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人物 魏如生平故事简介,魏如历史评价,魏如怎么死的?

Posted 洋行

篇首语:大道之行,天下为公。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知名人物 魏如生平故事简介,魏如历史评价,魏如怎么死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知名人物 魏如生平故事简介,魏如历史评价,魏如怎么死的?

魏如,原名汇茹,字子拔。浙江诸暨人。生于1897年4月3日(清光绪二十三年三月初二)。他的祖父魏彭年、父亲魏奕圭均系秀才,以教书为生。1910年魏如考入浙江绍兴府中学堂,时鲁迅为该校监学。辛亥革命前夕,该校革命气氛浓厚,魏如参加秘密组织“革命社”。1913年校方无端迫害四名毕业班学生,魏作为三年级级长,领导全校学生罢课,以示抗议。罢课失败,他被开除学籍,并通报全省。1914年,魏如改名大刚,进入美国基督教教会在杭州主办的之江大学。半年后,因对基督教持异议而退学,在乡村小学教书谋生。1915年入浙江第三中学读书,1916年考入交通部上海工业专门学校(交通大学前身)电机科学习。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魏如在校担任学生评议会书记,并兼任宣传队长,曾多次上街向市民宣传。

1920年魏如毕业后,先后入上海美商慎昌洋行、华商华昌贸易公司、英商久胜洋行担任练习工程师、工程师。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外商洋行的中国雇员全体罢工,魏出于爱国热忱,与同学支秉渊、吕谟承、朱福驷等每人出资二百五十元开设新中工程公司,寓意“新中国”。魏如等人白天仍在洋行谋生,利用业余时间,代客设计洋行不愿承接的特殊电气和机械装置。半年后,新中公司约请原在慎昌洋行的工人吴梅生加入,开设工厂,用人力车床等简陋机械,制作抽水机和柴油机。1926年先后仿制五马力和八马力柴油机成功。

1927年,魏如工作的久胜洋行并入英商怡和机器有限公司,他入该公司动力部门为工程师。虽然报酬优厚,但魏总觉为外人服务于心不甘。1929年魏的同学王崇植被任命为青岛市工务局长,魏遂辞去怡和公司职务,应王之邀赴鲁,任青岛市政府技正兼自来水厂总工程师,先后为青岛市设计和改装全市路灯以利照明,为自来水厂改装设备使夏季供水无缺。不久王离任,魏见官场腐败,辞职回上海,专任新中厂工程师。

1932年上海“一二八”事变发生,地处闸北的新中厂全部毁于炮火。原任厂长吕谟承转任南通大生纱厂工程师,魏如接任新中厂厂长。在几年中,新中厂逐步恢复了机械制造部门,先后研制、生产三十六、五十四、六十七、九十马力新式柴油机,并兼营各种修理装置业务,承包建筑铁路、公路桥梁。在1934年和1935年先后承包了粤汉、浙赣、苏嘉等铁路桥梁数十座,获利甚丰,工厂由此得到进一步发展。1936年试制成功四十五马力汽车用高速柴油机,效果良好。

1937年淞沪抗战爆发后,魏如和支秉渊在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的帮助下,将新中厂迁至武昌购地造厂,准备长期制造汽车发动机。但未及半年,日本侵略军逼近武汉,魏在危急中一面安排工厂撤退,一面组织人员协助汉阳兵工厂拆迁。

魏如等将新中厂迁至长沙,喘息未定,又逢长沙大火,仓促间再移祁阳,制造专供汽车使用的煤气机,并装配汽车。抗战时期石油匮乏,这种煤气机汽车在内地发挥了作用。从1938年到1944年的几年中,新中厂在祁阳逐步发展,先后开设了锻铁、铸铁、炼钢、轧钢、金工、发电等十一个工场,生产各种煤气机、蒸汽机、切削机床、抽水机、鼓风机等。为了保证机器制造的原料需要,魏如又与银行家吕越祥等合办了民生炼铁厂,并招股开设了七里桥煤矿公司,开采烟煤以供发电之用。这时,新中厂就职工人数、业务及生产品种来说,都算是内地私营厂中规模较大的一家。

1944年,日本侵略军进攻湘桂路,逼近祁阳,新中厂又一次受到严重威胁。魏如除给不愿撤退的工人发给少数费用遣散外,将一千多吨机器设备迁往四川,先由湘桂路运往柳州,再经黔桂路辗转运往重庆。由于黔桂路秩序混乱,新中厂的器材几乎散失殆尽。撤退员工与家属沿途忍饥挨饿失散不少,又遇瘟疫,有的死于途中。退到重庆时,工人只剩一百余名,图纸和器材不满一车。新中厂一面由支秉渊带了一笔定金到美国去买旧机器;一面由魏如接受资源委员会的任务,在重庆开设分厂,生产四十五至二百四十马力煤气机,并制造迫击炮弹的引信,工厂逐渐重新发展起来。不久,新中厂与内迁各厂在重庆举办产品展览会,中共代表团周恩来等莅临参观,大为赞扬,并题词:“供应前方的生产是国防工业的第一要义。”

