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人物 李振肃人物简介
Posted 药物
篇首语:更羡慕街边咖啡座里的目光,只一闪,便觉得日月悠长、山河无恙。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知名人物 李振肃人物简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知名人物 李振肃人物简介
·李振肃
李振肃,药物化学家,甾体化学、甾体药物化学专家。长期从事药学科研、教学工作,开设、讲授了药物化学、甾体药物化学等课程,主编全国统编教材《药物化学》。完成避孕药3-酮地索高诺酮的合成研究,并已在药厂进行放大。找到有用的甾体原料,改进了孕甾双烯醇酮的合成方法及其环氧化反应的工艺。找到了抗辐射损伤、升高白细胞作用强的新化合物。
李振肃,女,1927年4月18日生于北京,籍贯湖南湘乡。自幼一直在北京求学,高中就读于师大女附中。这个学校是长期以来京城首屈一指的名校,对李振肃的思想、综合素质的影响极大。这个学校有严谨的校风,思想品德、业务水平一流的师资,哺育成长于这样的氛围中是其一生中莫大的幸福。老师们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的敬业精神、??丝不苟的工作作风,教书育人的老师时刻给予她无微不至的关怀与企盼。同学们思想进步,品学兼优,朴实无华的做人、做事的态度,给予了李振肃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当时李振肃参加了同学中地下党组织的读书会,参加进步书籍的读书讨论等活动。高中期间对其正确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给予了深刻影响,追求思想进步,老实做人,勤恳敬业。几十年后当时女附中高中时期的老同学来往和聚会时都很怀念当年学校与老师以及同学们所给予的思想、品德、业务能力、综合素质等诸方面的深刻影响,无不终生感谢母校,?念母校。考入北京大学后,全国知名高等学府的革命传统作风时刻激励着青年学生们,在地下党的教育影响下参加当时反对国民党的争取全国解放的各项运动、各种活动。
李振肃一生中所走的道路,政治上的追求、事业上的抱负,除了受高中师大女附中和北京大学老师、同学们的影响外,家庭也给予了很好的教育与影响。父亲当年留学日本,参加同盟会。大哥于抗日战争前大学毕业后赴日本留学,因七七事变爆发,不愿继续留在日本就读,当即毅然回国,在香港参加进步活动。另外三个哥哥在抗日战争中,他们在北京高中毕业后相继辗转赴昆明西南联大攻读理工科。随后其中的两个哥哥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事党的地下工作,然后又转赴延安。在京、津的兄弟也在大学期间加入地下党,从事革命工作。哥哥们地下党员的品质、思想影响,从小教育李振肃做人要做什么样的人,要为消灭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社会制度而奋斗。要求经常阅读国内外进步书刊,参加进步学生运动。使李振肃也憧憬将来能出现这样一个美好的人人平等的世界,并能参加其中,为之拼搏。
李振肃于1946年8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李振肃的家庭,家教甚严,即使是七七事变,举家逃难至天津半年期间,虽辍学在家,但年长七岁的三哥仍然管教学习,每日早八点准时上课,至12点钟下课,随后才许干别的。因此,李振肃不但未因日本侵略耽误学业,反而小学没有毕业就以同等学力跳班考入初中。
李振肃于1944年8月~1949年7月就读于北京大学医学院药学系,毕业后至1951年7月在中央军委、中央卫生部从事药政工作。1951年8月被派赴前苏联攻读研究生,就读于列宁格勒化学制药学院 (ЛХФИ,ЛЕНИНГРАДСКИЙХИМИКО-ФАРМАЦЕВТИЧЕ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药物化学专业,于1955年7月获前苏联化学副博士学位 (КАНДИДАТХИМИЧЕСКИХ НАУК)。其后继续在前苏联全苏药用植物与芳香植物研究所 (BИЛAP) 进修3个月。1956年9月~1957年5月再次被派赴前苏联,在全苏化学药物研究??(ВНИХФИ) 和全苏医学科学院进修同位素及甾体激素方面的工作。