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军事 春秋后期的吴楚之战吴军为什么失败

Posted 春秋

篇首语:不畏过往,不惧将来。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军事 春秋后期的吴楚之战吴军为什么失败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军事 春秋后期的吴楚之战吴军为什么失败

春秋后期的吴楚之战吴军为什么失败?战略性错误犯不得!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春秋时期有一个“春秋五霸”,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宋襄公、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还有一种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越王勾践和吴王阖闾。不管如何,阖闾还是得到了荀子的认可。而阖闾能够得到认可,与吴楚之战分不开,有人说阖闾在这战之后成为五霸之一了,为何说他失败了,确实阖闾名声上提升了,但是战术上失败了。

春秋后期,公元前506年,阖闾联合蔡昭侯、唐成公共同伐楚,吴军攻下了楚国国都郢都,但最后楚军还是把吴军赶出了楚国,那么为何有用兵圣孙武和伍子胥的吴军会被楚国击败呢?

吴军犯了严重的战略失误

楚国丢失了国都,当时楚昭王跑到了随国,而公子期也联合了各地部队,准备反攻吴国,而当时楚昭王的哥哥子西也收编了柏举之战后溃逃的楚军,对抗吴军。而这个时候的吴军没有乘胜追击,扩大自己的战果,而面对吴军准备抗战的时候,伍子胥提出了北上攻打郑国,因为伍子胥曾经和太子熊建一起逃亡到郑国的时候,熊建被郑国人杀了,所以这是深仇大恨,不得不报。

伍子胥攻打郑国的时候发生了须举行的一幕,因为伍子胥曾经被郑国的一名梢公救过命,而梢公的儿子希望伍子胥可以保存郑国,伍子胥恩怨分明,于是就放弃了继续攻打,但是撤军后已经失去了最佳攻打楚国残余的机会,因为这个时候,楚国搬来了救兵,那就是秦国。

秦国参战

吴军攻破了楚国国都后,申包胥逃到了秦国,因为当时能救楚国的只有秦国,最开始的时候秦哀公对于救援楚国没有任何的兴趣,但是申包胥还是了哭,不仅哭而且不吃饭不睡觉,最后秦哀公受不了,只好见申包胥,申包胥说吴国是夷邦,十分贪婪,秦国如实愿意就楚国,楚国世代侍奉秦君。

秦哀公想到了曾经强大的出国现在竟然求他,于是心里得到了满足,答应出兵了,但是秦兵没有打头阵,而是公子期的部队和吴军厮杀时,秦军突然出现在了吴军的右侧,吴军失败,开始后撤。

吴国后院起火

而这个时候越国趁着吴国北上,出兵攻打吴国,而在楚国,吴军统帅夫概失败后,子西同样大胜吴军,而秦楚联军又击败了吴国的盟友唐国,就这样吴国失去了臂膀。而这个时候阖闾的弟弟夫概偷偷跑回国内,趁着阖闾和其他大臣在楚国,于是自立为王了。这个消息对于阖闾来说太震撼了,于是不得不亲自回国处理叛徒。

于是阖闾走了,把吴军留给了孙武、伍子胥和伯嚭等人,而阖闾很快就平定了后院,阖闾想要杀掉夫概,但是被他逃跑了,跑到楚国投降了楚昭王。

楚军火攻吴军大营

这个时候,吴楚两国的军队在雍澨一带对阵,而楚国的统帅是子期,这是一位名帅,他在观察了地形后制定了火攻的战术,但是子期的战术被子西反对,他认为如果火攻吴军,那么自家战死的士兵也会被烧掉,这样不人道,但是子期一直坚持,说国家都快没了,那些死去的士兵肯定也会支持这样做的,最后在子期的支持下,楚军纵火,吴军再次被击败。

吴军放弃楚国国都,退回吴国

在上一次被火攻后,伍子胥、孙武和伯嚭三人就一起讨论,是撤退还是坚守,伍子胥坚持继续,因为当时吴军并没有遭到重创,但是孙武坚持撤退,他的理由是如今已经给了楚国致命一击了,楚国在称霸之后还没有受到这样的重创,但是灭了楚国是不可能的,但是这样的功绩已经可以载入史册了。

