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历史 三国协约的缔结
Posted 协定
篇首语:少年击剑更吹箫,剑气箫心一例消。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世界历史 三国协约的缔结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世界历史 三国协约的缔结
三国协约的缔结
1890年3月,俾斯麦辞职后,德皇威廉二世放弃了俾斯麦的拉拢俄国以孤立法国的策略,结果把俄国推向了法国的怀抱。
法、俄两国在政治上有着共同的利益,他们都担心德国势力过于强大,法国希望在德法战争中能够得到俄国在东线的支援,而俄国也希望法国能策应它同奥国争夺巴尔干。两国在经济上往来也日益密切。自1888年以来,法国连续向俄国提供贷款,到1889年底,俄已欠法国贷款达26亿法郎,而此时德国却拒绝向俄提供任何贷款。这样,俄国在财政上对法国的依赖加深了。
1890年7月,德、英签订《赫尔果兰条约》,在东非问题上达成妥协。这个条约使法国感到孤立,于是加速了同俄结盟的步伐。1891年5月,德、奥、意第三次续订三国同盟。6月,意大利首相在宣布三国同盟续订的消息时,提到英、意、奥的《地中海协定》,法国因此怀疑英国也参加了三国同盟,于是决定采取外交行动。8月,法、俄以外交信函的形式,订立了《政治协定》,确定在有可能受到攻击的情况下,两国应就形势和所采取的措施“互致谅解”。第二年8月17日,法、俄又签订了秘密的《军事协定》。协定规定:如果奥国或意大利在德国支持下进攻法国,俄国应全力进攻德国;如果德国或奥国在德国支持下进攻俄国,法国应全力进攻德国;如果三国同盟国家动员其军队,法、俄两国无需协商便立即动员其全部军队开赴边境;法国用于对付德国的军队应为130万人,俄国用于对付德国的军队应为70~80万人;双方不得单独媾和,不得泄露协定秘密;协定的有效期与三国同盟条约的有效期相同。

德皇威廉二世肖像,完成于1890年。就在这一年,他迫使俾斯麦辞职。
与此同时,出于对德国势力日益膨胀的畏惧,英国感到自己的地位受到越来越大的威胁,它决定放弃传统的“光荣孤立”政策,开始向法俄靠拢。1904年4月,英国和法国签订了瓜分殖民地的协约。这个协约的主要内容是:法国不干涉英国在埃及的行动,英国承认法国在摩洛哥有维护安宁和协助改革的权利;划定两国在暹罗(即今天的泰国)的势力范围:以湄公河为界,西半部是英国的势力范围,东半部是法国的势力范围;法国放弃在纽芬兰独占的捕鱼权,英国则让给法国西非一些殖民地。同时,秘密条款还规定,双方政府之一如为“情势所迫”,也可变更埃及或摩洛哥的现状。但是自由贸易、自由通行苏伊士运河、直布罗陀海峡南岸禁止设防等原则仍继续维持。通过协约,英法两国的矛盾解决,双方利益趋向一致。
此后,英俄为了对付共同的对手德国,也开始调整相互之间的关系,1907年8月,英国和俄国在彼得堡签订了分割殖民地的协定。这个协定的主要内容是:划定波斯(即今天的伊朗)东南部为英国的势力范围,北部为俄国的势力范围,两者之间是一个中立地带,对英俄两国平等开放;俄国承认阿富汗在自己势力范围之外,并承允英国代替阿富汗的外交。英国则声明不变更这个国家的政治地位。《英俄协约》虽然没有明确规定军事同盟义务,甚至还打着“维护和平”的幌子,但实际上也是为了加强掠夺殖民地和准备帝国主义战争而签订的。在《俄法协约》和《英法协约》的基础上,1907年《英俄协约》的签订,标志着和三国同盟对抗的另一个帝国主义军事集团——英、法、俄三国协约的最后形成。
“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形成之后,两大集团之间互相竞争,最终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相关参考
世界条约 “三国协约”都有哪三个国家?“三国协约”是如何形成的?
英、法、俄三国签订《三国协约》1882年德、奥、意三国同盟条约的缔结,使法国更加急于打破自己所处的孤立状态,这就大大推动了法俄两国的接近。1893年,法国与俄国签订条约,1904年和1907年英国又先
世界近代史··三国协约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成立的一个帝国主义战争集团。1882年德、奥、意三国同盟形成后,俄、法首先感到它的威胁,于1892年签订俄法军事协定,相约当受到三国同盟的攻击时,两国互相支持,共
20世纪初,欧洲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由于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欧洲出现了两大军事集团,双方于19141918年进行了一场世界大战,以协约国的胜利而告终。1919年,巴黎
1907年7月30日《日俄协约》签署日俄战争结束后,日俄两国为了瓜分中国称霸东亚,相互勾结,共缔结过4次协约。1907年7月30日由日本驻俄大使本野一郎与沙皇俄国外交大臣伊兹沃尔斯基签订了第一次《日俄
小协约国的建立和瓦解小协约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由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南斯拉夫3国结成的同盟体系,其主要目的是反对匈牙利修改1920年《特里亚农和约》。它在30年代初期还曾进行过某些反对德、意
为世界大战埋下祸根——《英法协约》签订“见鬼,我还以为是纸!”图中英文为“友好条约”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力量发生了微妙变化,国际关系呈现出错综复杂的形势。1904年,英法两国互
1920年6月4日《特里亚农和约》签订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战胜的协约国同战败的匈牙利所缔结的和约,是构成战后凡尔赛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1920年6月4日在法国凡尔赛特里亚农宫签订,因而被称为《特里亚农
1918年2—3月布列斯特—里托夫斯克谈判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苏维埃俄国同德国、奥匈帝国等进行的和谈。苏维埃政权建立后,列宁为巩固十月革命的胜利果实,建议一切交战国人民及其政府立即缔结停战协定。协约国拒
1921.5.20北京大中华民国政府、大德意志共和国政府,意愿以本日大德意志共和国声明文件为根据,两国订立协约,恢复友好及商务关系,并觉悟领土主权之尊重与夫平等相互各种原则之实行为维持各民族间睦谊之唯
协约国的建立THEUNITEDKINGDOM时间●1904~1907人物●爱德华七世在1914年,距离拿破仑战争结束100年后,欧洲人又掀起了一场规模庞大的世界大战。在这场被称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