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历史 宋太祖的用人之道

Posted 宋朝

篇首语:知识比金子宝贵,因为金子买不到它。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宋朝历史 宋太祖的用人之道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宋朝历史 宋太祖的用人之道

宋太祖能成为历史评价颇高的皇帝,除了本身的雄才大略外,还离不开他的用人之道,这让他终生受益。下面一起来看看宋太祖赵匡胤到底是如何“用人”的吧!

北宋王朝逐渐统一中国并平定边境,离不开一批战功赫赫的名将。而在这些名将中,曹彬被后人认为是“宋良将第一”,堪称帅才。跟他的同僚潘美、王全斌、曹翰等人一比,便不难看出,像曹彬这样的名将,确实是罕之又罕:他虽为大将,却力主“不战而屈人之兵”,反对血腥屠杀;他身居高位,且参与讨伐平定后蜀、南唐两国,又曾出使吴越,却“秋毫无所取”,没有贪污过一文钱。

宋太祖赵匡胤和弟弟晋王(即后来的宋太宗)等人在讨论平定南唐的主将人选时,曹彬和潘美是他们的两个主要选择。赵匡胤提出要吸取王全斌平蜀时杀人太多的教训,赵普于是推荐曹彬为主将。他们一致认为,比起勇猛善战的潘美等人,曹彬更具有大将之风,适合统帅平定江南的大军。

次日,宋太祖把曹彬、潘美找来商量征江南之事。曹彬加以推辞,说自己才力不迨,请求别选大将能臣。潘美就没这么客气了,他仗着宋太祖对自己比较宠信,迫不及待地声称如果以他为主将,很快就能拿下南唐。主意已定的宋太祖却没理他,转头对曹彬说:“所谓大将,首先就要敢于杀违规犯分的副将,做到这一点,其他事情就不难了。我任命你为大将,就是这个用意!”潘美听得汗如雨下,不敢仰视。曹彬这才肯接过帅印。

出征之前,宋太祖又夜召曹彬入禁中,亲自给他酌酒饯行。曹彬深知这一次出征责任重大,但他又不愿多所杀伐,带着如此心事,不知不觉间居然喝醉。宫女拿水浇在他脸上,把他唤醒,宋太祖则一边给他拍背,一边安慰他说:“肯定能顺利攻取江南,你就按自己的意思行事吧。”

以曹彬的宽厚稳重,配合潘美的明锐善战,征伐江南的战事果然进行得颇为顺利,而且杀人伤人很少。战争进行到最后,眼看南唐都城金陵(今南京)唾手可得,潘美等宋将不禁摩拳擦掌,准备大战一场。曹彬却命令宋军暂缓进攻,希望南唐后主主动归降,这样就可以兵不血刃。他派人送信给李煜说:“事势如此,所惜者一城生聚,若能归命,策之上也。”

而且在这个节骨眼儿上,曹彬忽然自称“病”得不能处理军务了。诸将都赶来问候,曹彬语重心长地对他们说:“我的病其实是心病,这病绝非药石所能治愈。如果你们希望我病好的话,就诚心立誓,破城之日,不妄杀一人。”诸将面面相觑,都觉得曹彬这治“病”之方未免新奇。但既然主将提出要求,他们也不能不答应,于是一起焚香为誓。第二天,曹彬的“病”就好了很多。再过一天,他就率军攻破了金陵城。

金陵陷落,李煜与其臣子百余人到曹彬军营中来请罪,曹彬好语安慰,并待之以宾礼,请李煜回宫整理行装。曹彬自己只带数骑在宫门外等候。左右悄悄对曹彬说:“李煜进宫去,如果想不开自杀了,那怎么办?”曹彬笑笑,说:“以李煜软弱寡断的个性,既已出降,哪里还能有这种想法。”不一会儿李煜果然又乖乖出来了。有曹彬主持大局,南唐君臣才得以保全。

这次出征江南,从出师至凯旋,宋军始终纪律严明,无人敢轻举妄动。平定江南是大功,但曹彬回到京城,给宋太祖上的报告里只谦虚地说自己是“奉敕江南干事回”,意思是说,自己不过是奉命到江南办理完一件公事罢了。

而潘美自从争当主帅被宋太祖敲打之后,也收敛了许多,与曹彬合作得很好。金陵既平,潘美以功拜宣徽北院使。

相关参考

赵匡胤的用人之道

宋太祖赵匡胤,在对仕宦的褒贬擢降方面,有其奇特的用人原则,归纳起来为:忠于己者未必用,忤于己者未必不消;毋忝厥职者必用,失于职守者不消。据史料,赵匡胤在陈桥驿黄袍加死后,便挥戈返京夺权。陈桥驿在陈桥门

赵匡胤的用人之道

宋太祖赵匡胤,在对仕宦的褒贬擢降方面,有其奇特的用人原则,归纳起来为:忠于己者未必用,忤于己者未必不消;毋忝厥职者必用,失于职守者不消。据史料,赵匡胤在陈桥驿黄袍加死后,便挥戈返京夺权。陈桥驿在陈桥门

不用君子用小人――曹操的用人之道

说起历朝历代的特务机构,大家都会想起明朝的锦衣卫及东西内厂。从明太祖朱元璋开创了秘密刺探组织到朱棣的发扬光大,纵观276年的明朝统治史也是特务组织的最猖獗、社会最黑暗的发展史。然而,读过《三国志》的人

宋朝历史 揭秘宋太宗赵匡义的为人处事之道

宋太宗(本名赵匡义)是宋朝的第二位皇帝,历史评价颇高,那么他的为人处事之道是怎样的呢?下面为您一一揭晓。在对待自己的宰辅大臣的时候,太宗的一些手段,还算是比较仁慈,可是在对待其他人就不那么客气了。比如

三国历史 曹操用人之道

 曹操用人之道  所谓用人之道,实质上讲就是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用什么人,二是怎样用。曹操正因为深谙此道,为自己的“事业”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具体讲表现在以下5个方

曹操用人之道

 曹操用人之道  所谓用人之道,实质上讲就是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用什么人,二是怎样用。曹操正因为深谙此道,为自己的“事业”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具体讲表现在以下5个方

历史人物 李世民的用人之道

 唐太宗李世民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被中国传统史学界认定为中国本站网上少有的“明星皇帝”。盛世局面的形成除了归功于他出众的文才武略,而高超的用人艺术更是关键所在。其用人思想历经重重岁月而光辉

曹操的用人之道

  曹操用人选材确是不拘一格、唯才是举。曹魏政权除了占有天时,拥有各类优秀人才也是其较吴、蜀强盛的原因。  最难能可贵的是曹操用人不计前嫌:  1.不杀陈琳--操方欲起行,只见刀斧手拥一人至,操视之,

解析历史上诸葛亮失败的用人之道

导读:“蜀中无大将,廖化为先锋”,这是后人对三国之一的蜀汉政权人才严重缺失的生动形象地描述。蜀汉人才缺乏,而将才更是奇缺,以致于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中原之时,军中将领已经到了捉襟见肘、不得不用武功平平

解析历史上诸葛亮失败的用人之道

导读:“蜀中无大将,廖化为先锋”,这是后人对三国之一的蜀汉政权人才严重缺失的生动形象地描述。蜀汉人才缺乏,而将才更是奇缺,以致于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中原之时,军中将领已经到了捉襟见肘、不得不用武功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