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人物 王尧臣、王禹卿生平故事简介,历史评价,怎么死的?
Posted 知
篇首语:日日行,不怕千万里;时时学,不怕千万卷。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知名人物 王尧臣、王禹卿生平故事简介,历史评价,怎么死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知名人物 王尧臣、王禹卿生平故事简介,历史评价,怎么死的?
王尧臣(名尔忠)、王禹卿(名尔正)兄弟,江苏无锡人。王尧臣于1876年10月7日(清光绪二年八月二十日)、王禹卿于1879年9月27日(清光绪五年八月十二日)生于无锡扬名乡的青祁村。其祖父王云亭,在苏州设肆经营南北货,后在吴县公署协助征收漕粮。父王梅森,在乡里设馆教授生徒。
王尧臣少时在其父所设村塾读过几年书,十六岁时先在无锡染房当学徒,1899年到上海在瑞丰衣庄当伙友,后升会计。1904年由友人介绍入顺全隆洋行,司账务。1907年在同乡祝大椿(怡和洋行买办)所设的华兴面粉厂任会计,曾先后调至华兴所设天津、营口、安东、大连、烟台、青岛等地分庄,主持面粉销售业务达七年之久。
王禹卿只读了五年书。于十四岁时搭信船到上海,在亲戚所设的胡亦来煤铁油麻店当学徒,十八岁升兼外账。1902年经人介绍入沈元来油麻店,店主令其招揽崇、沙各帮客商交易[1]。数月之后,王禹卿悉为罗致,店主既嘉其功,而又阴嫉其能,不久即借词辞退。王禹卿遂入恒来油麻店,被派赴烟台、天津、营口、乐亭等处进行兜销,其营业额辄胜于前任者数倍。
是年冬,王禹卿偶在烟台帮客商处,遇到同乡周某兜售无锡保兴面粉厂的“飞虎牌”面粉。他熟悉北地各帮交易情况,并知面粉为北方人民日常生活所必需,销路定可打开,即去访见保兴驻沪经理荣宗敬,获得推销该厂各牌面粉的合同,不数月便销售数万包,荣氏于是知其干练。翌年,保兴改组为茂新,添置法国钢磨,并设苏北姜堰、黄桥、泰州等处办麦机构,遂挽王入茂新工作。荣宗敬先派王禹卿到黄桥麦庄任会计兼司函牍,不久改派他推销积粉,未满一月存粉销售一空。10月,又派他赴烟台销粉,仅一月工夫存粉三万余包售尽。1904年2月王赴烟台,6月转营口与各帮驻营口客商联系,除推销茂新所产面粉外,兼销进口美粉,并营汇兑。时逢日俄战争爆发,粉销大畅,驻营口三个月,销粉二十余万包。荣氏兄弟[2]知其有经营才能,正式聘为茂新公司销粉主任。
1906年,王禹卿任茂新驻津分销处主任,兼裕大祥号天津分号经理。裕大祥是上海买办资本家张麟魁、荣瑞馨和茂新的荣宗敬等所设的字号,经营北方花、纱、布、粉、麸、杂粮等贸易,以及从事股票投机。1908年因张麟魁投机失败财务大受影响,裕大祥倒闭。茂新亦受连累,经王禹卿向欠款各庄联系,立据负责归还,方得勉强渡过难关。
王禹卿任推销面粉的几年中,深知面粉工厂前途大有可为,遂与浦文渭、浦文汀兄弟合议集股。因资金不足,又与荣氏兄弟合作,共集资本四万元(其中荣氏兄弟二万元,浦氏兄弟一万二千元,王禹卿八千元),订购美国粉机二百筒,日产一千二百包。1913年开工,定名为福新机器面粉厂,并挽其兄王尧臣为经理,这是王氏兄弟经营福新的开始。由于福新与茂新都是荣宗敬所主持,所以福新一开始就以“绿兵船牌”为商标。兵船粉早已畅销国内,因而福新货未出厂,已为客帮订购一空,尤其这时的麦价对粉厂极为有利,福新第一年盈利就达三万二千元,盈利率高达百分之八十。
王禹卿看到福新已经得手,便与荣氏兄弟商议扩大经营,第二年即租办中兴面粉厂,并购地另建新厂。又恰遇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欧洲各交战国的面粉不但无力输出,而且要向国外采购。同时,处在战线以外的广大国际市场,由于参战各国暂时退出市场,货源短缺,我国面粉价格低廉,产量较多,自然成为各国的主要采购对象。此时,日商三井、三菱、英商祥茂等洋行纷纷向我国各面粉厂采购,运销欧洲,一时发生供不应求的现象。上海面粉工业蓬勃发展,形成了所谓黄金时代。从1913年至1920年5月前后,不过七年光景,福新系统从一个厂扩展到八个,分布在沪、汉两地。在全国各产麦区设置的麦庄和面粉销售批发处约二三十处。据1928年统计,福新八个厂拥有粉磨机二百八十台,资金六百一十万元,共有职工一千五百余人。平均每日用麦三万五千二百担,成粉七万零五百包,比初创时的产量增加约近六十倍,占当时全国民族资本面粉厂生产总能力的四分之一强。至1937年中日战争前,王尧臣一直担任福新第一、三、七厂经理,王禹卿任福新面粉公司经理兼福新七厂副经理。由于王氏兄弟与荣氏兄弟一起办厂,所以荣家所办的企业如申新纱厂等,王氏兄弟也大多参加了股份。
