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修就是因为表现的比曹操聪明才被其杀害的吗

Posted 丞相

篇首语: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杨修就是因为表现的比曹操聪明才被其杀害的吗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杨修就是因为表现的比曹操聪明才被其杀害的吗

2、杨修死亡之谜!曹操杀杨修是高明的政治手段?

杨修就是因为表现的比曹操聪明才被其杀害的吗

三国中的杨修,担任曹操的相府长史,相当于秘书长一类的角色,应该是曹操的得力助手。杨修的智商很高,对许多问题都有独到见解,曹操遇事会问一问杨修的看法。每次碰到这样的机会,杨修总会不失时机地表现出自己在智力上的优势,滔滔不绝地说个不停,仿佛比曹丞相还要聪明。

曹操与刘备在汉中大战时,兵出潼关,经过蓝田,顺道看望蔡文姬。蔡文姬的父亲蔡邕在《曹娥碑》的背面,镌刻有黄娟幼妇,外孙齑臼八个大字,当时连蔡文姬也不解其意。曹操问手下的谋士们懂不懂,众谋士也猜不透。这个时候,杨修第一个站出来说他知道答案。曹操让杨修先别说,等他想到答案再说。曹操上马三里地,也想到了。于是杨修公布了答案,黄绢乃颜色之丝也,色旁加丝是绝字;幼妇者,少女也,女旁加少是妙字;外孙乃女儿之子也,女旁加子是好字;齑臼乃受五辛之器也,辛旁加受即当今的辞字,合起来是绝妙好辞,这是蔡邕用来称赞碑文之美的。曹操听后,大惊道:正合孤意。

其实,蔡文姬是大才女,未必不知道谜底。曹操一大推谋士中,聪明绝顶的人很多,只不过大家装傻不愿意揭开术说出来而已。传统中国是一个等级森严的国度,领导掌握一切资源,包括政治权力、军事力量乃至金钱、名誉。聪明的下级不能表现得比领导更聪明,否则领导的面子何在?当狄大人问元芳你怎么看的时候,他绝不是虚心请教,也不要求大家平等地展开讨论,而是带着答案,居高临下地准备指点迷津。

所以,元芳要做的只是说出一些不太高明的看法,等待大人来批评指正。元芳做得很好,他自始至终牢记自己是个配角,不能抢了大人的风头,所以他活得很长,续集,再续集,他都是第一配角。杨修比元芳就要差一点,他的不聪明就在于他总是要表现得自己比丞相还要聪明,让曹操一次又一次吃惊甚至害怕。曹操让手下盖小花园,工程结束了,不说好,不说差,在门上写了一个活字就走开了。大家不知道什么意思,就去问聪明人杨修。杨修说:门里面添一个‘活’,是一个‘阔’字,丞相嫌园门太宽了。于是,工匠们把门改小了,曹操大为满意。问一问,大家说,是杨修指点的。曹操嘴上说好好好,心里却不太高兴。书中说操虽称美,心甚忌之。

有人送了一盒点心,曹操在上面写了一合酥三个字,放在案头上。杨修看了,拿起匙子就与大家一起吃了。曹操问怎么回事,杨修说,一合酥就是一人一口酥,我们怎么敢违背丞相的命令呢?这一次,操虽喜笑,而心恶之。所以,杨修每表现出比曹操聪明一回,曹操对他的讨厌就增加一点。

曹操为人阴险奸诈,而又好表现。他处处要表现自己才气过人,以赢得部下的拥戴。他在门上写个活字,在盒上写一合酥,如果是自己揭开谜底,一定会得到部下的佩服和尊敬,从而进一步提高威望和巩固地位。杨修却只顾为了出风头而卖力地表现自己,当然会引起曹操的忌恨。这样的部下,很少有领导会喜欢。

曹操是个疑心很重的人,担心有人暗杀,经常吩咐身边随从:我梦中好杀人,睡觉时,大家不要靠近。有一天,曹操大白天睡觉,被子掉地上,一名侍卫拾起来。曹操跳起来一剑砍掉了他的脑袋,爬上床,继续睡觉。一会儿,曹操假装醒来,问道:谁把我的侍卫杀了。大家把他梦中杀人的事说给他听。曹操痛哭一场,命令厚葬。大家都以为曹操梦中杀人,只有杨修知道曹操只不过以此来警戒众人。在侍卫的葬礼上,杨修说:丞相不在梦中,真正在梦中的是你老兄啊!这一次,曹操闻而愈恶之。一个手下,能够看破领导的坏心思,还把它当众说出来,传到领导的耳朵里。这样的手下离死期也就不远了。杨修千不该、万不该,不该插手曹操的接班人问题。接班人问题是最大的国事,也是最大的家事,历来文臣武将因此丧命的不在少数。曹操老婆多,儿子也不少,最聪明、最仁慈的是那位会称大象的曹冲,可惜死得太早。

