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人物 黄展云生平故事简介,黄展云历史评价,黄展云怎么死的?

Posted

篇首语:如果惧怕前面跌宕的山岩,生命就永远只能是死水一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知名人物 黄展云生平故事简介,黄展云历史评价,黄展云怎么死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知名人物 黄展云生平故事简介,黄展云历史评价,黄展云怎么死的?

黄展云,字鲁贻,1876年1月4日(清光绪元年十二月初八)出生于福州,祖籍福建永福(今永泰)。父黄育韩,卒于广西融县县尹任上,家道中落。黄展云三岁丧母,由祖母抚养长大。

1892年,黄展云入乡学[1]。越两年,清政府对日战争失败,丧权辱国。黄忧于时局,发愤求进,自修新学,寻找挽救祖国危亡的道路。1896年,他考中廪生,向往政治维新。戊戌变法失败,他深感清廷腐败,民智不开,认为必须普及教育,因而毅然抛弃科举仕途,研习西方的政治思想和自然科学,以救国为己任。1899年,他与堂兄黄翼云、表兄林万里创办福州蒙学堂,并且联络会党进行反清革命活动。黄展云在蒙学堂除常设小学班外,还开特别班,设图书馆,辟运动场,置军体课,组织“励志社”、“阅报社”,举办讲演会,努力在青少年中启迪民族意识,灌输爱国反清的革命思想,引导学生关心时事形势,学文尚武。

1902年,福州蒙学堂改为侯官县立两等小学堂,规模扩大。黄展云极力充实进步的图书报刊,并亲自掌管《扬州十日》、《嘉定三屠》、《太平天国笔记》等书册,专供加入励志社的进步学生及革命同志阅读。是年暑期,他借远足的机会,向学生讲述清政府的政治腐败,痛陈遭受外国侵略奴役之苦,称颂史可法、郑成功等民族英雄的爱国主义精神。在他的教育和启发下,程祖樵、黄光弼、高贻书、蒲开泰、陈与桑、严骥、张兆蓉、蔡世俊、陈更新、倪履新十名参加“励志社”的学生,商定都用“汉”字做自己别号的第一字,以铭推翻清朝还我汉族河山的决心。侯官小学堂成了当时福州联络青年、宣传革命的一个中心[2]。

1903年,拒俄运动掀起之际,黄展云集合同志,假侯官小学堂开会,成立“海滨公会”,以“研究学问,讨论国闻”为名,拟出刊杂志,编练义勇队,参与拒俄运动,后因遭到当局的阻止和破坏,未能成事。此时,邹燕庭、林斯琛在哥老会内创设“共和山堂”,黄率一批进步师生和所联络的革命同志加入这个反清的秘密组织。1904年春,他策动学生黄光弼等成立学生联合会。次年春,他与郑权、郑祖荫、林斯琛等组织“汉族独立会”,作为秘密反清革命活动的总机关[3]。

黄展云在开展革命活动中逐渐意识到,要推翻清政府,须用武力。是年夏,当侯官小学堂高等班第一期结业之时,他遴派优秀毕业生陈更新去日本,进东京九段体育会,学习马术和兵操,预备投考陆军学校;并派蒲开泰去上海科学仪器馆附设专科学校专攻理化,学习制造炸药;派严骥入闽口要塞炮科学堂肄习操炮。是年底,黄与表哥林万里共同编写《高等小学修身课本》八册。

1906年秋,黄展云与堂兄黄翼云东渡日本,考入早稻田大学师范科深造,并加入中国同盟会。黄展云因与会党素有联络,当1907年8月“共进会”在日本东京成立时,他应邀参加,被推举为福建支部的负责人之一。1908年秋,黄卒业返回福州,主持益闻阅报社,即当时中国同盟会福建分会的机关工作,并在法政学堂任修身课教师,秘密进行反清革命活动。是年9月,福建谘议局成立,黄为避免清政府瞩目,并便利革命活动,入该局充当记录员。次年,他又在省城参加考核,得中优贡。