1955年10月回国后至今一直在北京医科大学(现北京大学医学部) 药学院工作,先后任讲师 (1955年~ )、副教授 (1979年~ )、教授 (1983年~ )、1978年恢复研究生制度以来担任硕士生导师,1986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研究生导师,1958~1987年任药物化学教研室副主任、主任。1985~1992年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届药学学科评议组成员。1985年赴美考察药学教育,1989年赴美参加学术会议并进行短期访问。1980年以来任?药学学报》 编委 ( ~1999年)、药学会甾体药物专业委员会委员 ( ~1994年)、《中国医药工业杂志》、《国外医药 (合成药、生化药、制剂分册)》 编委 ( ~1997年)。
1994年获北京医科大学桃李奖。
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已经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公开发表了科研论文约60篇,有些工作尚在整理中,有些不准备公开发表。主编了高等院校教材《药物化学》,并编写了其中较多部分的章节。编著了《甾体激素的分子结构与生物活性》,主译了《合成药物的原料、半成品和成品的工业分析》,参加了 《中国医学百科全书药物学药理学》 分册和《化工百科全书》 部分条目的编写工作。
李振肃一生热爱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战斗在教学、科研第一线,教书育人,兢兢业业辛勤耕耘历经了40余春秋,参与了为国家培养大量药学人才的事业中。
1996年12月离休。
教学方面
李振肃在本科生的教学工作中,注重对学生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专业技能的培养,使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同时也注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自我完善、知识更新的能力,使学生毕业后能够迅速地适应药学领域中科学技术的新发展。在教学第一线,先后为药学专业、药物化学专业本科生??设、讲授了药物化学,药物设计,制药化学,制药工艺等多门课程。并参加了有机合成,有机化学课程的讲授。
药学系原只设有药学专业,根据我国医药工业发展的??要,1959年卫生部决定首先在上海医学院和北京医学院筹建药物化学专业。李振肃受命参加了筹建工作,拟定药物化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并主持编写了北京医学院药物化学专业本科生用的药物化学教材。1959年北京医学院招收了首届药物化学专业学生40人,此专业延续办学至今。药物化学专业的开办,为我国制药工业培养了急需的人才。
积极参加教学改革,60年代、70年代她多次带领学生先后深入东北制药总厂、新华药厂、天津药厂、北京制药二厂、北京制药总厂等处,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摸索将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办学道路。1965年暑假后曾带领10名应届毕业生到天津药厂进行半年生产实习和半年毕业论文的工作,提出设计思想并指导学生参加实验研究,采用新试剂将生产甾体激素的关键中间体孕甾双烯醇酮的收率提高了5%,这一成果立即为各生产厂家采用,并被转用于以番麻皂苷元为原料的甾体激素生产中。在天津药厂期间,为解决药厂生产中一次数十吨投料不合格批号产品,结合原理分析和多次小试验,提出了挽回损失的措施和方法,并即投入使用,获得圆满结果。1966年结合反应机制,主、副反应的生成与控制,经反复实验,改进了孕甾双烯醇酮环氧化的工艺,提高了收率和质量,当即用于天津药厂的生产上。这些工作赢得了相当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培养和锻炼了学生的思想品质和工作能力。几十年来,辛勤认真指导毕业生的毕业设计教学工作,使学生在大学本科学习的最后一个环节,在思想上、业务上、能力上得到提高,以合格的毕业生走向社会。
1977年恢复高校招生制度后,参加并主编了全国药物化学专业、化学制药专业的 《药物化学》 全国统编教材(1981年出版),并编写了其中较多部分的章节。
