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秘闻 乾隆却违背旨意,将此人凌迟

Posted 乾隆

篇首语:知识比金钱宝贵,比刀剑锋利,比枪炮威力大。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秘闻 乾隆却违背旨意,将此人凌迟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秘闻 乾隆却违背旨意,将此人凌迟

导读:古代的皇帝,虽然手握天下大权,几乎可以为所欲为,但却不敢违背祖训及先皇遗诏,否则将留下不忠不孝之骂名。在清朝时期,雍正去世前,却留下一道遗诏,不允许后世子孙为难一个秀才,更不可以将其杀害。但是,乾隆刚坐上皇位,就公然违背父亲的遗诏,果断将该秀才凌迟处死,究竟是为何呢?

曾静,出生于康熙18年,本来读书也相当努力,想通过科举考试混个一官半职,且不说光宗耀祖,至少后半生衣食无忧。但是,现实却非常残酷,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却只考中了秀才,这对他的打击相当大。眼见科举无望,曾静心灰意冷,并放弃了这条看似诱人的道路。

雍正初年,因一次机缘巧合,曾静认识了几个反清复明的人士,并得到了当时吕留良的几本书籍,让他热血沸腾,就萌生了推翻清朝的念头。为此,曾静就把自己关在家里很长时间,仔细研读反清复明的书籍,并开始筹划反清事宜。当一切准备妥当之后,他却发现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就是自己就是个三无人士,没兵没权也没钱。

如果是平常人,肯定会放弃这个不切实际的念头,但曾静却是个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是。就在此时,他听说时任川陕总督的岳钟琪,是南宋抗金名将岳飞的后代,不仅个人战斗力强悍,而且手握重兵,若能成功劝说他反清,成功的可能性就会大大提高。

经过曾静的分析,岳飞当年非常痛恨金兵,从某方面来说,他就是因金兵而被处死。作为岳飞的后代岳钟琪,肯定留着先祖的血脉,对现在的满清也会痛恨。当天晚上,曾静就连夜给岳钟琪写了一封信,信的内容慷慨激昂,他自己都被感动的一塌糊涂,并认为岳钟琪可能也会被感动,进而起兵反清。

令曾静没想到的是,在读完这封信后,岳钟琪想都没想,就亲自将信上交给雍正皇帝,以此表达自己对朝廷的忠心。历朝历代的皇帝,对造反之人绝不会手软,雍正也不例外。看完此信后,雍正帝果断命人将曾静、吕留良抓到京城,受此牵连的还有不少官员。此时的曾静万念俱灰,认为自己必死无疑,神仙也救不了自己了。

出乎意料的是,吕留良等人全被处死,他们的家人也都被流放,唯独曾静只被教育了一番,就被无罪释放了,这让他一脸懵逼。对于为何不严惩曾静,雍正给出了这样的理由:“曾静诋讥及于朕躬,而吕留良则上诬圣祖皇考之盛德。”意思是说,曾静只是诋毁我个人,并没有涉及到圣祖(康熙),没有什么大罪。而吕留良等人则不同,他们诋毁圣祖,绝对不可饶恕。

尽管如此,曾静却每天活在恐惧当中,害怕哪天雍正帝万一反悔,不仅自己小命不保,就连家人也要受到牵连。雍正听说后,就把曾静叫到宫中,不仅对他进行一番安慰,而且为了打消其忧虑,亲手你定了一道圣旨,其内容为:“朕绝不杀曾,而且朕之子孙将来亦不得以其诋毁朕躬而追求杀戮。”

雍正的这道圣旨很好理解,不但表明自己不会杀曾静,还绝不允许其子孙以诋毁先皇之名义将其杀害。但是,在雍正去世后,刚坐上皇位的乾隆就公然违背先皇旨意,将曾静抓到京城,并以“诽谤先帝”的罪名,将他凌迟处死。从此事就可以看出,乾隆的容忍之心,与他父亲雍正就不在一个档次上。