伍子胥最后也同意了,于是就返回了吴国。这场战争是春秋末期一场重要的战争,吴国虽然没有取胜,但是已经很厉害了,而阖闾也被认为是春秋五霸之一。

相关参考

鸡父之战简介:吴国成功掌握了吴楚之战的主动

鸡父之战,爆发于周敬王元年(公元前519年)夏,它是吴、楚两国为争霸江淮流域而在楚地鸡父(今河南固始东南)进行的一次重要会战。在这场会战中,吴军实施正确的作战指导,巧妙选择作战地点和时间,运用示形动敌

鸡父之战简介:吴国成功掌握了吴楚之战的主动

鸡父之战,爆发于周敬王元年(公元前519年)夏,它是吴、楚两国为争霸江淮流域而在楚地鸡父(今河南固始东南)进行的一次重要会战。在这场会战中,吴军实施正确的作战指导,巧妙选择作战地点和时间,运用示形动敌

春秋战国 公元前525年 吴楚长岸之战

周景王二十年(前525)吴军进攻楚,两军战于长岸(今安徽当涂西南),楚将司马子鱼先战死,楚军跟着上去,大败吴军。俘获一条名叫余皇的船,移舟于岸,派随国人和后来到达的人看守,环绕这条船挖深沟,一直见到泉

春秋战国 公元前525年 吴楚长岸之战

周景王二十年(前525)吴军进攻楚,两军战于长岸(今安徽当涂西南),楚将司马子鱼先战死,楚军跟着上去,大败吴军。俘获一条名叫余皇的船,移舟于岸,派随国人和后来到达的人看守,环绕这条船挖深沟,一直见到泉

潜六之战(春秋时期)

周敬王九年(公元前511年),在吴楚争霸战争中,吴军在楚国潜(今安徽霍山东北)、六(今安徽六安北)等地袭扰楚军的军事行动。周敬王八年,吴灭徐。徐君章禹奔楚,被安置在楚邑夷(即城父,今安徽亳州东南)。次

吴王阖闾展现其军事才能的初战 吴楚鸡父之战

鸡父之战,爆发于周敬王元年(公元前519年)夏,它是吴、楚两国为争霸江淮流域而在楚地鸡父(今河南固始东南)进行的一次重要会战。在这场会战中,吴军实施正确的作战指导,巧妙选择作战地点和时间,运用示形动敌

吴王阖闾展现其军事才能的初战 吴楚鸡父之战

鸡父之战,爆发于周敬王元年(公元前519年)夏,它是吴、楚两国为争霸江淮流域而在楚地鸡父(今河南固始东南)进行的一次重要会战。在这场会战中,吴军实施正确的作战指导,巧妙选择作战地点和时间,运用示形动敌,伏击突...

柏举之战的前因后果是什么? 吴楚为何发生大战

一、战争前因说来话长,简单说,晋楚争霸,吴国崛起,为牵制楚国,晋派人带着战车来到吴国帮助吴军排兵布阵、骑马射箭,吴国逐渐强大起来,开始称王。最有戏剧性的是,训练吴军的教官是原楚国大臣屈巫的儿子,屈巫因

柏举之战的前因后果是什么? 吴楚为何发生大战

一、战争前因说来话长,简单说,晋楚争霸,吴国崛起,为牵制楚国,晋派人带着战车来到吴国帮助吴军排兵布阵、骑马射箭,吴国逐渐强大起来,开始称王。最有戏剧性的是,训练吴军的教官是原楚国大臣屈巫的儿子,屈巫因

梁王挡住吴楚大军 周亚夫平定吴楚之乱的关键点

汉景帝三年(前154),大汉王朝的七个分封国,吴王濞、楚王戊、赵王遂、济南王辟光、淄川王贤、胶西王印、胶东王雄渠。联合发动叛乱,史称七王之乱,吴王濞为此次叛乱的主谋。吴楚联军渡过淮水,向西进攻,却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