李振肃在研究生的教学工作中,早于1959~1962年培养出来了两名研究生,他们毕业后被分配在医学科学院工作,成为单位的骨干。自1978年恢复研究生招生制度后,至今已先后培养出9名硕士生。1986年被批准为博士研究生导师后,已培养出博士生6名。为研究生开设了甾体药物化学课、药物设计课和高等药物化学概论中的部分章节。注重对研究生独立科研能力的培养,精心指导,严格要求,既要求研究生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又注意培养严谨的科学作风,对研究生论文工作提出自己的见解,特别是对博士生的培养,更要求有一定的独创性。
在研究生的教学中,重视结合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与??能的培养制订必修与选修课程的学习计划,论文选题既重视理论价值又考虑实际意义。整个培养过程严格要求,注意严谨的治学作风与严密的工作态度的训练培养。
毕业的研究生,有的留校工作,有些在其他教学科研单位工作,有的在药厂工作。大部分毕业的研究生出国深造,分布于美国、英国、加拿大、德国和澳大利亚等国,已有部分回国工作。他们都是各单位的骨干力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的早已成为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知名重点大学中研究所所长。
科学研究
李振肃从50年代中期以来,在认真完成教学工作任务的同时,一直从事科研工作,特别是在甾体化合物、甾体??素类药物的研究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绩。
50~60年代国内急需合成甾体激素的原料,她结合此需求,开展了植物甾醇及甾体皂苷元的资源探索。结合甾体药物设计,新化合物的合成,寻找新的有效药物,进行了抗辐射损伤、升高白细胞作用的药物研究。找到了抗辐射损伤、升高白细胞作用强而副作用小的新化合物,已经上了大动物狗的试验。在用于计划生育的避孕药的研究方面也取得了新进展。改进了某些生产中的方法和工艺,并在生产上获得推广,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李振肃主持的课题组在长期的科研工作中发展了某些新的甾体化学反应和新的合成方法。
在甾体原料方面 李振肃于50年代在前苏联列宁格勒化学制药学院 (ЛХФИ) 攻读副博士学位期间,从以松木为原料造纸工业副产品松香皂中提取分离出β谷甾醇,并自β谷甾醇经多步反应合成出甾体激素关键中间体去氢表雄酮。回国后,从我国佳木斯造纸厂及吉林造纸厂以松木为原料硫酸盐法造纸工业副产品松香皂中提取分离出β谷甾醇,收率>1%,并对其中所含其他化学成分进行了探讨。1958~1961年从我国北方产薯蓣属植物长山药、金钢骨(均为Dioscorea nipponica Makino) 中提取分离得到薯蓣皂苷元,自长山药 (11月间采集者) 中提出2%,从金钢骨(6月间采集者) 中提出1.2%~1.7%。可供提制薯蓣皂苷元的资源,以进一步合成制备甾体激素。自野山药 (Dioscorea doryphora Hance)、家山药及怀山药 (均为Dioscorea batatas Decne)、麻山药 (Dioscorea sp,为经本院苗圃栽植者) 中均未分离得薯蓣皂苷元。1958~1961年从北方广泛生长且易于繁殖的晚香玉 (Polianthes tuberosa L.) 的鳞茎 (1年生,干燥鳞茎) 中提取分离得番麻皂苷元 (hecogenin) 0.25%~0.34%。以hecogenin为主,尚含少量tigogenin等其他皂苷元。
在甾体药物合成与工艺研究方面 李振肃改进了某些生产中的方法和工艺,并在生产上获得推广,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965~1966年提出应用新的催化剂2,4,6-三甲基吡啶、二甲基吡啶 (2,5-二甲基吡啶,2,4-二甲基吡啶) 于薯蓣皂苷元经裂解、氧化、消除诸反应合成孕甾双烯醇酮 (多种甾体激素生产中的共同关键中间体)中的裂解反应,可提高收率5%。可能因这些试剂碱性较原用的吡啶强,且沸点更高些,使反应温度升高,更有利于Ac+的生成。其后,此新催化剂也被其他单位推广应用于以番麻皂苷元为原料的裂解反应中,也取得了有益的效果。此新催化剂在以上述不同原料生产的甾体激素厂家中获得广泛应用。
