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人物 李春生人物简介

Posted 李春

篇首语:种子牢记着雨滴献身的叮嘱,增强了冒尖的勇气。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知名人物 李春生人物简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知名人物 李春生人物简介

·李春生



李春生,天文学家。从事射电天文学教学和研究工作,为南京大学天文系早期建设和射电天文人才培养做出了贡献。

李春生,1926年4月生,江西省永新县人。1949年2月毕业于广州中山大学天文系,留校任教师。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实行全面院系调整后,广州中山大学理学院天文系与济南齐鲁大学天算系合并成为南京大学天文系; 当时中山大学下达任务由教师李春生、技术员谢清钧负责将天文系原有全部教学仪器 (11in与6in口径光学赤道装置望远镜、光学中星仪、经纬仪等以及其他教学辅助设备),天文图书杂志数千册押运至南京大学 (1952年10月中旬)。1952年11月底南京大学党委正式任命赵却民教授为天文系主任,李春生为系秘书,协助系主任处理日常行政事务,并制订当时南京大学天文学专业入学新生 (1952年夏) 的专业教学与生产实习计划,建立各天文课程教学小组。在筹组天体测量专门化课程中,由李春生负责把勃拉日哥著的俄文 《实用天文学教程》译成中文,作为主要教材之一,后与夏坚白合译,并于1954年出版。在任系秘书期间,李春生积极与北京大学戴文赛联系,为戴调入南京大学做了大量工作。这为南大天文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此外,他还协助筹建南京大学天文系教学实习用天文台,并在开始建筑以前,参与将天文台台址的南北线测定好。天文台建成后陆续把11in和6in赤道式望远镜装置妥当,把中星仪,里佛列尔钟妥放在恒温守时室内,其后添置了天顶仪和观测室,开辟了天文图书阅览室,各教研室都在天文台内办公。该天文台的正式启用是1956年。它在很长时间内是天文系的主要建筑。

1958年后,李春生参与 “射电天文教研室” 的筹组工作,1960开始讲授 “射电天文方法” 等课程,开展太阳射电观测研究。从此李春生成为射电天文教研室一员,并曾任射电天文教研室主任。

李春生在南京大学天文系退休以前,在教学上曾对气象系本科生与天文系本科生先后讲授过普通天文学教程 (气象系)、球面天文学、实用天文学教程、观测数据处理以及射电天文方法、太阳射电天文等课程; 自编 《观测数据处理》 和 《太阳射电天文》讲义。从1978年起,先后培养了 “太阳射电物理” 硕士研究生5名,并开设了太阳射电物理和太阳射电辐射理论等研究生课程,指导硕士论文5篇,其中3篇发表在国内天文杂志上。

在从事太阳射电天文教学工作的同时,相应地开展了有关的科学研究,退休后受聘为中科院北京天文台 “太阳射电客座教授”,从事科研和合作培养研究生工作; 发表在国内外著名刊物上的论文共有50多篇,其中多家刊物转载的有下列两篇:

1. “太阳射电Ⅳ型爆发U形谱的产生机制”,首刊于《天文学报》 1979年,20卷,第二期153~160页,转载的有下列刊物:

1) 英文译载 《Chinese A. and Ap.》 1980. Vol,4,155~162.

2) 1979年4月李春生应澳大利CSIRO的邀请,对该文作一定修改后,译成英文 “The Mechanism of U-Shaped Spectrum of Type Ⅳ Solar Radio Bursts”在澳大利亚Culgoora天文台举行的 “太阳射电天文” 有关学术会议上作了报告后,Dr. Shea当即指出: “文中提出的Ⅳ型射电爆发U形谱是质子事件警报的良好指示器,已为我们美国空军太阳射电观测资料所证实。” 因此,李春生 (第一作者) 等的论文刊登于由美国空军地球物理实验室 (USAF) 出版的AFGL-TR-82-0390 Special Reports No.233《Proceedings of the STIP Symposium on Solar Radio Astronomy,Interplanetary Scintinations and Coordination With Spacecraft》,Editors: M. A. Shea,D. F. Smart,D. J,Melean,G. J. Nelson 27 December 1982.

