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人物 申屠杰人物简介
Posted 茶树
篇首语: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知名人物 申屠杰人物简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知名人物 申屠杰人物简介
·申屠杰
申屠杰,茶树栽培与育种专家。长期从事茶树栽培和育种研究。20世纪50年代筹建余杭茶叶试验场,指导开展茶树栽培、育种、生理生化研究工作。提出的大面积茶园高产稳产系列栽培管理技术,在省内外推广;育成迎霜、翠峰、劲峰3个茶树良种,并率先对浙江茶区规划进行了研究,成果显著。
申屠杰,乳名汝奇,号毅生,1907年6月29日生于浙江省东阳市(原东阳县)兰亭乡罗青村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先后进私塾、小学和中学读书。1927年,考入公费上海国立劳动大学农艺系。1931年毕业后,与同学蒋鸿泽在金华设立大众蜂场,饲养繁殖意大利蜂种,目的是积累资金将来创办像劳动大学那样的劳动中学,供大家读书。开始时出售蜂种,也曾积了一些钱,但后来因蜂蜜价低,反而负债累累。蜂场关闭后,申屠杰回到老家东阳,在1932~1949年18年时间里,先后在中学、师范学校、农业专科学校任教,在平阳茶场、三界茶场工作,并曾去台湾参观茶叶,在台中农事试验支所工作。
1950年,申屠杰在浙江中茶公司三界茶场任研究股长期间,由于出口需要红茶,受命在绿茶地区改制红茶。他成功地利用嵊县泉冈辉白名茶的抛闷结合的杀青方法,解决了以往出现的红梗红叶现象,提高了绿茶的品质并亲自到绍兴珠茶地区示范推广,后又推广到其他省份,得到当时来华的前苏联茶叶专家的赞许。1953年,申屠杰调入浙江省农业厅特产局茶叶科任农业工程师。1955年,筹建浙江省农业厅余杭茶叶试验场,任技术指导。1957年,申屠杰被任命为余杭茶叶试验场试验股股长,领导并亲自主持开展茶树栽培、育种、生理生化、植保、机械等试验研究课题,试验成果在茶区广泛推广。1965年底,浙江省委书记江华同志,指示要在余杭茶叶试验场建一个国内茶树良种园。申屠杰当即与同事一起,冒着寒风去江西婺源和安徽祁门考察与征集优良品种种苗和茶籽。品种园在1967年建成。1981年7月,在杭州召开的全国茶树品种资源编目会议上,浙江省有84个品种(品系)列入资源目录,其中属杭州茶叶试验场(前身为余杭茶叶试验场1971年更名)保存的有29个。1987年1月,申屠杰以80岁高龄参加全国茶树良种审定会议,他所选育的迎霜、翠峰、劲峰3个品种被认定为国家级良种。
申屠杰于1971年1月退休,后因工作需要几次复职,继续为茶场建设和茶叶试验研究出力。进入20世纪90年代,他虽然不再顾问场内事务,但仍关心茶场的发展,表达自己对茶场的深情。
创建杭州茶叶试验场
1955年,申屠杰受命参加浙江省农业厅余杭茶叶试验场的筹建和建立后的技术管理指导工作,主要负责土地勘测、开垦、种植和新茶园管理技术指导。在他和全场职工共同努力下,茶场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至70年代,建成400多公顷新茶园,最高公顷产茶2250千克以上,为全国之冠,不仅成为大面积的茶叶生产场,而且又是浙江省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茶叶研究机构。与浙江其他大面积茶园相比,杭州茶叶试验场的茶园栽培与管理措施有以下几个显明特点。
一是坚持土地开垦深度平均要求达到40厘米以上,力求高标准达到50厘米,以利于茶根向纵深伸展。
二是坚持因地制宜布置茶行种植方向,改丛栽为条栽,实行行株距150厘米×33厘米,以利于增加密度,扩大树幅,增加产量和方便操作。
