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人物 吴国桢生平故事简介,吴国桢历史评价,吴国桢怎么死的?

Posted 蒋介石

篇首语:对搞科学的人来说,勤奋就是成功之母!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知名人物 吴国桢生平故事简介,吴国桢历史评价,吴国桢怎么死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知名人物 吴国桢生平故事简介,吴国桢历史评价,吴国桢怎么死的?

吴国桢,字峙之。湖北建始人。1903年10月21日(清光绪二十九年九月初二)生。吴家世代书香门第,父亲吴经明早年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回国后任保定陆军速成学堂教官、步兵副军校、清政府陆军部科长等职,曾密谋响应辛亥举义,后曾任陆军部军学司司长等职。吴国桢三岁入塾,性聪慧,被族人誉为神童;五岁至北京入府学胡同小学和大兴两级小学,七岁能作文,八岁能赋诗。1914年考入天津南开中学,用功读书,成绩优异,在校曾加入周恩来为会长的“敬业乐群会”,任童子部部长,曾与周结金兰之交。1917年考入北京清华学校,四年后毕业,被保送至美国衣阿华州格林纳尔学院留学;获经济学学士后,又入新泽西州普林斯顿大学,获硕士学位;1926年以论文《中国古代的政治理论》获哲学博士学位,年仅二十三岁。

1926年秋,吴国桢学成归国,先在上海政治学校执教;翌年被江苏特派交涉员公署延揽为秘书兼交际科长;1928年至南京,任外交部第一司副司长兼条约委员会委员。他至汉口探亲,有意在家乡施展才华,遂以万言书《整理财务税收方案》送呈武汉政治分会主席李宗仁,提出改革武汉和湖北全省税收的意见。李甚为赞赏,即设湖北烟酒税务局,任吴为局长。吴颁布烟酒纳税通告,加强对烟酒销售的管理、监督和检查,令行法随,成效卓著,九个月收入税金九十万元,较上年同期多达五倍。1929年6月起,吴历任汉口特别市政府参事、土地局长、财政局长。1931年5月升任湖北省政府委员兼财政厅长。

1932年6月,蒋介石以“剿匪”总司令坐镇汉口,主持对工农红军的第四次“围剿”,吴国桢被蒋介石揽为私人秘书。吴除陪蒋会见宾客外,还要搜集和整理有关资料,为蒋决策作参考或依据;为蒋起草文电,整理讲话文稿;将英文报刊的要闻翻译给蒋听;出席各种会议充当蒋的耳目等等。吴的才华和敏快深受蒋之赞赏,但吴觉得在蒋身边工作过于拘谨、刻板。几个月后,吴被宋子文调去江西榷运局整理盐税,得以离开随侍“君主”之职。

1933年11月,三十岁的吴国桢被任命为湖北省政府委员兼汉口市市长。他着力市政建设,主持修筑沿江大堤和沿江大道,拓宽了十几条马路,扩建了中山公园。1935年夏,武汉地区遭洪水威胁,他率军民终日奋战于张公堤,十几天未曾回家。警备司令叶蓬下令将护堤官兵撤走,吴苦苦哀求、下跪磕头,仍未获理睬;吴转求武汉行营主任张学良调兵支援抢险,避免了一场堤破城淹的劫难。

抗日战争爆发后,武汉很快成为全国战时的政治军事中心,吴国桢以很大精力投入战时动员、后勤保障、组织疏散等工作。武汉会战打响后,他让眷属撤去昆明,自己独留汉口,组织支援前线和民众撤退工作,一直坚持到武汉失陷的前夕,始随军撤离。

吴国桢撤至重庆后,先被蒋介石任命为国防最高委员会政务处处长,九个月后被任命为战时首都重庆市市长。他主张“以法治的精神推进民治的市政”,施政纲领是三个“并重”:疏建并重——把没有职业的公职人员和职工的家属疏散到乡村,以减轻城区的负荷,同时趁敌机轰炸造成的废墟拓展街道,鼓励在新街两旁建造楼房;城乡(郊)并重——在整顿、建设老市区的同时,在小龙坎、沙坪坝、磁器口、歌乐山、九龙铺等地建起一批卫星城镇,尽量把工厂设在市郊;心物并重——注重市容、街道建设,同时倡导清廉、节俭新风尚,提倡集体结婚、慰问伤兵、义演义赛义卖等。由于日军飞机对重庆连续不断的轰炸,兼任防空副司令的吴国桢以很大精力管理民防,组织修建地下室、防空洞以减少损失。1941年6月5日发生较场口防空隧道窒息事件,吴国桢难辞其咎,受革职留任处分。