3) 1982年在希腊召开的国际天文联合会第18届全会出版的 《Transactions of the IAU Vol. XVⅢA (Reports 1982) Reports on Astronomy》一书中第79页,由Pick,M总结近年来的论文时指出 《Proceedings of the STIP on Sloar Radio Astronomy…》P49~63发表的李春生等的论文,“解释了太阳射电Ⅳ型爆发U形谱的形成机制”。

2. 李春生、傅其骏、李宏为的论文 〈Electron Beams and Associated Rapid Fluctuations in Solar Flares〉,发表于 《Solar Physics》1991. 337~350. Benz,A. O. 在审稿后私人通讯中指出,该文提出的模型解释了观测的Ⅲ型射电爆发,微波尖峰和X射线尖峰等现象共生的物理过程。

李春生曾多次出席国内外有关 “太阳射电物理”、“太阳活动” 以及 “日地物理关系” 等学术讨论会,并提出学术报告,其中应邀参加国际学术讨论会的有:

(1) 1979年4月应邀参加于澳大利亚Culgoora射电天文台举行的 “太阳射电天文,行星际闪烁与航天器协调工作” 讨论会,李春生在会上作了 “太阳射电Ⅳ型爆发U-形谱的产生机制”的学术报告。

(2) 1985年9月应邀参加美国航空和航天局 (NASA) 在Maryland,Lanham于9月30日到10月4日举行的 “Rapid Fluctuations in Solar Flares”讨论会。提出了4篇学术报告:

1) 李春生,江淑英.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Fast Hard XRay Bursts by SMM Observations and Microware Bursts by Ground-Based Observations。

2) 顾益民 (研究生),李春生. Microwave and Hard X-Ray Emissions during the Impulsive Phase of Solar Flares: Nouthermal Electron Spectrum and Time Delay。

3) 李春生,江淑英,李宏为,傅其骏. Microwave Millisecond Spike Emission and Its Associated Phenomona during the Impulsive Phase of Large Flares。

4) 李宏为 (研究生),李春生,傅其骏. Electron-Cyclotron Maser and Solar Microwave Millisecond Spike Emission。

以上4篇论文,均刊登于NASA Conference Publication2149 《Rapid Fluctuations in Solar Flares》 September 30-October 4,1985.

1986年美国NASA要李春生写一科研课题计划,经审定评选李为Foreign Investigator of NASA,此后可以利用SMM卫星的观测资料进行课题研究。

参加国内举行的 “国际太阳物理学术讨论会” 的有:

(1) 1983年11月21~25日在我国昆明云南天文台举行了“太阳物理和行星际传播现象” 的学术讨论会,会上李春生作了题为 “Microwave Millisecond Spike Emission and Associated Phenomena during the Impulsive Phase of Large Flares.” 的学术报告。

另外,还参与了其他两项论文工作,分别由傅其骏,李宏为作了报告,它们是

1) 叠加在太阳微波毫秒尖峰辐射上的毫秒尖峰群. 作者:傅其骏,李春生,金真振.

2) 电子回旋脉泽与太阳微波毫秒尖峰辐射. 作者: 李宏为,李春生,傅其骏.

上述两篇论文均刊载在 《Proceedings of Kunming Workshop on Solar Physics and Interplanetary Travelling Phenomena》中,主编: Comelis de Jager,CHEN Biao; Scionce Press,Beijing,China,1985.

(2) 退休后,因故未参加1994年8月31日至9月5日在敦煌举行的第三届中日太阳物理讨论会,但于1995年北京科学出版社出版的 《Proceedings of the Third China-Japan Seminar on Solar Physics》,1994 Ang. 31-Sept. 5. Dun huang,Edied by J. X. Wang,G. X. Ai,T. Sakurai and T. Hirayama. 一书中刊登了两篇有李春生参与的论文:

1) Solar Microwave Bursts and Solar Proton Events (Poster). 作者: 李春生 (C. S. Li),傅其骏 (Q. J. Fu).

