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人物 张景惠生平故事简介,张景惠历史评价,张景惠怎么死的?

Posted 关东军

篇首语:不怕学问浅,就怕志气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知名人物 张景惠生平故事简介,张景惠历史评价,张景惠怎么死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知名人物 张景惠生平故事简介,张景惠历史评价,张景惠怎么死的?

张景惠,字叙五,辽宁台安人。1871年6月21日(清同治十年五月初四)生。家道小康,曾读过两年私塾。少年时从其父张福生、兄张景全学做豆腐,以维持生计。长大后,自觉卖豆腐不如聚赌来钱快,开始经常出入于赌博场所,并在此间结交了一些行抢作案的不良分子。日久天长,在当地也有了些名声。

中日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加紧侵夺中国,1900年爆发了反抗外来入侵的义和团运动。是年春夏之交,英、美、俄等八国联军借口清政府“排外”镇压义和团,其中,帝俄单独调集步骑兵十七万人,分六路侵占东北三省,清政府在东三省的统治陷于瘫痪。一时间东三省地方不靖,盗匪蜂起。一些地方豪绅、商贾便纷纷组织“自卫团”、“保安队”等地方武装以保护各自的利益。此时,张景惠便乘机在家乡八角台(今台安县城)拉起“大排”,按地亩抽饷,成立保险队,自任队长。从此,他名声益大。

1901年初,张作霖在黑山县一带因扩充地盘与金寿山发生冲突,被金寿山偷袭,仓皇逃窜,欲投奔当时在海城一带的冯麟阁,以图东山再起。行至八角台时,张景惠和地方豪绅盛情款待并执意挽留张作霖,张景惠还让出首领位置,推举张作霖为八角台的团练长,自己甘当副手,从此张景惠与张作霖结成更有力的团伙。

1902年10月,张景惠随张作霖被新民知府增韫招抚收编。翌年初,新民巡防游击队成立,下设一营,张作霖为管带,张景惠与张作相、汤玉麟同为哨官。8月,清政府对地方军进行整编,张作霖被委任为新民府游击马队营管带,张景惠被提升为帮带。1908年,张作霖因剿匪有功,晋升为奉天八路巡防营前路统领,张景惠亦被提升为帮统,随后不久,他们一同奉命移驻郑家屯。1910年,张景惠与张作相、汤玉麟一同入奉天讲武堂受训。临行前,张景惠接受张作霖密托:注意收集省城军政动态和时事情况,如有变化,随时报告。

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发,东北革命党人张榕、蓝天蔚等新军将领拟策动奉天独立。张景惠闻讯急报远在郑家屯的张作霖,请急速带人来奉。此时奉天总督赵尔巽已知新军靠不住,也命张作霖率兵入省城拱卫。11月12日,奉天谘议局邀集各方面代表人物开会,张榕等欲在会上迫使赵尔巽响应革命,宣布东三省独立。此时,张景惠带人随张作霖将会场包围,以武力相胁,赵尔巽趁机成立了装点门面的“奉天国民保安会”,张景惠则在随后的一段时间里跟随张作霖大开杀戒,血腥镇压奉天革命党人。民国成立后,1912年9月,张作霖被赵尔巽保荐为陆军第二十七师师长,驻防沈阳,张景惠也当上了该师的团长。1917年5月,他又接替被撤职的汤玉麟,出任第五十三旅旅长。

1916年4月,值袁世凯复辟帝制的丑剧行将失败之际,张作霖与冯玉麟设计逼走当时的奉天督军段芝贵,夺得了督理奉天军务大权。1918年2月,皖系徐树铮为拉拢奉系与杨宇霆密谋,将直系军阀冯国璋从日本购置的一大批军火在秦皇岛港交货时予以劫夺。当张作霖派张景惠、丁超率两营人马到达秦皇岛后,一面与冯国璋所派领取军械人员聚赌、饮酒,一面窥视动静,伺机行动。待日方人员将军械点交完毕装上火车后,张景惠突然将军队布开,威逼火车调头开往沈阳,使这批有三万多件的军械全部落入奉军之手[1]。事后,北京政府对此提出抗议,奉军不予置理,却用这批枪械大肆扩军,先后增编七个混成旅,实力骤增,张景惠也由此当上了暂编奉军第一师师长。其时,张作霖支持段祺瑞的统一政策,派兵南下援湘,设奉军总司令部于天津,自任总司令,以徐树铮为副司令。而徐则私自募兵四旅,被张景惠告密,引起张作霖不满,徐被迫于同年9月引咎辞职,由孙烈臣继任副司令。1919年7月,孙烈臣调任黑龙江督军兼省长,张景惠继任奉军副司令。1920年9月,张景惠被任命为察哈尔都统兼第十六师师长,常住北京。

