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秘闻 秀才对出的下联惹得哄堂大笑
Posted 秀才
篇首语: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秘闻 秀才对出的下联惹得哄堂大笑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秘闻 秀才对出的下联惹得哄堂大笑
清朝嘉庆年间,山西一地有个李秀才,自幼聪慧过人,才思敏捷,善于吟诗作对,但令人啼笑皆非的是,不管是什么样优雅的诗词,只要从他口中说出来,必定变味,变得诙谐,滑稽,且诗词俗的令人大跌眼镜,全然登不上大雅之堂,因此,常常惹得大家哄堂大笑,也得了一个外号——李歪才
李歪才小的时候,那时候还在上私塾,有一天,老先生突然后背痒痒的,便叫李歪才帮他抓一抓,李秀才便帮着老先生是一顿的狂抓,片刻后,感觉手酸了,便问道:“先生,好了吗?”,只听老先生说道:“继续抓!”
李歪才一听,心凉了半截,手早已酸的不行,回应道:“还要抓呀?”,老先生看他也累了,便有意想借此机会,试探他一番,说道:“这样吧,我出一副上联,你能对出下联,就不用抓了,对不出的话,那就继续抓”,李歪才一听,那还不简单,急忙应承道:“那先生快出上联吧!”
上联:痒痒抓抓,抓抓痒痒,越痒越抓,越抓越痒
老先生这上联出的很巧妙,取抓痒为题,将抓痒的境况全部融入对联之中,令人称奇,言毕,便将目光投向了李歪才,看他能对出什么样的下联来,只见李歪才沉思了片刻,随口吟出了一下联来
下联:生生死死,死死生生,先生先死,先死先生
李歪才边念下联便狂笑,吟完便跑了,先生一听,顿时是气晕了,这下联出的太俗太损了。
李歪才长大后,有一年,当地举办了一场文人才学切磋的聚会,李歪才闻之后,也乐呵呵的跟着去了,顺便看看能不能讨杯酒喝。
一大帮的读书人在一个老学究的带领下,在后院中赏花看水,预借景生对,而这位老学究自恃年龄大资格老,学富五车,便一脸的得意,开口说道:“老夫有个上联,请大家赐下联”,言毕,便吟出一上联来
上联:红花不香,香花不红,玫瑰花又香又红
在场的文人们一听,纷纷语塞,这上联看似平常,实则难度颇高,因此,大家你看我的,我看你的,愣是没人能对出完美的下联来,正当大家面面相觑时,只见李歪才在一旁掩面偷笑,随即站了出来,说道:“我来对下联”,随口吟出一下联来
下联:臭屁有响,响屁有臭,连环屁更响更臭
李歪才这下联一出,在场的人顿时炸开了锅,纷纷狂笑不已,眼泪都要出来了,下联虽缺少雅致,但对仗却工整,也能凑合为一对。
饭后,大家正坐在茶房喝茶,切磋才华,由于是现煮的工艺,因此,煮茶的人,拿扇子扇风时,另一边白烟滚滚,这生动的景象被一秀才所借,便吟出了一上联来
上联:吸烟摇扇,眼前风云际会
这上联出的非常的大气,此联一出,在场的文人们纷纷拿出自己的得意之对,一一献上下联,但良莠不齐,水准各一,这时候,人们想起了李歪才,要他也对一个下联来,凑巧的是,李歪才正在撒尿,于是,便边撒尿,边对子,且将自己的情景融入到了对联之中
下联:撒尿放屁,胯下雷雨交加
李歪才这下联一出,在场的文人全部都笑得人仰马翻的,个个捧着肚子,都说不出话来,而李歪才吟毕,便头也不回的,扬长而去。李歪才也因为这样的无状和诙谐,导致了其一生只能混到了秀才的功名,后来怎么考试,均都落榜,也是令人唏嘘不已。
相关参考
古代的县令,作为县城的最高长官,通常需要具备相当的才能,否则难以胜任。所处的朝代不同,县令的官衔也不尽相同,有的可能是正五品,也有些是正七品。自从科举制度建立后,县令大多都是进士出身,且不说管理之才如
文字的出现,对于人类文明来说意义非凡,据说汉字由上古时期的仓颉所造,属于古人智慧的结晶。自从有了文字,不仅可以保存记录古代发生的事件,还催生了相关历史文化的产生,包括却不限于诗词歌赋,它们共同构成了传
说道中国的对联文化,上可至五代十国,下可至明清,对联文化在漫长历史长河的积淀中经久不衰,反而如同甘醇的酒酿,越发浓厚。直至今天,对联依旧是家家户户逢年过节的必需品,对联对于人的作用无外是这几条,一者可
对联,俗称对对子,起源于五代十国,如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历史上有许多对对子的高手,我们熟知的有北宋文豪苏轼和他的好朋友佛印,明朝大才子解缙,清朝大才子纪晓岚。这些人能被我们熟知,很大一部分与他们
对联作为中华文化组成的一部分,自古以来受到了历朝历代才子们的追捧和喜爱,在闲暇时约上几个好友,走在郊外的绿荫小道上,看着潺潺溪水,绿柳成荫,借景生题,以景为对,对上几幅,乐趣颇多。历史上,许多著名的诗
说起对联,大家都不陌生。无非是一个人出上联,另一个人对出下联,但是这个下联得对仗工整,意境结合,这样才能称为佳对。古代很多文人墨客都钟爱对对子,他们诗词歌赋,样样精通。闲暇之余,还会叫上三五个好友,用
对联作为中华文化的艺术瑰宝,可谓是历千年而不衰,经过了两宋的成熟期,到了明清两朝达到历史的高峰,成为了文人雅士们平时最喜欢的消遣方式之一,纵观历朝历代,像北宋的苏东坡,明朝的解缙,清朝的纪晓岚,这些个
对联,又称楹联或对子,也称联语,一般上联叫出句、对公或对首,下联叫对句、对母或对尾,它讲究的是字数相等、平仄相合、词性相对、内容相关,一副上佳的对联,足可媲美一部鸿篇巨著,在古代,文人相交,以文会友,
千古绝对!上联:“孙悟空,金箍棒,能长能短”,下联太经典了是的,咱们今天来讲一讲对联故事,根据史料记载啊,对联文化起源于五代十国,兴盛于明清两代,到如今已经发展的十分完善了。喜欢历史的朋友们都知道,我
对对联是古人的重要娱乐活动之一。文人骚客聚集在一起,喝两壶小酒,出一两个对子,调侃调侃对方,也增进一下感情。不过,对联具有雅俗共赏性,不只有书生会在闲来无事的时候,聚在一起对对联,贩夫走卒,街头巷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