2) Some Theoretical Investigations on Solar Radio Physics in China since 1990.

作者: 王德焴 (D. Y. Wang),李春生 (C. S.Li),黄光力 (G. L. Huang)

其他曾参加过并在国内举行的国际太阳物理有关学术会议,提出有论文但并未出会刊者,都在其他天文杂志上发表。

简历



1926年4月 出生于江西省永新县。

1949年2月 毕业于广州中山大学天文系。

1949~1952年 任教于广州中山大学天文系。

1952~1958年 任南京大学天文系秘书。

1960年 任南京大学天文系射电天文教研室主任。

1986年 退休,兼任美国NASA国外研究员,北京天文台客座教授。

主要论著



1 李春生,鲁礼志,吴志贤. 射电点源的电离层闪烁. 南京大学学报 (天文学),1963,2

2 李春生,等. 太阳射电Ⅳ型爆发U形谱的产生机制. 天文学报,1979,20 (2)

3 李春生,郑兴武,江淑英. 太阳射电爆发U形谱与质子事件能谱. 天文学报,1982,23 (1)

4 李春生,等. 耀斑脉冲相微波毫秒级尖峰辐射及其共生现象. 天体物理学报,1985,5 (1): 9~18

5 李春生,顾益民. 太阳电流片的射电天文研究. 天文学进展,1984,2(3)

6 李春生,江淑英.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Fast HXR Bursts by SMM Observations and Microwave Bursts by Grounds Based Observations. NASA Confernce Publications 2449 “Rapid Fluctuations on Solar Flares”. 1986

7 李春生,等. Microwave Millisecond Spike Emission and Its Assaciated Phoncmena During the Impsulsive Phase of Large Flares. NASA Confernce Publications 2449 “Rapid Flustuations on Solar Flares”. 1986

8 李春生,等. 太阳分米波窄频带尖峰辐射和共生现象. 天文学报,1988,29 (1)

9 傅其骏,李春生,金声震. 叠加在微波爆发上的尖峰群事件. 天体物理学报,1988,8 (4)

10 李春生,傅其骏,李宏为. Electron Beams and Associated Rapid Fluctuations in Solar Flares. Solar Physics,1991,131: 337~350

11 李春生,胡菊,方成. 1983年2月3日双带耀斑爆发事件的综合分析. 空间科学学报,1991,11 (2)

12 李春生,秦志海. 太阳短厘米波爆发中双重准周期脉动现象产生的可能机制. 天体物理学报,1993,13 (2): 174~183

13 李春生,周树荣,许富英. 太阳软X射线耀斑与微波爆发的共生关系. 天体物理学报,1993,13 (2): 264~269

14 李春生,秦志海,傅其骏. Dual Pulsations in Solar Radio Bursts atShort Centimeter Waves. Publications of the Beijing. Obs. 1993,21

15 李春生,傅其骏. 太阳射电爆发与高能质子加速过程. 天体物理学报,1995,15 (4): 350~358

16 李春生,傅其骏. Solar Microwave Bursts and Solar Proten Events(Poster). Proceedings of Third China-Japan Seninar on Solar Physics.1994. 08. 31-09. 05. 敦煌. 1995

17 李春生,傅其骏. 与高能质子共生的两类太阳微波爆发. 天文学进展,1997,15 (4): 312~319

18 李春生,傅其骏. 太阳微波爆发与高能质子的共生过程. 空间科学学报,1998,18 (3): 271~278

19 李春生,傅其骏. Solar Microwave Bursts and Associated EnergeticProtons. Advarnce in Solar Connection with Tarnsient Interplanetary Phenomena. Proceedings of the 3rd SOLTIP Symposium Idem 525~531,1998

