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 苏联·1918年3月3日《布列斯特和约》签订
Posted 条约
篇首语:一知半解的人,多不谦虚;见多识广有本领的人,一定谦虚。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苏联 苏联·1918年3月3日《布列斯特和约》签订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苏联 苏联·1918年3月3日《布列斯特和约》签订
1918年3月3日《布列斯特和约》签订
1918年3月3日苏维埃俄国在布列斯特—里托夫斯克同德国、奥匈帝国、保加利亚和土耳其签订的条约,3月15日经全俄苏维埃第四次(非常)代表大会批准。该条约共14条,另有一些附件。条约规定,苏俄与同盟国之间停止交战,波兰、立陶宛、白俄罗斯和拉脱维亚部分地区脱离俄国。苏俄应从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撤军,由德军进驻。德国拥有里加湾和海峡群岛,苏俄军队撤离乌克兰、芬兰和奥兰群岛,并把阿尔达汉、卡尔斯和巴伦等地区割与土耳其。苏俄总共丧失100万平方公里土地(含乌克兰)。此外,条约还规定苏俄军队必须全部复员。苏俄承认乌克兰中央拉达同德国及其盟国缔结的条约,苏俄必须同乌克兰中央拉达签订和约并确定苏俄同乌克兰的边界。签订布列斯特和约是一种革命的妥协,是苏维埃政权为摆脱帝国主义战争赢得时间、集中力量巩固十月革命取得的成果而采取的退却行动。以布哈林为首的“左派共产主义者”集团竭力反对签订条约,主张继续同德国进行“圣战”。1918年夏他们公开承认了自己的错误。1918年德国爆发11月革命,推翻了威廉二世的政权。1918年11月13日,全俄中央执委员会宣布废除布列斯特和约。
相关参考
1918年2—3月布列斯特—里托夫斯克谈判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苏维埃俄国同德国、奥匈帝国等进行的和谈。苏维埃政权建立后,列宁为巩固十月革命的胜利果实,建议一切交战国人民及其政府立即缔结停战协定。协约国拒
1921年3月18日《里加条约》签订1921年3月18日波兰同俄罗斯和乌克兰在里加签订的和平条约。该条约于1921年4月30日生效。苏维埃政权建立后,苏俄政府于1918年8月29日颁布法令,宣布废除沙
1920年8月11日苏俄和拉脱维亚签订和约1918年12月22日,苏俄政府通过法令承认拉脱维亚为独立国家,并建议两国政府进行谈判。尽管帝国主义千方百计地阻挠,但苏俄政府于1920年8月11日正式同拉脱
1920年7月苏俄和立陶宛签订和约这是1920年7月12日由苏俄政府同立陶宛签订的和平条约。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立陶宛曾被德、奥军队占领。战争结束后,立陶宛获得民族独立。1918年12月12日,苏俄政
1918年俄左派共产主义者出现俄国十月革命后俄共(布)党内出现的左倾反对派,其代表人物是布哈林、拉狄克、皮达可夫等。左派共产主义者在外交上反对签订布列斯特和约,主张不惜一切代价继续对德作战,以推动世界
布列斯特和约的签订《布列斯特和约》的全称为《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和约》。它是苏维埃俄国在十月革命胜利后处于极为复杂而困难的条件下,被迫与德国为首的同盟国集团签订的条约。这项条约对于苏俄是屈辱性的,但它
1920年2月2日苏俄同爱沙尼亚签订和约1920年2月2日,苏俄和爱沙尼亚两国政府在尤里耶夫签订和约。和约规定,两国互相承担义务不允许外国的或敌视对方的武装集团在本国领土驻扎。根据和约,苏俄承认爱沙尼
1917年11月7日,苏维埃政府诞生。1917年11月7日十月革命后,布尔什维克党人在俄罗斯取得了政权,随即与德国签订《布列斯特和约》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在随后的几年里,由托洛茨基指挥的红军通过残酷的
1971年9月3日苏美英法签订西柏林协定西柏林协定,全称为《苏、美、英、法四国关于西柏林问题的协定及其附件》,或称《四方协定》、《四大国协定》。苏、美、英、法于1971年9月3日在西柏林签订,1972
1979年4月23日苏丹与伊拉克断交1979年3月,于巴格达召开的阿拉伯国家联盟外交部长和经济部长会议认为埃及与以色列签订和约违背了阿拉伯国家联合行动的准则,决定对埃及实行集体制裁。苏丹反对对埃及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