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赵奢被封马服君后为何没有再打仗

Posted 赵奢

篇首语:生活若剥去理想、梦想、幻想,那生命便只是一堆空架子。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赵奢被封马服君后为何没有再打仗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赵奢被封马服君后为何没有再打仗

赵奢被封马服君后为何没有再打仗?赵王目光太短浅!历史新知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战国末期,曾经浑浊的天下局势已经变得渐渐明了,也只有两个诸侯国有统一华夏的资格。>那就是秦国和赵国。>此时东方的齐燕两国已经混战十年有余,无力逐鹿中原,南方的楚国被秦将白起攻破郢都,被迫迁往寿春,楚国西部大片土地尽归秦国,中间的韩、魏两国,也早已被秦国打残,苟延残喘着享受着生命最后的时光。>西部的虎狼秦国对于统一天下早已摩拳擦掌,但是还有一个战国七雄里还有一个秦国的绊脚石,那就是在战国后期中兴强大起来的赵国。>但秦赵这两个诸侯却有着本质的区别,因为秦国是真正的强大,而赵国只是表面上的强大,尽管只是表面的强大,但也足以和秦国较量一番了。> >决定国家综合实力最为关键的因素就是统治国家的制度,秦国明君层出不穷,法家治国的思想也不断深化,而赵国从赵武灵王之后,再无强势君主,赵惠文王虽然称职,但终究挑不起大梁,到了赵孝成王时代,赵国的衰亡已经露出了必然趋势。>因为赵孝成王亲小人,远贤臣,明明此时赵国人才辈出,廉颇、蔺相如、还有赵奢无一不是顶尖人才,却终究抵挡不了君王的昏庸。>作为在阏与之战中打败虎狼秦国的马服君赵奢,本该为国征战四方,但赵奢被封为马服君后为何没有再打仗?因为赵国不再给他带兵的机会了。>赵国放着本国大将不用,有了战争却向齐国聘请外援将军田单,那复齐的田单身价有多高?看看赵国为请他当外援将军的出价就知道了。>燕国瞅准时机,发兵攻赵。>赵惠文王死后,年幼的赵孝成王继位,但是其并没有治理国家的能力,权力就落在了赵太后(赵惠文王的妻子,赵孝成王的老妈)身上,赵太后可以说是一位出色的垂帘听政者,关于她的故事,我们后面再说。>但是,天不佑赵,赵惠文王死后没几年,赵太后也跟着去了,赵国的重担就落在了年幼的赵孝成王身上,这个赵王只能用败家子来形容,因为赵国在他的手里即将把两代人的积累都给败光。> >齐燕的战争已经持续十年,刚刚进入休战期,这时候燕王看到了赵国主少国疑,就想从赵国身上搜刮点福利,于是兴兵攻赵。>这时候的赵国可是能和秦国媲美的强国,按理来说,看着燕国自不量力的行为,直接派赵奢或者廉颇带点兵就能镇压,但是赵王却做了一个出人意料的举动,那就是从齐国找外援将军田单,率赵兵打燕国。>平原君的举荐,田单的身价。>平原君赵胜在赵惠文王以及赵太后死后,可以说是赵王室的支柱,但是面对燕国的进攻,他却做了一个让无数人愤慨的举动,那就是建议赵王高价从齐国请来田单,而赵王还真这样做了。>复兴齐国之后的田单出场费可是很高的,到底有多高,为了换来田单,赵国竟然把东部的57座城池割让给齐国换取田单(《战国策·赵策》:赵王因割济东三城令庐、高唐、平原陵地城邑市五十七,命以与齐,而以求安平君而将之)。这什么概念,作为无价之宝的和氏璧在当时也就值秦国的15座城池,而赵国一出手就是接近四个和氏璧的大手笔。> >我们试想一下,燕国刚从齐国复国的泥潭里得到喘息,它的战斗力真的很强吗,当然不强,退一万步讲,即使燕国很强,想从和秦国有一拼的赵国手里攻下57座城池,这现实吗,当然不现实。>这时候赵国没有能打仗的将军吗,当然有,赵奢现在还有能力打仗呢,虎狼秦国赵奢都能打败,这个发了神经的燕国,赵奢会搞不定吗?赵国也知道赵奢有能力,却偏偏就不用赵奢,这引起了赵奢极大的不满,他立即去找平原君讨个说法。>赵奢义愤填膺,平原君躲躲闪闪。>为什么平原君会出这样一个主意呢,这是因为他怕这些老臣尾大不掉,因为赵武灵王被权臣李兑饿死的阴影还笼罩在赵国的上空,并且平原君认为齐国和燕国有血海深仇,田单必会拼了命打燕国,当然这只是平原君的想法。>赵奢就不这么认为,他质问平原君,为何要割让城池请田单,为何不举荐自己为将?>平原君支支吾吾说,是大王的主意。> >赵奢立即高声愤怒道:我曾经在逃命到燕国,得到了燕王的赏识,做了上谷守一职,对于燕国的地形了然于胸,如果让我带兵,赵奢有把握在百日之内诸侯国还没来得及救援的情况下灭亡燕国。>平原君对于赵奢犀利的目光躲躲闪闪,回答说,我会把赵将军的建议转达给大王的。>赵奢知道这是平原君在打马虎眼,立即拆穿其想法:平原君想的是田单和燕国有仇恨,势必会玩命攻打燕国吧,其实这是非常不明智的,如果田单是个傻瓜,我们的用城池换他,就没有一丝用,如果田单聪明,那么田单势必不会和燕军拼命,因为他也不希望我们赵国强大,二者田单必占其一。>赵奢抗议无效,田单率赵军伐燕。>赵奢找平原君理论最后的结果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赵奢没能成为赵军的统帅攻打燕国,而用城池换来的外援将军田单成为了赵军的统帅。>那么田单攻打燕国到底打出了什么效果呢?我们就是西汉刘向的原话来回答吧,《战国策·赵策》记载:得三城也,城大无能过百雉者,果如马服君之言也。> >这句话到底什么意思呢,我们用白话说就是,田单率赵军攻燕,打下了燕国三座城池,这些城有多大呢,连一百只鸡都装不下,这一切都正如马服君赵奢所说的。>从赵国高价换取齐国田单为将这件事,已经能看出赵王以及那些赵国贵族统治阶级的目光短浅,可以说秦赵在长平大决战之前,仅凭这点,赵国已经必输无疑了。>赵奢被封马服君后为何没有再打仗?因为赵国不再给他带兵的机会了,在赵国王室贵族眼里,这些权臣都有背叛的可能,所以宁愿花高价钱从别国请来外援,也不会给本国这些名将实权了。>作为被赵国相中的外援将军田单,可以说是出场费奇高,那么复齐的田单身价有多高?看看赵国为请他当外援将军的出价就知道了,整整57座城池换来的名将,为赵国打下来了三座容不下百只鸡的城池,这不得不说是一个极大的讽刺。> >不少人在谈论长平之战时,总是认为赵括导致了失败,其实赵括的失败只是在军事上的,赵国败亡的原因更大层面上来自于赵国统治者的昏庸以及旧贵族统治的制度,退一万步讲,长平之战中即使赵国打赢了,在以后的其他秦赵的战争中,秦国还是会给赵国致命一击。>秦国在战国时期,很少打败仗,即使打了败仗也很快能恢复实力,这是其余六国并不具备条件,在当时而言,秦国先进的中央集权制度取代六国旧贵族统治的奴隶制度,也是历史的必然。