三是坚持种植优良品种。除本省地方良种淳安鸠坑种外,还引进推广了福建福鼎大白茶、安徽祁门槠叶种、日本薮北种等优良品种,其中场内种植福鼎大白茶30公顷,近1公顷丰产示范园公顷产干茶高达6000千克。20世纪70年代开始场内自选迎霜、翠峰、劲峰3个新品种种植近30公顷,并逐渐向省内外推广,取得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四是以定型修剪代替以往的以采代剪的做法,实行春茶前剪和一年一次连续三年定剪,以后连续两年辅以轻修剪的办法,得到同行们的认可。
五是坚持茶园施肥制度,改变以往茶园不施肥的落后状态,实行种植前施足基肥,并随树龄增长和产量高低确定氮、磷、钾三要素的配比和数量,达到高产、稳产和延缓衰老的目的。建场初期,上级领导指示:试验茶场要办成机耕机采的现代化示范茶场。当时的前苏联茶树栽培专家也曾两次来场考察指导实现机械化问题。现在,这些目标已基本实现。在余杭茶场的筹建和以后的??术工作中,申屠杰都作出了突出贡献。
提出浙江茶区规划
根据浙江茶叶生产现状,各个茶区的自然环境,茶树品种资源等情况进行全面规划,是实现茶叶生产现代化的基础。1980年,申屠杰率先提出浙江省茶叶生产区划初步设想,并以“浙江省茶区规划的初步意见”为题提交浙江省农业区划会议,获得省科技局农业优秀论文奖。
他在论文中将浙江茶叶生产划分成4大区,即浙西北山地丘陵茶区、浙东南丘陵山地茶区、浙西南山地茶区和浙中盆地丘陵茶区。并对各茶区的范围、面积、现有产量、适制茶类和品质以及土壤、气温、相对湿度、日照百分率、平均风速、初冬霜间的日数等气象因素,以及适宜推广品种等,作了全面而详细的描述。同时还对茶树适生地与茶叶生产基地建设问题提出建议,为上级领导部门在茶区规划中提供依据,如对茶树品种资源调查和良种选育推广的意见提出后,浙江省农业厅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大抓茶树良种繁育推广,建立省茶树良种繁育网,并通过新选育良种的区域试种或试验,确定各茶区适宜推广良种,组织国营茶场或有条件的乡村办茶场以及后来的育苗专业户进行茶苗繁殖。省农业厅还每年召开一次茶树良种工作会议,互相交流繁育经验,布置下阶段任务,调配良种茶苗,茶树良种真正得到利用。
在对全省适宜种茶与不宜种茶的土壤问题上,申屠杰提出广大丘陵山地的土壤是适宜种茶的,滨海涂地的盐土、河谷平原的潮土不能种茶;丘陵山地的土壤也不是到处都宜种茶,如盆地丘陵中一部分与红土交错存在的低丘紫砂土,因具石灰性不能种茶、山地石砂土中的红砂秃因土层过薄,在未经人工改良前,也不宜种茶。这些意见在发展新茶园过程中都起到了指导作用。
率先研究成功茶树栽培整套技术
申屠杰在1950~1952年任嵊县三界茶场研究股长期间,曾在茶树栽培方面做了茶叶采摘嫩度,采摘季节,采摘方法等试验,证明嫩采制红茶在经济上是合算的,茶树不采不发,也可适当采秋茶,采摘方法以留鱼叶采为宜。另外,做了茶树台刈时期试验和中刈时期试验,证明茶树生长以头茶前台刈最好,次为二茶后台刈;经济效益以头茶后,二茶后台刈最好,其余均较差。这些成果对当时老茶园改造和采摘方面都具有十分有益的指导作用。
1957年,申屠杰任浙江省农业厅余杭茶叶试验场试验股股长后,为进一步探索和解决茶叶生产上出现的各种问题,组织和领导茶叶技术人员开展50多项茶树栽培研究,其中重点课题8项,在全国率先研究成功一整套栽培技术措施。他既是领导者,又是参加者,亲自主持“茶树播种前土地深翻试验”、“茶树播种前基肥施用试验”。主要成果有:大面积当年生茶苗安全越夏的遮荫技术;改造衰老低产茶园的重修剪技术;茶树台刈或逐步剪配并结合茶园管理措施迅速恢复树势和提高单产技术;旧茶园有效补植缺株技术;茶树留养与采摘的关系;茶树播种前施用基肥技术;定型修剪培养幼茶骨架的技术,茶园水土保持技术等。这些成果不仅在茶场应用,而且还通过示范茶园推广到浙江省和省外茶区。1964年种植的3.3公顷福鼎大白茶茶园,经过申屠杰的具体指导,建成高产示范茶园,成龄后平均公顷产干茶4500千克以上,其中0.8公顷特高产茶园0.15公顷产量超过6000千克(采摘标准为1芽2~3叶),吸引全国各茶区组织生产、科研、教学单位前来参观。据不完全统计,从20世纪60~80年代来茶场参观的省内外茶叶界同行累计达20多万人次;越南、摩洛哥、几内亚等曾派人前来参观。其中,摩洛哥还曾派出有关技术人员专程驻场学习。茶场还多次讲授茶树栽培课程,使茶场一整套栽培技术经验在省内外??花结果。
