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举之战的前因后果是什么? 吴楚为何发生大战
Posted 柏举之战
篇首语:做一个俗人,要知世俗而不俗世,知世故而不世故。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柏举之战的前因后果是什么? 吴楚为何发生大战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柏举之战的前因后果是什么? 吴楚为何发生大战
一、战争前因
说来话长,简单说,晋楚争霸,吴国崛起,为牵制楚国,晋派人带着战车来到吴国帮助吴军排兵布阵、骑马射箭,吴国逐渐强大起来,开始称王。最有戏剧性的是,训练吴军的教官是原楚国大臣屈巫的儿子,屈巫因与楚国令尹争夺夏姬耍尽手段逃奔晋国,楚令尹杀了屈巫族人激怒屈巫,发誓要让令尹不得好死,让楚国不得安宁。此后双方发生十次战争,吴军胜多输少楚军则相反。吴王阖闾继任后任用伍子胥、伯噽、孙武等,吴国更加强大。
二、战争过程
公元前506年春,晋、齐、鲁 、宋、蔡、卫、陈、郑、许、曹、莒、邾、顿、胡、滕、薛、杞、小邾十八国诸侯在召陵会盟,共谋伐楚。同年四月,晋国指使蔡国出兵攻灭楚之附庸沈国。楚国遂发兵围攻蔡国。蔡国向晋国求救,晋卿荀寅索贿不成不出兵救蔡。吴国君臣认为全力攻楚的良机已至,决定以救蔡为名出兵伐楚,吴王阖闾御驾亲征,以孙武和伍子胥为大将,弟弟夫概为先锋,倾全国水陆之师三万人由淮水逆流而上,从楚守备薄弱的东北部突入楚境,至战略要地州来,然后弃舟登陆,以蔡、唐军为先导,孙武挑选3500名精锐步卒为前锋,轻装前进绕过大别山脉,穿过楚北部的大隧、直辕、冥阨三关险隘,深入楚国腹地,直趋汉水,完成了对楚的战略突袭。楚国没有料到吴军如此神速并未摸清吴军迂回作战之目的,所以有些措手不及,楚昭王急忙派令尹子常、左司马沈尹戌、武城大夫黑及大夫史皇等共二十万人仓促率军赶至汉水西岸布防,以阻止吴军渡过汉水进攻楚国都城郢城。结果子常在没有充分准备的情况下冒然率军渡过汉水强攻吴军犯了致命错误,落入孙武埋伏。吴军以逸待劳引诱楚军进攻,从小别至大别痛击楚军三战三胜。子常收拾残卒准备拼死一战,两军在柏举列阵以待。
夫概建议阖闾说,子常不仁不义,楚军没有为他卖命的,我军主动出击楚军必败。阖闾不许,夫概遂率领本部五千人马直闯楚营,楚军果然溃败,阖闾见弟弟得手随即率领主力全面出动,结果楚国史皇战死,子常逃亡郑国,沈尹戌自刎,全歼楚军二十万。至此战争结束,以吴国全胜而告终。
三、战争后果
吴军乘势攻入楚都郢城,楚昭王一看大势已去仅带几名家眷仓皇出逃,吴军进入楚昭王宫殿,将宫殿分给有功将士居住并发疯般取乐,被胜利冲昏头脑的吴军在楚国胡作非为,《谷梁传》说:君居其君之寝,而妻其君之妻;大夫居其大夫之寝,而妻其大夫之妻。盖有欲妻楚王之母者。伍子胥把楚平王尸体从坟墓里挖出来鞭尸三百以报了杀父之仇,楚臣申包胥大骂伍子胥说:“子能复之,我必能兴之。”遂自带干粮前往秦国求救,在秦国声泪俱下哭诉吴军的罪恶,七天七夜不吃不喝,秦哀公终被感动答应出兵。
柏举之战,楚国元气大伤,吴国称霸。孙武以三万兵力,击败楚军二十万,创造了中国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柏举之战是春秋末期一次规模宏大、影响深远的大战,被史学家们为“东周时期第一个大战争”。
相关参考
阖闾,姬姓,吴氏,名光,春秋时吴国第24任君主,公元前514至公元前496年在位,著名军事家,部分史书认为为“春秋五霸”之一。阖闾九年(公元前506年),吴王阖闾率师会蔡、唐之师伐楚,柏举之战,五战五
阖闾,姬姓,吴氏,名光,春秋时吴国第24任君主,公元前514至公元前496年在位,著名军事家,部分史书认为为“春秋五霸”之一。阖闾九年(公元前506年),吴王阖闾率师会蔡、唐之师伐楚,柏举之战,五战五
柏举之战的胜败是怎么样的?吴国如何反败为胜?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我们都知道,吴国在“柏举之战”获胜后,攻入了楚国郢都。楚国君臣们,或逃、或死、或颠沛流离。楚昭王出奔途中,侥幸得到了郧公
中央之国的形成作者:温骏轩长篇连载,每周更新我们继续聊吴楚争霸应该说楚国在柏举之战的这次落败,北方诸国是乐得在边上瞧热闹的,毕竟楚国这个蛮夷一直都是他们共同的敌人。即使有人想救援,一般的小诸侯国也是决
鸡父之战,爆发于周敬王元年(公元前519年)夏,它是吴、楚两国为争霸江淮流域而在楚地鸡父(今河南固始东南)进行的一次重要会战。在这场会战中,吴军实施正确的作战指导,巧妙选择作战地点和时间,运用示形动敌
鸡父之战,爆发于周敬王元年(公元前519年)夏,它是吴、楚两国为争霸江淮流域而在楚地鸡父(今河南固始东南)进行的一次重要会战。在这场会战中,吴军实施正确的作战指导,巧妙选择作战地点和时间,运用示形动敌
柏举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一场漂亮的战役,这场战役是吴王阖闾所带的兵马深入楚国的一场战役。吴国是春秋时期长江中下游的一个国家,在寿梦继位之后吴国才开始崛起。当时楚国和晋国正在争霸,晋国采取的战略就
阖闾,姬姓,吴氏,名光,春秋时吴国第24任君主,公元前514至公元前496年在位,著名军事家,部分史书认为为“春秋五霸”之一。阖闾九年(公元前506年),吴王阖闾率师会蔡、唐之师伐楚,柏举之战,五战五
无论是在春秋时期还是在战国时代,楚国无疑都是一个大国。方圆千里,带甲百万,加之地处南方。除了后期崛起的秦国之外,几乎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与之抗衡。即便后期王翦灭楚,尚且需要六十万的兵力。以王翦在历代名将
柏举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一场漂亮的战役,这场战役是吴王阖闾所带的兵马深入楚国的一场战役。吴国是春秋时期长江中下游的一个国家,在寿梦继位之后吴国才开始崛起。当时楚国和晋国正在争霸,晋国采取的战略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