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历史 尼克松主义
Posted 主义
篇首语:欠伸展肢体,吟咏心自愉。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世界历史 尼克松主义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世界历史 尼克松主义
尼克松主义
1970年与1948年相比,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下降了16.8%,在世界出口贸易中的比重下降了14.8%。1970年的黄金和外汇储备比1950年下降了34.1%。另外,西欧的独立自主倾向不断加强,日、美经济摩擦不断加重,帝国主义阵营趋于瓦解。最后,苏、美军事力量对比,苏方明显占有优势。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在战略核武器和常规军备方面均占绝对优势。但到了1969年,苏联先于美国部署了反弹道导弹系统。苏联还发展了远洋海军。

尼克松竞选海报
随着美、苏实力的变化,两者都在调整战略。美国推出了“尼克松主义”。1969年7月25日,尼克松总统在关岛就美国和亚洲关系发表讲话。他说:“现在是着重强调下列两点的时候了。”他所说的两点,一是指美国恪守条约义务;二是在军事防卫问题上应逐渐由亚洲国家自身来处理、负责。这一政策,被称为“关岛主义”或“尼克松主义”。11月3日,尼克松更明确地表述了美国对亚洲政策纲领的三个原则:①美国将恪守所有条约义务;②如果某个核大国威胁某个盟国的自由,或威胁某个其生存关系到美国安全的国家的自由,美国将提供保护;③在涉及其他形式的侵略的场合,美国将根据条约义务,在被要求时提供军事和经济援助。1970年2月,尼克松把亚洲的“三原则”推广为美国的全球政策,提出“伙伴关系、实力和谈判”的“新的和平战略”。次年7月,他又提出世界上存在美国、苏联、西欧、日本和中国五大权力中心,承认美国的霸权地位已丧失,美、苏存在着“全球战略竞争”。
“尼克松主义”是美国战后全球战略的一次重大调整,对世界格局的变化产生了重大影响。针对“尼克松主义”,苏联推出“缓和”政策相呼应。1969年3月,勃列日涅夫在华沙条约组织布达佩斯会议上,第一次提出实现“欧洲缓和”的整套主张,建议建立包括华约组织和北约组织在内的“欧洲集体安全体系”。后来,勃列日涅夫又提出“缓和物质化”,即以“军事缓和”与经济合作来补充“政治缓和”。实际上,苏联缓和战略与“尼克松主义”相似,它在“和平”“缓和”的口号掩盖下,大力发展军事力量,扩展势力范围,尽量在各方面都取得优势,是苏联与美国争霸的另一种体现,它同样也把战略重点放在欧洲。两者的区别是,美国收缩战线,苏联四面出击。
相关参考
1959年7月23日赫鲁晓夫尼克松“厨房辩论”指赫鲁晓夫与尼克松关于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孰优孰劣的一场辩论。1959年7月23日,美国国家展览会在苏联首都莫斯科开幕,苏共中央总书记赫鲁晓夫在专程
美国外交政策的分水岭——尼克松主义出台1970年11月22日,尼克松在向国会提交的《70年代的美国对外政策:争取和平新战略》的长篇报告中,称“国际关系中的战后时期已经结束”。1969年,尼克松曾在关岛
1969年7月25日尼克松主义提出尼克松政府对美国外交及全球战略所作的重大战略调整政策。1969年尼克松出任总统,当时美国正面临战后以来最严峻的局面。国际形势的变化和美国经济地位的衰落使美国对其庞大的
世界两巨头首次会晤——尼克松访苏1972年5月20日,美国总统尼克松在罗杰斯、基辛格等人的陪同下,乘坐“空军一号”离开华盛顿,途经奥地利的萨尔茨堡前往莫斯科进行国事访问。飞机起飞以后,基辛格进入尼克松
以下是约翰叔叔的浴室读物的一篇文章,随着1972年的临近,尼克松总统开始越来越关注他即将到来的连任运动,他开始相信他的政治对手不仅仅是对手,他们是“敌人”,必须被阻止。他和他的顾问们列出了20位公众人
“水门事件”为什么能让尼克松总统下台?在美国华盛顿有一座著名的大楼,这就是曾为美国民主党总统竞选委员会总部的水门大厦。水门大厦因“水门事件”而声名大噪,那么,“水门事件”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水门事件发
1958年4月28日-5月15日尼克松拉美之行美国对危地马拉的颠覆活动、支持巴西的军事政变、在巴拿马运河区举行军事演习以及炫耀武力,同时还反对拉美国家发展民族经济的政策等等行为,激化了它同拉美国家之间
世界历史 塞缪尔·比克劫持了一架客机,企图将其送入白宫杀死尼克松总统
DC-9驾驶舱在历史上的这一天:1974年2月22日在历史上的这一天,1974年,塞缪尔·约瑟夫·拜克企图暗杀总统理查德·尼克松。拜克的计划是控制一架客机,然后迫使飞行员驾驶飞机进入白宫,从而可能杀死
马提尼克马提尼克位于加勒比海东,小安的列斯群岛中向风岛最北端,巴巴多斯岛的西北。岛长80.46公里,面积1100平方公里,人口33万(1987年)。居民中黑白混血种人占94%,大部分信基督教。首府法兰
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及《中美上海公报》20世纪60年代末期,美国霸权地位日趋衰落,它长期敌视中国的政策无济于事,且面临着国内政治经济的严重危机和国外苏联霸权主义的挑战。为此,尼克松上台后,调整了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