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人物 丁瓒人物简介
Posted 心理
篇首语:缥帙各舒散,前后互相逾。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知名人物 丁瓒人物简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知名人物 丁瓒人物简介
·丁瓒
丁瓒,心理学家。专长医学心理学和心理卫生,著有?心理卫生论丛》等,是在中国开展医学心理学研究和普及宣传的倡导者。编写的《青年心理修养》一书,是中国最早专门论述青年心理问题的著作。20世纪40年代末期和50年代初期,积极进行学术团体的组织活动和中国科学院的筹建工作,对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组建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丁瓒,又名慰慈。1910年6月25日出生在江苏省南通县的一个城市贫民家庭。9岁丧父,靠其母作针线维持生活。1924年丁瓒小学毕业后,考入南通师范学校免费读书,很知用功学习。他接受革命思想较早,1927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因南通党组织遭破坏赴杭州民众教育实验学校专修班免费学习,从此也失掉了与党的关系。1931年丁瓒考取南京中央大学心理系,读书很努力,特别喜欢心理卫生这门课,还喜爱翻译心理学著作。大学三年级时,他和同学丁祖荫合译一本美国F. D. 布鲁克斯 (Brooks) 著的 《青年期心理学》 (The psychology of Adolescence),于1937年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全书共18章,主要讨论青年身体发育、智力发展、社会趋向、兴趣、人格以及行为和卫生等方面的问题。这本译作当时很受青年的欢迎,从中得到启发,引起学术研究兴趣。
1936年,丁瓒在中央大学毕业后到北京,翌年其未婚妻舒维清(小学教师) 从南通来北京结婚。丁瓒当时在北平协和医院脑系科作研究生,跟随脑系科主任美国人莱门 (Lemen) 学精神病学。后任助教,讲授医学心理学课。这时期他还在北平第一卫生事务所、育英中学和仁立地毯工厂创办心理卫生咨询门诊。
抗战期间,1942年丁瓒到重庆在中央卫生实验院任技师兼心理卫生室主任,同时也兼任了当时迁往重庆的上海医学院、江苏医学院和在璧山的江苏教育学院的心理学副教授。丁瓒经常到各种学校作心理卫生方面的讲演,很受群众欢迎。他的讲演具有科学内容并有进步意义,如讲精神病的治疗和预防,强调了精神病是不合理的社会制度的产物。1945年3月由重庆商务印书馆出版丁瓒著的 《心理卫生论丛》一书,收入他写的论文和讲演13篇,论述心理卫生的诸方面问题: “怎样开始心理卫生工作”、“近代医学心理学的发展”、“我国社会现代化过程中的心理卫生”、“心理卫生工作和文化改进运动”、从心理卫生的立场讨论建立民族哲学和精神动员”、“什么是神经衰弱”、“战时难童的心理卫生问题”、“青年期的徬徨”、“男女之间”、“从心理卫生个案研究 ‘男女之间’ 的问题”、“儿童期的性教育问题”、“父子之道” 和 “自卑与傲慢” 等。丁瓒的宣传和论著除了进行科学论述外,还体现了他的强烈的爱国热忱,希望唤起“成千上万怀着心理苦难的同胞” 的重视。
抗战胜利后,丁瓒回到南京继续在中央卫生实验院工作,他和该院的精神科主任医师共同设立了心理卫生门诊部,由他指导开展工作。他写了《青年心理修养》一书,于1947年1月在南京出版。这本书是他在两年间所作有关青年心理修养方面的讲稿和论文的结集,引用了他在国内心理卫生门诊时所见到的个案资料,便于青年读者理解和解决的心理问题。他强调心理修养是离不开一个国家的社会环境和文化传统,翻译外国心理修养的书籍,不能满足我国青年们热望得到心理方面的科学指导的需要。该书是我国最早专门论述关于青年心理问题的著述。书后还附有他选译有关弗洛伊德学说重要发展的论文,这类译文当时我国学术界介绍得还不多。
