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人物 王寿云人物简介

Posted 系统工程

篇首语:瞄准还不是射中,起跑还不算到达。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知名人物 王寿云人物简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知名人物 王寿云人物简介

·王寿云



王寿云,军事系统工程专家,我国作战模拟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长期从事国防科技研究和工程管理工作,对国防科技发展战略理论和方法论,有较深入的研究,对我国国防科技事业的发展和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王寿云,1938年出生于四川省自贡市。中学时期开始接受进步思想教育,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参加过宣传队、减租减息、土地改革等活动。1956年考入北京大学数学系。大学期间,学习刻苦,成绩突出。1960年4月提前毕业,择优选拔到到国防部航空委员会第五研究院工作,该院第一任院长是火箭导弹专家钱学森。王寿云怀着对国防事业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投身于这一壮丽的事业。1965年任钱学森的秘书。1982年任国防科工委综合计划部规划计划局副局长。1985年任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副军职常委兼副秘书长、1993年任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常委兼秘书长。1994年到国防大学国防系学习。1988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90年7月被授予少将军衔,是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常务理事、副理事长; 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东南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兼职教授。1997年12月因车祸为公牺牲。

王寿云的科学研究和学术活动可分为三类: 一是学术秘书工作; 二是武器装备规划计划领导组织; 三是国防系统分析研究。他的社会存在决定了他主要研究领域和成果: 规划计划方针政策和系统工程指导思想。

勤奋负责严谨细致



作为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先生的秘书,在这一岗位上长达17年,主要是协助钱先生进行科学研究。他工作勤奋,认真负责,作风严谨、细致,有高度的事业心。他刻苦钻研,向老一辈科学家学习,与钱学森先生等合作完成了 《组织管理的技术——系统工程》、《军事系统工程》、《系统工程与科学管理专集》、《论系统工程》 等论著。作为主要负责人,他完成了 《系统工程名词浅释》、《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计算机作战模拟的科学技术》 等论著。王寿云坚持把系统工程理论运用于军事学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成为开拓这一领域、造诣深厚、站得高看得远的学术带头人。1978年,许国志先生提出要开展系统工程研究,创立系统工程学会、办系统工程杂志、在大学里开办系统工程系。钱学森和王寿云非常赞许这一方向。具体的组织和学术道路,王寿云出了不少好主意。开展计算机作战模拟,为武器装备论证服务,就是他的主张。这一方向的意义、科学性和正确性,已为我军系统工程、军事运筹学和国防系统分析20年的实践所证明。

视野开阔、思想活跃



1982年,王寿云任国防科工委综合计划部规划局副局长后,积极参与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规划计划方面的领导工作。他积极贯彻军委缩短战线、突出重点的方针,和其它同志一起,具体组织了对战略武器发展规划的全面调整,参与了 “七五” 计划的编制工作。他作风扎实,经常深入工厂、研究所调查研究,从战略发展高度和改革的要求思考问题。他参与了1984年国务院 “新技术革命与我国对策研究”,为我国新时期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1985年11月,他到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工作,先后任副军、正军职常委兼副秘书长、秘书长,负责科技委日常工作的组织实施、协调、落实,也是我国国防科技发展战略研究、新技术革命对策研究和有关装备论证研究的参与者、组织者。他参与指导了“863”高技术研究和国防科技预先研究工作,他充分发挥了技术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丰富的优势,尤其是在系统工程方面的专业特长,表现出极强的技术管理与组织才华、深厚的学术造诣和渊博的知识。其间,他参与完成了 “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863”计划) 纲要 (国防部分),该纲要成为我国高技术研究与发展工作的一份纲领性文件,为规划提出具有我国特色的高技术研究与发展道路,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作为总体设计者和第一作者,完成了一系列有关我国国防科技战略研究报告及论述。这些研究成果对于我国国防科技与武器装备研究与发展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推进我国国防科技事业的建设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武器装备规划计划组织领导工作中,他非常重视运用系统方法,重视发展战略顶层设计。1993年,他领导和组织了武器装备体系概念、构成和评价方法的研究工作。在这一研究中,提出武器装备体系是由功能上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各种武器装备系统组成的更高层次系统,各组成部分间的耦合没有武器装备系统那样紧密。因此,高技术局部战争中,双方作战体系对抗的重要方面是双方武器装备体系的对抗。

注重方法论和战略思考



王寿云在参谋、秘书、领导工作之余,他本人一直进行着科学研究。在 “决策科学方法的发展” 论文中,论证研究了作战指挥科学决策方法的表现: 信息-决策体系的科学化,参谋 “D决策体制的科学化,决策方法的定量化。运筹学是 “为领导机关对其控制下的事务活动作出决策提供定量根据的科学方法。” 这一定量决策科学的出现,把具有丰富管理经验的职业科学家和工程师组织到军事决策过程中,则是参谋概念的第二个划时代的发展。相应地,王寿云非常赞同并积极宣传钱学森提出的 “建立国民经济总体设计部” 思想。这是把自然科学家、社会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专家有机地组织在这个国民经济总体设计部中,共同设计出包括工业、农业、交通运输、通信、能源、教育、科技、人口、国防以及人民生活在内的国民经济建设的最优方案,供国家领导机构决策参考。