李振肃于1965~1966年结合孕甾双烯醇酮环氧化反应机制的分析,薄层层析监测反应进程,提出减少氢氧化钠的用量,大幅度降低甲醇的用量,并改变加碱的方法,以维持合理的碱量pH值、反应浓度、反应时间,得以减少副产物的产生,提高了环氧化反应产物的收率1%~2%和质量,并即在天津药厂推广应用。1965~1966年也将薄层层析方法监控反应用于中间体质量控制,推广应用于天津药厂的甾体激素生产中。
对于甾体药物的合成,例如避孕药3-酮地索高诺酮和地索高诺酮的合成研究,李振肃主持的课题组的工作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已设计并完成了四条3-酮地索高诺酮的合成路线并得到适合于工业生产的路线,已在药厂进行放大。
甾体化合物的设计合成与新药研究 我国对抗辐射新药的研究已有2~3种雌二醇、雌三醇衍生物应用于临床对放射治疗和化疗所致的白细胞减少症,李振肃从构效关系及与受体作用分析,设想11位结构修饰可能影响较大,并希望在提高升高白细胞作用的同时对雌激素活性不致增强,以适当分离这两种生物活性。从设计、合成的数十个雌二醇、雌三醇、18-甲基雌二醇及炔雌醚的11位取代物中,经小鼠、狗试验发现3个化合物作用突出,均系11位甲氧基取代者,11β-甲氧基炔雌醚 (1),11β-甲氧基雌二醇 (2) 和11α-甲氧基炔雌醚 (3)。(1)~(3) 的30天存活率比对照明显提高,尤其在1025rad (超致死剂量) 照射后仍有部分动物免于死亡。(1)~(3) 的抗辐射活性分别为193Gy (223.5Gy,202Gy),186Gy和157Gy (口服) (180Gy,腹腔) [腹腔100μg/(0.1ml. 鼠)],较目前应用于临床的雌三醇 (抗辐射活性55Gy)、乙炔雌三醇环戊醚 (157Gy) 高30~60Gy。抗辐射作用时间较长,有效剂量范围较宽,在照前0.5~5天给药,用药剂量10~100μg/鼠,剂量相差10倍,均有明显保护作用,以50~100μg保护作用最佳。而化合物(1) (2) 的雌激素活性 (促子宫增重活性Log 1/ED) 分别为10.50,10.58,与乙炔雌三醇环戊醚(Log 1/ED=10.29) 和雌二醇(Log 1/ED =10.34) 仅处于同一水平。而化合物 (3) 的Log 1/ED=9.28,则更可将抗辐射损伤活性与雌激素活性进一步适当分开。化合物 (1) 和 (3) 为文献未报道化合物,新生物活性,化合物 (2) 为已知化合物,新生物活性。化合物 (2) 经狗试验 (325Gy剂量照射,8条狗) 对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均示可显著恢复正常,活存率3/8。化合物 (1) 经狗试验,也显示可使白细胞、血小板恢复正常,活存率3/8。
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又设计合成了相当数量新的甾体化合物,从中发现有些结构改变可使所得化合物在具有突出辐射防护能力的同时也具有较高的雌激素活性。而有些结构改变则可在提高或维持其抗辐射活性的同时使雌激素活性下降或有可能下降,因此是进一步实现将抗辐射活性与雌激素活性分离的一个发展方向。对具有突出作用的化合物进一步药理学研究将有可能提供具有一定临床价值的甾体辐射防护剂、升白药物和雌激素替代疗法用药。
此外对甾体抗炎药物,于1959~1962年设计、合成了孕甾双烯醇酮酯类,抗炎试验表明除水杨酸酯和苯甲酸酯有与临床应用的抗炎松 (乙酰水杨酸酯) 相当的抗炎作用外,其他酯类 (三氯乙酸酯、氯乙酸酯、呋喃-2’-羧酸酯、对甲苯磺酸酯、邻苯二甲酸单酯) 及重排产物均具有较抗炎松略强的抗炎作用,为临床应用的琥珀酸单酯的两倍多。
甾体化合物的合成与甾体反应的研究 李振肃主持的课题组在长期的科研工作中,发展了某些新的甾体化学反应和新的合成方法,合成了大量新的甾体化合物。例如: 在一些甾体化合物的硼氢化-氧化反应中分离出不同的差向异构体,7α-甲基-环氧-17β-羟基雌烷-3-酮的A环芳构化,雌甾二烯衍生物的A环芳构化,6β-溴-17β-羟-4-雌烯-3-酮的脱HBr重排反应,17取代13β-乙基-11β羟基甾-4,9-双烯-3-酮的区域与立体选择性氢化,应用chlorotrimethylsilane于甾体3,11,17-三酮的选择性缩酮化,3,17-双酮甾体选择性还原至17β-羟基-3-酮甾体化合物,甾体4-烯-3,6-双酮部分的改良合成法等等。
简 历
1927年4月18日 出生于北京。
1944年8月—1949年7月 在北京大学医学院药学系学习获学士学位。
1949年8月—1951年8月 在中央军委、中央卫生部从事药政工作。
