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如何成为鼎盛时代?唐太宗实行经济藏富于民

Posted 唐朝 唐太宗

篇首语:送饥者一条鱼,只管一天不饿;教他学会捕鱼,能使他永不受饿。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唐朝如何成为鼎盛时代?唐太宗实行经济藏富于民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唐朝如何成为鼎盛时代?唐太宗实行经济藏富于民

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吏治清明固然重要,但是更具有根本意义的是树立怎样的国策,给今后的国家和社会打下什么样的基础。唐太宗刚刚登基后不久,君臣之间就曾经围绕这个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唐太宗回忆道:当初我对魏征说大乱之后不易大治。魏征不同意我的意见,认为大乱之后反而容易治理。就像危难当头,人都想求生,怕乱就盼望稳定,希望治理就容易调教。魏征说的就是“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的道理。他还提出著名的治国原则,那就是“行帝道则帝,行王道则王”。也就是说统治者怎样对待百姓,百姓就会怎样对待君主,这是相对应的,正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所以,如果实行以德治国的国策,就一定会成为文明高尚的泱泱大国。

在座的大臣们都觉得魏征说的是书生之言,按照他的意见办,国家必定大乱。但是,唐太宗却听进去了,力排众议,确立“以德治国”的基本国策,力行不倦。其实,唐太宗内心并不踏实,他总觉得善人治国,少说也得百年才能成为文明之邦。因此,他做了长期坚持的思想准备。但是,结果让他大感意外,只过了短短几年,唐朝就实现了天下大治。贞观七年,唐太宗回顾这场决定国家走向的大论战时,说道:“贞观初,人皆异论,云当今必不可行帝道、王道,惟魏征劝我。既从其言,不过数载,遂得华夏安宁,远戎宾服。”欣喜之情,溢于言表。谦虚的唐太宗把这个功劳全都归于魏征,说幸亏有了魏征这位“良工”,才将他这块“石头”雕琢成为美玉。推善与人,真君子也。唐太宗的这番表现,本身就是以德绥远的典范。

“以德治国”是当政者经常挂在嘴边的话,怎么才能真正落实于行动之上,而不是流于粉饰太平呢?唐太宗给后人做了很好的榜样。唐朝是如何做到的呢?魏征曾经把治国的核心问题简明扼要地向唐太宗做了阐述:“君何以名?为君尊天事地,敬社稷,保四国,慈爱万民,薄赋敛,轻租税,臣亦与焉。”这是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经典表现,国家政务千万条,最根本的只有一条,那就是爱护百姓。怎么做呢?两个字:轻税。

把财富集中于国家,还是“藏富于民”,唐朝有着前车之鉴。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有为的王朝,短短30多年之间,结束数百年的分裂局面,人口户数翻了一番多,从开国时不足400万户,直线上升至900万户;修葺北方万里长城,开凿从江南到洛阳、再到幽州的“之”字形大运河,绵延千里,把中原、河北和江南三大区域紧紧联系在一起,再通往首都长安所在的关中。对外方面则北平突厥,南绥百越,西逐吐谷浑,东征高句丽。隋朝所做的事情,从国家的角度来说,都是必要的。既然如此,为什么隋朝这个大帝国会轰然倒塌、毁于一旦呢?这决不是市井流传的隋炀帝猎色所致。

中国古代的税收基本上是人头税,官方勤于清点户口,实质上是为了增税。反过来,老百姓(603883,股吧)就会想方设法从官方的户籍上逃匿隐漏。所以,古代户口数从来不准确,户口增减反映的是官方与百姓的税收之争。隋朝在短短时间内实现户口的倍增,并不是人口繁衍的结果,而是朝廷严厉税收政策的产物,户口倍增就意味着税收成倍成倍地增加。为了增税,隋朝还实行小户制,要求子女成年后成婚分家,官方可以增加新的户税。但是,子女都分家,父母就难以老有所依,这同传统的道德相悖。

唐太宗曾经让臣下清点隋朝留下的仓库,经过隋末唐初的动乱与战争,竟然库存量还能够让唐朝使用五六十年。换句话说,隋朝38年征收的赋税,够得上全国使用将近百年,税率之高,令人咋舌。国家兴建的大型工程,是善是恶,不仅要看是否有利于国家,还要看老百姓是否能够承担,超过这个限度,与民争利,则虽善犹恶。唐太宗君臣总结隋朝覆灭的惨痛教训,指出:“凡理国者,务积于人,不在盈其仓库。古人云:‘百姓不足,君孰与足。’但使仓库可备凶年,此外何烦储蓄!后嗣若贤,自能保其天下;如其不肖,多积仓库,徒益其奢侈,危亡之本也。”何其深刻!