1911年3月,同盟会谋在广州举义,黄展云激励学生陈与桑、陈更新、陈可钧、黄光弼等前往。4月27日,广州起义事败,陈等壮烈牺牲,葬于黄花岗。黄义愤填膺,坚信“黄花赍志策未毁,主义随风更披靡”。

武昌首义后,同盟会福建分会谋划响应。黄展云在分会总机关主持文书部工作[4],加紧备制起义旗帜,拟就都督府宣言和章程。在11月福州起义过程中,他参与部署军政,不遗余力。12月初,黄出任福建政务院教育部长。次年2月,改称教育司长。在此前后,黄展云拥护出师北伐,支持学生组织北伐队;主持学制改革,编写教科书,创办《福建民报》。

1913年7月,孙中山发动“二次革命”,黄展云与许崇智等筹划响应,胁迫福建都督孙道仁宣布独立。“二次革命”失败后,黄被捕,后经林万里等人斡旋,得释。12月,袁世凯派刘冠雄率李厚基督闽,大肆捕杀革命党人,黄辗转赴上海,再次亡命日本。

1914年6月,孙中山在日本组建中华革命党,黄展云竭诚拥护,宣誓参加该党,为孙中山所赏识,任秘书。他联络同志,宣传改组国民党、建立中华革命党的重要性,积极从事反袁活动。1915年2月15日,孙中山委任黄为中华革命党福建支部长;6月黄奉派与许崇智等人前往菲律宾、新加坡、马六甲、霹雳等地视察党务,劝募“革命公债”,筹措讨袁军费[5]。

1916年底,黄展云由东京回国至上海,在中华革命党总事务所工作。1917年7月,孙中山南下护法,黄奉命留在上海筹办汇源公司,为护法斗争筹集经费和联络革命同志。9月,黄被孙中山任命为大元帅府秘书,再去菲律宾筹饷。

1919年10月,黄展云被孙中山委为国民党福建支部长。黄回福州创办《福建新报》,抨击北洋军阀统治,支持学生爱国反帝运动,策动驱逐福建督军兼省长李厚基。李厚基以“造谣惑众,扰乱军心”的罪名将黄拘捕,《福建新报》也被迫停刊。1921年夏,黄获释后,即前往上海晋谒孙中山,孙令黄仍然主持福建党务。其间,黄在沪与方声涛、许卓然、秦望山等人组织“福建自治促进会”,并派秦望山先回闽收编民军,组织自治军。1922年,黄回闽,被各路自治军推举为总指挥。他戮力配合北伐军许崇智等部和北军王永泉部,于10月将李厚基赶走。嗣后,他抵制徐树铮将“建国军政制置府”移置福州的图谋,并积极在青年学生中发展党员,博得孙中山的赞扬和鼓励。

是年11月,黄展云兼任福建盐运使,为东路讨贼军筹饷,深得孙中山的赞扬。1923年初,直系孙传芳、周荫人部入闽,黄命自治军第六路司令黄炳武在闽清截击,惟众寡悬殊,难于抵挡。黄展云遂避居上海。

1925年春,黄展云返回福州,筹办海滨中学,拟为宣传革命的据点。4月12日,黄出席追悼孙中山逝世大会,散发驱逐军阀周荫人的传单,被捕下狱,在狱中备受折磨。迨翌年12月,北伐军入闽之时,黄光荣出狱,声望俱增。黄即着手筹组国民党福州市党部。他赞赏共产党员廉洁奉公、不谋私利的品德,市党部的组织、工人、农民、青年等部,均交由共产党员负责,使市党部成为国共合作较好的一个机关。

12月25日,福建省政务委员会成立,越九日,又成立福建省临时政治会议,黄展云均任常委,兼政务委员会教育科(厅)长。此时,黄创办独青小学,自任校长,旨在培养为祖国独立富强而奋斗的青年。他还在城内组织“三五社”,以研究三民主义和五权宪法为名,抨击弊政,支持人民反抗土豪劣绅,指出为了“正政本”、“清乱源”,必须组织特别法庭,以管理人民对于土豪劣绅之控诉。

