、张英等迅速作出了歼敌部署。二十八日,红一师开到预定伏击区,将主力部队分兵两路埋伏在阳平口东北传家湾附近。张英亲率特务大队,出郑家店,担任诱敌进入伏击圈的任务。中午时分,敌人果然兵分两路向阳平口进犯。炎热中午,张英指挥特务大队,突然向敌人独立第一团发起猛烈阻击,然后边打边撤。敌人以为我军败退,遂紧追不放终于被诱入我伏击圈内。此时,徐向前指挥的第二、三支队突然从左右两翼向敌军猛扑,枪声和喊杀声震天动地,打得敌人晕头转向,四处逃窜; 张英率特务大队又掉过头来直捣敌阵经过半天的激烈战斗,敌一个团全部被歼,毙伤、俘敌千余人。红一师扩编后首战大捷,指战员斗志更加昂扬。
七月下旬,红一师向京汉线出击,曾一度攻下祁家湾车站。此时,应山县委送来情报: “目前蒋、冯、阎军阀混战方酣,三路大军集结于陇海路东段,正待决战。鄂北尚无敌军重兵扼守,铁路沿线敌兵力单薄,只有钱大钧教导师一个团,刚调到花园车站驻防,尚不明地理形势,且如惊弓之鸟,忙于高垒深筑,以求保命”①。徐向前和张英经过研究,立即决定挥师北上,奔袭花园车站。
由于部队不断扩编,新兵大量增加,得不到休整训练,缺乏野战行军经验。因此,原定于七月二十八日夜袭花园,结果当红军赶到花园车站时,天巳放亮,失去夜袭战机。正当徐向前、张英等为不明敌情变化,能否立即组织进攻而焦急的时候,孝感县委又送来情报:“敌军仍无变化,毫无戒备,士气低落,军纪松弛”①。徐向前、张英等分析认为敌情仍无变化,我军隐蔽亦未暴露,正好打他个出其不意,遂决定立即向花园车站守敌发起猛攻。张英身先士卒率红三团迅速越过铁路扑向花园镇。我军突然袭击,打得敌人晕头转向,纷纷缴械投降。此役红一师全歼钱大钧的教导师第五团,并攻占了花园车站②。
战后,红一师迅速转移到花园以北小河溪进行了第三次扩编,全师组成两个步兵团,一个机炮混成团,人员增至三千余名,战斗实力大大加强。
红一师在京汉线南段连战速捷,使蒋介石坐卧不安,忙调驻河南的戴民权的新编二十五军担任京汉线南段护路任务; 另调彭启彪的新编十四旅进驻花园附近防守。八月二十一日,敌二十五军一个旅东犯小河溪。红一师仅用一小部分部队诱敌深入,主动放弃四姑墩。敌军以为我军不敢交战,趾高气扬地向四姑墩进犯,正中红一师的伏击。刹时间,枪炮手榴弹齐响,敌军大乱,被红一师歼灭了一个营。当戴民权再次率部反扑时,红一军二、三两师已由皖西赶到,立即向敌右翼迂回,配合红一师又歼敌一个团的大部。顽敌溃不成军,当晚逃遁。战斗结束后,红一军三个师会合于四姑墩作短期休整。
十月中旬,红一军在光山召开了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会议决定加强党的领导和部队的思想、组织建设,并讨论和决定了部队的统一整编问题。整编后,张英任红一师师长。这次会议还改选了红一军前委,张英被选为前委委员。
(五)
一九三○年十一月上旬,红一师为配合江西革命根据地的反“围剿”斗争,挥师威逼武汉,并准备向长江沿岸挺进,打通和红十五军的联系。十一月十一日,张英率领的红一师在红二师的配合下,袭击姚家集、黄安,歼敌一部①。
十三日,红一师南下袭击新洲,全歼守敌一个旅。敌何成濬、李鸣钟调兵遣将前来堵截时,张英机智地率领红一师迅速转移到商南地区的罗田。
十二月初,张英主持召开了红一师连以上干部会议,传达贯彻鄂豫皖临时特委和临时军事委员会的反“围剿” 指示:“以地方武装结合广大群众发动广泛的游击战争,迫敌不敢冒进和分散 ‘清剿’,另一方面则集中红军主力出敌不意,狠打敌军的弱点,以尽快扭转战局”②。张英指出: 彻底粉碎敌人对鄂豫皖苏区的“围剿”,是直接声援江西苏区红军反“围剿”斗争的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号召红一师全体指战员要不遗余力的诱敌来犯,以求瓦解和减少敌人对湘赣、湘鄂根据地的压力。