1919年欧美各国经营交易所之风甚炽,日商在上海也设有“取引所”[3],经营粉麸期货买卖。王禹卿看到这一近代资本主义企业的产物交易所,对于厂商控制原料与产品价格都具有一定作用,于是怂恿荣宗敬联合同业,发起组织“中国机制面粉上海贸易所”,后来更名为“上海面粉交易所”,并议定以福新系统的兵船粉为标准粉。这样,福新便能对国内的麦市和粉价基本上有所控制。继面粉交易所成立之后,1920年王禹卿即与荣宗敬等又创设上海华商纱布交易所,经手买卖纱布、证券等业务。
王禹卿经营企业善于窥测市场动态,对掮客、跑街不惜多方笼络,所以市场消息比较灵通,在市场竞争上能取得优势。他深知经营面粉厂的关键首在麦源,每当新麦登场季节,便向金融界四处联系调集资金,抢先购买大量原麦储存,到入冬以后青黄不接时,他厂已经停工,而福新系统各厂仍能继续生产。至于销粉方面,他不惜用高佣金招揽掮客或跑街等中间商。当时同业常例每千包付给佣金二元九角二分,他为了吸引各帮客商,把佣金提高到每千包八元一角九分。但他见销路已经打开后,又把佣金率逐步降低。
为了使福新获得更多的利润,王禹卿又联合同业,协议改革了历年遗留下来的一些办法,如粉厂的副产品麸皮最初不过供饲养家畜之用,都由居间人加佣转售,后来化学工业、食品工业逐渐发达,国外需要量日增,他就把居间商“加佣转售”这项权利由厂方收回。又如我国机制面粉向例每袋净重五十磅,而进口洋粉则每袋四十九磅,相沿由来已久。为了与洋粉竞争,在他的提议下取得同业同意,自1924年5月起,国产粉也一律改为每袋重四十九磅。
30年代初,王禹卿看到荣氏兄弟先后在无锡修建了梅园、小箕山等处园林风景,即效法荣氏所为,也在家乡建筑了一座“蠡园”。蠡园面临五里湖,点缀亭榭,风景优美,虽是私人园林,亦供公众游览。
1932年后,受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影响,再加上东北沦陷、市场缩减,日粉倾销、国产面粉销路滞呆,福新营业大为衰退。后因国民政府借款购买大量美麦,福新系统取得巨额美麦加工代磨,连同茂新代磨,占进口美麦总数的三分之二以上,于是转亏为盈。此时荣宗敬经营的申新系统各纱厂,则濒于岌岌可危之境。荣氏准备采取“以粉济纱”的办法来加以挽救,王禹卿坚决不允,且要荣宗敬允许福新系统另立总公司,以其本人任总经理,荣只好同意。申新在债权团的加紧逼迫下,荣宗敬不得已于1934年夏提出退职,由王禹卿出任茂新、福新、申新总公司的总经理。由于申新亏累太重,债务纷集,王禹卿也无法应付,不久也只得辞职。后由荣德生向申新提供全部有价证券,给予全力援助。经债权人同意,仍由荣宗敬复总经理职,但福新系统在上海各厂仍为王禹卿全权控制。
1932年,王尧臣在无锡设立赓裕布厂,最初资本十万元。抗战前共有布机三百三十五台,以后续有增添。1938年,王氏兄弟又集资在上海创办寅丰毛纺织染厂,颇具规模,由王尧臣的次子王云程主其事。
1937年“八一三”抗战爆发,福新系统的第一、三、六诸厂皆在沦陷区,二、四、七、八厂处于“租界”内,“孤岛繁荣”期间颇有盈利。抗战胜利后,上海属四区面粉公会,由杜月笙主其事,王禹卿以粉业巨子的地位,在公会中与吴礼门、杨管北号称“粉厂三巨头”。这时,福新联合茂新和国民政府粮食部,组织小麦联购处,垄断了苏、皖两地的部分麦源,又廉价购进日伪遗留下来的原麦物资,获得不少盈利。在这些联系工作中,荣德生的儿子荣毅仁的活动发挥了作用,于是荣毅仁又担任了福新副总经理之职。原由王禹卿独权控制的福新系统,又逐渐重归荣家掌握之中。
解放前夕,王禹卿避往香港,1965年5月患心脏病卒于香港。王尧臣于1965年4月在上海病逝。
注释
[1]油麻店专营桐油、苎麻丝、船钉等造船和修理材料。崇、沙各帮客商,指崇明、常阴沙一带造船商人。
[2]指荣宗敬、荣德生兄弟。
[3]日语“取引所”,即交易所。
相关参考
知名人物 谭曙卿生平故事简介,谭曙卿历史评价,谭曙卿怎么死的?