在北伐战争胜利发展的大好形势下,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右派势力日益活跃。1927年3月,福建的国民党右派召开“各界拥护党权大会”,4月3日又举行“拥蒋护党大会”。由于黄展云认为中国资本主义不发达,共产主义不合中国国情,想利用国民党内地方青年派的力量来清除土匪流氓、官僚政客、贪官污吏等“伪革命党”,所以他赞成“拥蒋护党”,处理“跨党分子”,以强化国民党。他在蒋介石嫡系与海军、地方青年派之间剧烈竞争的旋涡间,于4月7日出任福建省党部代主任的职位。是时,福建的党、政、警、财和“清党”大权皆操于东路军代总指挥、新编第一军军长谭曙卿及其参谋长赵启、政治部主任李大超等“十人团”和“黄埔同学会”之手。黄展云依然致力于教育事务,忙于组设省教育改造委员会,改校长制为委员会制,支持学生向教会收回教育利权的斗争,划分学区,推广平民教育、乡村教育和幼儿教育,恢复农事试验场,建立通俗教育馆等等。

“四一二”政变后,福建于4月20日成立“处理共产分子特别委员会”,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黄展云不同意国民党右派狂捕滥杀的罪恶行径,曾救出了中共福州特委组织部长陈应中等人。7月,福建开始第二期“清党”,黄展云任清党委员会副主任。他登报声明谢绝私人酬酢,以昭清白。

8月,黄展云任福建省政府农工厅厅长。他对于蒋介石、汪精卫先后“清党”“分共”,而使轰轰烈烈的大革命遭到夭折的原因归之于“有伟大的理想,没有接受的民众”,因而决定遵循孙中山关于“地方自治制”的建设方针,“向乡村去直接和民众接近”,去试验推行扶植农工的各项政策,企图走出一条改良政治、巩固民国的道路来[6]。黄以长乐县营前村为试点,拟订了《营前模范村暂行草案》,亲自兼营前模范村村长职务,并提请省政府设营前分县为模范县,划拨兵工营址扩建为劳工医院,发行水电公债,建造水力电厂。1928年3月初,黄展云率领一批人员进驻营前,设立农工银行,创办学校,清查田亩,整理警政,组建警卫队和民团编练处,捉拿土匪,打击土豪劣绅,紧缩费用,竭力想把村政府建成模范的廉洁政府。

黄展云改良政治的试验,为国民党政府所不容,未及半年,即被以莫须有罪名遭通缉,被迫离闽去沪匿居。他面对“民国仅存名义,民命等于草芥”的政治局面痛心疾首,决心继续试验他的改良政治方案,于1929年9月又回到福建,专任营前模范村村长。他成立了营前乡自治筹备委员会,清丈土地,测绘地图,实行“清葬”,改善村路,修建自新工艺所,美化环境,提倡男女平权。他认为革命之根本在于教育,三民主义能否得以实现亦视国民教育之程度,所以特别重视教育。1930年5月,黄撰著《营前模范农村概况》一书出版发行。他期望通过这本小册子的宣传,得到国民党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同情和支持,使有志于国民革命的同志赶快改弦更辙,也像他那样深入农村,接近民众,致力于“村治”。但是,他所走的改良政治的道路本是不切实际的空想,又与蒋介石独裁统治相悖,因而惨淡经营的模范村终于搞不下去了。

1932年10月以后,黄展云踯躅沪宁之间,国民党政府对他十分冷淡。第二年,经友人奔波,才挂上一个全国侨务委员会委员的虚名,寄居南京。抗日战争爆发后,黄流亡武汉。他曾想回福建组织抗日武装力量,后因患重病,于1938年7月16日在汉口去世。