十二月十四日,红一师随军部进驻皖西,攻克金寨,歼守敌四十六师一个营和反动民团一千余人,缴长短枪一千三百余枝,迫击炮两门。接着,又连续进行了鹅毛岭、独山、苏家埠等战斗,逼近霍山。十一月三十日,红一师一、三两团绕过霍山、向诸佛庵前进,并在红二师四团配合下,迎击东路之敌于东香火岭,经过四小时激战,歼敌一个团。敌后续部队另一个团退至东香火岭同兴寺。张英率一、三两团直扑同兴寺,全歼了该敌。为了扩大战果,张英命令全体指战员轻装,以最快速度北上,直捣麻埠镇。当日黄昏后,红一团向麻埠镇守敌发起猛攻。敌溃不成军,四处逃窜,红一师遂即占领麻埠镇。
一九三一年一月三日,红一师随军部由皖西西返,途中发现敌三十军一个团由金家寨向商城撤退。张英果断地率部乘势追击,直至商城仁和集二道河西南之四姑墩地区将逃敌截住。就地全歼,缴获山炮一门,枪四百余枝。
一九三一年一月中旬,红一军与红十五军在班竹园会合,合编为红四军。张英任红十师副师长,师长蔡申熙。二十六日,蔡申熙、张英率领红十师围困麻城北部磨角柚之敌,诱麻城守敌出援,在运动中,歼敌千余人,缴枪千余枝。这是鄂豫皖红军第一次有计划地运用“围点打援”战术取得的胜利。
随后,红十师配合地方武装将光山南部重要据点新集团团围住,另两个团集结于新集南北两地区进行休整,准备打援。
红十师在蔡申熙、张英率领下北上,围攻新集。因敌设防坚固,几次强攻未克。蔡申熙、张英商量决定改用坑道爆破。在当地群众大力支援下,很快挖了一条四五十米长的坑道,然后用棺材装了三百余斤炸药和数枚山炮弹,从坑道运到寨墙下。二月十日下午,从坑道点燃引线,一声巨响,新集北面石寨墙炸开一道一丈多宽的大缺口。战士们纷纷从缺口向寨内冲去。经过三个小时巷战,全歼新集守敌。
新集战斗后,红十师经短时间的休整,于三月九日拂晓,在红十一师的配合下,对双桥镇守敌三十四师发起突然袭击。歼敌两个连,占领了部分高地,直接威逼双桥镇守敌。敌三十四师师长岳维峻慌忙从武汉调来飞机三架助战。敌人在密集的炮火掩护下,拚命向我反扑,战斗十分激烈。正在此时,蔡申熙身负重伤。张英一边命令抢救师长,一边乘红三十一团截住双桥镇守敌退路的有利时机,立即组织部队从正面发起强攻。岳维峻首尾指挥失灵,守敌慌忙突围逃窜。红军指战员乘胜追击,终将敌三十四师五千余人全部歼灭并活捉敌师长岳维峻。这次战役共缴长、短枪五千余枝,迫击炮十门,山炮四门,是鄂豫皖红军成立后缴获最大的一次胜利。战斗结束后,张英升任红十师师长①。
(六)
一九三一年三月中旬,蒋介石发动了对鄂豫皖苏区的第二次大规模的“围剿”,限令五月底“完全肃清”鄂豫皖苏区的红军。
敌人的计划是: 第一步分路合击新集寨、七里坪,“肃清”鄂豫皖的红军;第二步“进剿”皖西。为实现这一阴谋,蒋介石于四月初将“鄂豫皖三省绥靖督办”由武汉迁到潢川,临近阵前指挥②。
此时,皖西之敌乘红军主力未到,以敌兵盛暄的四十六师及警备一旅向皖西根据地进犯。四月十五日,敌人又增加五个团进驻方圆不到二里的麻埠镇,伺机进攻金家寨。
在张英率领下,四月二十日,红十师由商南迅速挺进皖西,与红十二师会合。二十五日张英以两个团的兵力猛攻敌人侧后之独山据点;红十二师奉命集中于麻埠镇外围,阻敌援军。翌日拂晓,张英命二十八团、三十二团向独山外围马家大尖和黄伯皖等地展开猛攻,歼敌一部。二十六日上午八时,张英亲率红二十九团乘独山镇内敌人向外增援之际,直扑独山镇守敌五十七师和警卫旅,激战四小时,全歼该敌,迫使麻埠、诸佛庵之敌逃窜,皖西大片村镇再次为我收复。
五月上旬,敌人又相继调三十、三十一两个师,分别向潢川,商城集结,企图合击金家寨,麻埠。与此同时,驼光山之敌李韫珩的五十三师和夏斗寅的十三师,由泼皮河、新集、福田河、滕家堡之间构成一条阻击线,以防我红四军主力西进。我红十师侦知敌人企图后,在敌人的防线未组成之前,突然西进,于五月九日进至新集以北的浒湾。五月十八日,张英率红十师随军部南下,进袭黄安宋埠之敌供应线上桃花据点,歼敌肖之楚四十四师一个营大部。在红四军猛攻之下,黄安敌一个旅驰来增援,于十里铺被红军预伏部队歼其大部。南部之敌惧怕红军,仍龟缩黄安,未敢轻举妄动。