引种“福鼎大白茶” 育成“余红1号”等新品种
余杭茶叶试验场办场初期,种植的茶树品种大部分是浙江淳安鸠坑种,属优良地方品种,但引种时征集的茶籽中有部分离原产地较远,植后表现欠佳。为使未种植的茶地能种上良种,申屠杰组织引种了省内外优良品种,如福建的福鼎大白茶、毛蟹、政和大白茶,省内的温州黄叶早、永嘉乌牛早、临海藤茶、水古茶等良种进行引种鉴定,确定福鼎大白茶为最优良种可在场内及省内推广。
另一方面,申屠杰组织开展了茶树新品种选育研究。由于首先发现并利用平阳桥墩茶场采集的福云天然杂交种作为选种原始材料,于1964年选出余红1号、余红2号两个红茶品种,并最早在杭州召开的全国茶叶学会成立大会上由申屠杰提出报告。20世纪70年代末又选育成迎霜、翠峰、劲峰3个新品种,1980年通过省级鉴定,1987年认定为国家级良种,其中迎霜、翠峰获浙江省1979年度优秀科技成果二等奖,劲峰获杭州市1979年度重大科技成果二等奖。3个品种在省内外已推广1000公顷以上,取得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证实了申屠杰利用茶树杂交产生的杂种优势进行单株分离辅以无性繁殖固定法育种很快就能获得优质高产良种的理论和方法是正确的。这对茶树良种质量的提高是一个突破。如迎霜不仅发芽早(3月下旬采1芽1叶),生长期和采摘期长(7个月左右),产量高(10龄0.15公顷产干茶30千克),繁殖力强(扦插成活率达95%以上),且适制名优茶(春制龙井、毛峰和眉茶,夏秋制红茶)品质皆优,使浙江省茶叶品质提高到一个新水平。迎霜各项经济性状指标均超过良种福鼎大白茶,是一个红绿兼制的新良种,深受广大茶农欢迎。后来,申屠杰还从福鼎大白茶扦插苗圃中,选出茂绿和红魁两个新品系。茂绿长势特旺,在土壤比较瘠薄、肥力较低的土壤中生长良好,具极强的耐瘠性,这是其他品种所不及的。红魁的红茶品质明显优于其他红茶品种,并具极强的抗寒性。
在茶树良种繁育上,20世纪60年代中期申屠杰曾去浙江临海考察茶树短穗扦插育苗技术,并在余杭茶叶试验场开展无性繁殖育苗及研究工作,逐步完善短穗扦插育苗技术,为20世纪80年代大面积育苗打下基础。
由于申屠杰领导本场茶树良种方面成绩显著,当时在浙江农学院学习茶树育种的越南留学生和日本专家专门到茶场进行调查考察。
申屠杰的前半生是在旧中国度过的。他立志学习和从事农业生产、科研和教学工作,以独特的教学方法得到校方领导和学生们的赞许。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在1955年筹建余杭茶叶试验场过程中,与同事们亲临荒山勘测设计规划,严格规格要求,保证垦殖质量,对未达标准的坚决予以返工,使新辟茶园茶树成活率高达95%以上,为稳产高产打下基础。
申屠杰主持茶叶试验研究工作,认真从茶叶生产上发现的问题制订科研项目和设计方案,做到工作有序,规定半年搞小结、全年搞总结,课题结束写专题总结,向主管部门汇报。
申屠杰对科研态度十分严谨,强调研究方法要正确,结论要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和主观推测,使研究成果真实可靠,结论符合实际。
申屠杰非常注意书本知识学习,阅读内容广泛,对待研究报告和学术论文写作也是一丝不苟。
申屠杰事业心强,在他年近八旬时,还非常关心茶树育种研究,要求寄送研究总结,甚至在1997年91岁高龄时,还到茶场品种试验茶园,详细询问育种进展情况,使大家深受教育。
简 历
1907年6月29日 出生于浙江省东阳县兰亭乡罗青村
1927—1930年 在上海国立劳动大学农艺系学习,并毕业
1931—1934年 浙江省金华大众蜂场主任
1932—1943年 浙江省东阳中学生物与农业教员
1935—1936年 浙江省嵊县中学生物与农业教员
1936—1946年 浙江省慈溪省立锦堂师范生物与农业教员