注释

[1]蔡人奇:《藤山志》,福建出版社1948年版。
[2]邹鲁:《中国国民党史稿》,民智书局1929年初版。
[3]郑祖荫:《福建辛亥光复史料》,1940年10月铅印本。
[4]郑权:《福建光复史略》,“中华民国开国五十年文献编纂委员会”编《中华民国开国五十年文献》第2编,台北正中书局1975年版。
[5]黄警顽:《南洋霹雳华侨革命事迹》,上海文华美术图书公司1932年版。
[6]营前模范农村办事处编著:《营前模范农村概况》,1930年版。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清朝人物黄展云简介

清朝人物中文名:黄展云别名:鲁贻,鱼头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福州市三牧坊出生日期:1875年1月15日逝世日期:1938年7月16日职业:县尹黄展云兴办新学黄展云三岁丧母,幼聪颖,从祖母启蒙识字

知名人物 黄复生生平故事简介,黄复生历史评价,黄复生怎么死的?

黄复生,初名位堂,字明玉,考学堂时易名树中,字理君,生于1883年(清光绪九年)[1],四川隆昌人。1901年入泸州川南经纬学堂,1904年毕业。是时清政窳败,国势阽危,黄复生因阅读《革命军》、《警世

知名人物 黄明堂生平故事简介,黄明堂历史评价,黄明堂怎么死的?

黄明堂,字德新,广东钦州(现属广西)人,壮族,1868年(清同治七年)生于小康农家。年轻时怀大志,慨然以救国为己任,常与人议论时弊,抨击权贵,为当地政府所不容,遂逃往越南图谋生路。黄明堂到越南后,加入

知名人物 黄锡滋、黄明安生平故事简介与历史评价,黄锡滋、黄明安怎么死的?

黄锡滋,名大福,原籍湖北黄陂,其祖上迁居重庆,1883年5月4日(清光绪九年三月二十八日)生。父亲黄道南,二伯黄道和无子,黄锡滋兼祧两房。黄道和经营匹头,家资富有。黄锡滋幼入私塾,曾学国画。1895年

知名人物 赵燏黄生平故事简介,赵燏黄历史评价,赵燏黄怎么死的?

赵燏黄,谱名汝询,曾名一黄,字午乔,号药农。1883年2月27日(清光绪九年正月二十日)生于江苏常州一个富有文化气息的商人家庭。其父赵埔,字映沅,钱庄经理,擅书法。赵燏黄幼习经史,曾应科举试,后在常州

历史人物 黄飞鸿简介评价 黄飞鸿的故事 黄飞鸿结局怎么死的

  本名:黄锡祥  字号:字达云、号飞鸿  所处时代:晚清至民国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广东省南海县  出生时间:1856年7月9日  去世时间:1925年4月17日www.cha138.com

知名人物 黄自生平故事简介,黄自历史评价,黄自怎么死的?

黄自,字今吾,曾用名四由,1904年3月23日(清光绪三十年二月初七)生于江苏川沙县。父亲黄洪培,黄炎培之堂兄,清代的国学生,民国建立后为川沙县参议员;母亲陆梅先为川沙开群女校的创办人。黄自幼受庭训,

中共人物传 黄公略人物传,黄公略生平事迹,黄公略评价

六月天兵征腐恶,万丈长缨要把鲲鹏缚。赣水那边红一角,偏师借重黄公略。毛泽东:《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一九三○年七月)黄公略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的杰出将领,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著名的

中共人物传 黄大鹏人物传,黄大鹏生平事迹,黄大鹏评价

黄大鹏,号万仙,一九○八年四月十七日,出生在湖北省巴东县平阳坝五道垭一户农民家庭。这里贫穷偏僻,人民生活困苦,父辈望他能展翅高飞,离开穷乡僻壤,就给他取名“大鹏”。由于父亲早逝,家务由母亲操持。兄妹五

中共人物传 黄立贵人物传,黄立贵生平事迹,黄立贵评价

黄立贵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闽北红军的著名指挥员,历任闽北独立团团长、闽北独立师师长、闽赣省革命委员会委员、中共闽赣省委委员、闽中军分区党委书记等职,一九三七年牺牲。(一)黄立贵是江西省横峰县青板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