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的吃新节的历史是什么 苗族传统节日

Posted 苗族

篇首语:只会幻想而不行动的人,永远也体会不到收获果实时的喜悦。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苗族的吃新节的历史是什么 苗族传统节日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苗族的吃新节的历史是什么 苗族传统节日

传说远古时候,人间没有谷子,只有天上耇嚆(雷公)的谷子国才有谷子。生活在世间的人只好在深山老林里打野兽、猎飞禽、摘野果、野菜度日,日子过得很苦。为了得谷种,住在南天门下的苗族祖先耇先、耇里动尽脑子,想尽办法苦苦思索,耇里灵机一动,给耇先出个主意:世间地广物博,珍禽异兽多。族先脑子开窍,拿了九千九百九十九种珍禽异兽到谷子国与耇嚆调换得九斗九升九碗谷种,放在木板仓库里,等开春播种。没想到一天晚上,手杆很长很长的尼者(耗子)于攀着天边边,借着灯光,踩着石堆,不停地舂着蕨粑根,一时不小心,碰了天灯,恰恰掉落到木板仓库顶上,顿时谷仓起了火,越烧越大,无法扑灭。

谷子在仓里乱蹦乱闯,最后乘着火烟飞上天,跑回耇嚆家去了。花很大代价换来的谷种跑了,耇先很苦恼。想来想去,决定重找耇嚆,请他劝回谷种。哪知耇嚆死活不认帐。硬讲谷种没上天。耇先耐心劝说,把嘴巴磨破了九层皮,嗓子说干了九坛水,耇嚆还是不承认。没法子只好再拿珍禽异兽去换谷种。不通情理的耇嚆仍死活不答应。耇先连续九天九夜苦思苦想,想出了一条妙计;等谷子成熟时候,派一只狗到谷田里去打几个滚,让谷种粘在狗毛上带回来。

古历七月十三日早上,狗正要出发时,耇先又交待:要取谷子杆有五尺高,穗有五尺长的谷种。但狗因心情太急,走到南天门下,不小心绊倒石头,跌了一跤,打了好几个滚,待起来时,却把耇先交待的话记颠倒了。结果,狗跑到一块禾穗只有五寸长的田里,赶忙打了几个滚就往回跑。耇嚆得知了派狗取谷种的消息,早派九十九个彪壮的武士把守在桥头,当狗回到天桥时,被打落天河里,武士们都以为天河宽,深得没底,狗只有死路一条,量它有十二条命也泅不过河回去,谷粒也早被水冲洗光了。

这样一想,都乐哈哈地向耇嚆报功领赏去了。但万万没想到,狗会泅水,落入天河后把尾巴高高地翘在水面上,然后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泅过了天河,回到了人间。

尾巴上恰恰还粘有九颗谷种。有了谷种,耇先欢喜不得了,便把原先准备拿去换回谷种的珍禽异兽杀给狗吃,以作酬劳。同时,犁田播种。他用山坳做牛轭,山岭做犁腿,岩山做犁柱,石头做犁脚,山头做犁把,捉来旋风做犁索,架着犀牛,犁东又耙西,犁了九天九夜,犁遍了天下旮旮旯旯。播种后,耇先日夜细心管理,那只狗也一直守卫在田坎边,不准麻雀害鸟及耗子等挨边。古历六月初六这天,秧尖上抽出了一串五寸长的谷穗。

一个月后,谷穗变成金闪闪,黄澄澄,胀鼓鼓的谷粒。古历七月十三日,正是取得谷种一周年的日子,耇先乐融融地摘了九升谷子,剥去壳壳,煮一锅白米饭,一尝,很香。

这时,耇先和耇里想到谷种是狗冒着性命危险取来的,便先舀三大碗给狗先吃,自己才尝新。剩下的谷子,留来做种,年年撒种栽插,使旮旮旯旯都有了谷种,人们都吃上了白米饭。

七月十三日前后谷子已成熟了,为了记住这个日子,耇先便把这天定为“吃新节”,一直传下来。后来一部分苗族人民提前过节,把“脑戛先”改为“脑戛列”(即吃秧包),节日改在古历六月八日(卯日)过。为隆重纪念这个难忘的日子,一到节日,苗族人民就举行各种聚会,赶热闹场、跳芦笙、跳铜鼓,辄夜欢歌,热烈庆祝。

相关参考

雷山苗族的吃新节为何又叫马郎节?有何历史

雷山苗族“吃新节”又称“马郎节”,是未婚青年男女借机寻找意中人的节日。赶集和斗牛是吃新节的节庆特色。吃新节是苗族人民庆丰收的节日。节日前,人们精心把自己的牛和马喂得膘肥体壮;姑娘们绣好美丽的衣裙、飘带

苗族人是怎样过吃新节的?苗族吃新节习俗

“吃新节”是苗族集祭祀和娱乐为一体的重要的传统节日,苗族称为“努嘎西”(意为吃新米)或“努莫”(意为吃卯),日期各地不一,有的在农历六月的第一个或第二个卯日过,谓“吃卯”;有的在农历七月、八月的“丑”

苗族人在吃新节上有啥活动 苗族吃新节简介

每年古历六月二十五日或七月十三日,雷公山区一带的苗族人民都欢度一年一度“脑戛列”或“脑戛先”(吃新节),且以各种活动热烈庆祝,昼歌夜舞,人山人海,不亚于过苗年。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三,苗族人民都会迎来属于

仡佬族的吃新节有什么特色 仡佬族节日

仡佬族隆重的节日:吃新节“吃新节”是仡佬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节日的内容就是“吃新”,节日当天还要准备鸡鸭鱼肉,等吃食煮熟祭过祖后,便可以开餐。“吃新节”是仡佬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吃新节”在仡

历史新知 苗族爬山节的传说

  每年阳春三月,苗族青年男女都以极其欢快的心情,欢度一年一度的爬山节。“爬山节”是苗族青年男女“游方”,即谈情说爱为主要内容的节日。通过爬山活动,达

历史新知 除恶节的传说(苗族)

  每年农历七月十三,贵州黄平施秉两县的苗家照例要过“除恶节”。为什么要过这个节日呢?   传说,从前有个魔王,长得非常高大,力气也很吓人,最可恶的是他专门偷吃人们的牛马,害

历史新知 贵州苗族姊妹节的传说

  贵州苗族姊妹节主要是指贵州省台江县、施秉县以及剑河县部分地区的苗族人民在每年季春时节由妇女们主持的吃姊妹饭的节日。时间因地而异,俗定于阴历二月十五或三月十五。节日礼仪古朴独特,最为典型壮观的要数

历史新知 杀鱼节的传说(苗族)

  每年三月初九,是居住在贵州龙里、贵定、福泉等地的苗族人民的“杀鱼节”。这天,人们来到河边,从河里叉起一条鲜鱼,架起铁锅,烧起篝火,用河水煮着鲜鱼,喝着米酒,祭天求雨,祝愿

苗族的龙舟节的来历是啥 苗族传统节日简介

龙船节由来苗族龙舟竞渡具有悠久的历史,明(嘉靖)《贵州通志》卷三“风俗”记载:“镇远府端阳竞渡。府临河水,舟楫便利,居人先期造龙船,绘画首尾,集众搬演居戏。以箬裹米为粽,弃水中。拽船争先得渡者,是岁做

中国少数民族苗族的风俗传统 苗族的风俗习惯

苗族的风俗传统:苗族是我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人口众多,分布辽阔,湘西苗族属其中之一部。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苗族在服饰、节庆、婚嫁、丧葬、娱乐、礼节、禁忌、饮食等方面,形成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一、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