20 李春生,傅其骏. 太阳射电爆发的起因,耀斑或/和日冕物质抛射. 紫金山天文台台刊,1999,18 (2): 161~163

21 李春生,傅其骏. Solar Radio Bursts Associated with Coronal Mass Ejections and Geophysical Effects. Astrophysics Report36. 24-29. 2000

22 李春生,傅其骏. 日冕物质抛射与共生射电爆发的地面和空间联测研究. 天文学进展,2002,20 (3)

相关参考

李春简介 李春与赵州桥

  李春铜像  李春是隋朝著名桥梁工匠,举世闻名的赵州桥的建造者,开创了中国桥梁建造的崭新局面,为中国桥梁技术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李春简介  李春,隋代造桥匠师。现今河北邢台临城人士。隋开皇十五

中共人物传 李春涛人物传,李春涛生平事迹,李春涛评价

李春涛,幼名清荣,曾用笔名景山、赤鳞,一八九七年出生于广东潮州城内的刘察巷。李春涛的祖辈经商,开了一间“祥和糖行”,做土糖的经纪生意。他的伯父李季秾,字荫庭,继承祖业,生意有所发展。其父李秀升(字云阶

隋朝工匠李春简介 中国古代赵州桥的建造者李春

李春简介:李春,隋代造桥匠师。现今河北邢台临城人士。隋开皇十五年至大业初(595~605)建造赵州桥(安济桥)。赵州桥存世1400多年,堪称中国建筑史上的奇迹之一。李春是中国隋代著名的桥梁工匠,举世闻

隋朝工匠李春简介 中国古代赵州桥的建造者李春

李春简介:李春,隋代造桥匠师。现今河北邢台临城人士。隋开皇十五年至大业初(595~605)建造赵州桥(安济桥)。赵州桥存世1400多年,堪称中国建筑史上的奇迹之一。李春是中国隋代著名的桥梁工匠,举世闻名的赵州桥就...

历史人物 中国古代赵州桥的建造者李春 隋朝工匠李春简介

  简介:,隋代造桥匠师。现今河北邢台临城人士。隋开皇十五年至大业初(595~605)建造赵州桥(安济桥)。赵州桥存世1400多年,堪称建筑史上的奇迹之一。>  李春是隋代著名的桥梁工匠,举世闻名的赵

历史人物 隋朝人物李春简介

隋朝人物中文名:李春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四川邻水出生日期:1969年03月职业:公务员毕业院校:上海交通大学李春个人履历1986.09—1990.08在上海交通大学电子工程系学习;1990.0

知名人物 李春芬人物简介

·李春芬李春芬,区域地理学家、地理教育家。抗战胜利后,他放弃国外优厚待遇,毅然回国,将毕生精力贡献给地理教育和区域地理研究事业,先后曾在浙江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创建三个地理系(科),为国家培养了大

知名人物 李春昱人物简介

·李春昱李春昱,区域地质学家、大地构造学家。他与谭锡畴的《四川西康地质矿产志》是我国这一地区地质的奠基性著作。1938—1949年,他任四川地质调查所与中央地质调查所的所长,为我国地质事业和科学研究做

历史人物 李春是哪个朝代的

社会贡献李春是中国隋代著名的桥梁工匠,举世闻名的赵州桥就是他最伟大的杰作,这个浓缩了中华人民智慧结晶的标志性桥梁,开创了中国桥梁建造的崭新局面,为中国桥梁技术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赵州桥的敝肩圆弧拱形

红楼梦贾惜春的结局是什么?贾惜春生平简介

红楼梦贾惜春的结局是什么?贾惜春生平简介贾惜春,古典名著《红楼梦》中人物,金陵十二钗之一,她是贾家四姐妹中年纪最小的一位,宁国府中贾敬的幺女、贾珍的胞妹。因父亲贾敬一味好道炼丹,别的事一概不管,而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