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人物 杨简人物简介
Posted 肿瘤
篇首语:好汉做事干到底,好马登程跑到头。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知名人物 杨简人物简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知名人物 杨简人物简介
·杨简
杨简,病理学家、实验肿瘤学家。毕生致力于病理学的教育和科学研究。在移植性肿瘤、子宫颈癌和食管癌病因学研究方面成绩显著,他到食管癌高发区调查,提出可能与食管癌发生有关的病因线索。他又为发展中国实验肿瘤学作出了贡献。
杨简,曾用名杨维昇,曾用英文名Yang Chion。1911年8月8日生于广东省梅县东门外的一个没落中的书香门第。自幼勤奋好学,成绩优异。1926年毕业于广州中山大学附中,以后经过中山大学医学院两年的预科学习,顺利转入医本科。1934年医学院毕业,名列前茅,获优学金牌奖。开始他本意要当一名外科医生,但病理系主任梁伯强教授十分赏识他的才华,多次登门相聘他留校任教。杨简决定改变初衷,致力于病理学专业,任中山大学医学院病理系助教、讲师,成为梁伯强的得意门生和得力助手。1936~1938年于梁伯强和秦光煜教授主持和指导的高级病理师资进修班学习。梁伯强素以办事认真、治学态度严谨而著称,他的热心科教事业、一丝不苟的精神对杨简的影响很大。杨简毕业后3年内已先后发表6篇科学论文: “二百零六例尸体解剖的死亡原因及其与气候的关系”、“显微镜冷切片粘贴的简便法”、“广州气候对于死亡原因的影响”、“广东中国瓜仁虫症(Clonorchiasis sinensis) 的病理解剖研究”、“人鱼畸形 (sirenomelus,sympus dipus) 的研究”,并与梁伯强合著“军用毒气病之病理及治疗法”。
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山医学院先后迁至云南省及广东省罗定、乐昌等地。杨简除完成本院教学任务外,还兼任同时内迁的一些医学院校的病理教学工作,1939~1945年任岭南大学孙逸仙医学院、广州光华医学院、江西医专、同济大学医学院的病理学副教授、教授。
抗战胜利后,杨简随学校迁回广州。于第二年被派往美国费城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医学院病理解剖室进修病理学和肿瘤学。1948年6月他谢绝美方的挽留回国。中山医学院在他未回国时就任命他为副院长,1949年梁伯强院长出国期间他又被任命为代理院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许多人纷纷出国,亲友们劝杨简离去,但他坚决地留下来。1949~1952年在中山医学院继续任教。1952年任大连医学院病理学教授。
1953年,卫生部流行病学研究所准备在北京建立。杨简到京筹建。1953~1956年他担任第四研究室主任,兼中央卫生研究院病理室特约研究员,继续从事实验肿瘤学研究工作,发表了有关神经系统对小鼠实验性肿瘤发生和发展影响的研究论文数篇。在此期间杨简还两次率领调查小组赴东北进行大骨节病的调查,提出了“镰刀菌对大骨节病发生有重要影响”的见解。1954年,杨简与张锡均、吴襄组成代表团 (张锡均任团长),去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莱比锡参加国际巴甫洛夫学术讨论会。
1957~1968年,杨简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医学研究所病理学教授、副主任,兼中国医科大学 (今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教授。1958年中国医学科学院为发展医学基础理论研究,建立了实验医学研究所。杨简又调任该所病理系副主任、研究员、教授,兼中国医科大学教授。从此继续开展实验肿瘤学研究23个春秋。1969~1978年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四川分院第一研究室副主任。1978~1981年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病理学研究室主任、教授。
1978年杨简任中华医学会常务理事。1979年任广州暨南大学医学院病理学教研组主任、教授。1979年受聘为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此外杨简曾任卫生部医学科学委员会委员、中华病理学会主任委员等职。
1981年5月10日杨简因肠癌在北京病逝。
开创中国实验肿瘤学研究
