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冀近四百件國寶級佛塔地宮文物首展

Posted 文物

篇首语: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浙冀近四百件國寶級佛塔地宮文物首展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浙冀近四百件國寶級佛塔地宮文物首展

五代吳越國鎏金鴛鴦紋飾件玉善財童子像北宋銀塔金盒鎏金銅佛像唐五代時期石佛像

很難說得清吳越崇佛哪家強!公元977年,吳越國王錢俶奉安「佛螺髻發」(註:佛的頭髮,也稱舍利)的雷峰塔在杭州西湖南岸落成,與此同時,定州僧俗開啟唐代大中年間建造的地宮,重新下葬舍利。日前,跨過千年茫茫歲月,兩地的佛寶塔珍在杭州相遇了。「心放俗外——定州靜志、淨眾佛塔地宮文物展」與「瑞象崇明——雷峰塔文物陳列」分別在浙江省博物館的武林館區和孤山館區開展。

盡管重修後的雷峰塔保留了倒塌前的樓閣式結構,以及南宋初年重修時候的風格設計和大小,但90年前對於它的坍塌,杭州人仿佛還歷歷在目。1924年,杭州雷峰塔突然倒掉。數十年後,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分別對塔下的天宮、地宮進行了考古發掘,大量文物出土。不過,直到今天,大部分杭州人始終沒見過這些文物真容。誰都不知道,1000多年前,吳越國王錢俶,在塔裡放了哪些寶貝。這次孤山館區的展覽是在雷峰塔倒塌後塔內文物的首次大規模展出,30餘件展品中就有8件是國家一級文物。

本次「雷峰塔文物陳列展」包括了當年出土的絕大部分文物。比如:塔基底部井穴式地宮裡存放的數十件佛教珍貴文物和供奉物品、當年第一件出土的文物——銅鏡、內置有奉安「佛螺髻發」金棺的鎏金銀阿育王塔以及釋迦牟尼像、玉善童子像等。

雷峰塔落成於宋太宗太平興國二年(977),是在吳越國王錢俶向宋太宗納土歸降的前一年所建,而杭州雷峰塔與河北靜志寺就因那次歸降結緣。靜志寺塔地宮發現的吳越國王錢俶乙醜歲(965)造鐵阿育王塔,就是北宋開寶九年(976)錢俶到東京(今開封)朝覲宋朝皇帝時遣人舍進靜志寺的。

當年,吳越國王錢俶只是送了一件鐵阿育王塔給靜志寺,千餘年後的定州市博物館卻投桃報李給杭州送來了定州靜志、淨眾寺的300件(組)佛寶,其中光國家一級文物就有109件。這批文物是於1969年在靜志、淨眾兩塔地宮發掘出土,內裡保存了精美的唐宋壁畫,還出土了數以百計的北魏至北宋時期供養舍利的金銀、銅鐵、陶瓷、玉石、漆木、玻璃器及絲綢珍品。而這109件文物中有「幾宗最」:目前所見時代最早的舍利容器——「大代興安二年」石函;最早的隋代鎏金銀塔、鎏金銀碗;目前北方地區最早的金漆木雕阿育王塔。

此外,除了十六國晚期至北魏早期的鎏金銅彌勒坐像、北齊天保六年(555)金銅立佛像、隋代彩繪描金白石菩薩立像、唐宋佛寶之外,眾多唐宋金銀器、北宋早期「官」字款定窯白瓷器等也悉數亮相。

據了解,此展將在明年3月中旬結束。(本報綜合)

本文來源:新浪

相关参考

國寶級文物輪番露臉 珠海私人博物館內有乾坤

唐代青銅鎏金馬拉車薄如紙的雍正時期的瓷碗乾隆年間的鏤空花雕瓶郭漢東的心願今天終於了了,他數十年珍藏的文物拂去灰塵,在他位於珠海的私人博物館驚艷亮相。不為世人所知的是,為了這一樁心願,郭漢東賣掉了家鄉房

國寶級文物輪番露臉 珠海私人博物館內有乾坤

唐代青銅鎏金馬拉車薄如紙的雍正時期的瓷碗乾隆年間的鏤空花雕瓶郭漢東的心願今天終於了了,他數十年珍藏的文物拂去灰塵,在他位於珠海的私人博物館驚艷亮相。不為世人所知的是,為了這一樁心願,郭漢東賣掉了家鄉房

軍隊爲擴建場地開山炸石,這一炸竟炸出中國第一件國寶文物

中國這片土地上曾經繁衍生息了無數帶勤勞有智慧的人,他們靠雙手養活了自己不說,還建造出無數文化瑰寶,有的已經被現代人發現,而有的至今還藏在厚土之中,等待着人們發掘,但是由於考古行爲在人們的認知中跟掘人墳

河北一磚廠塌方,考古隊請駐軍包圍現場,連挖2年帶走7000件國寶

中國封建社會的墓葬文化是一門十分高深的學問,不同朝代不同地區不同民族的墓葬儀式和墓葬規格都有明顯的差距。隨着近現代考古業的高速發展,越來越多的古代墓葬重現人們的眼前。考古界中有這樣一句俗語:漢墓出國寶

浙江一農民蓋豬圈,上山開採石料,結果一鎬下去刨出107件國寶

導讀:在浙江省臨海城西的括蒼鎮,有一座小山丘名叫王莊山。與周圍其它山丘不同,王莊山上石塊特別多,所以山腳下的張家渡村經常有村民上山採石,用來建房和修路。1956年冬天,張家渡村的一位村民,趁著農閑,打

中國被永久禁止出境展覽的3件國寶,其中一件曾被農民拿來餵雞

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中國在地球已經存在了五千多年,而我們的祖先非常的執迷於製作工藝品,並且讓人相當震驚的是,即使當時的科學技術完全不發達,但是他們卻製作出來很多精緻的工藝品,得到了後世的讚美,中國也憑藉

一對夫妻,嘔心瀝血20年,失敗131次復活千年國寶

一件國寶的千年傳奇,一對夫妻的傳承佳話。1988年7月,鄭州黃河遊覽區的工作人員張存生接待了一位特殊的客人。此人就是齊白石的弟子、時年70歲高齡的國畫大師盧光照。盧光照“黃河之美令人陶醉,但可惜啊!可

一對夫妻,嘔心瀝血20年,失敗131次復活千年國寶

一件國寶的千年傳奇,一對夫妻的傳承佳話。1988年7月,鄭州黃河遊覽區的工作人員張存生接待了一位特殊的客人。此人就是齊白石的弟子、時年70歲高齡的國畫大師盧光照。盧光照“黃河之美令人陶醉,但可惜啊!可

當年發掘雷峯塔地宮,真的在金盒子裏,發現了一隻白色蜈蚣嗎

1000多年前,篤信佛教的吳越國王錢俶,爲慶賀他的一位妃子誕下皇子,斥重金修建了一座佛塔,取名爲皇妃塔。而人們卻因該塔建造在夕照山上的雷峯之上,也就稱此塔爲“雷峯塔”。後來,這座塔又因一部《白蛇傳》的

老人上交國寶索要800萬元,文物局只給1萬元遭拒,轉身拍賣1980萬

老人拿國寶索要8百萬,文物局出價1萬被拒,後被拍賣出千萬高價在1995年秋意盎然的時候,北京有一個琉璃廠,人們接踵摩肩,特別的熱鬧開心。來來去去都是爲了淘到自己想要的文物,有一個70多歲的老人,工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