1951年9月—1955年7月 在前苏联列宁格勒化学制药学院 (ЛХФИ)做药物化学专业研究生,获前苏联化学副博士学位。
1955年8月—1955年10月 在前苏联全苏药用植物与芳香植物研究所 (ВИЛАР) 进修。
1956年9月—1957年5月 在前苏联全苏化学药物研究所 (ВНИХФИ)和全苏医学科学院进修甾体激素和同位素方面的工作。
1955年11月—现在 在北京医科大学 (现北京大学药学院) 药物化学教研室任讲师 (1955年 ~ )、副教授(1979年~ )、教授 (1983年~ )、硕士研究生导师 (1978年~ )、博士研究生导师(1986年~ )、1958年~1987年任药物化学教研室副主任、主任。
1985—1992年 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届药学学科评议组成员。1980年以来 任 《药学学报》 编委 ( ~1999年)、药学会甾体药物专业委员会委员 ( ~1994年)、《中国医药工业杂志》、《国外医药 (合成药、生化药、制剂分册)》 编委。
主要论著
1 Халецкий АМ,Ли Чжзнь-су. Исследование β-ситостерина.Журнал Общей Химии,1956,(26):1201-1204.
2 Халецкий АМ,Ли Чжэнъ-су.Синтез 3-ацетатл 5,6-дегидроэ-пиандростерина-17 из стеринов сосны(β-ситостерина). ЖурналОбщей Химии,1956,(26):1204-1208.
3 李振肃. 松香皂的综合利用 (Ⅱ) 自松香皂提取植物甾醇. 北京医学院学报,1959,(1):26-29.
4 李振肃. 甾体激素的分子结构与生物活性. 见: 雷兴翰,黄鸣龙,嵇汝运主编《药物化学进展》. 上海: 上海科技出版社,1964 :383-420.
5 李振肃主编,北京医学院等合编. 《药物化学》 (高等学校试用教材).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1981.
6 李振肃,朱莉亚,朱琪等. 3β-羟基-孕甾-5-烯-20-酮衍生物 (A,B环) 的合成及其构效关系研究. 药学学报,1982,17 (4):265-274.
7 李振肃,王海青,朱琪等. 5-孕甾烯-3β,17α-双醇-20-酮-3-醋酸酯-17α-脂肪酸酯类的合成及其构效关系研究. 药学学报,1983,18(2):119-124.
8 李振肃,马桂林. 3β-羟基-5,16-孕甾双烯-20-酮醋酸酯环氧化反应的研究. 北京医学院学报,1983,15 (4):328-329.
9 李振肃,谭家镒,马成禹. 雌二醇11位含氧取代物的合成. 药学学报,1983,18 (7):501-506.
10 李继松,李振肃. 雌三醇11位取代物的合成. 药学学报,1985,20 (3):181~187.
11杨玉我,李振肃. 11α-羟基炔雌醚和11α-甲氧基炔雌醚的合成及其抗生育作用. 药学学报,1987,22 (3): 191-195.
12 马建标,李振肃. 7α-甲基-4β,5β-环氧-17β-羟基雌烷-3-酮的A环芳香化反应. 有机化学,1987,(6):477-478.
13 周丽明,李振肃. 13β-乙基-3-甲氧基-甾-1,3,5 (10) ,9 (11)-四烯-17β醇的硼氢化-氧化.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1989,21(2):150-152.
14 马建标,李振肃. 4-取代-17β-羟基 -7α-甲基-4-雌烯-3-酮的合成和抗生育活性. 药学学报,1990,25 (1):18-23.
15 Qin Jian Zhao,Zhen Su Li. Preparative separation and properties of(E) and(Z) -steroidal α,β-unsaturated ketoximes. J Chromatogr,1993,635 (2):342-345.
16 Qin Jian Zhao,Zhen Su Li. Selective reduction of 3,17-dioxo-steroids to 17β-hydroxy-3-oxo-steroids.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1993,4(6):479-482.