1942年12月,吴国桢调任外交部政务次长,辅佐宋子文掌理战时外交。其时我国已与美、英等国结盟共同反抗日、德、意法西斯,外交活动十分频繁,而宋子文又常在美国,吴国桢主政外交部,责任重大。他思维敏捷、办事果断、作风民主、精于管理、颇获上下好评。蒋介石在决策许多国际事务时,多倚吴为股肱,或通电话或召见面商,有时一日数次。

吴国桢于1945年8月调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长,1946年5月出任上海特别市市长。其时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军费支出庞大,财政赤字超过全年财政预算之数,常以滥发纸币充数。上海是全国最大的经济中心,为战争所累,金融混乱,百业萧条,物价飞涨,民怨沸腾。吴国桢如履薄冰,谨慎处置,竭力控制财政预算,组织宪警坚决取缔黑市和奸商,以期平定局面、苏解民困,但犹如杯水车薪,无济于事。1948年8月,蒋介石为挽救濒临崩溃的财政经济,于19日发布《财政经济紧急处分令》,发行金圆券以代替法币,限期收兑金银和外币,并实施限制物价的政策。吴认为用行政手段强制管理经济,难以解救当前的经济危机,反易生出变乱,曾三去南京向蒋进言;蒋独断专行,吴乃谓请中央派员至沪直接主事。蒋介石即派蒋经国前往上海“督导”,实施《紧急处分令》,而要求吴管好市政,尽量与蒋经国合作。结果未及三个月,蒋介石的“紧急处分”与蒋经国的“督导”完全失败,上海陷于极度混乱之中。吴国桢如坐针毡,疲于应付,频频请求辞卸,直到1949年5月初始获允准,乃携眷属离沪去台。

吴国桢到台湾后,先任“总裁办公室设计委员”,先后陪同蒋介石出访菲律宾和韩国。1949年12月被蒋任命为台湾省主席兼保安司令。他力图吸取国民党统治在大陆崩溃的教训,以“民主政治”刷新政务,稳定局势,大力整顿各项税收,严格收缴印花税、所得税、特种营业税、矿产税、货物税等,以填补巨额军政经费。他对蒋介石、蒋经国在台湾继续实行独裁专权和专制统治颇多扞格,几次阻挠蒋经国任意捕人杀人,还曾向蒋介石建言:“如钧座厚爱经国兄,则不应使其主持特务。盖无论其是否仗势越权,必将成为人民仇恨的焦点。”[1]劝蒋应让蒋经国做社会福利方面的事。他看到蒋氏父子仍然我行我素,而军政官员继续互相倾轧、争斗不休,还怀疑蒋介石企图制造车祸为害自己[2],乃于1953年4月辞去台湾省主席兼保安司令职,偕妻赴美,定居于伊利诺伊州伊万斯顿城,任《芝加哥论坛报》远东顾问,经常撰写文章、发表演说。对于台湾盛传他曾套取巨额外汇一事,他十分不满,于1954年1月写信要求彻底查明公布真相;半个月未见回音,即具一“辟谣启事”于报上刊出;同时在美国广播和电视中发表谈话辟谣,并说不愿回台湾是因为“目前的政府过于专权”。他还寄发了《上国民大会书》,并四次上书蒋介石,批评台湾当局“一党专政”、“特务横行”,说蒋介石“自私之心较爱国之心为重,且又固步自封”等。“立法院”院长张道藩出面对吴进行指控,在“立法院”提出十三项“质询”,并在“国民大会”通过对吴“严厉制裁”案;蒋介石也下“总统令”,要“依法彻查究办”“违法渎职情事”;国民党中常会则决议将吴“开除党籍”。

此后,吴国桢在美国的大学执教,并撰写史学论著《中国传统》和小说《永静巷》。他对于大陆日新月异的发展,尤其是70年代后期和进入80年代的变化与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倍加赞赏。在1983年致南开同窗、旧天津市长杜建时的一封信中说,中国“若能照此方针按步推进,不曲不折,既周且彻,一代坚持,一代继行,不出两代,中华神州当可成为二十一世纪中,世界上最富强康乐之一国”。他还接受邓颖超的邀请,准备回国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五周年的庆祝活动。不料于1984年6月6日病逝于美国萨凡纳城寓中。

