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秘闻 下联很精妙
Posted 历史
篇首语:关山初度尘未洗,策马扬鞭再奋蹄!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秘闻 下联很精妙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秘闻 下联很精妙
说起清末四大肱骨之臣,熟悉清史的伙伴一定不会陌生,有李鸿章,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他们各有千秋,替大清执掌一地之疆域,撑起了摇摇欲坠的大清江山,但奈何清廷在慈禧的折腾下,闭关锁国,穷奢极欲,任谁也无法扶起即将倒下的晚清。今天,笔者要说的故事,是四大肱骨大臣之一的张之洞。
张之洞出生在贵阳,是满清洋务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据史料记载,张之洞自幼聪慧,才思敏捷,小小年纪便善于吟诗作对,在当地有着“神童”的美誉,受到了族中长辈的宠爱,也受到了私塾先生喜爱。
一年的春游,私塾先生带着学堂的一众学生来到了郊外,一边赏景一边作对,春风袭人,非常的惬意,一行人在经过一处果园时,先生看到了不远处有一颗主干弯曲的桃树,一时想到了一上联,有意考一考一众学生,便随口吟出
上联:驼背桃树倒花开,黄蜂仰采
这上联出的很精巧,充满了妙趣,联中既取之实景,且以“驼”、“倒”,“仰”三种形态连成一体,可谓是构思奇巧,有趣,上联意思是说,桃花树主干弯曲,如同驼背,花朵向下,黄蜂采蜜只能仰采。言毕,便将目光投向了一众学生,只见学生们纷纷苦思冥想,抓耳挠腮的,这时,小张之洞若有所思,笑了笑,脱口而出一下联
下联:瘦脚莲蓬歪结籽,白鹭斜观
小张之洞这下联应对经典,与上联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联中以“瘦”、“歪”、“斜”三种形态来对下联,下联之意是说,莲蓬枝干瘦弱,因此莲蓬长歪了,结的籽自然无法正常直观,莲池中的白鹭只能斜着观赏,上下联对仗严丝合缝,稳中见谐趣!
先生一听小张之洞反应如此之快,且应对之工整,当即非常的高兴,连连称妙,对其更是增添几分的喜爱,随即一行人又往前走,不知不觉中,走到了一处竹林时,只见竹林中有一只小猪不停的在里面到处奔跑,先生见此,又心生一上联
上联:小猪拱小竹,小猪一动,小竹一动
先生这上联取之实景,采用谐音的手法,小猪谐音小竹,将竹中小猪奔跑,撞到竹子而动为题,非常的巧妙,随即,便让学生们应对下联,但是这次仍然还是被小张之洞给抢了先,率先吟出了一下联
下联:胡嘴对壶嘴,胡嘴一撅,壶嘴一撅
原来,小张之洞看到了不远处田头有一老翁正手捧这茶壶在喝水,便想到了下联,以此为对,堪称经典,先生一听,顿时哈哈大笑,连连称妙,直竖起大拇指称赞。
亲爱的朋友们,你们有更好的下联吗?赶紧来试试吧!
相关参考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在古代,文人雅士追求的是才学,像诗词歌赋,琴棋书画等等,无所不爱,而在民间,老百姓却喜欢对联,只因其充满了浓厚的趣味性,且朗朗上口,不必精深功底,只要稍通文墨,便可信手拈来,对上几幅
古代人没有特别的娱乐措施,逢人就来对对子就是一大乐趣,那些对仗工整,精妙绝伦的对联也会弥留至今,让后人也津津乐道。对对联不仅可以展现出双方的聪明机智,也能让才女们成功找到如意郎君。清朝时期,富家千金也
对联,俗称对子,雅称楹联,是我国传统文化特有的艺术瑰宝,是写在纸上、布上、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历史上第一幅对联,是五代后蜀主孟昶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此后以此为制,流传了下来
关于对联我想大家都不会感到陌生。作为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对联这种东西更是五忍不住无人不晓的那种。而且对联的形式多种多样,在普通老百姓更是受到了极大的欢迎。而且对联它的字里行间都是透露着作者的才华,言简
中国的对联文化可谓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早在中国的战国时期,对联的雏形便已经出现,当时的对联叫做“桃符”,继而往后,对联文化在历朝的潜移默化之中不断的发展,到了五代十国时期,对联正式形成,一直到今天,
对联作为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自然是很多人都是有所了解的。关于对联的历史相信不用再用我多介绍了。我相信百度里介绍的肯定比我更加的详细。这一次我就来给大家讲一讲关于对联的故事。我们知道苏东坡有一个好朋友叫做
对对联是古人的重要娱乐活动之一。文人骚客聚集在一起,喝两壶小酒,出一两个对子,调侃调侃对方,也增进一下感情。不过,对联具有雅俗共赏性,不只有书生会在闲来无事的时候,聚在一起对对联,贩夫走卒,街头巷尾的
苏轼以极为耀眼的才华,碾压同时代绝大多数文人,写词是他的拿手绝活,散文功底也称得上一骑绝尘。除了诗词和散文,苏轼还有一个强项,即擅长对对子,在这方面颇有自信,一般人绝非其对手。自信源于实力,当年辽国使
说起苏东坡,相信很多人都不会陌生,北宋有名的大文豪,一代才子,小时候课本上常常能看到他的诗词,其一生飘逸不拘,不喜约束,随性而发,不管是为官还是为民,都将内心那份潇洒劲头发挥的淋漓尽致,乃至于与庙堂之
说起纪晓岚,相信许多小伙伴都不会陌生,之前的一些文章也介绍过他的相关趣事。客观来说,纪晓岚才华的确不简单,足以称得上清朝有名的才子,一生传奇不已,既每顿饭只吃肉不吃菜,每天“运动量”很大,一般人很难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