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知识 不懂沟通,何谈发展

Posted 盐水

篇首语:真正的知识是道德。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心理学知识 不懂沟通,何谈发展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心理学知识 不懂沟通,何谈发展

沟通的三要素

我们太习惯向别人伪装自己,以致最后我们向自己伪装自己。——〔法〕拉罗什富科

和蔼可亲的态度是永远的介绍信。——〔英〕培根

在实际沟通中,彼此认同即是一种可以直达心灵的技巧,同时又是沟通的动机之一。

沟通的三要素如下:

(1)沟通的基本问题——心态(Mindset)。

(2)沟通的基本原理——关心(Concern)。

(3)沟通的基本要求——主动(Initiative)。

要素一:沟通的基本问题——心态(Mindset)


很多人都以为,沟通是一种讲话的技巧,其实这样说是不对的。一个人的心态不对,他的嘴就是像弹簧一样也没有用,所以沟通的基本问题其实是心态的问题。

怎么来理解心态呢?可以这么说,心态有三个问题:

问题1:自私——关心只在五伦以内

心态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自私。有一天你在城市里迷路了,将地图摊开,一直站在那里看,可能不会有人过来问你是不是迷路了,需要帮忙吗。但我有个朋友的儿子在纽西兰,有一次在奥克兰那个地方,打开一张地图,还没有一分钟,就来了两个纽西兰的女人问他:“迷路了?要帮忙吗?”这个事例说明我们中国的人情味在五伦以内,五伦以外就没有了。什么是五伦呢?在中国文化中,五伦是指孝敬父母、关爱兄弟姐妹、夫妇循礼、对朋友忠诚宽容、同道相谋。这五伦由近到远,每个“伦”内都协调有序(“伦”的含义是次序)。

问题2:自我——别人的问题与我无关

别人的问题与我无关,这叫做自我,眼中只有自己。在我们的生活中,吸烟的人非常多,吸烟的人在掏烟时先瞄瞄墙上,看有没有写“请勿吸烟”。墙上明明写有“请勿吸烟”却装作看不到,这当然不能够原谅。最有趣的是,墙上没有写时,他就放心地点火吸烟。其实,要不要吸烟不是看墙上有没有那个“请勿吸烟”的警示,重要的是看你的旁边有没有人,只要你确定你旁边的人都是吸烟的,包括你在内,那么你们就一起吸好了;但当你旁边的人绝大多数不吸烟时,如果能做到不吸,这叫做不自我。

很多男士在餐厅都喜欢吸烟,其实一个餐厅里面从来不可能是全部都吸烟的。这时你应该不吸。公司开会时总经理把烟一点,哪一个敢说他不能吸烟,但公司的大部分女士都是不吸烟的。这时,问题就出来了:为什么非要在女同事的面前吸烟?为什么非要回家吸烟,让太太和孩子吸你的二手烟?有人可能会这样回答:那没办法呀,她嫁给我了就是倒霉,或者我的孩子敢不吸我的二手烟?有本事出去!其实这都是不对的。这种心态也许你自己不觉得,其实就是一种自我。

问题3:自大——我的想法就是答案

一次出差路上,我的一个属下突发急性肠炎。我带他到医院去的时候,属下跟那个医生说:“大夫,你看是不是要吊盐水?”没想到那个医生的回答很轻松:“想吊盐水还不容易吗?”结果我那个属下就去吊盐水。你猜后面发生了什么事情?我那个属下到药房去领药的时候,领的是个篮子,里面装了十二瓶盐水,属下又回去问那个医生说:“大夫,要吊这么多盐水吗?”那个医生说:“你不是喜欢吊盐水吗?”

与医生说这个那个,那个这个,他听了会非常反感,他想你是医生还是我是医生?其实这样的想法与做法就是自大。在人际沟通中,自大会以各式各样的面目出现,它像一块绊脚石,造成许多阻碍,使人本身的辨别力不敏锐,理性便无法发挥正常的功用。

一个人一旦自私、自我、自大起来,就很难与别人沟通,这就是心态不对的典型症状。

要素二:沟通的基本原理——关心(Concern)


美国著名教育专家内尔•诺丁斯博士撰写过一本书——《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这本书的主题是“关心”。作者在引言中说:“关心和被关心是人类的基本需要。”关心,是一种问候与帮助别人的表达方式,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真挚情感。有人说,学会了关心就等于学会了做人,学会了生存。这话说得一点儿都不错。我们来看关心在沟通方面的概念,它共涉及以下三个方面:

