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 1920年6月4日《特里亚农和约》签订
Posted 历史
篇首语:如果学习只在于模仿,那么我们就不会有科学,也不会有技术。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百科 1920年6月4日《特里亚农和约》签订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百科 1920年6月4日《特里亚农和约》签订
1920年6月4日《特里亚农和约》签订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战胜的协约国同战败的匈牙利所缔结的和约,是构成战后凡尔赛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1920年6月4日在法国凡尔赛特里亚农宫签订,因而被称为《特里亚农和约》。按照和约,匈牙利承认原奥匈帝国范围内的捷克斯洛伐克独立,将斯洛伐克和喀尔巴阡乌克兰地区割给捷克斯洛伐克;将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巴契卡和巴纳特西部割让给南斯拉夫,将特兰西瓦尼亚和巴纳特东部割让给罗马尼亚;将布尔根兰割让给奥地利。多瑙河受战胜国控制。取消强迫征兵制,匈牙利军队不得超过3.5万人,多瑙河上只允许保留3艘巡逻艇。匈牙利承担战争赔款22亿金法朗。《特里亚农和约》使匈牙利丧失了近70%的领土和约10%的人口。
相关参考
1920年2月2日苏俄同爱沙尼亚签订和约1920年2月2日,苏俄和爱沙尼亚两国政府在尤里耶夫签订和约。和约规定,两国互相承担义务不允许外国的或敌视对方的武装集团在本国领土驻扎。根据和约,苏俄承认爱沙尼
1920年8月11日苏俄和拉脱维亚签订和约1918年12月22日,苏俄政府通过法令承认拉脱维亚为独立国家,并建议两国政府进行谈判。尽管帝国主义千方百计地阻挠,但苏俄政府于1920年8月11日正式同拉脱
1920年7月苏俄和立陶宛签订和约这是1920年7月12日由苏俄政府同立陶宛签订的和平条约。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立陶宛曾被德、奥军队占领。战争结束后,立陶宛获得民族独立。1918年12月12日,苏俄政
世界条约 什么是《威斯特伐里亚和约》?威斯特伐里亚和约签订的意义是什么?《威斯特伐里亚和约》有怎样的影响?
1648年10月24日,三十年战争交战各方在威斯特伐里亚的明斯特城正式签订和约,结束战争,史称《威斯特伐里亚和约》。早在1640年9月,出席雷根斯堡帝国议会的德国交战各方,已第一次提出和谈建议。翌年1
1919年6月28日英法、美法防御条约签署英法、美法防御条约,即英、美两国于1919年6月28日分别同法国在法国巴黎凡尔赛宫所签订的两个双边条约。两项条约与《凡尔赛和约》同日签订,并成为《凡尔赛和约》
小协约国的建立和瓦解小协约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由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南斯拉夫3国结成的同盟体系,其主要目的是反对匈牙利修改1920年《特里亚农和约》。它在30年代初期还曾进行过某些反对德、意
1795年4月5日,普鲁士与法国签订巴塞尔和约,首先退出联军。这是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政府粉碎欧洲封建反法联盟的一个重大胜利。点击查看:>18世纪法国爆发的资产阶级革命,使欧洲各国封建主十分惊慌。首先
1919年11月27日《纳依和约》签订是结束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构成战后凡尔赛体系的和约之一,1919年11月27日由战胜的协约国与战败的保加利亚在巴黎近郊的纳依签订。和约规定:保加利亚承认南斯拉夫独立,
1919年9月10日《圣日耳曼和约》签订全称《协约及参战各国对奥地利和约》是结束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构成凡尔赛体系的和约之一,1919年9月10日英、法、美等战胜国同战败国奥地利在巴黎附近圣日耳曼宫签订,
1918年3月3日《布列斯特和约》签订1918年3月3日苏维埃俄国在布列斯特—里托夫斯克同德国、奥匈帝国、保加利亚和土耳其签订的条约,3月15日经全俄苏维埃第四次(非常)代表大会批准。该条约共14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