在 “新时期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战略方针研究” 中,王寿云率先提出包括国家战略、国防战略的国防现代化发展战略的思想,以及国防科技发展任务、模式和方针政策。指出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战略,既从属于经济、科技、国防、政治、社会协调统一发展的国家战略,又从属于作战理论、武器装备、部队结构、部队训练协调统一发展的军事战略,和包含军事力量战略、战役、战争艺术层次的作战战略。

王寿云非常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他提出了 “科学定量与经验结合” 的观点,指出 “处理作战模拟的定量方法,是科学理论、经验和专家判断力的结合” 的定量方法学,只是半经验半理论性的。定性的方法与定量方法结合起来,最后定量。这样的系统定量分析方法学是建模者判断力的增强与扩充,是很重要的。辅助决策的计算机作战模拟,是科学、经验和判断力的结合。经验性假定 (猜想或判断),是作战模拟的出发点。对战斗过程的了解,可以形成一种假设,即关于战斗过程某些个体组成因素之间内在关系用数学形式表示的一种猜想,作为逻辑推演的前提,这是一种 “数量表示的判断”,它为我们提供了处理非常复杂的作战模拟问题的一种思路。建模者好的判断力提供唯一的引导。作战模拟模型具有内在的判断性质。它所产生的结果,是对方向性趋势的洞察,是对人的判断力的一种扩充,而非一种替代。作战模拟模型的假设常常是原来未经严格证明的。模型核实,就是用实验性的或经验性的证据对所要求的假设进行检验的过程。

用来定义模型的前提,并不简单是数学的前提,它们也是关于客观现实行为的假设。模型输出的可信度依赖于两点: (1) 数学分析内部逻辑的正确性; (2) 模型与现实问题之间联系的经验正确性。处理那些遵从充分了解并被确认了的科学规律的系统时,经验的确实性,是由这样一个事实来保证的: 所用的模型代表了这些被确认了的客观规律 (或过程)。除此以外的其他情况,处理用来替代现实问题的模型时,其正确性必须经过过程的统计实验和长期经验来演示。如果这些数学的经和验的正确性被满足,那么从基于严格逻辑和客观事实的意义上说,所获得的结论就是客观的。按照纯粹推理和逻辑来发展的作战模拟模型,是智力推演而非实验模型,被用于分析目的,是为管理者只能提供方向性趋势的洞察力,增加对系统的了解,提出了数据收集的指南。

经验研究,对于增加国防系统分析的科学基础和客观性是必不可少的。迄今为止,人们对损伤率、瓦解点、压制、协同以及战斗区域前缘 (FEBA) 的运动等等基本战斗现象的认识,是不充分的。用于国防系统分析的大多数有着战斗基本现象的数据,还依赖于不可靠的经验理论基础。统一组织的历史研究和野战实验,对于建设更丰富更健全的经验基础,有着基本的重要性。

王寿云另一重要思想是系统和定性定量综合集成。特别表现为关于国防系统分析的论述。

国防系统分析模型的实质是: 提供一个共同的框架,能够把科学和决策的众多分属领域的专家判断综合起来,用以增强和扩充决策者的判断力。如果要把这种模型公开地应用于国防决策,使与决策有关的部门能对假设进行富有意义的评审或提出异议,那么,就有必要在决策中应用连贯一致的模型 (或模型系列)。当国防决策集中研究整个国防力量综合需求和军种间的折衷问题时,各军种使用不同的模型、假设、数据和不同的军事专门知识来拟制各自的要求。在现有结构下,不存在调和这些差异的分析手段。出路在于,发展一种连贯一致的模型、假设和数据分析框架。这种框架会促进把科学和有关各军种最出色的判断合成一体。

层次结构模型途径,是为建立连贯一致的分析框架所作的一种努力。这种层次结构模型用来代表战斗的离散层次,从小部队遭遇战直到战区级冲突。在低层次和高层次模型之间,武器系统交通的表示是连贯的、一致的。在每一层次,更为详尽的下级模型的输出,成为紧联着的上级模型的输入。

钱学森在1989年提出了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法,将专家群体、数据和各种信息同计算机仿真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各种学科的理论和人的经验同知识结合起来,发挥综合系统的整体优势去解决问题。钱学森在1992年进而提出了这一科学方法的应用形式,即聚诸方面成功经验的汇总,建设 “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的研讨厅”。采用以上各节所述的建筑材料,可以说明建设这种研讨厅的可行性。

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具有科学与经验相结合的本质,人们可能运用一种结合民主集中制传统的规范形式,去寻求科学与经验相结合的解答。按分布交互网络和层次结构建设研讨厅,就成为一种具有纵深层次、横向分布、交互作用的矩阵式的研讨厅体系。运用这样的研讨厅体系,实现国防系统分析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具有非常实用的意义。