1947年,借助于世界卫生组织的奖学金,丁瓒被选送赴美在芝加哥大学心理系和另一个精神病院读书和实习,并到纽约、华盛顿、伦敦、巴黎、日内瓦和哥本哈根等地参观访问。他同时从事科学工作者协会的组织工作。1948年8月在英国伦敦参加国际心理卫生大会,10月回香港,由廖沫沙、冯乃超介绍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年底离开香港先到沈阳,1949年2月进入北平,随即积极投入以下活动和工作: 参加第一次世界和平大会中国代表团任副秘书长; 参加第一次科学工作者代表会议的筹备与召集工作; 参加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工作并出席会议; 参与中国科学院的筹建工作,中国科学院成立后,任办公厅副主任、院党组副书记。1950年初,开始筹建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1950年,丁瓒被选任 “科联” (中华全国自然科学专门学会联合会) 副秘书长; 还被选为全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大会副秘书长,后调任联络部副部长; 1951年出席在华沙召开的第二次世界人民保卫和平大会。1953年到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室任研究员兼副主任,主要指导个性心理专题的研究及全室的业务领导工作。这年由他参加筹备和开办了巴甫洛夫学说学习会。1955年参加中国心理学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筹备与召开,被选为中国心理学会秘书长。1956年心理研究室扩建成所,任研究员兼副所长、所学术委员会委员、《心理科学通讯》主编。不久,因患动脉硬化性高血压症休养直至1958年恢复半日工作。病中他仍继续从事有关研究工作。在 “文化大革命” 中,遭到 “四人帮”左的迫害致死,他曾被扣上“叛徒”、“反革命分子”、“反动学术权威” 等大帽子,受到审查、批判和斗争,于1968年5月15日去世。1980年中国科学院党组为他的冤案平反昭雪,恢复了名誉。
我国医学心理学的倡导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医学心理学方面的工作尚未开展。丁瓒1953年到心理研究室后 (1951年12月成立所、1953年1月改为室、1956年12月又扩建成所),立即积极倡导开展医学心理学的研究,首先设立了个性心理组进行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研究,由动物(狗)、正常人到精神病和神经症病人的研究,逐步建立起医学心理研究组 (后改为室)。他主张医学心理学必须联系实际,为社会主义祖国的医疗保健事业服务。他强调 “要解决医学上的心理学问题,首先必须以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思想为指导”; 重视 “人的主观能动性,心理因素在健康和疾病中的作用”; 并倡议 “挖掘祖国医学遗产中蕴藏着不少值得珍视的医学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在丁瓒的倡导下,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上半期,通过我国医学心理学工作者和精神病学工作者的共同努力,首先在北京进行了 “神经衰弱快速综合治疗”,这种疗法中,心理治疗占主要地位,由于疗效显著,很快就在全国各地开展了这种疗法的研究。有关科学工作者根据我国社会和人民精神面貌的特点,对神经衰弱的病因问题加以探讨,还有从皮层机能状和记忆、联想等心理活动各方面结合实验心理学方法在神经衰弱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进行研究。后来这种综合治疗方法和病理心理实验方法又推广到其他慢性病如高血压、胃溃疡和精神分裂症中去。有的还总结临床与实验资料,探讨神经衰弱和歇斯底里的病理心理特点; 并对我国古代病理心理学思想进行了探索。这些研究工作,把我国的医学心理学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在理论上以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对神经官能症患者的心理活动进行分析说明,提出精神分裂症急性期心理治疗的可能性。快速综合治疗法,可以说是一项有一定创造性和实践意义的工作。
丁瓒对医学心理学极为重视,他曾认为医学心理学应占心理学的一半,因为除了正常心理就是病理心理。他在参与制定心理学发展远景规划时,把医学心理学规定为精神病、神经症、药理、脑病伤、缺陷、智力落后等六大方面,并认为缺一不可,精神病、神经症是主体,脑病伤和药理是尖端。他对医学心理学的这个长远设想,现都已开展了研究,获得了成果,实现了他的愿望。
参加筹建中国科学院及其所属心理研究所
