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秘闻 乾隆刚继位,立马将此人凌迟处死
Posted 秀才
篇首语:没有一贯的蔑视,又怎能不断地欣赏呢?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秘闻 乾隆刚继位,立马将此人凌迟处死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秘闻 乾隆刚继位,立马将此人凌迟处死
导读:自从满清入关开始,直到清朝灭亡,共有过10位皇帝,除了以“康乾盛世”留名于世的康熙和乾隆外,雍正也是一个比较著名的皇帝。虽然雍正仅在位13年,但他一直勤于政事,没有到江南游玩过,也没有到承德避暑山庄修养,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放在了处理朝廷事务上。
客观来说,雍正手腕也很强硬,凡是阻碍或威胁到他权力的人,都被一一铲除,如年羹尧、隆科多等。雍正并非昏君,更不会滥杀无辜,在他去世之前,留下了一道遗嘱,只为了保护一个不起眼的秀才。然而,雍正刚刚死去,乾隆就不顾众人的反对,立马将这个秀才凌迟处死。
曾静,清朝时期永兴县人,号蒲潭先生,家境也不是太富裕。与其他读书人一样,曾静学习也非常刻苦,希望有朝一日能够金榜题名,甚至幻想着自己能被钦点为状元,以实现光宗耀祖的愿望。俗话说,理想很丰满,现实却非常骨感,或许曾静压根就不是读书的料,40多岁还只是个秀才。
上有老下有小的曾静,已经对科举考试失去了希望,开始重新规划未来。当时江南有不少反清复明人士,曾静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读了吕留良的一些书籍,顿时心潮澎湃,感觉自己找到了目标,那就是推翻清朝。于是,他就悄悄地去浙江吕家拜访,但此时吕留良已经去世,其儿子将父亲的书籍都交给了曾静。
回到家中后,曾静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自己对吕留良的书籍进行研读,反清复明的决心越来越坚定。虽然曾静满腔热血,但有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摆在他面前,没钱没权也没号召力。若是换作一般人,肯定就知难而退了,但曾静却不向困难低头,大有一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姿态。
经过多方打听得知,岳飞的后代岳钟琪,现在是川陕总督,若是能够得到他的支持,自己反清大计指日可待。于是,他就花了一整晚的时间,给岳钟琪写了一封上万字的书信,并认为他肯定会被自己打动。然而,岳钟琪对朝廷相当忠心,立马赶回京城,当面将曾静的这封信呈交给雍正皇帝。
雍正对此事相当重视,处理了不少相关人员,焚毁了吕留良的遗著,并将他开棺戮尸,家人也被流放。曾静吓得不知所措,认为皇帝无论如何都不会自己,肯定会被诛三族。令人不解的是,雍正只是稍微批评一下曾静,说他本质上是不坏的,只是受到了一些人的影响,并很快将他无罪释放。
此后,雍正对满朝文武解释道:“曾静诋讥及于朕躬,而吕留良则上诬圣祖皇考之盛德。”也就是说,曾静只是一个秀才,没有啥能力,充其量也就是诋毁朕的名誉,这不伤大雅。而吕留良则不同,他居然写书污蔑圣祖康熙大帝,对于这种事,朕绝不能容忍。
虽然曾静被皇帝特赦,但他战战兢兢,每天都提心吊胆,万一皇帝哪天脑袋一热,说不准就把自己咔嚓了。一位与曾静认识的官员,将曾静的担心上报给了雍正,雍正无奈地笑了几声,为了安慰曾经,就下了这么一道圣旨:“朕绝不杀曾,且朕之子孙将来亦不得以其诋毁朕躬而追求杀戮。”
雍正的这道圣旨,让曾静非常开心,终于摆脱了之前的那种恐惧,每天都哼着小曲。令他懵逼的是,乾隆刚坐上皇位,就命人将曾静抓到京城,亲自提审了他。几天后,乾隆就下令将曾静凌迟处死,大臣们都说这有违先皇的遗诏,乾隆却说了“诽谤先帝”四个字,众人都不敢再说什么。有人认为,乾隆的胸襟太过狭窄,而且有不孝之嫌疑,你觉得呢?
相关参考
三国是我国历史上最混乱的时候,也是我国历史上产生名人最多的年代。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三国同时也是最巨大的舞台,这个舞台上翩翩起舞的人,在这个舞台谢幕的时候,他们通过在这个舞台上无与伦比的表现,获得了至
导读:古代的皇帝,虽然手握天下大权,几乎可以为所欲为,但却不敢违背祖训及先皇遗诏,否则将留下不忠不孝之骂名。在清朝时期,雍正去世前,却留下一道遗诏,不允许后世子孙为难一个秀才,更不可以将其杀害。但是,
导读:古代的皇帝,虽然手握天下大权,几乎可以为所欲为,但却不敢违背祖训及先皇遗诏,否则将留下不忠不孝之骂名。在清朝时期,雍正去世前,却留下一道遗诏,不允许后世子孙为难一个秀才,更不可以将其杀害。但是,
和珅是我国历史上臭名昭著的贪官,他的贪腐,是清朝乾隆年间官风的一个体现。在乾隆皇帝的信任下,和珅作威作福,中饱私囊,积累了巨大的财富。如此种种,即便是已经登基的嘉庆皇帝,也只能敢怒不敢言。嘉庆皇帝登基
蒯通,秦朝范阳人士,虽然他的名气不大,却差点改变了历史走向。蒯通谋略过人,且口才相当了得,曾经仅凭三寸不烂之舌,让武信君轻不费吹灰之力就得到三十座城池。韩信投奔刘邦之后,被拜为大将军,蒯通来到韩信的军
魏璎珞,乾隆刚立魏璎珞之子为太子,为何立马去天坛许愿,希望太子
乾隆刚立魏璎珞之子为太子,为何立马去天坛许愿,希望太子早点死?乾隆的前面是这样说的,如果太子不能承担大清朝重任,那么就请他快点死,不要耽误了大清江山社稷;如果太子贤能,可以担当大清朝重任,那么就保佑他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立马带人回到老家,除了祭拜先祖外,还赏给父老乡亲不少银两,尤其是曾经帮助过自己的刘继祖一家,赏赐极为丰厚。过了一段时间,从外面漂泊回来的一位中年人,他小时候与朱元璋经常在一起玩,也就
历史秘闻 此人听说发小做了皇帝,立马进宫拜见,刚说话就被皇帝一刀砍了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立马带人回到老家,除了祭拜先祖外,还赏给父老乡亲不少银两,尤其是曾经帮助过自己的刘继祖一家,赏赐极为丰厚。过了一段时间,从外面漂泊回来的一位中年人,他小时候与朱元璋经常在一起玩,也就
唯一敢在乾隆前“没大没小”的人,若不是他,和珅就被凌迟处死了
一七一九年的时候,刘墉出生在山东的一个富裕的家庭里,他的曾祖父曾是顺治年间的进士,祖父是四川布政使,父亲在乾隆年间身居高位。刘墉在一个世代为官的家庭出生成长,在良好的家庭氛围的影响下,可以说,他从小就
努尔哈赤是大清帝国的缔造者,膝下子嗣共十六人。为了登上至高无上的皇帝宝座,诸皇子之间陷害使绊异常激烈。努尔哈赤之后,皇太极继承了王位,史称崇德皇帝。事实上,按照尊卑长幼排序来讲,这个皇位怎么也轮不到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