1、关注状况与难处

有一次在香港买书,那本书很厚,我刚拿到手上,一个店员就过来了:“你喜欢这本书吗?”我说:“是啊。”“我帮你拿到柜台去。”说罢他就帮我将书拿到柜台那边去了。意思是你可以空下手来在这儿选别的书了。我说:“谢谢!”一会儿,我看到第二本认为不错的书,他又过来问:“这本书你也喜欢吗?”我说:“是的。”“我帮你拿到柜台去。”就这样,不知不觉就“拿”了六七本。等到我去结账的时候,他似乎感觉到我有心事(因为我在香港登机过境),于是又说:“没关系,先生,我帮你拎到飞机里面去,你继续买别的东西去吧。你要登机的时候通知我一下,我就会帮你拎过去的。”

其实,从那个书店到飞机场的入口没有多远的路,但是他这个动作表示他注意了你。如果他不管,左手抱一本,右手抱一本,谁也不会买第三本书了。这就是他对顾客的关心,他非常关注顾客的状况与难处。

2、关注需求与不便

员工在公司上班,有的时候日子不太好过,你会注意到他的需求与不便吗?据调查,全世界搞IT的20%的人患有忧郁症,这是因为压力太大的缘故。既然知道有这种可能,作主管的应该要怎么做呢?我们来看一个美国的镜头:

在美国IT界,当员工工作到晚上时,老板会派按摩师来帮他们按摩。而且知道学理工的人通常不爱讲话,所以会希望他们能够把玩具带到公司去。很多人都以为年纪大的人不会玩玩具,这种观念是错误的。人们常常喜欢玩手机,其实这就是一种玩具的概念,只不过不是洋娃娃罢了。理工科的人讲话比较少,人与人之间感情比较淡,如果他还不能去玩玩玩具,收集一点心爱的东西,他会有压力的。所以美国公司允许员工在办公室摆上他的玩具,允许员工在办公室里面铺上地毯穿上拖鞋,允许员工在地下室里面尽情地发泄……。这些做法,就是谅解他的需求与不便。

3、关注痛苦与问题

有一次住在深圳阳光酒店,我一进去就发现那个枕头上面写了一张卡片。写道:

本酒店的床饰用品都是羽绒制品,阁下如果对羽绒制品敏感,请拨分机号码×××,管家部会为你换上其他的床饰用品。

为了那些皮肤特别敏感的顾客摆上这么一个告示,这张卡片做得真好。这就是所谓的关心。所以沟通上说的关心就是关注他人的状况,关注他人的需求,关注他人的痛苦。

要素三:沟通的基本要求——主动(Initiative)


1、当你从副经理提拔为经理的时候,你有没有主动地与其他的经理打个招呼,说:“您看我需要怎么跟你们配合?”说过吗?

2、当你从经理提拔为副总的时候,你有没有主动地与你的总经理说“老总,以前这个位子是谁坐我们不用去管。现在承蒙您提拔我,我现在坐这个位置,您觉得有什么地方以前做得不到位,你需要我从哪些方面努力?”说过吗?

如果想登上成功之巅,你得永远维持主动率先的精神做事,即使面对缺乏挑战或毫无乐趣的工作,最后终能获得回报。

通过上面的两个问与答不难发现,一个人升了副总很少去告诉总经理说,我有什么地方需要努力。其实就是以前那个副总做得不好,但是讲话的技巧运用得好,“有什么我需要努力的?”“唉呀,以前那个魏副总……”总经理就讲出来了。所以,主动地去跟别人沟通极为重要。

1、主动支援

几年前,日本东京曾发生过一次台风事件。因为东京很少有台风,那一次遇上台风,结果整个东京的交通瘫痪,捷运、电车都暂时不能开。当时地下车站里面滞留了两三万人,大家都很着急,尤其是国外的游客。但是没多久,就听到广播说:“各位乘客请注意,现在外面有暴风雨,交通完全中断,请各位少安毋躁,不要远走,我们很快将便当准备过来……”

这个事情是怎么做到的?原来东京捷运站向东京市政府紧急呼救,全市所有做盒饭的餐厅一下子就送过来两三万份盒饭。至于这份盒饭多少钱,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能够在最快的时间,为地下车站里出不去的人送来了两三万份盒饭。这就叫做主动支援。