1922年4月28日,第一次直奉战争爆发。战前,张景惠由于曾与直系军阀吴佩孚结拜为盟兄弟,与张作相同持对直主和的态度,但未能阻止张作霖主战的决心。战争爆发后,身为奉军西路总司令的张景惠战无决心,行动迟缓,在战争开始后的第二天才从北京出发,赴长辛店前线司令部指挥作战。由于他指挥不力,致使西线奉军迅速溃败,整个奉军受其影响,很快便输掉了这场战争。战败后,张景惠未随张作霖退回东北,仍寓居北京,并被曹锟任命为新设的全国国道局督办,在北洋政府中依然位列高官。

1924年9月,第二次直奉战争开始,经过激战,奉军大获全胜,张作霖拥兵入关,控制了北京政权。此时,张景惠惊慌异常,恳请张作相、吴俊陞为其向张作霖求情,以修旧好。张作霖因取得了战争的胜利,又念其旧情,两人“遂消释前恨,和好如初”[2]。1927年1月,张景惠被任命为顾维钧内阁的陆军总长。同年6月,张作霖自任北京安国军政府大元帅,张景惠改任潘复内阁的实业总长。翌年6月,由于奉军在南方的战事接连受挫,加之日本帝国主义的逼迫,张作霖不得不从北京退回东北。6月3日,张景惠随同张作霖同车返奉,次日专车行至皇姑屯被炸,张作霖与吴俊陞当场身亡,张景惠身受重伤[3]。

张作霖死后,张学良被众人拥戴于7月4日在沈阳就任东三省保安总司令兼奉省保安司令。19日,东北临时保安委员会成立,张学良被公推为委员长,张景惠为委员;同时张景惠被任命为东三省特别行政区长官,常驻哈尔滨。1928年年底,张学良不顾日方的强烈反对与百般阻挠,毅然“易帜”,形成南北统一局面。1931年4月,南京国民政府任命张景惠为国民政府军事参议院院长,张原拟于秋后往南京就职,适逢“九一八”事变爆发,他也就此走上了投敌卖国的道路。

早在日俄战争期间,日军收买清军和土匪为其效劳,张景惠就曾把日军的密探安插在自己的队伍里,打入到俄军占领区,进行收集情报的活动。有时,他还亲自带领部队为日军运送军火,到俄军后方骚扰,割电线、毁铁路、烧仓库等[4]。以后,张景惠与日本的军政官员时有往来,深得日本人的信任,被视为“对日本人的惟一理解者”[5]。在张学良“易帜”前后,张景惠曾多次秉承日本人旨意,规劝张学良与日方搞好关系,惟日本人之命是从,因而被张学良疏远。

1931年,日本关东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后,为策划傀儡政权,千方百计在东北寻找代理人,张景惠便成为他们的理想人选。事变后他曾表示:“日本侵略东北不怨日本人,都怨张学良把日本悬案推给蒋介石,日本人要求解决,他却置之不理,日本人没法子才这样做;我们要与日本人合作才行。”[6]9月22日,即“九一八”事变爆发后的第四天,张景惠在沈阳秘密会见了事变的主要策划者、关东军高级参谋板垣征四郎,向板垣表示了投降之意,并要求日方提供武器以扩充警察部队,策应日军进占哈尔滨。板垣要求张景惠速回哈尔滨,维持地方治安,保护日本侨民,答应供给他武器,伺机宣布“独立”。次日,张景惠便同板垣所派的顾问新井宗治一同回到了哈尔滨。随后,张景惠从日本驻哈尔滨总领事馆领取到2000支步枪和大批子弹,成立了拥有三千多人的特区警备队。9月27日,宣布成立东三省特别区治安维持会,张景惠自任会长。28日,张发出通电,发表“独立宣言”,声明脱离国民政府,并在他的政府中任命了一批亲日分子。此后,板垣通过日本驻哈尔滨总领事大桥忠一、秘书官板本与张景惠多次密谈,达成了由张景惠组织东北政府,脱离中国,实行自治,凡事同日本交涉和有关铁路权益等协议。张景惠成为出卖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的汉奸。