相关参考

历史秘闻 乾隆刚继位,立马将此人凌迟处死

导读:自从满清入关开始,直到清朝灭亡,共有过10位皇帝,除了以“康乾盛世”留名于世的康熙和乾隆外,雍正也是一个比较著名的皇帝。虽然雍正仅在位13年,但他一直勤于政事,没有到江南游玩过,也没有到承德避暑

历史秘闻 乾隆刚继位,立马将此人凌迟处死

导读:自从满清入关开始,直到清朝灭亡,共有过10位皇帝,除了以“康乾盛世”留名于世的康熙和乾隆外,雍正也是一个比较著名的皇帝。虽然雍正仅在位13年,但他一直勤于政事,没有到江南游玩过,也没有到承德避暑

历史人物 雍正叮嘱儿子不能杀此人,乾隆却一上位马上斩杀此人

古代的皇帝权力极大,可谓真正的金口玉言,他的话谁也不敢违抗,若臣子百姓胆敢忤逆,那么就有的苦头吃了,甚至包括皇子皇孙在内的亦是如此。>即便是先祖先皇去世,在位的皇帝也会遵照祖训,不敢随意篡改违背,因为

雍正死前留下一道遗诏,乾隆都不敢违背,慈禧却为了一男人公然违背

导读:爱新觉罗·胤禛,康熙的第四个儿子,三十一岁时被封为雍亲王。公元1722年11月,康熙帝驾崩,胤禛继承了皇位,即雍正皇帝。在位十三年间,雍正兢兢业业,每天起的比鸡早,大半夜才能上床睡觉,除了吃饭、

历史秘闻 雍正死前留下一道遗诏,乾隆都不敢违背,慈禧却为了一男人公然违背

导读:爱新觉罗·胤禛,康熙的第四个儿子,三十一岁时被封为雍亲王。公元1722年11月,康熙帝驾崩,胤禛继承了皇位,即雍正皇帝。在位十三年间,雍正兢兢业业,每天起的比鸡早,大半夜才能上床睡觉,除了吃饭、

圣旨是伪造的,把此人拉出去砍了

皇帝在给大臣下达命令,或者宣布重大事情时,基本会采用口谕、圣旨等方式,见到圣旨如同见到皇帝本人,谁都不能违背旨意,必须奉旨行事,否则吃不了兜着走。明朝隆庆年间,使者带着圣旨来到军营,将军非但不遵从,反

乾隆皇帝为何将孝子官员凌迟

  人都喜欢听人说好听的,据说这是人的弱点,与生俱来的。越是位高权重的人,就越好这口。这不是说,居于上位的人,人类的弱点就体现得比较充分。上面的老爷,这种毛病,往往是下面的人给惯出来的。有这种毛病,史

历史人物 雍正曾承诺保全曾静,乾隆一上位却将他凌迟而死

今天本站小编给大家带来了曾静的一些趣事,欢迎阅读评论。>清朝的乾隆皇帝自诩为“十全老人”,不仅仅认为自己的功绩强大,而且还认为自己的品德也极为完美,尤其是在孝顺方面更无可指摘。然而就是这么一个以孝心自

此人比和珅还能贪,仅用五年就成“世界首富”,最终被皇帝凌迟几千刀

一提到古代的大贪官,估计几乎所有人首先相当的就是和珅。他依仗着乾隆皇帝的宠爱,运用诡异的敛财手段,在二十多年间,共贪污了近11两白银,这还不算那些奇珍异宝,其财富超过了当时清朝政府十五年财政收入的总和

历史秘闻 此人比和珅还能贪,仅用五年就成“世界首富”,最终被皇帝凌迟几千刀

一提到古代的大贪官,估计几乎所有人首先相当的就是和珅。他依仗着乾隆皇帝的宠爱,运用诡异的敛财手段,在二十多年间,共贪污了近11两白银,这还不算那些奇珍异宝,其财富超过了当时清朝政府十五年财政收入的总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