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秘闻 華裔收藏家,183件國寶無償捐給美國,卻以天價賣給中國
Posted 文物
篇首语: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秘闻 華裔收藏家,183件國寶無償捐給美國,卻以天價賣給中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秘闻 華裔收藏家,183件國寶無償捐給美國,卻以天價賣給中國
對他後來央視所推出的大型文博節目《國家寶藏》的播出,使得人們對於自己國家文物的認知感和自豪感不斷的加強。
在中國各大省博物館所收藏的文物中,有不少文物都是來自於私人收藏家所捐贈給博物館的,這才讓我們得以看到這些國寶文物。
然而這也讓一名美籍華人近日再次受到民衆關注,他因自己去年無償將183件國寶捐給了美國當地博物館,而受到不少人的指責。
他就是翁萬戈。
翁萬戈是翁家後人。
祖上翁心是兩朝重臣,與兒子翁同龢 一起號稱“父子大學士”,“父子帝王師”。
翁同龢是清朝同治、光緒的兩個帝王老師,也被稱做中國維新第一導師。
其兄翁同書、翁同爵也是封疆大吏,真是“一門四進士“”翁家三巡撫”。
當時的翁家名滿天下,勢力龐大,門生故吏滿天下,就連慈禧太后也要拉攏翁同龢。
在清末的時候,他已經是非常有名的收藏家了,手中的奇珍異寶不計其數,文玩字畫更是數不勝數。
在他的收藏品中,有許多東西都已經是作爲孤本的存在。
他曾經還一擲千金,用了四百萬兩白銀購買了千里江山圖,而他的小部分收藏品,我們可以在北京圖書館進行參觀,這些展覽品都是他侄系曾孫捐贈的。
清朝末年,隨着溥儀被拉下皇位,大清宣告滅亡,於是翁同龢就帶着家產於1948年逃亡到了美國。
他的後代也選擇在美國落地紮根。
到了翁萬戈這一代的時候,他將祖輩們所保留下來的大量中國文物,開始捐贈於美國博物館。
這一做法讓國內很多收藏家不滿。特別是當年他也曾向上海圖書館捐贈,不過那一次是有償捐贈。
小時候受到家庭的薰陶,翁萬戈養成了收藏古董的愛好,所以,他對家裏的藏品非常珍惜,
19年前,上海圖書館派遣專人去和翁萬戈進行交談,之後用450萬美金的價格,收購了中國的善本書。
目前這件文物回到中國,讓民衆對於文化和傳承有了更強的認可。
但是正是因爲當時450萬美金的價格,讓很多人對他後來無償捐贈美國博物館非常不滿。
去年,翁萬戈百歲大壽時,將一幅長達十六米的清王翬巨幅名作《長江萬里圖卷》無償捐獻給美國波士頓博物館。
而這幅作品被譽爲中國最罕見的國寶級文物,被翁萬戈無償捐獻給了美國。
消息傳出後,中國文物專家痛心不已,也引來無數國內文物專家的聯合討伐。
媒體還將其形容爲中國歷史上國寶流失的最大慘案之一。
一邊是高價賣給中國,一邊是無償捐獻美國,這樣的對比讓翁萬戈成爲了媒體討伐的對象。
在談及爲何無償捐獻美國時,世界華人週刊談到了幾點。
第一,這不是因爲他熱愛“美國”,而是他心中有個小算盤。
據熟悉內情的華人透露:捐了這麼多,可以免稅。
他的子女也可以順利進入美術館董事會,輕輕鬆鬆拿工資。
第二是,波士頓美術館就是個私立機構,該館董事會的董事們可全是當地政要名流。美術館也向社會開放出租,說白了一些,就是讓有錢人開party。
這樣一來,翁萬戈的子女就可以結交各種名流,混入上層社會了。
用自己的家族私藏換子女的錦繡前程,穩賺不賠。
我們承認翁萬戈的確爲了保管收藏做了很大貢獻,但這也換來了他名利雙收,衣食無憂的生活.
