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人物 周钟岳生平故事简介,周钟岳历史评价,周钟岳怎么死的?

Posted 督军

篇首语: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知名人物 周钟岳生平故事简介,周钟岳历史评价,周钟岳怎么死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知名人物 周钟岳生平故事简介,周钟岳历史评价,周钟岳怎么死的?

周钟岳,字生甫,号惺甫,又号惺庵,白族,云南剑川人。1876年10月17日(清光绪二年九月初一)出生书香门第之家。他从五岁起开始读书,到十五岁已读完《三字经》、《论语》、《大学》、《中庸》、《孟子》、《诗经》、《书经》、《四书集注》、《易经》、《朱子》、《礼记》、《春秋》、《左传》、《周礼精华》、《公羊传》、《穀梁传》、《性理精义》、《史记菁华录》等书,并练习作文。由于自幼阅读大量古书,旧学有相当基础,加上“少年记性颇强,十五岁以前所读各书,约能背诵”[1]。所以,“颖悟异常”,“落笔惊人”[2],多次在云南丽江应府试,大理应院试,都名列前茅。

1898年,周钟岳在剑川被延聘教私塾。1900年肄业于大理西云书院,被在省襄办团练的赵藩约为文案。1902年5月,赵藩去湖南长沙开办四川济楚盐局,周钟岳前往司文牍。1903年初,赵藩以四川臬台兼管学务,聘周为学堂教员。同年秋,周回昆明参加癸卯科乡试,中试为第一名举人。

1904年,周钟岳由云南学务处派往日本留学,入东京弘文学院学习师范一年。第二年10月入早稻田大学,学习法政。周钟岳在日本时,曾与范熙壬等合组《新译界》杂志社,并著有《法占安南始末记》一书,又汇辑师范讲义为《师范丛论》十卷。

1907年底,周钟岳回到云南,担任省学务公所普通课课长兼省城两级师范教务长。此时,正值英、法组织隆兴公司掠夺云南“七府矿产事件”发生,清政府竟然与英、法签订了不平等条约。云南人民十分愤慨,设立“保存云南矿产会”、“矿务调查会”等,坚决要求废约。云南绅商各界推举李增、周钟岳为赴京代表,向北京外务部请愿废约。1910年秋,又发生了英国侵占云南“片马事件”,群情更加激愤,组织“保界会”进行斗争。云南谘议局又推周钟岳、李日垓为赴京代表,请求北京外务部抗议英国侵略片马。1911年7月,周钟岳、李坤、顾视高等人乘赴京出席教育会议之机,约同云南籍的京官,就“七府矿产”和“片马事件”要求外务部采取行动。由于全国人民的斗争,“七府矿产”开采权终于被收了回来,但“片马事件”的交涉未能取得结果。

1911年10月10日,辛亥武昌起义爆发,北京震动。周钟岳于10月15日离京南返,“凑一角色,无徒在台下观也”[3]。他已经意识到可能会出现“亡秦恐归三户”[4]的局面。周钟岳南下途中,亲见革命气氛甚炽,颇受感染。他在日记中写道:“至沪后,闻某处某处失守之信……人人欢迎;忽《时事新闻》有革命军小挫之揭示,观者愤恨,几欲毁其报馆。于此亦可见人心之趋向也。”[5]11月12日周钟岳到达昆明。此时云南响应辛亥武昌起义,已成立以蔡锷为首的军都督府,周被任命为秘书长,专司文牍。此后一年,云南军都督府的重要文电大部分为周钟岳起草。这些文电,后来择其要者辑成一书,名《天南电光集》。“云南光复以后之事,借此可窥一斑矣。”[6]

1912年8月,周钟岳被任命为云南教育司长。次年2月,兼任云南光复史编纂局总纂。经过半年多的努力,编成云南光复史十册,另有《云南光复诸人事略》一册[7]。“虽仓促成书,而事皆征实。”[8]1913年4月,周钟岳改任滇中观察使,1914年8月因病辞职。1915年2月,周应蔡锷邀约赴京,担任全国经界局秘书长兼局评议委员会主任。他在经界局任职期间,根据蔡锷的指示,与同事合作,编成《经界法规草案》、《中国经界纪要》、《外国经界纪要》等书[9]。