剩下来的儿子中,曹丕政治上能力强一点,曹植文学上能力强一点,都有可能接班。杨修站在曹植这一边,经常帮曹植出点子,在曹操面前说曹丕的坏话。曹操发现杨修所作所为,非常生气,说:匹夫安敢欺我耶?从此就想找机会杀了杨修。

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终于来了。曹操平汉中时,连吃败仗。欲进兵,怕马超拒守。欲收兵,又恐蜀兵耻笑,心中犹豫不决。适逢庖官进鸡汤,操见碗中鸡肋,因而有感于怀。这时夏侯入账,禀请夜间口令,操随口答鸡肋!杨修见令传鸡肋,便让随行军士收拾行装,准备归程。将士们问何以得知魏王要回师,杨修说:从今夜口令,便知魏王退兵之心已决。鸡肋者,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今进不能胜,退恐人笑,在此无益,不如早归。魏王班师就在这几日,故早准备行装,以免临行慌乱。

杨修一而再、再而三地露才扬己,终于给自己带来了杀身之祸。

曹操大怒,以扰乱军心定罪杀了杨修。

这一年,杨修三十四岁,正是干事业的大好年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杨修死亡之谜!曹操杀杨修是高明的政治手段?

杨修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文学家,除开文学外杨修身上还有一个一直惹人争议的话题就是他的死亡。一直以来,关于曹操为什么要杀掉杨修的问题被人们反复争论。很多人认为曹操杀掉杨修是因为妒忌,因为杨修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这就太小看曹操了,作为一个高明的政治家,曹操做了刘备和孙权想干而不敢干的事情。那就是打击地方豪强实力,杨修就是豪强家族的代表人物之一。可惜曹操的儿子曹丕玩不转,而且直接玩瞎了。

一、豪强的威胁已经十分严重

在西汉时期,皇帝们都是主张打击地方豪强的,最著名的就是汉武帝。可是到了东汉时期,豪强势力再次崛起,这是中央的政策出了问题。在东汉末期,几乎所有的军阀都必须依赖那些大豪强们的支持。很多人表面光鲜,但背后都有权力制约。曹操也不例外,当时中原的豪强也很严重,杨修就是豪强家庭的代表人物之一。其实大部分军阀对于豪强的态度都是拉拢,这一点并不奇怪。刘表在荆州时,娶了大豪强蔡家的女儿。袁绍的儿子们娶得也都是豪强们的女儿,最有名的就是那个甄宓。至于刘备则是一个联合豪强的高手,在徐州时娶了糜家的女儿,到了西川又娶了吴家的女儿。孙权之所以能够坐稳江南,也全靠那些江南大族的支持。所以说,当时豪强政治十分严重。

这就相当于部落联盟,盟主有一定的权力,但是那些部落首领也对盟主有很大的制约。现在阿拉伯世界的诸国基本上就是这个模式,国王说话不一定都管用。这对行政执行力是一个束缚,曹操作为政治家,自然看透了这一层。与豪强联合只是权宜之计,在联合的背后,曹操必须想办法削弱这些豪强。因为这些豪强是很大的不安全因素,只有有利益什么都能干。孙权的哥哥孙策就是因为削弱豪强势力,被豪强们暗杀的。最重要的是有这些豪强在,不利于全面整合国家力量。这些豪强拥有大量的耕地和私兵,占据了本来属于国家的人力物力。因此曹操才会找个理由杀掉了杨修,这绝不是什么嫉贤妒能,而是一场政治较量。说能力荀彧、郭嘉等人比杨修强得多,说曹操和杨修过不去,这根本说不通。

二、曹操的儿子玩砸了这套艺术

曹操去世以后,他的儿子曹丕接班,曹丕不但没有继续削弱豪强,而且还联合这些豪强谋求进一步的发展。在大豪强的支持下,曹丕成为了曹魏政权的皇帝。作为回报,曹丕必须将一部分政治权力分给豪强们。这就是门阀政治进一步扩展的开始,直接影响了中国几百年的发展。豪强家族控制了政治,穷人家庭的孩子再努力也很难出头,这就是魏晋时期政治局面。这就为豪强联合埋下了祸根,后来司马懿之所以能够夺取政权,也是联合了豪强家族。这些大豪强们一旦联手,皇帝也是没有任何办法的。作为政治的拥有者,那些豪强家族的孩子一出生就有职位,这一情况延续到了南北朝时期。