丁瓒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即做过不少科学组织工作,特别是争取一些留在国外的中国专家、学者回国的工作。1947年至1948年间,丁瓒在国外学习期间,在芝加哥和巴黎都组织了中国科协分会,团结了在国外中国留学生中的部分科学工作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少在国外的中国科协会员们响应了祖国的号召,纷纷回国参加祖国的科学和建设事业。1949年5月至7月间,丁瓒参加中华全国自然科学工作者代表会议(简称“科代会”) 的筹备工作,任科代会筹备会常务委员、组织部副部长。1949年7月周恩来副主席宣布不久的将来将成立为人民所有的中国科学院后,同年8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即指派恽子强和丁瓒筹建中国科学院。此后,他们即协助郭沫若院长和各位副院长开展了大量的组织工作,重要的如: 丁瓒与钱三强等拟定了中国科学院组织大纲,提出设办公厅、编译局、计划局、联络局以及各种研究所; 参加组织接收北平研究院、中国研究院所属各研究所,对全国研究机构进行调查了解和调整合并工作; 由他主持草拟了中国科学院的各有关规章制度,为全院科学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依据和条件。中国科学院于1949年11月正式建立,丁瓒任党组副书记,行政职务为办公厅副主任,后调任计划局副局长。“凡事开头难”,当时正是祖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万端待举之际,丁瓒在为国争光,为民族争光思想的驱使下,克服困难,在建院初期为我国的科学事业作出了贡献。
建院之初,丁瓒应心理学界和教育界一些专家、学者提出早日成立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要求,在北京主持召开了心理学座谈会,讨论建所的设想。同时,丁瓒给南京心理学界去函征求建立心理所的意见。1950年6月,心理研究所筹备处经批准在北京成立。丁瓒去信至香港,聘请曹日昌来京任心理所筹备处副主任。丁瓒为心理所的筹建作了不少组织联系工作,付出了心血。
促进学习巴甫洛夫学说
1953年,丁瓒到心理研究室不久,在7~8月间,由他和中央卫生部有关人员具体组织,以中央卫生部在中国科学院和全国 “科联”的协助下的名义举办了 “巴甫洛夫学说学习会”。参加的有全国生理学和心理学工作者约百人。丁瓒和参加学习会的心理研究室人员又按照学习会的经验,组织了全室研究人员的学习。这时期丁瓒还积极参加中央卫生部和 “科普” (中华全国科学技术普及协会) 等联合举办的巴甫洛夫学说系统讲座,其中 “巴甫洛夫关于神经型和神经症的学说” 由他主讲。他从动物和人类两方面论述了神经型和神经症的问题,强调研究人类神经型要从两种信号系统活动的动力关系来考虑,与神经型密切相关的神经症也一样,可以从两种信号系统的病理情况来说明。他认为人的神经类型是个性的生理基础,神经症的发生与个性的形成和发展是有密切关系的。因此,他对个性心理问题非常感兴趣。这也是丁瓒到心理研究室后设立个性心理研究组的意图所在。他从研究动物神经类型入手,曾亲自参加 “同窝幼犬类型问题” 的研究,这也是他学习巴甫洛夫学说理论后的具体实验。后来,他又指导研究组的人员进行儿童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研究。丁瓒积极促进医学界和心理学界学习巴甫洛夫学说,为心理学 (包括医学心理学) 打下了自然科学基础,是具有深远意义的。
简历
1910年6月25日 生于江苏省南通县。
1931~1936年 就读于南京中央大学心理系并毕业。
1936~1942年 任北平协和医学院脑系科研究生、助教。
1942~1947年 任中央卫生实验院技师兼心理卫生室主任。兼任重庆、南京、上海医学院、江苏医学院、江苏教育学院心理学副教授。
1947~1948年 在美国芝加哥大学心理系进修。
1948~1949年 由香港进入东北解放区转入北平。
1949~1952年 任中国科学院办公厅副主任,并任院党组副书记。后任中国科学院计划局副局长。
1953年 任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室研究员兼副主任。
1956~1968年 任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兼副所长。
1968年5月15日 在北京逝世。
主要论著
1 丁瓒. 心理卫生论丛. 重庆: 商务印书馆,1945.