有鉴于此,唐太宗反其道而行之,登基时户数仅剩400万户左右。按照一户五口的最低标准换算,损失人口近3000万。唐太宗难道不知道隋末数年动乱不可能伤亡百姓过半?如果像隋文帝那样把官吏派到乡村挨户搜查,不就都找出来了吗。可是,唐太宗没有这么做,他认了这笔糊涂账,真是“难得糊涂”。而且,他还从法律上限制子女分家,规定父母在,子女分家要处罚。这更是不利于税收的增加。说白了,唐太宗是在放水养鱼。什么“以德治国”、“藏富于民”,国家是要让利的,这不是喊出来的,而是真金白银做出来的。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中国历史富豪名人,除了有钱之外就是有权了

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中,中国的经济实力在全世界一直是首屈一指的,同样藏富于民的中国社会,也诞生了许多超级大富豪,一起来看看都有哪些历史人物富可敌国,财富值又究竟大到什么程度呢?>和珅>钮祜禄氏,原

唐朝历史 刘禹锡是什么家

盛唐时期经济发达,民风开放,这一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鼎盛时期,不管是军事经济还是文化都数一数二,多产诗人也是这个时代的特点,李白、杜甫、白居易等都是代表人物,留下了千百篇诗作,为后人带来宝贵的文化遗

宋朝历史 宋朝人吃什么

宋代是我国烹饪技术承上启下的大发展时期,煎、炒、爆、炖、炸等今天常见的中式烹飪技法在当时均已出现。南宋时临安的大型餐馆,仅名菜就已高达数百种。宋朝不光国富,而且藏富于民。宋朝工商业非常发达,汴京的从业

宋朝历史 宋朝人吃什么

宋代是我国烹饪技术承上启下的大发展时期,煎、炒、爆、炖、炸等今天常见的中式烹飪技法在当时均已出现。南宋时临安的大型餐馆,仅名菜就已高达数百种。宋朝不光国富,而且藏富于民。宋朝工商业非常发达,汴京的从业

历史人物 剥削农民比地主狠

  有学者说过,坐了龙庭的仍然是一个「小农」,因为他的历史视界非常狭隘,其治国理想就是建立一个以自耕农为主体的小农社会。>  「小农」也常常谈到要藏富于民,不过。他所谓的「富」是指满足人们物质生活最低

唐武宗李炎为何要灭佛 大唐王朝

...他为什么要灭佛呢?国家经济和统治阶级权力受到威胁在唐朝的鼎盛时期,例如太宗玄宗时期,国力强盛,帝王对佛教的基本态度是既管理扶持又整顿,而且稍加以利用,佛教可以成为统治者的工具。然而,安史之乱以后,唐朝...

为什么唐朝能够成为封建王朝的巅峰时期

为什么盛唐之后封建王朝逐渐衰弱?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当提起封建王朝的鼎盛时代,无一例外会说是汉唐。汉唐王朝的自信、尚武让这两个王朝人才辈出、声名远扬。国祚四百年的汉朝让我

唐武宗李炎为什么要灭佛 大唐王朝解密

...他为什么要灭佛呢?国家经济和统治阶级权力受到威胁在唐朝的鼎盛时期,例如太宗玄宗时期,国力强盛,帝王对佛教的基本态度是既管理扶持又整顿,而且稍加以利用,佛教可以成为统治者的工具。然而,安史之乱以后,唐朝...

唐朝历史 唐朝社会历史经济文化简介

唐朝(公元618年―907年)是由唐高祖李渊建立起来的强大王朝,它与汉朝同成为中华民族中兴的两个时代,并以其前所未有的辉煌与繁荣开创了中国的新纪元。隋朝末年,当隋炀帝四处攘乱之际,驻守太原的唐国公李渊

文成公主入藏促进汉藏两地关系的和谐交流

文成公主,唐朝宗室女,生于公元625年,贞观十五年奉唐太宗李世民之命远嫁吐蕃和亲,嫁与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为王后,藏族尊称其为甲木萨。下面小编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文成公主简介。文成公主画像史料对于和亲前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