经过一个多月的连续作战,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张英等以声东击西,忽南忽北,打打撤撤的战术,打破了蒋介石在五月底“完全肃清鄂豫皖苏区红军”的梦想。
(七)
一九三一年四月十一日,张国焘以中央代表的身分来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在红四军南下,配合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第三次反“围剿”时,张国焘不顾敌强我弱的客观实际,主张打下英山后,主力打潜山、太湖进攻安庆,以威胁国民党首府南京。红四军主要领导人徐向前、曾中生、许继慎、张英、周维烔、王树声等,反对张国焘错误的冒险计划,坚持先打薪春、黄梅,相机攻打武穴。因为这样可以威逼武汉、牵制敌人,配合中央革命根据地打破敌人的“围剿”。
五月十二日,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成立。红四军干部作了调整,张英仍任红十师师长,政委康永生。七月下旬,张英率领红十师在随军部南下途中,于八月一日出敌不意,攻克英山。接着继续南下浠水、广济。在兄弟部队配合下,红十师歼灭敌新编第八旅于曹家集,并活捉敌旅长王光宗,逼近黄梅、武穴,与江南红军遥相呼应,威震九江、武汉。
一九三一年十一月,根据中央指示,组建红四方面军,张英任七十三师师长,吴焕先任师政治委员。
一九三二年一月十三日,鄂豫皖苏区的红军组织了商潢战役,以三个师由黄安挺进豫南。按照战役计划,张英指挥红七十三师与兄弟部队一起攻击蒋介石嫡系汤恩伯所率之第二师,并相机夺取商城。一月二十三日,当敌第二师进驻上石桥时,张英率部迅速由东向敌第二师压来。同时,红十二师由红十一师一部配合也迅速向河风桥,江家集、杜傅店逼近。汤恩伯与敌三十三旅见势不妙,乘红军尚未完成包围之机,仓惶向潢川,商城逃窜。至此,长达六十公里的商潢公路又为我军控制,同时,还拆断商城、固始之敌的相互联系。商城守敌因惧怕重蹈黄安复辙; 潢川之敌虽有两师之众,因累遭红军打击,也不敢轻举妄动。河南“绥靖”主任刘峙只好命令第二十路军总指挥张钫率七十六师由信阳赶至潢川,会同潢川之敌第二、十二两师出援商城。
此时,张英所率红七十三师已经在豆腐店布好阵势,准备以踞高临下的有利地形伏击援敌。十月二日,当敌人进入红七十三师伏击圈时,张英下令迅猛发起攻击。红七十三师指战员分别向敌军正面和侧翼猛烈进攻,打得敌人弃枪逃遁。二月三日,红七十三师乘胜追击,直逼潢川城郊。商城守敌五十八师见援兵溃不成军,更加恐惶不安,遂弃商城南窜麻城。红军未战再克商城。
在二月三日的追击战中,张英站在豆腐店的一个坟头上,正用望远镜观察敌情,突然一颗流弹飞来,击中他的头部,当即不能说话①。被战友们抢救下来,送中央分局养伤。经医生精心护理,张英的伤势恢复较快,不久就开始学习讲话。此时,敌人又发动了第四次“围剿”,为了张英的安全,组织上决定将他和负伤的陈赓一起送往上海治疗②。一九三二年十月,张英途经武汉时,被敌人逮捕,惨遭杀害,时年三十岁。
徐向前后来回忆说: “刘英 (张英) 同志回国后到上海,在周恩来同志领导下做工作。他生活上艰苦朴素,上下级关系、官兵关系都很好。在作战中总是身先士卒冲锋陷阵,英勇果断,是很能打仗的,是个很优秀的军事指挥员,是我的很得力的助手。他是个很好的同志,牺牲得很可惜……”。
注释
①访问吉合记录,原件存青岛市革命烈士纪念馆。
①②③④⑤访问吉合记录,原件存青岛市革命烈士纪念馆。