抗战胜利后,中国民主建国会在重庆成立,魏如由胡厥文介绍入会。这时,国民党政府积极准备进攻解放区,置国计民生于不顾。内迁工厂无事可为,发不出工资,普遍解雇工人,停工停产,引起工人罢工。魏如与马雄冠等人邀集在重庆办厂的一百多位厂主,组成请愿队,先后向国民政府翁文灏、宋子文等人请愿,要求建造成渝铁路,以维持内迁工厂的生产。宋子文一心要进口外国设备,坚决不允在建造成渝铁路时使用国货。从这些现实教训中,魏如对国民党政府的媚外行径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资源委员会乘内迁工厂处于困难之机,出面收买各厂机器设备,实际上是要并吞内迁工厂,扼杀民族工业的生机。对此,魏如坚决拒绝。他在1946年春回到上海,购得厂房,买了一部分日本赔偿的机器,加上由支秉渊从美国买回的机器,恢复了上海新中厂。

由于国民党政府大量倾销美国剩余物资,民族工业生产不断缩小,新中厂在极端困难中挣扎。这时,魏如经常参加民主建国会的秘密会议,读到《新民主主义论》等毛泽东著作和中国共产党的一些秘密材料,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影响,拒绝国民党政府的军工生产订货。新中厂紧缩开支,四处筹资金,找货源,勉强维持生存。在发不出工资时,魏宁愿抵押材料、机器去借款,也不为国民党政府生产内战所需的军火。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魏如积极恢复和发展新中厂生产,在“三反”“五反”运动中被评为“完全守法户”,接受社会主义改造方针,带头将新中厂公私合营。1953年,魏如担任公私合营新中动力机器厂厂长,1956年后任上海农业机械公司(后改为汽车拖拉机工业公司)经理。

魏如从1953年起先后当选为全国工商联执行委员,上海市工商联副主委,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人民委员会委员,民建中央委员,上海市民建副主委、代理主委等职。

1966年10月18日,魏如在上海病逝。按他生前嘱咐,遗体捐赠医院解剖。

相关参考

知名人物 侯镜如生平故事简介,侯镜如历史评价,侯镜如怎么死的?

侯镜如,原名心朗,1902年10月17日(清光绪二十八年九月十六日)生,河南永城人。侯氏为永城名门,族人中入仕者颇多。侯镜如幼入塾馆,诵蒙求诗书。十五岁负笈开封,入河南省立留学欧美预备学校。越五年,转

知名人物 邓泽如生平故事简介,邓泽如历史评价,邓泽如怎么死的?

邓泽如,名文恩,字远秋,号泽如,以号行。广东新会县人,1869年3月19日(清同治八年二月初七)生。祖辈务农,父亲邓传谋经商多年。邓泽如六岁入塾,十一岁随父至阳春习商,业余坚持自学。十八岁时由堂伯邓传

知名人物 孙蔚如生平故事简介,孙蔚如历史评价,孙蔚如怎么死的?

孙蔚如,1896年1月31日(清光绪二十一年十二月十七日)生。陕西省长安县人。出生于耕读传家的诗书门第。祖父、父亲务农,伯父、叔父均有功名,居乡课读,兼务农事。孙蔚如自幼随父辈读书,1910年入咸长初

知名人物 陈朵如生平故事简介,对陈朵如的评价

陈朵如,名选珍,浙江萧山县人,1888年10月16日(清光绪十四年九月十二日)生。父陈子祥,有祖遗田产三百余亩,并在萧山临浦镇开设乾余钱庄、乾泰米行、乾元电厂及义号什货店,这些厂店后来都在日本侵华战争

历史人物 陕军抗日主帅孙蔚如简介 孙蔚如生平经历是什么样的

孙蔚如(1896--1979),西安市灞桥镇豁口村人,曾追随杨虎城将军多年,参与发动西安事变,是陕军抗日主帅,参加中条山抗战。>>1949年拒赴台湾,与中共取得联系,在上海迎接解放。建国后,历任国防委

知名人物 廖平生平故事简介,廖平历史评价,廖平怎么死的?

廖平,字季平,1852年3月29日(清咸丰二年二月初九)生。四川井研人。家贫,其父曾为人牧牛、佣力,后稍自给,在盐井湾设一磨坊,廖平始能读书,勤于学。1873年(清同治十二年),张之洞放四川学政,次年

知名人物 鲁涤平生平故事简介,鲁涤平历史评价,鲁涤平怎么死的?

鲁涤平,字咏安,号无烦,湖南宁乡人,1887年11月3日(清光绪十三年九月十八日)生。父亲在晚清为州、县官府吏。鲁涤平幼年受父母家教甚严,入塾就读甚勤。后入玉潭书院,成绩优异。1903年,鲁涤平得亲戚

知名人物 张竹平生平故事简介,张竹平历史评价,张竹平怎么死的?

张竹平,字竹坪,1886年(清光绪十二年)生于江苏太仓。早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1]。张竹平是“圣公会”系统的基督教徒,笃信基督教,又与上海“青帮”杜月笙有密切联系,为不收弟子的上海“青帮”人物[2

知名人物 薛觉先生平故事简介,薛觉先历史评价,薛觉先怎么死的?

薛觉先,原名作梅,别号平海,后改为平恺。觉先是他投身舞台后的艺名。广东顺德龙江人。1903年4月6日(清光绪二十九年三月初九)出生于香港。父亲薛恩甫是个秀才,早年曾充幕僚,后退居香港设堂讲学。薛觉先的

知名人物 王陵基生平故事简介,王陵基历史评价,王陵基怎么死的?

王陵基,号方舟,四川乐山县人。生于1883年9月10日(清光绪九年八月初十)。其父继承祖业,在乐山、成都经营绸缎庄。王陵基少时在家馆中就读,1903年7月考入四川武备学堂速成班学习一年。时值四川增设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