11月中旬,日军占领齐齐哈尔后,任命张景惠为黑龙江省主席。但由于黑省人民抗日情绪高涨,马占山的部队仍在海伦一带继续进行抗日活动,张景惠迟迟不敢到齐齐哈尔就任,便与日军密谋诱逼马占山就范的对策。从12月初开始,张景惠便紧密配合日军,向马占山展开了大规模的诱逼攻势,迫使马一度就范。

日本侵略者在东北一面发动军事进攻,一面加紧制造傀儡政权,导演“建国运动”。1932年2月5日,日军攻占哈尔滨后,关东军司令部便召开“建国幕僚会议”,策划建立伪国的方案。2月12日,板垣赴哈尔滨,与张景惠商讨定于2月16日在沈阳召开成立东北行政委员会的会议,并诱逼马占山参加此会。当日晚6时,在沈阳大和旅馆召开了由日本人监视的“建国会议”,也称“四巨头(指张景惠、熙洽、臧士毅、马占山)会议”。次日午后,在张景惠的住宅又召开了第二次会议,按照关东军事先拟订的方案,决定成立伪东北行政委员会,张景惠被指定为委员长。18日,由张景惠领衔发表了一个宣言,宣布:“东北四省(包括热河)及一个特别行政区及蒙古各王公组织一个机关,名曰东北行政委员会。本会成立通电中外,从此与国民党政府脱离关系,东北各省区完全独立。”[7]

2月19日至24日,“建国会议”继续召开,25日以“东北行政委员会”的名义发表了由关东军司令部“建国幕僚会议”最后决定的关于建立“新国家”的方案。日本侵略者决定扶植废帝溥仪上台。3月6日,张景惠秉承日本主子的旨意,作为“迎驾”代表赴汤岗子“恭迎”溥仪就任伪满洲国执政。8日,张景惠陪同溥仪到达长春。10日,张景惠出任伪满洲国参议府议长兼北满特别区长官。9月,张任伪满军政部总长。从此,他在关东军操纵下领着十余万伪军,帮助打击原东北军和人民抗日武装,完成“武力统一”,迅速占领东北四省。

1934年3月1日,伪满改称帝国,溥仪重新“登基”为“皇帝”,张景惠擢升为伪军政部大臣。1935年5月21日,秉承关东军的意旨,溥仪免去郑孝胥伪满国务总理大臣的职务,任命张景惠为“国务总理大臣”。张景惠惟关东军之命是从,深得日本主子的信赖和赞赏。一次,总务厅长官在国务会议上大讲“日满一心一德”,临张景惠讲话时,他接过话头说:“咱是不识字的大老粗,就说句粗话吧:日满两国是两只蚂冷(蜻蜓)拴在一根绳上。”此语被日本人传诵一时,成为教训伪满官员的“警句”[8]。当时,日本在东北实行“拓殖移民”政策,需要在国务会议上通过法案。该法案严重侵犯了中国人民的利益和国家主权,遭到了包括一些伪满大臣在内的许多人的反对。而张景惠却说:“满洲国土地多的不得了,满洲人是老粗,没知识,让日本人来开荒教给新技术,两头都便宜。”[9]结果在他的主持下被通过。因为他的奴颜婢膝,被日本侵略者称为“好总理”。

1940年9月28日,张景惠代表伪满洲国发表声明,支持德、意、日三国军事同盟。1941年12月,日本对英、美宣战后的第四天,他立即去关东军司令部和海军武官府拜访,表示伪满政府决心与日本一道进行太平洋“圣战”,并祝贺日本取得“赫赫”战果。1942年3月,为庆祝伪满洲国建国十周年,他率领十六人作为“谢恩使节”,亲赴东京,拜谢日本天皇。1943年4月1日,日本首相兼参谋总长东条英机来东北“视察”时,趾高气扬,不可一世;张景惠则卑躬屈膝,极力逢迎,对东条英机提出的各种苛求都一一作了使其满意的回答,把东北的大批物资拱手奉送给日本远征军。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强大力量的压迫下,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在此前四天,张景惠随溥仪于8月11日逃到吉林省通化市。后又奉命返回长春,匆忙拼凑“治安维持会”,准备迎接国民党部队前来接收。但苏军很快攻占长春,他被苏军押送至苏联,关进监狱。1950年,张景惠被引渡回国移入抚顺战犯管理所,1959年5月因心脏病死于狱中。