相关参考

中国历史 《马援老当益壮》的历史故事

马援老当益壮马援虽然因为是皇室亲戚而没有入选“云台二十八将”,但马援的功劳比起那28个人来是毫不逊色的。马援是赵国名将赵奢的后代,因为赵奢被封为马服君,所以他的后代就改姓马。马援的曾祖父马通因为有功,

赵奢是一个怎样的人 马服君赵奢的生平简介

赵奢是战国时期最为有名的将领之一,他战功赫赫,为赵国打下了很多的疆土,守住了很多艰难的攻防战。可以说是战国时期最为有名的防守大师,不止如此,他文武双全,在处理政务上也有着很高的造诣。马服君赵奢的生平简

赵奢是一个怎样的人 马服君赵奢的生平简介

赵奢是战国时期最为有名的将领之一,他战功赫赫,为赵国打下了很多的疆土,守住了很多艰难的攻防战。可以说是战国时期最为有名的防守大师,不止如此,他文武双全,在处理政务上也有着很高的造诣。马服君赵奢的生平简

马服君赵奢典故分享 赵奢论税说了什么内容

赵奢是战国时期的赵国名将,他不仅在前线战场上战功赫赫,而且文武双全,即使担任文职也能有杰出的表现,早在他早年担任收税官的时候他就展现了自己的杰出的才能,因此得到了赵王的重用。早年赵奢名声不显的时候还只

马服君赵奢典故分享 赵奢论税说了什么内容

赵奢是战国时期的赵国名将,他不仅在前线战场上战功赫赫,而且文武双全,即使担任文职也能有杰出的表现,早在他早年担任收税官的时候他就展现了自己的杰出的才能,因此得到了赵王的重用。早年赵奢名声不显的时候还只

中国历史 你知道“画虎不成反类狗”这个成语的故事吗?

东汉初年有一位杰出的开国功臣,名叫马援,字文渊,是扶风茂陵(今陕西咸阳)人。他的祖先是战国时赵国的名将“马服君”赵奢,赵奢的后代便用“马服”为氏,后又简称“马”。马援的曾祖父在汉武帝时因军功曾被封为“

人物志 历史上马援生平事迹简介,马援军事才能评价

马援,字文渊,西汉成帝永始三年(前14年)生于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其远祖是战国时赵国大将赵奢。因赵奢曾被封为马服君,故后代改为马姓。马援曾祖父马通,曾被封为重合侯,后因罪被杀,削去侯爵。直到马

马援与马革裹尸

核心提示:欢迎访问本站网中华上下五千年马援与马革裹尸的故事。  马援,东汉陕西扶风茂陵人。先祖是赵国名将赵奢,因被封为“马服君”,遂以马为姓。  公元32年,马援投奔刘秀,并协助他西平隗嚣。在破羌安陇

历史百科 名将马援

汉代名将马援,是秦代名将马服君赵奢的后代。马援12岁便成了孤儿,但胸怀大志,常说:“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王莽末年,他避乱到西州,作隗嚣的将军。隗嚣派他入蜀观察公孙述,他回报说:“公孙述是一

历史典故 马革裹尸的故事

马援(前公元14.公元49),字文渊。其先祖赵奢为赵将,号马服君,子孙遂以马为姓。马援“少有大志,诸兄奇之”。王莽末年,马援曾为新城大尹(汉中太守),后避难于凉州。受隗嚣器重,任绥德将军,参与决策定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