2、主动反馈

上个礼拜我与太太去英国看望女儿。我太太是第一次去英国,所以我就带她去参观温莎古堡。那天不知道什么原因,排队买票的人特别多。大家正在着急时,不远处又新增了一个售票点,负责维持秩序的警卫人员提醒说:“各位,对不起,前面刚好有两个观光团,所以动作慢了一点。现在已经紧急叫我们另外两个吃饭的同事马上过来帮忙卖票,希望大家少安毋躁!少安毋躁!后来我们进到温莎古堡去参观的时候,发现里面有不少这样的牌子,上面写的是:从这里到门口还有五分钟。再过来一段路又插了个牌子,上面写的是:从这里到门口还有十分钟。意思就是:各位观光游客,不要太急!

无论游客在那里排队买票,因为太慢心中着急难受,这时有个人出来解释一下,还是园内出现提示游客的牌子,这都叫做主动反馈。

对有效沟通而言,一方面是主动支援,另一方面是主动反馈。任何公司只要能同时做到这两点,沟通就会顺畅,解决起问题来就会十分顺畅高效。

【沟通/自私/自我/自大/关心/主动/反馈】

相关参考

心理学知识 学会商业倾听,让沟通更有效

有时无法把心中所想的事直接说出来,主要是因为考虑到对方。(这句话直接说出来可能会伤到他,如果我这样说他应该会很高兴才对)。假如世上每个人如果把所思考的全部都说出来,我想社会可能会受到更多的伤害(从另一

心理学知识 组织沟通中,闲话说不得

当博比·奥尔(BobbyOrr)处于黄金时期时,我像波士顿大多数的10岁男孩子一样,也打过曲棍球,梦想有一天成为棕熊队的队员。我是两名守门员之一,干扰进球的搭档是个名叫马克的不一般的小男孩。这是孩子们

心理学知识 不懂三部曲,怎能做好员工欲望管理

在《西游记》中,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僧作为唐僧的员工,他们走过的路,是唐僧设计的;而唐僧作为观音菩萨、如来佛祖的员工,他走过的路,也是观音菩萨、如来佛祖设计的。我们可以这样演绎:领导者要做的是发现员工的

心理学知识 怎样利索明白表达想法

在职场上,交流沟通的能力是基本能力,而表达自己的观点则是交流沟通的基础。但是,现在很多职场人在表达时碰到有想法说不出来或者表达混乱让人难以抓住重点的问题。这些问题看似是小事,但却在一点一滴中影响他人对

心理学知识 最容易让夫妻吵架的三句话

「又在抱怨!」「所以你现在是觉得很委屈是不是?」「难道我就不辛苦吗?」明明就是想沟通,却一个不小心就演变成批斗大会,难道就没有什么方法能够平和地说出自己想法又不造成对方反感,以达沟通的目的吗?原来就是

心理学知识 谈事首选吃饭

国人谈事首选吃饭吃饭,是果腹,也是社交。零点调查最近推出的《中国居民沟通指数》调查显示,“饭局社交”是国人当前最为普遍的社交方式,选择该社交方式的占调查人数的46%,而位居第二的“体育活动”则仅占13

心理学知识 你的思维由你的身体决定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科学家已经发现了许多影响我们思考、感觉、沟通及决策的内在和外在因素。如今,一项新的研究正在调查身体特征是如何影响我们的思考方式的。来自美国纽约社会研究新学院的认知科学家丹尼尔·卡萨桑

心理学知识 邮件风格透露出你的性格

工作上大部分的的沟通都是通过邮件。你给你同事和客户发邮件的频率甚至可能比你给他们打电话,见面更频繁。与面对面的交流不同,你的态度,性格和风格可能很难有效地从你的邮件中体现。我们邮件中的角色是否与我们真

心理学知识 如何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

午后,拨通了电话,打给了一个远方的朋友,询问了一下近况。沟通中他表示自己过得并不是很满意,现在还是在为工作发愁。我没有什么好的安慰的话,只是告诉他,大家都一样。工作的时候,看到一篇文章很不错,故此整理

心理学知识 个控制狂症状,小心众叛亲离

“如果不……就……!”你很常用这种句型和身边的人沟通吗?那你可能有一点点“控制狂”的倾向喔,常常累死自己、逼疯别人。人们常说带人要带心,创业者或主管应该要更小心注意自己是否有控制狂症状,一旦失去团队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