注释

[1]王毅夫:《张景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沈阳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沈阳文史资料》第10辑,1985年版,第179页。

[2]王毅夫:《张景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沈阳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沈阳文史资料》第10辑,1985年版,第181页。

[3]金名世:《张景惠与奉派首领张作霖的关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吉林省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吉林文史资料选辑》第4辑,吉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04页。

[4]锡光:《张景惠其人其事》,《社会科学战线》1987年第1期,第209页。

[5]张玉芝:《“九一八”事变时期的张景惠》,东北三省沦陷十四年史总编室编《东北沦陷十四年史研究》第2辑,辽宁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37页。

[6]中央档案馆等编:《九一八事变》,《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档案资料选编》(一),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285页。

[7]易显石等:《“九一八”事变史》,辽宁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10页。

[8]溥仪:《我的前半生》,群众出版社1977年版,第347页。

[9]溥仪:《我的前半生》,第347页。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奉系军阀首领 原伪满洲国国务总理张景惠简介

张景惠(1871年6月21日-1959年1月11日),字叙五,满族,辽宁台安人。奉系军阀首领。九一八事变后沦为汉奸,曾任伪满洲国国务总理。>>1871年生于奉天八角台(今辽宁台安县)一个农民家庭。张景

历史人物 汉奸张景惠为什么会在日本人眼皮底下干了一件大好事呢

在中国人印象中,汉奸不是什么好人,也干不出什么好事,不过今天要说的这个汉奸,却在日本人眼皮底下,干了件大好事,让人感动不已。>>此人就是汉奸张景惠,他是张作霖的结拜兄弟,也是张作霖的忠心追随者,张景惠

历史人物 张景惠是怎么死心塌地的当上汉奸的 日本人都给了什么条件

九一八事变发生的第二天,张景惠通过一个名叫新井武夫的日本浪人,与日本关东军高级特务坂垣征四郎拉上了关系。9月22日,坂垣征四郎奉关东军司令部本部的旨意,亲自来到沈阳经三路张宅,与企图投靠日本的张景惠进

历史人物 张作霖的心腹爱将张景惠 整个东北沦陷的历史上离不开的重要人物

提起当年东北大面积被日本占领的事情,就不能不提到以张作霖、张学良为首的东北军队了,若不是张作霖被日本人陷害炸死,可能也不会发生之后的事情,但是其实整个东北沦陷的历史上,都绕不开一个重要人物,他就是张作

历史人物 张景惠是如何在汉奸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的 原因出在什么地方

提起当年东北大面积被日本占领的事情,就不能不提到以张作霖、张学良为首的东北军队了,若不是张作霖被日本人陷害炸死,可能也不会发生之后的事情,但是其实整个东北沦陷的历史上,都绕不开一个重要人物,他就是张作

知名人物 张景欧人物简介

·张景欧张景欧,植物检疫专家。我国植物检疫事业的先驱,他创办了我国第一个植物检疫机构;参预制订我国早期的植物检疫法规;探索检疫技术;培养了一代检疫人才。为我国植物检疫事业的创建与??拓作出了贡献。张景

知名人物 张景龄人物简介

·张景龄张景龄,有机磷化学家、教育家。毕生致力于师范教育和科学研究事业,培养了几代科技人才。创办了华中师范大学农药化学研究所,在我国近代磷有机化学和农药化学的教育和研究中均作出了贡献。张景龄,1927

历史人物 近代人物张景中简介

近代人物中文名:张景中别名:张井中出生地:河南省汝南县出生日期:1936年毕业院校:北京大学代表作品:《数学家的眼光》,《帮你学数学》,《新概念几何》张景中院士、计算机科学家(历史lishixinzh

历史人物 明朝医学家张介宾简介,《类经》作者张景岳的医术怎么样

人物生平张景岳生于嘉靖四十二年,自幼聪颖,因祖上以军功起家,世袭绍兴卫指挥使,“食禄千户”,家境富裕。从小喜爱读书,广泛接触诸子百家和经典著作。其父张寿峰是定西侯门客,素晓医理。景岳幼时即从父学医,有

知名人物 张景钺人物简介

·张景钺张景钺,植物形态学家,教育家。我国植物形态学和植物系统学的开拓者。1926—1938年间发表的论文,是我国植物形态学、发育解剖学、生理解剖学、实验形态学的最早文献。1934年著文介绍植物徒手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