杨简一生的学术成就是多方面的,最突出的是在实验肿瘤上。在移植性肿瘤、食管癌和子宫颈癌病因学以及肿瘤侵袭与转移方面都有所贡献。早在17至18世纪国外学者已在多种移植性肿瘤研究方面获得成功,为实验肿瘤学奠定了基础。在中国,这个学科的研究工作是在1950年代开始的。1953年杨简用化学致癌物质甲基胆蒽成功地在小鼠诱发出中国第一例小鼠梭形细胞肉瘤,并建立了第一株移植肿瘤株。这是具有实验应用价值的研究模型,为筛选抗肿瘤病药物提供有用的工具。随后他在实验医学研究所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瘤株实验室,利用中国的材料培育了10种动物可移植性瘤株,并引进国外的大鼠、小鼠及兔瘤株十余种,系统地研究其生物学特性、组织学类型,建立了一套瘤株保种传代方法及操作规程,在全国许多科研、教学单位推广应用。与此同时,杨简开展了子宫颈癌的实验病因学研究。通过大量动物实验的结果分析,说明子宫颈癌的发生是局部因素和全身因素的综合作用。局部因素中人的包皮垢和全身因素中的动情激素的长期作用可能是致癌因素; 局部因素中子宫颈的慢性创伤可能是促癌因素。此外,他观察了大量病理组织切片,从病理形态学的分析提出小鼠宫颈癌病理变化的分级标准和命名。杨简工作十分细致,在实验过程中他还观察到对实验小鼠长期单独注射动情激素后不仅能诱发出子宫颈癌、阴道癌,还能诱发出尿道癌,这是一个新的发现。1962年杨简出席在莫斯科召开的第八届国际肿瘤会议,并提交一份报告,题为“局部因素与全身的综合作用对于诱发小鼠宫颈癌、阴道癌与尿道癌的实验研究”,全文发表于Chinese Medical Journal ( 《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 上,这是中国子宫颈癌实验病因学研究的一篇重要学术论文。
杨简的另一研究领域是食管癌。他首先从方法学入手,建立了食管癌的实验动物模型以及癌前模型,用以验证食管癌高发区现场的可疑病因、发病条件,并开展有关的基础理论研究。杨简建立了大面积器官上皮的 “表面杂色法”,此法系将铁苏木素染色液涂于器官黏膜上皮表面,胞核着色而胞浆不着色,肿瘤细胞核大而深染,故瘤性组织染成深黑色,与正常组织不染色或染成淡蓝灰色相区别,可以根据组织染色的不同,在固定的组织标本上研究食管黏膜早期病理形态学。这些研究方法不仅对食管癌研究本身具有意义,同时亦可为其他癌症研究借鉴。
1964年杨简带领研究组深入食管癌高发区——河南省林县进行病因调查。他不辞劳苦,走遍了林县的15个公社,挨家挨户地调查癌户与非癌户,访问了数以万计的人,详细地填写了记录,并采集了许多可能与致癌有关的当地食品、烟熏物的样品,带回实验室化验,并进行动物实验。同时还奔赴食管癌高发区山西省的平顺县及食管癌低发区河南省密县等进行对比调查。经过多年努力,提出了霉变食物、遗传、化学致癌物、维生素缺乏可能与食管癌的发生有关的病因线索,为阐明食管癌病因提供科学依据。经过10余年的深入研究,杨简实验室共发表了28篇有关食管癌研究的学术论文。这些论文于1980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结集出版专著《食管癌的实验研究》。该书内容丰富,包括动物模型与方法学的建立、现场病因调查与验证、发病学与有关基??理论的阐明、癌变的免疫学与病理形态学等,收集了大量科学数据,丰富了对食管癌病因与发病学的认识。
1978年他担任《中国医学百科全书·肿瘤学》的编委。肿瘤侵袭和转移的研究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课题。临床上75%以上的肿瘤患者死于癌的侵袭与转移。癌细胞如何侵袭?这是杨简要通过研究来回答的难题。当时国内还很少有人研究这个问题。他首先从基础做起,建立肿瘤转移模型,应用光学显微镜、透射电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细心地观察肿瘤侵袭的方式和不同动物肿瘤的转移特性。他发现各种癌细胞的侵袭方式与阿米巴的阿米巴样运动相似,都是以伪足的形式通过细胞自然间隙,穿过基底膜而进入正常器官的内部。杨简将这个侵袭过程总结归纳为5个连续阶段。他富有想象力地认为恶性侵袭的主要原因是癌细胞为了寻找最佳的营养环境。这些研究结果对了解侵袭与转移的本质与规律是很有意义的。在短短的几年中他先后发表了12篇有关的科学论文,并应德国洪堡基金会的邀请,赴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讲学、交流。可惜回国后不久,他身患癌症,不得不中止了研究工作。
从事医学教育,积极著书立说
杨简不仅是医学科学家,也是一位医学教育家。自1934年毕业任教以来,一直在各医学院校担任病理学教学工作,培养医学本科生、病理高级师资、进修生、研究生。当研究所迁至四川省简阳县的山沟时,他还继续培养所内及所外的工作人员,并指导当地县医院的病理医生开展病理??验工作。
他多次参加编写病理学教科书,编写了《实用肿瘤学》、?中国医学百科全书·肿瘤学》,参加翻译了多种医学书籍,其中有两本较大型的专著《肿瘤的科学基础》、《癌的病理生理》。
简历
1911年8月8日 出生于广东省梅县。
1926年 毕业于广州中山大学附中。
1928年 毕业于广州中山大学医学院预科。
