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秘闻 苗族的祖先是谁
Posted 历史
篇首语:成功的人是跟别人学习经验,失败的人只跟自己学习经验。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秘闻 苗族的祖先是谁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秘闻 苗族的祖先是谁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苗族的发展和迁徙史!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在中华五千年的时间里求索,稻田上躬耕勤恳的背影,山谷间嘹亮高亢的歌声,历史中五次大迁徙的奋战和拼搏……所有这些,描述的便是苗族——这个英勇的、富于创造的伟大民族。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中回顾,我们无法忽视“苗族”,无法忽视他们的存在与历史。那么接下来请跟随我们的指引和解说,一起来走进战神蚩尤的后人苗族、探索和犹太族一样顽强的苗族。
冯玉祥:“要想着收咱失地,别忘了还我河山。”
苗族——战神蚩尤的后人
现如今古老的苗族分布在中国的大部分区域,例如西南地区和海南岛等等都有着众多苗族人民及其聚居地。但是回溯历史起源,我们发现并不是这样的。这一切便需要从中华民族最初的历史说起……
炎帝和黄帝是华夏始祖,其实同时代的蚩尤部落理应也是。蚩尤是上古时代九黎部落联盟的领袖,率领着一支骁勇善战的氏族。《述异记》里描述蚩尤“食铁石”,“人身牛蹄,四目六手,耳鬓如剑戟,头有角”。
贵州关岭一带的苗族地区流传着《蚩尤神话》,相传在远古时候,苗族的居住地在黄河边上,一共有“八十一”个寨子,而“蚩尤”就是他们的首领,蚩尤为民除掉了危害苗族人民的“垂耳妖婆”,使苗族百姓过上安居乐业、和平幸福的生活。
根据考古历史和苗族口碑资料记载及流传,苗族人民是蚩尤部族的后代,祖先为蚩尤。伴随着蚩尤的战败,当时的天下也成了乱世,于是黄帝炎帝画了蚩尤的画像以治理乱世、维护太平。
由于氏族战败、蚩尤后代身份的污名化,为了求得生存的空间与资源,苗族不得不背井离乡,开启了颠沛流离的、浩浩荡荡的、辛酸的迁徙历史。
浩荡迁徙史
苗族人民在历史上一共有五次大型的迁徙,这些迁徙的历史毫无疑问的与战争有关,与资源争夺有关,与生存有关,其实早在蚩尤战败之前,苗族就已经有了历史上的第一次大迁徙。
那时候是在若干万年以前,人类历史上处于远古初民社会,北边的远古羌人南下,同当时的居于西南地区的苗族部落抢夺生存栖息地,饱受羌人压迫和威胁的苗族先民不得不举家向东迁徙。他们通过步行等方式沿长江向东行走到长江中游的南北两岸:洞庭和彭蠡之间,以及江汉平原。
得益于长江中游流域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资源,苗族先民在这里居住了很多年,并大力发展生产,逐渐让苗族整体的生活和文化水平都有了较大的提升。这就是苗族的第一次迁徙历史。
第二次大迁徙则是我们在上个小结所提到的,由于蚩尤战败,再次被掠夺和挤压生存资源的苗族先民,不得不再一次,寻找新的生机与出路。这一次苗族先民们是向北出发,他们跋山涉水,翻山越岭,忍痛离别多年耕耘的沃土、割舍曾经创造的辉煌与成就、他们的家园,奔向北方。
所以现如今在北方地区也有很多苗族先民的血脉。第三次迁徙则在于蚩尤大战结束后的若干年,九黎部落重返原来的长江中游居住地,他们建立起三苗部落联盟,团结一心抢回了曾经自己的家园。这是一份血淋淋的载满泪水的荣耀。
第四次迁徙不仅是苗族历史上一次重要的迁徙,也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次重要的迁徙活动。那时到了我们大家都知道的尧舜禹时期,唐尧很害怕经过休养生息逐渐强大起来的苗族部落,因而产生了铲除之心,到了舜时,实施“分北三苗”政令,苗族先民们再次分崩离析,瓦解了强大的三苗部落联盟。
不过尽管如此,苗族先民也在尽最大的努力维护自己民族的发展。逃到东海的那部分先民保证了苗族自由成长的独立群体。其次是流窜到三危的一支,仍在对当时的“中央”进行挑战和抗争。很难说这是好的还是不好的行为,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笔者认为最大程度地维护本民族的生存与发展是很合理的举措。