1915年8月,“筹安会”出笼,袁世凯蓄谋已久的复辟帝制的阴谋表面化了。11月,蔡锷潜赴天津,乘船东渡日本,经香港、海防去云南,发动反袁护国战争。蔡离天津去日本时,电告周钟岳代拟请假三月赴日就医的呈文。周在蔡上船后,将呈文送给袁世凯。袁派人搜查蔡锷的所有文电,一无所获。周钟岳被监视,乃改名周谧,化装为商人,逃往天津,转赴日本学习英文[10]。

1916年年底,由于蔡锷的建议,周钟岳回国到四川成都,就任四川督军署秘书长,协助代理四川督军罗佩金。次年,驻川的滇、黔军与川军发生武装冲突,滇军失败退出成都,周钟岳亦随之返回昆明。

这年7月,孙中山南下护法,云南督军兼省长唐继尧亦于8月1日通电“响应”,组织了靖国联军,自任总司令,以周钟岳为总司令部秘书长。唐以“护法”之名,出师四川,亲自率军进驻贵州毕节,周钟岳亦随军至毕节。1918年5月,广州非常国会决议改组广州军政府,废除元帅制,改为总裁制。孙中山虽是七总裁之一,实权却掌握在滇、桂军阀手中。孙中山大失所望,愤而辞职,通电斥责滇、桂系军阀“置根本大法于不顾”,“南与北如一丘之貉”。唐继尧收到这个通电后,竟批道:“无耻已极。”周钟岳也鹦鹉学舌地批道:“一片糊说。”[11]

1919年11月,唐继尧因其祖母和父亲先后去世,请假治丧,以周钟岳代理云南省省长。1920年6月,在“废督裁兵”的声浪中,唐继尧宣布废除督军称号,专任靖国联军总司令,而以周钟岳为云南省长,但大小事务仍得听命于唐继尧。

1920年爆发了川滇战争,驻川的滇军先胜后败。滇军第一军军长顾品珍以“士兵厌战”为由,准备班师回滇,驱逐唐继尧。唐派周钟岳前往毕节,以慰劳滇军为名,观察动静。顾品珍问周钟岳,唐继尧“既促开和会,何必出兵以争四川?既废除督军之名,何必创树联军之帜?”周钟岳尽力为唐解释,说他“非有争川之心,始终不过欲排除护法碍阻而已”。设联军总司令部,不过“以为收束军队之机关”[12]。同年底,周钟岳回昆明向唐继尧汇报,说顾品珍的言行“殊属可疑”。唐继尧为了稳住顾品珍,即任命顾为云南东防督办。顾品珍仍率师向昆明进发,唐继尧军心动摇,被迫于1921年2月通电辞职,逃往香港。

顾品珍进驻昆明,以滇军总司令名义控制云南,请周钟岳继续担任省长。周表示:即去无以对地方,然仍留无以对联帅(指唐继尧)。只答应维持两个月。1921年4月,周钟岳辞去省长职,回到老家剑川。

1922年3月,唐继尧率兵重返昆明,再次控制了云南军政大权。他电请周钟岳来昆,委以云南盐运使兼枢密厅厅长、省法制委员会会长职。唐继尧参与南方军阀“联省自治”的合唱,改组省政府,周钟岳为之修订省政府组织大纲,把唐继尧推上了“民治”省长的地位。1925年2月,段祺瑞在北京召开善后会议,唐继尧派周钟岳等为云南代表出席。1926年1月,唐继尧任命周钟岳为省内务司长兼赈务处总办。后内务司改为民政司,周继为民政司长。

1927年2月6日,昆明、蒙自、昭通、大理四镇守使龙云、胡若愚、张汝骥、李选廷联合发动政变,举兵进逼昆明,迫唐继尧交出政权。政变后,以胡若愚为省务委员会主席,周钟岳被推为省务委员会常委、代理内务厅长。