科学与经验相结合、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的方法论现代表达形式,指出了我国国防系统分析方法发展的方向,也指出了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系统分析方法的发展方向。这是系统方法论的发展的第三个阶段。这种综合集成方法论,完全反映了王寿云治学态度、观点和主张。这对于系统工程、国防系统分析的发展和实践,具有指导性和预见性。

王寿云的科研成果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部委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3项、部委级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中国航天基金荣誉奖1项和中国工程院第二届中国工程科技奖 (1998年颁奖)。先后发表论文几十篇、论著多部,很多论文收录在其逝世后编辑的论文集《军事系统工程的理论与实践》中。

简 历



1938年 出生于四川省自贡市。

1956年 北京大学数学系学习。1960年4月提前毕业。

1960年 国防部航空委员会第五研究院。

1965年 任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秘书。

1982年 任国防科工委综合计划部规划计划局副局长。

1985年 任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副军职常委兼副秘书长。

1993年 任国防科工委科技委正军职常委兼秘书长。

1994年 国防大学国防系学习。1990年7月被授予少将军衔,是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常务理事、

副理事长;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东南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兼职教授。

1997年12月因车祸为公牺牲。

主要论著



1 钱学森,许国志,王寿云.组织管理的技术——系统工程. 文汇报,1978. 9. 27.

2 王寿云.现代作战模拟.上海:上海知识出版社,1984.

3 王寿云.作战模拟方法学.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1,(1988).

4 王寿云.国防系统分析的综合集成.国防科工委科技委,1993年年会论文集.

5 王寿云.新时期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战略研究. 国防现代化发展战略系列讲座,第七讲1990.

6 王寿云.迎接军事革命的挑战.军事系统工程,1994年3期.

7 王寿云.科学与经验相结合的国防系统分析.1997年在国防大学的演讲.

相关参考

历史小说 关于秦始皇的书有哪些

秦始皇(典范人物系列),王寿南著,台湾商务印书馆,定价120元。秦始皇传(帝王传记系列),张分田着,台湾商务印书馆,定价650元。秦始皇(中国名人传记4),光田出版社,定价120元。千古一帝秦始皇:话

中共人物传 袁也烈人物传,袁也烈生平事迹,袁也烈评价

袁也烈,原名炎烈,谱名仁荣,字树成,号映吾,曾用名振武、王国栋,一八九九年十月十九日(农历九月十五)生于湖南省洞口县(原属武冈县)袁家垅。他的父亲袁崇朴是前清秀才,以教书为业;母亲王寿姣是一位忠厚善良

唐朝历史 请问黄巢之乱对唐代的影响

黄巢之乱(874--88815)(王寿南《隋唐史》)1.起因(1)懿宗以来,关东地区连年水旱为灾。(2)政治败坏,土地兼并严重。2.经过(1)黄巢世以贩私盐为业,善骑射,喜任侠,曾读书,屡不第,遂于僖

历史人物 王珞丹人物简介,王珞丹人物简介

   王珞丹(1984年1月30日-),内地女演员,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本科。2007年,王珞丹因在赵宝刚导演的青春励志剧《奋斗》中出演“米莱”而走红。2008年,再次在赵宝刚的电视剧《

历史人物 王琼的人物简介 王琼的人物评价

王琼是明朝的军事人物,他经历了成化、弘治、正德和嘉靖四个皇帝,从六品官做到了户部、兵部和吏部尚书一品大员,王琼生平有三大功绩为人所称赞,一是治理漕河;二是,平定宸濠叛乱;三是,总制西北边防。人物简介>

历史人物 葛洪的人物简介 葛洪的人物生平

葛洪,晋朝时代的医学家、博物学家和制药化学家,炼丹术家,著名的道教人士,人称葛仙翁,他在中国哲学史、医药学史以及科学史上都有很高的地位。人物简介>葛洪是中国东晋时期有名的医生,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丹阳

历史人物 葛洪的人物简介 葛洪的人物生平

葛洪,晋朝时代的医学家、博物学家和制药化学家,炼丹术家,著名的道教人士,人称葛仙翁,他在中国哲学史、医药学史以及科学史上都有很高的地位。人物简介>葛洪是中国东晋时期有名的医生,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丹阳

历史人物 王珞丹个人资料_王珞丹人物简介,王珞丹个人资料_王珞丹人物简介

   王珞丹个人资料_王珞丹人物简介  中文名:王珞丹  英文名:May  国家或地区:中国内地  生日:1984-01-30  出生地: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  职业:演员  星座:水瓶座  

历史人物 王珞丹个人资料_王珞丹人物简介,王珞丹个人资料_王珞丹人物简介

   王珞丹个人资料_王珞丹人物简介  中文名:王珞丹  英文名:May  国家或地区:中国内地  生日:1984-01-30  出生地: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  职业:演员  星座:水瓶座  

知名人物 姚錱人物简介

·姚錱个人人物简介姚錱,实验形态学家,细胞生物学家,实验肿瘤学家。毕生围绕着细胞的生长和分化及其调节控制这一重大的生物学问题,或从正常的发育,或从肿瘤细胞异常的分化深入探索,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两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