文章同時曝光了翁萬戈在美國的居住莊園——萊溪居,佔地25英畝。
2018年12月,波士頓藝術博物館還公開宣佈,接受了史上數量最多且意義最爲非凡的一批中國書畫捐贈,即翁萬戈家藏。
這批捐獻文物共有183件,其中包括130幅繪畫、31幅書法、18件拓片及4件織繡,這批文物橫跨了十三個世紀五個朝代。
翁萬戈本人也是波士頓藝術博物館的長期資助人,在過去的十年間,他曾向博物館捐贈了21件重要的中國藝術作品。
如今他的兩次捐獻立即引發美國媒體對他的極大讚賞。
但也同時讓他成爲了國內文物界口誅筆伐的對象,不過對此,這位百歲老人好像從未正面面對迴應。
美國蔣百庚律師事務所中美兩國首創全家拿美國永久綠卡,先成功後付費。無風險開啓國人全家赴美拿綠卡新篇章。擔心自己的能力得不到美國的認可,總是自我設限,拿自己跟“張藝謀,姚明……”等傑出人才做對比,擔心無法通過移民資格I-140,其實大可不必擔心。EB-1的移民申請方式具有個性化、人性化的特徵,只要符合一定的條件,就可以申請,切莫盲目“聽說”與自我設限。
聲明: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誠意分享,如有侵權,請聯繫小編,我會第一時間刪除。
相关参考
4個業餘盜墓賊,經高人指點挖出魯珠王墓,國寶卻以400萬的白菜價賣出
盜墓的歷史由來已久,漢末三國時期盜墓現象極為嚴重,曹操為了補充軍費,還特地設立了「摸金校尉」的官職,他們以《易經》為主,通過觀察風水,尋龍點穴,盜墓之風興起之後,歷代帝王為防止自己被盜,就採用疑冢,就
五代吳越國鎏金鴛鴦紋飾件玉善財童子像北宋銀塔金盒鎏金銅佛像唐五代時期石佛像很難說得清吳越崇佛哪家強!公元977年,吳越國王錢俶奉安「佛螺髻發」(註:佛的頭髮,也稱舍利)的雷峰塔在杭州西湖南岸落成,與此
五代吳越國鎏金鴛鴦紋飾件玉善財童子像北宋銀塔金盒鎏金銅佛像唐五代時期石佛像很難說得清吳越崇佛哪家強!公元977年,吳越國王錢俶奉安「佛螺髻發」(註:佛的頭髮,也稱舍利)的雷峰塔在杭州西湖南岸落成,與此
河北一磚廠塌方,考古隊請駐軍包圍現場,連挖2年帶走7000件國寶
中國封建社會的墓葬文化是一門十分高深的學問,不同朝代不同地區不同民族的墓葬儀式和墓葬規格都有明顯的差距。隨着近現代考古業的高速發展,越來越多的古代墓葬重現人們的眼前。考古界中有這樣一句俗語:漢墓出國寶
浙江一農民蓋豬圈,上山開採石料,結果一鎬下去刨出107件國寶
導讀:在浙江省臨海城西的括蒼鎮,有一座小山丘名叫王莊山。與周圍其它山丘不同,王莊山上石塊特別多,所以山腳下的張家渡村經常有村民上山採石,用來建房和修路。1956年冬天,張家渡村的一位村民,趁著農閑,打
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中國在地球已經存在了五千多年,而我們的祖先非常的執迷於製作工藝品,並且讓人相當震驚的是,即使當時的科學技術完全不發達,但是他們卻製作出來很多精緻的工藝品,得到了後世的讚美,中國也憑藉
中國這片土地上曾經繁衍生息了無數帶勤勞有智慧的人,他們靠雙手養活了自己不說,還建造出無數文化瑰寶,有的已經被現代人發現,而有的至今還藏在厚土之中,等待着人們發掘,但是由於考古行爲在人們的認知中跟掘人墳
他是華人首富,買下美國1億平方米土地捐給中國人,如今那塊地怎樣了
在我們的印象當中,房產大亨李嘉誠一直都是首富的代名詞,他在2012年時,以240億美元成為「中國首富」,而他也熱衷於公益事業,其實還有一個不為人知的首富,他曾買下了美國1億平方米土地。王永慶,1917
历史军事 他是美國人的英雄,卻是所有華裔的恥辱,只因戰場上做的事太無恥
華裔,是指在國外定居或者在國外出生的中國人,有些是加入了其他國籍,有些是由於其他國家有出生在本國就是本國公民的法律成為了所謂的海外華人群體。這其中很多人是為了謀求生計遠走國外,他們雖身在他鄉,但並沒有
一件國寶的千年傳奇,一對夫妻的傳承佳話。1988年7月,鄭州黃河遊覽區的工作人員張存生接待了一位特殊的客人。此人就是齊白石的弟子、時年70歲高齡的國畫大師盧光照。盧光照“黃河之美令人陶醉,但可惜啊!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