1934年 毕业于中山大学医学院,获医学士学位。
1934~1936年 任中山大学医学院病理系助教、讲师。
1936~1938年 于高级病理师资进修班学习。
1939~1945年 任岭南大学孙逸仙医学院、广州光华医学院、江西医专、同济大学医学院病理学副教授、教授。
1946~1947年 在美国费城宾夕法尼亚州大学医学院病理解剖室进修。
1947~1948年 在美国费城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癌瘤研究室进修。
1948~1949年 任中山大学医学院副院长、代理院长。
1949~1952年 在中山医学院继续任教。
1952年 任大连医学院病理学教授。
1953~1956年 任卫生部流行病学研究所病理学教授,第四研究室主任兼中央卫生研究院病理室顾问、教授。
1957~1968年 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医学研究所病理学教授、副主任,兼中国医科大学教授。
1969~1978年 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四川分院第一研究室副主任。
1978年 任中华医学会常务理事。
1979年 任广州暨南大学医学院病理学教研组主任、教授。
1979年 受聘为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
1978~1981年 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病理学研究室主任、教授。
1981年5月10日 因肠癌在北京病逝。
主要论著
1 杨简. 二百零三例尸体解剖的死亡原因及其与气候的关系. 卫生部医育月刊,1935,2:3.
2 梁伯强,杨简. 军用毒气病之病理及治疗法. 广州: 国立中山大学医学院病理研究所,1937.
3 杨简. 广州气候对于死亡原因的影响. 中华医学杂志,1937,23:1006.
4 梁伯强,杨简. 广东中国瓜仁虫症 (Clonorchiasis sinensis) 的病理解剖研究. 中华医学杂志,1937,23:995.
5 杨简,李瑛. “人鱼畸形 (sirenomelus,sympus dipus)”的研究.中山学报,1938,5:15~19.
6 杨简,郭鹞. 从阴道液检出早期子宫癌瘤. 中山医报,1949,4 :3.
7 杨简,郭鹞. 癌瘤的脱落细胞学诊断法的检讨——200例涂片检验结果的初步报告. 中华医学杂志,1950,36:393.
8 杨简,徐斗成. 以蟾蜍作迅速早期妊娠诊断法之原理及其操作方法. 广州: 中西图书仪器公司,1950.
9 杨简,余伯戎. 年老的剑突愈合体(Xiphopagus) 的研究——“江西双奇人” 的检验报告. 中南医学杂志,1951,1:59.
10 杨简. 原子弹损伤的病理变化和防治问题. 中南医学杂志,1951.
11 杨简. 腺癌内碱性和酸性磷酸酶的研究. 中华医学杂志,1951,36: 475.
12 杨简,邬立天. 婴儿型主动脉缩窄症——12例病尸解剖的分析报告. 中南医学杂志,1952.
13 Breedis C,Yang C.The blood supply of neoplasms in the liver.Am J Path,1954,30.
14 杨简. 关于电睡眠疗法的实验方法及其催眠作用的机制. 中华医学杂志,1957,1:71~76.
15 杨简,刘永,李秀琴. 我国病理生理学的现状与将来. 生理科学进展,1957,1:39.
16 杨简,王衡文,等. 破坏局部神经对于小鼠皮肤癌和肉瘤发生和发展的影响. 中华病理学杂志,1957,2:53~59.
17 王衡文,陈妙兰,杨简. 高级神经活动紊乱对于小鼠实验性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影响的研究. 中华病理学杂志,1957,4: 159~162.
18 张金声,张保如,杨简. 丙酮低压石蜡埋藏法——一种新的快速组织石蜡埋藏法. 临床检验杂志,1957,4:21~25.
19 Hu CH,Yang C. A decade of Progress in morphological pathology. Chin Med J,1959,39:409.
20 杨简,高进,陈妙兰. 局部因素与全身因素的综合作用对于诱发小鼠宫颈癌、阴道癌与尿道癌的实验研究. Chin Med J,1962,81:712.
21 杨简. 肿瘤理论研究的新进展. 国外医学动态,1962,11 : 2~10.
22 杨简,薛社普,高进,等. 人类恶性肿瘤的核蛋白、核糖核酸(RNA) 及无细胞上清液引起鸡胚尿囊绒毛膜细胞病变的研究.中华病理学杂志,1963,1 : 52~62.
23 杨简,陈妙兰、金英. 食管癌实验诱发的初步报告. 天津医药肿瘤学附刊,1964,2:340.
24 杨简,陈妙兰. 小鼠可移植的网织细胞肉瘤 (LII) 的建立及其生长特性的观察. 中华病理学杂志,1964,8:59.