①访问王士秀记录,原件存青岛市革命烈士纪念馆。
②王复元曾窃据山东省委组织部长等职,于1928年下半年伙同其胞兄王天生叛变投敌.他们叛变后,曾多次对山东省委党组织进行破坏。
①《红四方面军军战史》。
①②《鄂豫皖苏区红军史》
①《鄂豫皖苏区红军史》。
②《红四方面军军战史》。
①《鄂豫皖苏区红军战史》。
②《中共鄂豫皖边特委的成立和红一军的组成,边界革命斗争进入新阶段》。
①徐向前的回忆,存青岛市革命烈士纪念馆。
②徐向前的回忆。
相关参考
·张英伯张英伯,树木生理学家。他长期从事树皮研究,是中国树皮结构化学研究的创始人;在树木生理学领域中,进行了开创性的工作,倡导发展了??门新学科—树木木质部生理学。张英伯,1913年7月26日生于直隶
·张英张英,石油储运工程专家,教育专家。组织创建我国石油储运教学工作,培养了大批人才。参加我国第一条长距离输油管道建设工作,解决了重要技术难题。主持研制出水套加热炉油气集输工艺流程,解决了我国大庆等油
清朝人物本名:张英字号:字敦复,一字梦敦号乐圃,又号倦圃翁谥文端所处时代:清朝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安徽桐城出生时间:1637年去世时间:1708年主要作品:《笃素堂诗集》主要成就: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
三国人物本名:张英字号:字敦复,一字梦敦号乐圃,又号倦圃翁谥文端所处时代:清朝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安徽桐城出生时间:1637年去世时间:1708年主要作品:《笃素堂诗集》主要成就: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
张廷璐(1675-1745),字宝臣,号药斋,张英第三子。康熙四十一年(1702)应乡试列副贡;五十二年再应乡试中举;五十七年赴会试中一甲第二名(榜眼)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入值南书房,迁侍讲学士。雍正
求一张英语家庭树图片,简单一点的~英语家庭树图片如下:称谓介绍:一、mum1、含义:n.<英口>妈妈,母亲。2、用法作名词含有沉默,<口>妈咪,妈,妈妈,烈性啤酒,摩姆啤酒,马
盖叫天www.cha138.com姓名:盖叫天原名:张英杰,号燕南出生年月:1888年籍贯:中国河北高阳县人盖叫天,1888年生于河北高阳县。原名张英杰,号燕南。工武生。他长期在上海、杭州一带演出。他
清朝康熙年间有个大学士名叫张英。一天张英收到家信,说家人为了争三尺宽的宅基地,与邻居发生纠纷,要他利用职权疏通关系,打赢这场官司。张英阅信后坦然一笑,挥笔写了一封信,并附诗一首:“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
清朝康熙年间有个大学士名叫张英。一天张英收到家信,说家人为了争三尺宽的宅基地,与邻居发生纠纷,要他利用职权疏通关系,打赢这场官司。张英阅信后坦然一笑,挥笔写了一封信,并附诗一首:“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
胡波胡波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中共江西永新县党组织的创建者和主要领导人之一;是“湘赣革命根据地特别重要的干部”①,历任中共永新县委宣传部部长、县委书记,中共湘赣边特委常委,莲花县委书记,湘东特委副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