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 苗晋卿生平简介?苗晋卿历史评价?
Posted 太守
篇首语:孤独如影随形,我们不能杀死他,只能与他和解。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唐朝 苗晋卿生平简介?苗晋卿历史评价?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唐朝 苗晋卿生平简介?苗晋卿历史评价?
苗晋卿
苗晋卿,字元辅。潞州壶关(今山西壶关)人,出自以儒学传世的家庭。祖父苗夔,学富道高而不迷恋仕途,死后被追赠为礼部尚书。父亲苗殆庶,官至绛州龙门县丞,去世较早,后因苗晋卿显达而被追赠为太子少保。苗晋卿从幼年起就勤奋好学,尤长于文赋。开元年间,举进士及第,步入政坛。他历事玄宗、肃宗、代宗三朝,先后在地方和朝廷担任过多种职务。在那朝野多事的混乱时代,苗晋卿以其聪明才智,既尽职于国家,又保全了身家性命和名节。
一
苗晋卿出仕之初担任怀州修武县尉,后升为吏部郎中、中书舍人。开元二十七年(739),他曾掌管过吏部的考选事宜。有的应选士人为谋求好官美差,当着苗晋卿的面,争执不休,声色俱厉。但苗晋卿宽和谦柔,始终不露怒色。开元二十九年(741),苗晋卿又被拜为吏部侍郎,他前后主管考选工作5年。这期间,他为政宽和,但失于风纪,致使许多胥吏乘机犯奸作科,行贿受贿的事件屡见不鲜。
在开元末到天宝初的这一段时间内,由于天下承平已久,经济文化繁荣昌盛,所以每年赴选的士人多达万余人。当时的李林甫虽然官拜礼部尚书,但他把主要精力用于专断朝政方面,而将考选官吏之要务委之于苗晋卿和宋遥。面对众多的入选人员和浩繁的工作,苗晋卿每年都奏请一些有鉴识的其他大臣与自己一起甄拔人才,务求选出真才实学者以效力国家。但是,在有些时候,苗晋卿为了一己之私利,也会使用手中的权力在考选中作些手脚。天宝二年(743)春,御史中丞张倚得到唐玄宗的恩宠,他的儿子张奭也在参选之列。苗晋卿和宋遥为了取悦于张倚,在录取的甲、乙、丙三科64人中,竟将不学无术的张奭排在第一名,引起人们的不满。此事后来被安禄山获知并告发,唐玄宗在花萼楼亲自重新考试被苗晋卿等录取的64人,结果及第的不足十分之一二。尤其是张奭,他手持考卷,整整一天没有下笔写出一字,最后只得交了白卷,时人称之为“曳白”。玄宗见状大怒,立即将苗晋卿贬为安康郡太守,张倚贬为淮阳太守,并下诏斥之说: “门庭之间,不能教子; 选调之际,仍以托人。”一时间成了士子的笑料。
二
天宝三年(744),苗晋卿调任魏郡太守,并充任河北采访安置使。在职3年,境内大治,远近颇有能名。离任后,当地吏民为纪念他的惠政,专门建起生祠,树颂德石碑。
长期在外任职的苗晋卿思念着家乡及父老乡亲。有一次,他因事入朝,奏请顺路回乡省视。当他到达壶关境内,远远望见县城的大门以后,立即改为徒步而入。随他归省的胥吏大惑不解地说: “大人官拜太守,位高德重,不宜徒步入县而自轻。”苗晋卿却说: “至公门即当下马(或下轿),况且今日回到生我养我的父母之邦!”回乡后,他设宴置酒,请来邻里父老乡亲,欢饮累日。凡是年老者向他敬酒,他都降阶恭敬而饮,在当地传为美谈。他还贡献俸钱3万,在故里建立学校,以教授家乡子弟。