25 杨简,王衡文. 小鼠可移植的梭形细胞肉瘤 (SP)建立经过及其生长特性的观察. 中华病理学杂志,1965,9:57.
26 王衡文,胡国刚,杨简. 人的原型包皮垢及其总脂部分诱发小鼠宫颈癌与阴道癌的实验研究. 中华病理学杂志,1965,9:128.
27 杨简,等. 子宫颈癌局部涂色简易快速诊断法的建立经过、操作程序、原理及应用范围. 中华妇产科杂志,1965,11:404.
28 杨简,等. 动物可移植瘤株的建立及保种传代的方法. 医药研究通讯,1975,1:37.
29 杨简. 见:第十一章. 肿瘤. 病理学.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7.
30 杨简. 见: 第四篇,第一、二章. 实用肿瘤学. 第一册.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7.
31 杨简,编委. 中国医学百科全书·肿瘤学.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78.
32 杨简,高进,主编.食管癌的实验治疗.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0.
33 杨简,等. 正常615系小鼠的食管、前胃、胸腺、脾脏及地区淋巴结在发育过程中形态学及组织化学的观察. 动物学报,1980,26:101.
34 杨简,陈妙兰. 302例尸检食管黏膜早期病理形态学的初步观察(介绍一种大面积器官的表面染色法). 中华病理学杂志,1963,7:3:157.
35 高进,杨简,等. 癌症淋巴道转移特性的实验研究.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增刊,1981,3:54~56.
36 杨简,高进. 从器官培养中观察细胞的侵袭形态特性. 中华病理杂志,1982,11:1.
37 Gao J,Yang J,et al. Characteristics of invasiveness of human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cells in organ culture,as observed by electron microscopy. Path Res Pract,1982,174:325~341.
相关参考
钱时(1175—1244),字子是,号融堂,宋淳安县蜀阜人。幼年即奇伟不群,不肖世俗儒生之见,绝意科举,深究理学。因游慈湖杨简门下,成为杨门高弟。杨简深爱之,大书“融堂”二字相赠。时任江南提刑的袁甫器
历代诗·三国(杨简)两汉四百载,分为魏蜀吴。曹操始居邺,刘备据成都。孙权在金陵,鼎足互相图。在东汉建安十三年,也就是公元208年,曹操所绑架的东汉朝廷做了一件事,那就是废除汉朝长期使用的三公制度,并且
历代诗·三国(杨简)两汉四百载,分为魏蜀吴。曹操始居邺,刘备据成都。孙权在金陵,鼎足互相图。相信大家都知道「”官渡之战”,是三国「”三大战役”中的首战。虽然在「”官渡之战”中,曹操并没有完全击溃袁绍的
王珞丹(1984年1月30日-),内地女演员,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本科。2007年,王珞丹因在赵宝刚导演的青春励志剧《奋斗》中出演“米莱”而走红。2008年,再次在赵宝刚的电视剧《
王琼是明朝的军事人物,他经历了成化、弘治、正德和嘉靖四个皇帝,从六品官做到了户部、兵部和吏部尚书一品大员,王琼生平有三大功绩为人所称赞,一是治理漕河;二是,平定宸濠叛乱;三是,总制西北边防。人物简介>
葛洪,晋朝时代的医学家、博物学家和制药化学家,炼丹术家,著名的道教人士,人称葛仙翁,他在中国哲学史、医药学史以及科学史上都有很高的地位。人物简介>葛洪是中国东晋时期有名的医生,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丹阳
葛洪,晋朝时代的医学家、博物学家和制药化学家,炼丹术家,著名的道教人士,人称葛仙翁,他在中国哲学史、医药学史以及科学史上都有很高的地位。人物简介>葛洪是中国东晋时期有名的医生,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丹阳
历史人物 王珞丹个人资料_王珞丹人物简介,王珞丹个人资料_王珞丹人物简介
王珞丹个人资料_王珞丹人物简介 中文名:王珞丹 英文名:May 国家或地区:中国内地 生日:1984-01-30 出生地: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 职业:演员 星座:水瓶座
历史人物 王珞丹个人资料_王珞丹人物简介,王珞丹个人资料_王珞丹人物简介
王珞丹个人资料_王珞丹人物简介 中文名:王珞丹 英文名:May 国家或地区:中国内地 生日:1984-01-30 出生地: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 职业:演员 星座:水瓶座
·姚錱个人人物简介姚錱,实验形态学家,细胞生物学家,实验肿瘤学家。毕生围绕着细胞的生长和分化及其调节控制这一重大的生物学问题,或从正常的发育,或从肿瘤细胞异常的分化深入探索,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两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