1939年 浙江农业改进所平阳农业推广区技士
1940—1941年 浙江省农业改进所嵊县农业推广区技术股长
1947年 台湾省立桃园农业职业学校教员兼班主任及台湾农业试验所台中支所技正
1948—1949年 江西信江农业专科学校副教授
1950—1952年 浙江省中茶公司嵊县三界茶叶实验场研究股股长
1953—1954年 浙江省农业厅特产局茶叶科农业工程师
1955—1970年 浙江省余杭茶叶试验场茶叶农技师、试验股长
1971年 退休
主 要 论 著
1 申屠杰.农业概要.上海:上海农业书局,1938
2 申屠杰.学校农业的设计与经营法.上海:上海农业书局,1943
3 申屠杰.幼龄茶园管理技术.湖南茶叶通讯,1963(2):21~27
4 申屠杰.新茶园建立和管理的技术经验.茶叶科学,1964(1):71~76
5 申屠杰等.茶树播种前土地深翻试验.茶叶科学,1964(2):18~25
6 申屠杰.谈茶树采与养的问题.湖南茶叶通讯,1964(2):13~18
7 申屠杰.关于老茶园的改造问题.湖南茶叶通讯,1964(3):1~5
8 申屠杰.谈谈茶树品种资源利用问题.茶叶(浙江),1980(2):5~9
9 申屠杰.推广无性系良种是我省茶叶生产现代化起步的一项工作.茶叶(浙江),1982(2):16~17
10 申屠杰.茶地选择、茶地开垦、茶园设计.见,王泽农主编.中国农业百科全书·茶叶卷.北京:农业出版社,1988
相关参考
申屠嘉申屠嘉出生秦末汉初的梁国睢阳(今河南省商丘市),早年跟随刘邦起义,南征北战,打过项羽、攻过黥布,功勋卓越不言而喻。申屠嘉因战功显赫被誉为汉朝开国功臣之一,身居高位、位极人臣。申屠嘉简介>申屠嘉(
申屠嘉罚邓通申屠嘉以武士的身份加入刘邦起义,担任过淮阳郡守、丞相、御史大夫等职,出将入相,文武皆能。申屠嘉为人耿直清廉,最看不惯仗势欺人之人,就算他是汉文帝的宠臣邓通,申屠嘉也一样惩罚。申屠嘉罚邓通>
汉朝人物中文名:申屠嘉国籍:中国(汉朝)民族:汉族出生地:梁郡(今河南省商丘市)出生日期:?死日期:前155职业:宰相重要造诣:汉朝开国功臣,出将入相册封:故安侯申屠嘉人物平生晚期阅历申屠嘉是梁地人。
人物生平早期经历申屠嘉是梁人,他以一个能拉强弓硬弩的武士身份,跟随刘邦,攻打项羽,因军功升任一个叫做队率(小队长)的小官。跟随刘邦攻打黥布叛军时,升任都尉。在汉惠帝时,升任淮阳郡守。公元前179年(汉
皇帝的宠臣谁敢得罪?谁得罪谁就倒霉!但是,历史上偏偏就有这种不撞南墙不回头的“傻大个”,不看不知道,看了你就知道,这类人花样作死的能力到底有多强! 申屠嘉是西汉时期的一位丞相,他是以武士身份起家
申屠嘉申屠嘉是梁(梁都睢阳,今河南商丘南)人,申屠嘉为梁国何地人,今已不可知。他勇武有力,是著名的强弩射手。汉王刘邦从关中出兵,进击西楚霸王项羽,申屠嘉投奔刘邦,积功升为队长。刘邦逐死项羽,做了皇帝,
中文名:陶青 民族:汉 主要成就:西汉丞相www.cha138.com 陶青,西汉丞相,开封夷侯。汉高祖功臣中尉开封侯陶舍之子。 汉景帝开始以他为御史大夫。前155年,申屠嘉死后,陶青为丞
公元前157年,病逝,接替皇帝位置的是他的儿子。他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在汉景帝的一生中,有著名的两件大事:一是“文景之治”,二是平定七国之乱。一个是在政治上的成就,一个是在军队上的成就,总体说来
皇帝的宠臣谁敢得罪?谁得罪谁就倒霉!但是,历史上偏偏就有这种不撞南墙不回头的“傻大个”,不看不知道,看了你就知道,这类人花样作死的能力到底有多强! 申屠嘉是西汉时期的一位
知名人物 王世杰生平故事简介,王世杰历史评价,王世杰怎么死的?
王世杰,初名燮廷,字雪艇,湖北崇阳县人。1891年3月10日(清光绪十七年二月初一)生。父亲王为翰,字步瀛,事农商,有子八女二,王世杰在兄弟中行五。王世杰幼时入塾,勤奋好学,业绩优异,九岁识时务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