例如我们熟知的王羲之就是豪强家族的孩子,他一出生就有右军将军的官位,所以他什么事也不要干。王老先生的字非常漂亮,不过政治智商基本上是零。南北朝时期的门阀政治越来越严重,有的豪强如果对皇帝不满,甚至可以发动叛乱。在南北朝时期,这样的情况就经常出现。隋朝统一之后,其实也面临着这个情况。隋朝皇帝推行科举制也有削弱门阀政治的意思,唐朝皇帝接班以后,充分领悟了这套艺术。李世民、武则天、李隆基都在推行科举制,到了唐朝中期,门阀政治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在此之后,皇权得到了进一步巩固,门阀豪强威胁皇权成为了历史。我们回过头来看曹操,他在这方面远胜于刘备和孙权。

相关参考

政治谋略 曹操杀杨修——锋芒外露,惨遭祸患

曹操杀杨修——锋芒外露,惨遭祸患杨修是东汉末期的文学家,太尉杨彪之子,以学识渊博而着称。建安年间被举为孝廉,任郎中,后担任汉相曹操主簿替曹操典领文书、办理事务。后因其聪明锋芒太露而被曹操杀害,死时只有

杨修死亡之谜!曹操杀杨修是高明的政治手段?

杨修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文学家,除开文学外杨修身上还有一个一直惹人争议的话题就是他的死亡。一直以来,关于曹操为什么要杀掉杨修的问题被人们反复争论。很多人认为曹操杀掉杨修是因为妒忌,因为杨修是一个非常聪明的

杨修死亡之谜!曹操杀杨修是高明的政治手段?

杨修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文学家,除开文学外杨修身上还有一个一直惹人争议的话题就是他的死亡。一直以来,关于曹操为什么要杀掉杨修的问题被人们反复争论。很多人认为曹操杀掉杨修是因为妒忌,因为杨修是一个非常聪明的

曹操为什么杀杨修

曹操与杨修在这个世界上,有聪明的聪明人,也有自以为聪明其实并不聪明的聪明人。同样一件事,在前者手里,做得挺漂亮,挺圆满,在后者手里,以为手到擒来,结果逮不着狐狸,惹一身骚,所谓“聪明反被聪明误”,就是

历史人物 杨修了解曹操为什么还故意惹怒他?杨修聪明却惹上杀身之祸

杨修其实非常聪明而且有才华,但是杨修的性格属于不讨人喜欢的类型,因为太喜欢彰显自己的聪明而且盛气凌人的样子一点亲和力都没有。杨修非常会看人,基本上能把曹操的想法给摸透,但是这样做并不能得到曹操的信赖,

曹操那么爱才为什么还要杀杨修? 揭密

在这个世界上,有聪明的聪明人,也有自以为聪明其实并不聪明的聪明人。同样一件事,在前者手里,做得挺漂亮,挺圆满,在后者手里,以为手到擒来,结果逮不着狐狸,惹一身骚,所谓“聪明反被聪明误”,就是这个意思了

曹操那么爱才为什么还要杀杨修? 揭密

在这个世界上,有聪明的聪明人,也有自以为聪明其实并不聪明的聪明人。同样一件事,在前者手里,做得挺漂亮,挺圆满,在后者手里,以为手到擒来,结果逮不着狐狸,惹一身骚,所谓“聪明反被聪明误”,就是这个意思了

聪明反被聪明误!曹操为何杀死爱臣杨修

小时候看三国演义都知道曹操杀杨修主要是曹操妒忌杨修的才干,罗贯中还特意写了几个故事:曹操曾经叫人建造花园,他看了后不给评语,只在花园的门上写一“活”字。众人皆不明其意,杨修看了,说:在门上写“活”,就

文人杨修卷入宫廷斗争

不少人认为杨修是因为他的才华外露,被曹操出于嫉妒而杀害,其实不尽然。曹操不但欣赏杨修的才华,而且对其“委以钱粮重任”,早晚“多有教诲”。如果单纯地因为嫉妒,曹操决不会把这个多次扫自己面子的人留在身边近

聪明反被聪明误!曹操为何杀死爱臣杨修

小时候看三国演义都知道曹操杀杨修主要是曹操妒忌杨修的才干,罗贯中还特意写了几个故事:曹操曾经叫人建造花园,他看了后不给评语,只在花园的门上写一“活”字。众人皆不明其意,杨修看了,说:在门上写“活”,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