2 丁瓒. 青年心理修养. 南京: 丙寅医学社,1947.
3 丁瓒. 巴甫洛夫关于神经型和神经症的学说. 北京: 中华全国科学技术普及协会,1954.
4 丁瓒. 医学心理学要更有效地为精神病防治工作服务. 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1958 (4,3):273—276.
5 丁瓒. 怎样在我国开展医学心理学工作. 心理学报,1959 (3): 146—150.
6 丁瓒. 论心理学对象及其科学性质. 心理学报,1960 (1): 7—12.
7 丁瓒. 略论我国病理心理学现况. 心理科学通讯,1964 (1): 1—4.
相关参考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也是中国科学院成立七十周年,从1949年3月下旬中共中央进驻北平之时,就开始酝酿筹建中国科学院,当年曾由钱三强和丁瓒二人共同起草了《建立人民科学院草案》,由此确
王珞丹(1984年1月30日-),内地女演员,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本科。2007年,王珞丹因在赵宝刚导演的青春励志剧《奋斗》中出演“米莱”而走红。2008年,再次在赵宝刚的电视剧《
王琼是明朝的军事人物,他经历了成化、弘治、正德和嘉靖四个皇帝,从六品官做到了户部、兵部和吏部尚书一品大员,王琼生平有三大功绩为人所称赞,一是治理漕河;二是,平定宸濠叛乱;三是,总制西北边防。人物简介>
葛洪,晋朝时代的医学家、博物学家和制药化学家,炼丹术家,著名的道教人士,人称葛仙翁,他在中国哲学史、医药学史以及科学史上都有很高的地位。人物简介>葛洪是中国东晋时期有名的医生,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丹阳
葛洪,晋朝时代的医学家、博物学家和制药化学家,炼丹术家,著名的道教人士,人称葛仙翁,他在中国哲学史、医药学史以及科学史上都有很高的地位。人物简介>葛洪是中国东晋时期有名的医生,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丹阳
历史人物 王珞丹个人资料_王珞丹人物简介,王珞丹个人资料_王珞丹人物简介
王珞丹个人资料_王珞丹人物简介 中文名:王珞丹 英文名:May 国家或地区:中国内地 生日:1984-01-30 出生地: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 职业:演员 星座:水瓶座
历史人物 王珞丹个人资料_王珞丹人物简介,王珞丹个人资料_王珞丹人物简介
王珞丹个人资料_王珞丹人物简介 中文名:王珞丹 英文名:May 国家或地区:中国内地 生日:1984-01-30 出生地: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 职业:演员 星座:水瓶座
·姚錱个人人物简介姚錱,实验形态学家,细胞生物学家,实验肿瘤学家。毕生围绕着细胞的生长和分化及其调节控制这一重大的生物学问题,或从正常的发育,或从肿瘤细胞异常的分化深入探索,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两方面
丁儆人物简介丁儆,爆炸力学和爆轰学家,力学教育家,我国爆炸理论及应用学科的倡导者之一。长期从事爆炸力学的教学、科研和研究生培养工作,对爆轰理论和爆炸材料的力学性质有深入研究。为发展我国兵器科学与技术学
·余贺人物简介余贺,微生物学家和免疫学家。毕生致力于医学科学研究和医学教育事业。提出风湿热的细菌变态反应假说。创用抗血清治疗伤寒。领导寻找噬菌体控制绿脓杆菌感染。余贺,字幼臣,后改为幼尘。祖籍浙江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