17 Qin Jian Zhao,Zhen Su Li. Synthesis of 11-substituted androstendiones and testosterones as human decidual cell growth inhibitors.Steroids,1994,59 (3):190-195.
18 Liu Li-Gong,Su Xiang-Dong,Li Zhen-Su. A novel and efficient process to 13β-gon-4-ene-3,11,17-trione. Synthetic Communications,1995,25 (20):3113-3124.
19 Liu Li-Gong,Zhang Tong,Li Zhen-Su. Regio and stereo selective hydrogenation of 17-substituted 13β-ethyl-11β-hydroxy-gona-4,9-dien-3-ones and NMR study. Tetrahedron,1996,52 (12):4495-4504.
20 Hongwu Gao,Xiangdong Su,Zhensu Li. Synthesis of 13-ethyl-17-hydroxy-11-methylene-18,19-dinor-17α-pregn-4-en-20-yn-3-one (3-oxodesogestrel). Steroids,1997,62 (5):398-402.
相关参考
李秉常又叫拓跋秉常、嵬名秉常,是西夏第三位皇帝,母亲梁太后是汉人,年仅7岁继位的他被母亲掌控朝政,16岁才有亲政的机会,之后被生母立了又废,于26岁忧愤而死。李秉常>李秉常简介>李秉常(1061年—1
历史人物 李长庚简介 李长庚怎么死的 李长庚和蔡迁 李长庚战绩
中文名:李长庚 国籍:清朝 出生日期:1751www.cha138.com 逝世日期:1807李长庚——清朝将领 李长庚,字超人,号西巖.福建省翔安区马巷镇后滨村人,生于1751年,(乾隆
历史人物 李如月的主要事迹 李如月的人物生平 李如月的人物简介
本名:李如月 所处时代:南明 民族族群:汉www.cha138.com 出生地:东莞李如月——南明著名的政治人物 李如月,广东东莞人。南明政治人物。永历时官至山东道御史。永历六年(顺治九年
历史人物 李鸿藻_李鸿藻晚清能臣_李鸿藻李鸿章_李鸿藻简介_李鸿藻书法
本名:李鸿藻别称:高阳相国字号:字兰荪、寄云号石荪,砚斋所处时代:清朝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直隶高阳县出生时间:1820年2月14日去世时间:1897年7月24日主要成就:晚清主战派和清流领袖追赠:太
历史人物 李义府主要事迹 李义府人物生平 李义府轶事典故简介
本名:李义府 别称:李猫 所处时代:唐朝 民族族群:汉人 出生地:瀛州饶阳 出生时间:614年www.cha138.com 去世时间:666年 主要作品:《李义府集》 主要成就:主
历史人物 李延年的主要事迹 李延年的人物生平 李延年的人物简介
中文名:李延年 所处时代:汉朝 民族:汉 信仰:音乐 主要成就:创作《佳人曲》 职业:倡伎 出生地:中山人(今河北省定州市) 代表作品:《佳人曲》李延年——西汉音乐家 人物生平
历史人物 李德裕的主要事迹 李德裕的人物生平 李德裕的人物简介
本名:李德裕 别称:李卫公、李太尉 字号:字文饶小字台郎 所处时代:唐朝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赵郡赞皇 出生时间:787年www.cha138.com 去世时间:850年 主要
历史人物 李东阳的主要事迹 李东阳的人物生平 李东阳的人物简介
本名:李东阳 字号:字宾之,号西涯 所处时代:明朝www.cha138.com 主要作品:《怀麓堂稿》、《怀麓堂诗话》、《燕对录》等 主要成就:茶陵诗派代表人物、入内阁十八年李东阳——明朝
李舜琴李舜琴,原名明正,以字行,1902年8月生于山西省平遥县净化村一户封建地主家庭。李舜琴从小聪慧,深得祖父喜欢,五六岁时,祖父就拿着板子强迫他背诵四书五经。他对此非常反感。1915年,李舜琴考入净
历史人物 李福达的主要事迹 李福达的人物生平 李福达的人物简介
本名:李福达 别称:李午 所处时代:明朝 民族族群:汉族www.cha138.com 出生地:山西代州崞县 主要成就:曾参加白莲教起义李福达——明朝弥勒教首领 正德初年与王良、李钺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