注释

[1]吴国桢:《上总统书》(1952年6月),见江南《蒋经国传》,美国论坛报1984年版,第214页。

[2]吴国桢1954年曾在美国芝加哥对李宗仁说:1953年(疑应为1952年10月底)蒋介石过生日,蒋夫妇到台北附近某山别墅避寿。那天特约吴国桢夫妇上山吃饭,并留吴在山上过夜,态度殷切。第二天吴国桢夫妇下山时,没有找到汽车司机,由蒋的官邸另派一名司机驾驶。中途因故停车时,司机发觉前面两个车轮和后面一个车轮外面的螺母都被取下了,若不是停车发现,到某个转弯处车轮飞脱车身,则吴氏夫妇和司机都会粉身碎骨。李宗仁从美国写信给在香港的程思远、陈孚木、周一志,详细介绍了吴国桢的上述谈话。周一志:《全国大陆解放后台湾国民党内派系斗争之一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文史资料选辑》第81辑,文史资料出版社1982年版,第217页。

相关参考

中共人物传 吉国桢人物传,吉国桢生平事迹,吉国桢评价

吉国桢是我党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他长期从事党的地下工作,历任中共陕北特委书记、陕西省委常委兼西安市委书记、河南省委书记等职,为发展壮大陕西、河南地区党的组织,建立革命武装,领导工农群众进行反帝反封建斗

中共人物传 任国桢人物传,任国桢生平事迹,任国桢评价

(一)任国桢原名任鸿锡,字子卿,曾用名任国藩、刘子厚,一八九八年生于辽宁省安东县(今丹东市)帽盔山的一个农民家庭里。一九○六年,他八岁时开始读书,先在私塾馆,后进公学堂。一九一四年考入安东县立中学。他

历史人物 三国时期吴国末代君主孙皓的生平简介,他是怎么死的

  孙皓是三国时候吴主孙权的孙子,他的父亲则是孙权被废了的皇太子。孙皓是一个闲散侯爷,但是某天有个人给他看了面相,说他以后前途无量,孙皓特别高兴。  孙休去世的时候,蜀汉刚刚灭亡,吴国的境况很危险。大

三国时期吴国末代君主孙皓的生平简介,他是怎么死的?

  孙皓是三国时候吴主孙权的孙子,他的父亲则是孙权被废了的皇太子。孙皓是一个闲散侯爷,但是某天有个人给他看了面相,说他以后前途无量,孙皓特别高兴。  孙休去世的时候,蜀汉刚刚灭亡,吴国的境况很危险。大

历史人物 三国时期吴国权臣孙峻生平简介,孙峻最后是怎么死的

孙峻在他年少时就显现出骁勇果敢,精明强干,胆大刚决。孙权晚年时,孙峻升任武卫都尉,并任侍中。孙权临死前,孙峻受遗诏与诸葛恪、滕胤共同辅政,孙峻被封为武卫将军,都乡侯。>杀诸葛恪>孙权死后不久,诸葛恪开

历史人物 东吴四大都督鲁肃简介 吴国名将鲁肃是怎么死的

  鲁肃的人物生平简介  鲁肃(172年-217年),字子敬,汉族,临淮郡东城县(今安徽定远)人,中国东汉末年杰出战略家、外交家。出生于一士族家庭;幼年丧父,由祖母抚养长大。他体貌魁伟,性格豪爽,喜读

历史人物 东吴四大都督鲁肃的简介 吴国名将鲁肃是怎么死的历史名人

  鲁肃的人物生平简介  鲁肃(172年-217年),字子敬,汉族,临淮郡东城县(今安徽定远)人,东汉末年杰出战略家、外交家。出生于一士族家庭;幼年丧父,由祖母抚养长大。他体貌魁伟,性格豪爽,喜读书、

明代后七子吴国伦简介 他怎么死的?吴国伦诗词代表

  吴国伦是明朝注明外文学家,为明代后七子之一,主要活跃在嘉靖和万历年间。后七子前期已李攀龙和王世贞为代表,王世贞去世之后,吴国伦成为文坛领袖。  吴国伦为武昌府兴国州尊贤坊人,生于公元1524年,去

历史人物 吴国大将程普的简介 程普最后是怎么死的历史名人

  程普人物生平简介  程普字德谋,是东汉末年时的一名武将。侍奉了孙坚、孙策、孙权三代。他曾跟随孙坚讨伐过黄巾、董卓,斩华雄、破吕布,又助孙策平定江东。孙策死后,他与张昭等人共同辅佐孙权,并讨伐江东境

历史人物 明代后七子吴国伦简介 他怎么死的

  吴国伦是明朝注明外文学家,为明代后七子之一,主要活跃在嘉靖和万历年间。后七子前期已李攀龙和王世贞为代表,王世贞去世之后,吴国伦成为文坛领袖。  吴国伦为武昌府兴国州尊贤坊人,生于公元1524年,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