后来他又调任河东任地方官,不久就入朝为尚书、东京留守,又升为御史台左丞。苗晋卿的升迁和声望,遭到奸相杨国忠的忌恨,欲寻机将他逐出朝廷。当安史叛乱发生时,陕州刺史窦廷芝弃地不守,杨国忠就以“宜用大臣镇守京师东道”为由,奏请玄宗批准,命令苗晋卿出为陕州刺史、陕虢两州防御史,企图将他推到烽火连天的战场。苗晋卿心知杨国忠的用意,他特地入朝上奏,以自己年迈多病固辞不就,由此触怒了玄宗,被迫致仕。
当两京陷入安史叛军之手以后,百官或逃匿自保,或投降安史逆党,受其伪职。在国家多难、人心惶惶的动乱中,苗晋卿却矢志不移,他潜于山谷之中,历尽艰辛南奔金州。此时,新君唐肃宗已驾至凤翔,诏命苗晋卿赶赴凤翔朝见。苗晋卿到后即日拜为左相,凡军国大政均得参入决断。收复东西两京以后,苗晋卿又以扈从之功被封为韩国公,食实封500户,改任侍中。不久,随形势的好转与稳定,他几次上表请求退职,得到肃宗的批准。于是,被免去宰相职务,担任了太子太傅。时隔不久,肃宗又想到一些先朝老臣,苗晋卿又重新被拜为侍中。
当时,权倾天下的宦官李辅国得陇望蜀,欲谋取既能常事皇帝又能影响皇帝的常侍一职。苗晋卿深知李辅国的野心,他上奏肃宗说: “常侍是皇帝身边之臣,地处近密,非贤良之辈不可居此要职,因此不宜让李辅国辈任之!”李辅国的打算遂化为泡影。
至德二年(757),在讨论如何处置曾投降过安禄山的陈希烈时,朝廷出现了意见分歧。多数朝臣认为陈希烈等大臣背叛朝廷,应该处死。但苗晋卿认为安史叛军尚未彻底摧垮,若能宽免陈希烈等人的罪行,可以开启自新之路,有利于瓦解叛军阵营。他的意见没被肃宗采纳,陈希烈等人或被杀,或被赐死。在此后史思明再次叛乱时,就曾以朝廷不给以自新之路而煽惑部众。
广德年间(763—764),吐蕃之军曾攻进唐都长安,进行抢劫活动。当时的苗晋卿因病卧于家中,未及躲避。吐蕃得到这个消息后,对他进行胁迫威逼,苗晋卿面对虎狼之军,毫无惧色,闭口不言,吐蕃之军也不敢加害于他。
三
苗晋卿的仕途生涯是在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渡过的。当时的唐王朝正处在由治世到乱世、由盛而衰的转变时期,朝廷上权奸当国,政争激烈; 社会上安史叛乱,烽火连年。在这复杂多变的政治旋涡中,苗晋卿先后与杨国忠、李辅国、程元振等大奸同朝。他依靠自己的才学和修养,既能做到达练事体,效力国家; 又能做到修身守位,以智自全,保持住自己的名节。他做地方官时,就能宽政平和,含容部属,即使别人对他声色俱厉,出言不恭,他也面无怒色。他一生宽厚廉谨,为官从政仅重纪纲大法,对他人的细微过失从不过问,所以他的政争对手不多。
在朝廷上,苗晋卿见好即收,从不恋栈。在肃宗西迁、叛军猖獗、群臣退避之时,他慷慨赴难,从容步入相位。待到叛军之势大削,形势有所好转的时刻,他又屡屡上表,请求肃宗解除自己的宰相职务,准备走一条功成身退的道路。宝应元年(762),太上皇(唐玄宗)崩逝之日,正是唐肃宗病重之时。为朝廷计,肃宗诏命苗晋卿摄冢宰之重任,要求他率百官辅帝室,以治邦国。苗晋卿引经据典,稽查旧章,说明自己难当此任。他建议肃宗以义断恩,以国事为重,遵照太上皇的遗诏,哀悼三日即临朝听事。当年,肃宗也因病去世,新君唐代宗再次诏命苗晋卿摄冢宰,苗晋卿也再次上书恳辞。他在奏章中表示,自己不但年迈,而且无能,因此不敢奉诏赴任。他力劝唐代宗去匹夫节孝之常情,忍痛节哀,起而理万机、振朝政。唐代宗读罢他的上书号泣不止,只得收回成命,更加敬重这位三朝老臣。由于苗晋卿已届衰暮之年,更兼患有足疾,所以唐代宗特许他乘肩舆隔日一入中书省,并专门在少延英(殿名)与之对话。