新的省务委员会成立后不久,周钟岳草拟了新政府大政方针意见书和新政府宣言两件。意见书声明,“就大势所趋及环境情况观察”,云南决定加入蒋介石的南京政府,以“确定本省地位”。6月,胡若愚、张汝骥与龙云所部发生新的武装冲突,周钟岳曾出面吁请双方不得在省城作战,使昆明免遭战火之厄。随后辞职远游江苏、浙江等地。

1930年初,云南拟设通志馆,省政府聘周钟岳为筹备主任。次年,正式任命他为云南通志馆馆长,主编《新纂云南通志》凡266卷,印成140册。后又编纂《续云南通志长编》,自中华民国元年至二十年(1912年至1931年)为限。该书1941年完成初稿,1943年进行了审订,但一直未能付印。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1938年,南京政府迁至重庆。云南省主席龙云特派周钟岳为省府代表飞重庆表示慰问。他说:“既定抗战政策,无论战事进展如何,绝不宜中途变更。”表示滇省除已派出第六十军参加抗战以外,还可再派出两军[13]。

1939年4月,蒋介石电邀周钟岳至重庆中训团讲学。周钟岳到重庆后,蒋介石多次宴请,要他返昆后转告龙云,公开表明与已经叛国的汪精卫断绝关系。为了利用周钟岳的无党派人士身份装点门面,笼络和分化地方实力派,蒋又任命周钟岳为国民政府内政部长,兼行政院所属县政计划委员会主任委员,1944年11月,改任国民政府委员兼考试院副院长。

抗日战争胜利前夕,蒋介石与龙云地方势力之间矛盾十分尖锐。蒋利用周钟岳与云南地方实力派的特殊关系,让周钟岳带着他给龙云的亲笔信,进行疏通,要龙云就任中国陆军总部副总司令的职务。同时,又暗中部署解决龙云和控制云南的活动。1945年10月3日凌晨2时,在昆明的杜聿明率领国民党中央军,向龙云的部队发起突然进攻,占领了除五华山制高点以外的昆明全城,宣布免去龙云本兼各职,调任军事参议院院长。龙云在五华山上据险抵抗。行政院长宋子文出面,请周钟岳写信劝龙云服从。龙云被迫屈服,去重庆就任军事参议院院长职,但实际上被蒋软禁。蒋介石用武力解决云南,使周钟岳大为感慨,逐渐丧失对蒋介石国民党的信心。

1947年7月,周钟岳以年老多病为由,辞去考试院副院长职,回到昆明。蒋介石政府则给周钟岳以总统府资政的空衔,以示笼络。周钟岳回到昆明后,埋头于整理文史资料,著书立说。1949年秋冬之交,云南省主席卢汉在准备起义的过程中,两度登门拜访周钟岳,征询他对云南起义的意见。周钟岳表示支持,并为他出谋献策[14]。

1949年底云南和平起义。1953年周钟岳被聘为云南省文史馆馆员,1954年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全国委员会委员。1955年6月19日,周钟岳在昆明病逝。遗嘱将所藏图书字画分赠云南大学、云南省图书馆、剑川县图书馆[15]。

注释

[1]参见《惺庵回顾录》第1卷(手抄本),现存云南省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惺庵回顾录》共4卷,除第1卷外,尚有续录、三编、四编,所记自1876年起至1947年止,前后共七十二年,为周钟岳亲身经历的回忆录。其中,大部分已整理登刊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云南省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云南文史资料选辑》(分别刊于第3辑、第5辑、第6辑、第8辑、第26辑、第41辑),但早年部分回顾录未刊。

[2]《惺庵诗稿》10卷,1934年上海中华书局印,陈荣昌序。

[3]《惺庵回顾续录》。

[4]《闻武昌兵起出都南旋》,《惺庵诗稿》卷4,第5页。

[5]《惺庵日记》(1911年10月22日)手稿,现藏云南省图书馆。

[6]参见《惺庵回顾续录》,《天南电光集》。《天南电光集》手稿现存云南省图书馆,经整理后刊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资料编辑组编《辛亥革命资料类编》(近代史资料专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7]《呈明编纂光复史情形请函复省议会文》,《惺庵文牍》(一)手稿,现存云南省图书馆。