第五次迁徙也是最后一次迁徙,这一次便是入海之流分途回归了。既然是“分途回归”,那么就是散落在天涯的苗族先民们一起的回归。我们选择其中的几个典型的例子来呈现,首先是上段提到的被放逐到三危的一支(三苗),他们也是原来力量最强大的一支队伍。
在整体逃迁中他们屡次遭到严酷的武装掠夺,尽管惨遭一次次战败和进行无数次逃迁,但他们从未放弃争取幸福生活的机会,奋勇地进行一次次抵抗。他们从被围剿的三危山逃出来,翻越雪山趟过黄河,向着南风的方向、朝着曾经的家园前进,最终沿着金沙江到达了川南、滇东北和黔西北地区。
也有其他苗族先民是从东海地域回归,当然也有人就近选择了东迁琉球。不过总的来说,苗族先民们分途回归的最终目的地还是若干年前,大家一起共同的幸福家园。
苗族——像犹太族一样顽强
“奥斯维辛之后,写诗是残忍的。”
犹太人在二战时期经历的绞杀事件,大概是人类历史上最残酷的一次“民族清洗”。歪曲撇脚的理由,愚蠢的追随者,竟让这个充满智慧的、善良的民族遭到了如此严重的残害。多少犹太人在那场无声的战争中无辜又悲惨地死去,有多少关于犹太的冤魂。
但是在当今的世界上,犹太人这个民族依然以极高的声望屹立在世界上,他们不沉溺于悲痛,他们敢于在回望历史的前提上勇敢地责问、并开拓自己本民族的未来与希望。我们敬畏犹太人,敬畏他们的顽强。
苗族的顽强精神并不输于犹太人。从原始社会时期到大一统前,苗族先民经历了多少次来自别的民族的挤压和驱逐,历史上一共经历了五次大型迁徙。这些迁徙活动中,不仅有被迫驱逐,也有执着回归。无论是在前者,还是在后者,他们都从未放弃,从未放弃对自己民族的美好生活的坚持追求。
苗族是多么可敬的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苗族先民一次次对无端压迫的反抗,如果没有对悲惨现实的奋力抗争,那么就不会有现在,现在我们能看见的保存着仍在蓬勃发展的苗族以及苗族文化。
相关参考
(一)解放前的苗族服饰苗族历史上没有自己的文字,所以用服饰记载历史、传承文化是可以理解的。在原始社会时期,生产力极其低下,我们祖先曾度过了赤身裸体的时代,那时“未有火化”,人们吃的是“草木之实”、“鸟
苗族的主要信仰有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等原始宗教形式,苗族传统社会迷信鬼神、盛行巫术。也有一些苗族信仰基督教、天主教。苗族信仰佛教、道教的极少。传统地讲,苗族对一些巨形或奇形的自然物,往往认为是
海南苗族五色饭,俗称五色饭,又叫青精饭或花米饭,因糯米饭呈黑、红、黄、紫、白5种颜色而得名。它是壮族、侗族在过清明节和农历“三月三”歌节时,家家户户都蒸煮的一种糯米饭,是壮家用来招待客人祭祀祖先的传统
传说远古时候,人间没有谷子,只有天上耇嚆(雷公)的谷子国才有谷子。生活在世间的人只好在深山老林里打野兽、猎飞禽、摘野果、野菜度日,日子过得很苦。为了得谷种,住在南天门下的苗族祖先耇先、耇里动尽脑子,想
反排木鼓舞是苗族神话中造人之神——“蝴蝶妈妈”的象征,系苗族的祖先姜央打造并开始贡奉,由后人沿袭至今。过去木鼓舞只能在13年一次的祭祀祭祖节跳,在庄严肃穆的仪式中进行,现已演变为用于健身的民族性舞蹈。
苗族的主要信仰有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等原始宗教形式,苗族传统社会迷信鬼神、盛行巫术。也有一些苗族信仰基督教、天主教。苗族信仰佛教、道教的极少。住在这一地区的大都是信奉鬼神的,据我个人从出生到现...
按传统,祖宗圣灵的神龛要设在二楼的中柱脚。苗族人民认为在吊脚楼里有祖先的圣灵日夜庇荫,阖家方能兴旺发达,人人皆可健康平安。楼的板壁用刨光的杉木板封装。每间的窗棂子用木条拼成形状不同的图案。各间的房门均
为什么将米饭做成五种色彩呢?苗村的老人家娓娓道来,相传古时苗族祖先膝下有五男,为了传宗接代,让其分头下山去寻找自己的女伴,并约定五年后的“三月三”这一天回来相聚。兄弟五人历尽艰辛万苦,各自如愿以偿,按
跳坡节是苗族人民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其由来有多种说法,在隆林民间大致有下面几种说法:一种说法是:相传大约600—800年前苗家祖先“杨搂”(杨老郎),率众家族从中原到贵州,跨越红河到达现今隆林县境内定居,由于当...
黎族人普遍认为,不慎说出祖先的名字,他就会出来作祟使人生病,人人禁忌讲祖先名字。无意说出他人祖先名字,对方就会认为你有意陷害,引起纠纷、殴打或者械斗。家人生病要杀牲,请鬼公娘母“作鬼”驱邪。祖公人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