谭曙卿,字镇湘。湖南湘潭县人。1884年4月22日(清光绪十年三月二十七日)生。父亲谭舜生早故,家境贫寒,在家随兄长务农,嗣后到福建古田县衙当亲勇。辛亥革命后,谭曙卿转入福建新军,在陆军第十四师警卫第
知名人物 虞洽卿生平故事简介,虞洽卿历史评价,虞洽卿怎么死的?
虞洽卿,名和德,以字行,1867年6月19日(清同治六年五月十八日)生于浙江镇海(今属宁波市)。其父虞晓峰在家乡开设小杂货店。虞六岁丧父,家贫,在私塾就读三年后即辍学。十五岁时经族人介绍到上海,进瑞原
知名人物 余芝卿生平故事简介,余芝卿历史评价,余芝卿怎么死的?
余芝卿,号茂芳,浙江宁波人,生于1874年1月24日(清同治十二年十二月初七)。父母早亡,自幼靠姊抚养。十三岁时由姊夫朱昆山荐入上海德盛成东洋庄[1]当学徒。1890年满师后曾到镇江谋生,二十岁时又回
知名人物 曾俊臣生平故事简介,曾俊臣历史评价,曾俊臣怎么死的?
曾俊臣,名臣勋,号正然,1888年9月6日(清光绪十四年八月初一)出生于四川威远县。祖父曾怀伦,经营黄荆沟煤炭厂和染坊。父曾本灿继承祖业,后破产,家道中落。曾俊臣幼年寄食自流井外祖家,九岁入族叔经营之
知名人物 宋炜臣生平故事简介,宋炜臣历史评价,宋炜臣怎么死的?
宋炜臣,字渭润,1866年(清同治六年)出生于浙江镇海县。自幼入乡塾,稍长入南货店做店员,性情沉稳,处事机敏,为乡里父老所器重。1889年,宋被同乡叶澄衷所赏识,带至上海协助叶创办燮昌火柴厂于虹口。宋
知名人物 孙烈臣生平故事简介,孙烈臣历史评价,孙烈臣怎么死的?
孙烈臣,原名九功,字占鳌,后改赞尧,祖籍直隶(今河北省)乐亭县孙家庄,1872年6月23日(清同治十一年五月十八日)生于辽宁黑山县老河身屯。父孙魁,以染业为生。孙烈臣五岁丧父,姐弟三人依靠寡母裴氏替别
王禹生于公元954年,去世于公元1001年,字元之,是济州巨野人氏。 王家只是普通的平民家庭,生活清贫,并不富裕。让人佩服的是,尽管生活困难,王家却丝毫没有耽搁孩子的学习。在王禹年幼的时候,就将
王禹生于公元954年,去世于公元1001年,字元之,是济州巨野人氏。 王家只是普通的平民家庭,生活清贫,并不富裕。让人佩服的是,尽管生活困难,王家却丝毫没有耽搁孩子的学习。在王禹年幼的时候,就将
裴耀卿裴耀卿(681—743),字焕之,绛州稷山(今属山西)人。其父裴守真担任过宁州(今甘肃宁县)刺史。裴耀卿天赋极高,聪明敏捷,年龄很小就能提笔为文,得中童子举后即担任了秘书省正字,又在相王李旦府内
苗晋卿苗晋卿,字元辅。潞州壶关(今山西壶关)人,出自以儒学传世的家庭。祖父苗夔,学富道高而不迷恋仕途,死后被追赠为礼部尚书。父亲苗殆庶,官至绛州龙门县丞,去世较早,后因苗晋卿显达而被追赠为太子少保。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