[8]《惺庵回顾续录》。

[9]皆已收入蔡锷撰,刘达武辑《蔡松坡先生遗集》,蔡公遗集编印委员会1943年版。

[10]《惺庵回顾续录》。

[11]唐继尧、钟岳在孙中山电文上的批语。原件存云南省档案馆。

[12]《惺庵回顾续录》。

[13]《惺庵回顾录四编》。

[14]未刊调查访问记录。

[15]《惺庵遗嘱》辛卯(1951年)4月,见《惺庵回顾录四编》之附录。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秋瑾被处决后,李钟岳又为什么要自杀

秋瑾这个女子为了革命事业而失去了生活的机会,这一年她才32岁,可是问讯她的当时的地方官员李钟岳却在这个女子就义百天左右的时间就自己结束了性命,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整个过程是这样的,下面我就来给大家详细的

历史人物 李钟岳为何能让人既敬佩又感慨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却也是一部革命史,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封建统治,中国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革命过程是残酷的,需要牺牲和流血,很对爱国志士为之付出了生命的代价,秋瑾女士作为辛亥三杰之一,为推翻清朝统

历史人物 审讯过秋瑾的县令李钟岳,为什么在她英勇就义后悬梁自尽

“秋风秋雨愁煞人”,然而,还没有等到秋天,秋瑾就被押往刑场,英勇就义。>那一刻,是1907年7月15日凌晨4点许。地点是浙江绍兴轩亭口。>秋瑾时年32岁,正是青春大好年华。>秋瑾英勇就义后,曾经审讯过

历史人物 李忠岳跟秋瑾之间是什么关系

秋瑾自知难逃一死,无论贵福如何咆哮,只是不理不睬。贵福气的发抖,叫喊大刑侍候。李钟岳说:“此人底细,卑职略知一二,且容卑职带回去细细审问吧。”贵福见秋瑾态度强硬,再审下去也问不出什么来,自讨其辱而已,

知名人物 史良生平故事简介,史良历史评价,史良怎么死的?

史良,字存初,1900年3月27日(清光绪二十六年二月二十七日)出生于江苏常州。父亲史刚,读得不少经书,但对封建纲常名教具有一种叛逆性格,生平不慕功名利禄,澹泊以明志,颇有名士气度。为了维持家计,他把

知名人物 胡风生平故事简介,胡风历史评价,胡风怎么死的?

胡风,原名张名桢,又名张光莹、张光人,笔名胡风、古因、谷音、谷非、张果、谷风、顾风、胡丰、孟林、秋明、陈乔、马荒、高荒、顾纷等,别名古斐、张因,化名中川。1902年11月1日(清光绪二十八年十月初二)

知名人物 斯诺生平故事简介,斯诺历史评价,斯诺怎么死的?

埃德加·斯诺(EdgarSnow),1905年7月19日生在美国密苏里州堪萨斯市的一个贫苦家庭。父亲詹姆斯·埃德加·斯诺(J.EdgarSnow),母亲安娜·埃德曼·斯诺(AnnaEdelmannSn

知名人物 端纳生平故事简介,端纳历史评价,端纳怎么死的?

端纳(WilliamHenryDonald),祖籍苏格兰。1875年6月22日出生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东部的利斯莫城。父亲是铁路工人[1],对子女管教严格。端纳自幼养成刻苦耐劳的习惯。端纳少年时不慎

知名人物 洪深生平故事简介,洪深历史评价,洪深怎么死的?

洪深,字伯骏,号浅哉,我国著名的戏剧家。1894年12月31日(清光绪二十年十二月初五)生于江苏武进(今常州市)的一个官僚世家。1900年入塾读书。1906年至1907年先后在上海徐汇公学、南洋公学(

知名人物 黄维生平故事简介,黄维历史评价,黄维怎么死的?

黄维,字悟我、培我,江西贵溪县人,1904年2月28日(清光绪三十年正月十三日)生于一个农家。父亲早逝,由母亲抚育成人。清贫的童年生活,使他形成坚毅、勤朴的品质和内向的性格。少时在本乡读小学,1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