唐朝皇帝在少延英召对宰相的制度,就是从苗晋卿开始的。后来唐代宗又册苗晋卿为太保,诏准他以太保致仕。永泰元年(765)四月,81岁高龄的苗晋卿去世,追赠太师,朝廷为之停朝三日。唐代宗诏命一员京兆少尹前往护丧,所需丧葬诸物均由朝廷拨给,并赠赐绢布500段,米粟500石。苗晋卿死而犹荣,在乱世保持了自己的名节。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苗晋卿简介_旧唐书·苗晋卿传_苗晋卿,上党壶关人_宰相苗晋卿制造了一个白卷状元
本名:苗晋卿别称:字元辅所处时代:唐朝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潞州壶关官职:侍中爵位:韩国公谥号:懿献→文贞苗晋卿–唐朝宰相 苗晋卿年轻时勤奋好学,善作文章,后考中进士,授为修武县尉,历任奉先县尉、徐
公元1973年,一个名叫张铁生的人爆红,被称为“白卷英雄”。>再往前1230年,公元743年,一个名叫张奭的人因为同样的原因爆红,古代对“白卷”的说法很是文雅,叫做“曳白”。>张铁生因为被毛远新看中而
张延赏自幼丧父,在开元末年得到唐玄宗的召见,被授为左司御率府兵曹参军。他博览经史、通晓吏治,受到宰相苗晋卿的器重,得以娶其女为妻。>累任要职>至德二年(757年),张延赏随唐肃宗前往凤翔,被擢升为监察
张延赏自幼丧父,在开元末年得到唐玄宗的召见,被授为左司御率府兵曹参军。他博览经史、通晓吏治,受到宰相苗晋卿的器重,得以娶其女为妻。>累任要职>至德二年(757年),张延赏随唐肃宗前往凤翔,被擢升为监察
人物志 吴玠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吴玠历史评价,吴玠人物生平事迹简介
字晋卿,德顺军陇干(今甘肃静宁县)人,后迁居水洛城(今庄浪县)。少性沉毅有志节,知兵,善骑射,好读书,能通大义。年未二十,以良家子入泾原军。后因反击西夏有功,补进义副尉,继迁队将。靖康元年(公元112
吴玠(1093年—1139年),字晋卿,生于德顺军陇干(今甘肃省静宁),兴国州永兴(今湖北省阳新县)人,北宋抗金名将。早年从军御边,抗击西夏建功。后领兵抗金,和尚原之战中,大败金兵兀术部,破川陕路金兵
吴玠(1093年—1139年),字晋卿,生于德顺军陇干(今甘肃省静宁),兴国州永兴(今湖北省阳新县)人,北宋抗金名将。早年从军御边,抗击西夏建功。后领兵抗金,和尚原之战中,大败金兵兀术部,破川陕路金兵
本名:黄溍 字号:字文晋,又字晋卿 所处时代:元代 民族族群:汉族www.cha138.com 出生地: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 主要成就:元代“儒林四杰”之一;弘扬儒学传统,诗歌发扬现实
历史人物 吴玠简介 吴玠与岳飞谁厉害 吴玠怎么死的 如何评价吴玠-
中文名:吴玠 别名:晋卿 国籍:南宋 民族:汉族 出生地:德顺军陇干(今甘肃静宁县) 出生日期:1093年 逝世日期:1139年 职业:将领www.cha138.com 主要成就:
王诜(1048-1104后),。字晋卿,太原(今属山西)人,后徙开封(今属河南)。熙宁二年(1069年)娶英宗女蜀国大长公主,拜左卫、都尉。元丰二年,因受苏轼牵连贬官。元祐元年(1086)复登州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