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人物 梅纳赫姆·贝京——以色列和平总理

Posted

篇首语:志行万里者,不中道而辍足。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知名人物 梅纳赫姆·贝京——以色列和平总理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知名人物 梅纳赫姆·贝京——以色列和平总理

梅纳赫姆·贝京——以色列和平总理

梅纳赫姆·贝京——以色列和平总理

梅纳赫姆·贝京简介

诺贝尔得奖者小简介

姓名:梅纳赫姆·贝京(Meantime Begin)

出生年代:1913-1992

职称:波兰政治家

国家:波兰

个人情况:1913年8月16日生于波兰。他早年参加从世界犹太复国主义组织分裂出来的“修正联盟”领导的青年运动(“贝塔”)。1931年,贝京开始就读于华沙大学并于1935年获得了法律学位。贝京1943年12月建立犹太地下军“伊尔贡”。

以色列1948年建国后,“伊尔贡”组织解散,其成员参加以国防军后,贝京在“伊尔贡”原有基础上联合“修正联盟”的成员组成自由运动党,任主席。1949年当选为议员。1965年,自由运动党与以色列自由党组成加哈尔集团,贝京任主席。1973年9月,加哈尔集团、自由中心、国家党、大以色列党和独立中心五个犹太复国主义小党联合组成“利库德集团”,他任主席。

1977年以色列议会选举中,贝京领导利库德集团击败执政29年的工党,于6月组阁,并出任总理。1977年11月,贝京与埃及总统萨达特在耶路撒冷首次会晤。

1978年9月,贝京和萨达特在美国戴维营举行关于中东问题的最高级会谈,签署《关于实现中东和平的纲要》、《关于签订一项埃及同以色列之间的和平条约的纲要》两项文件。他和萨达特因此获得1978年诺贝尔和平奖。贝京1983年辞职,于1992年逝世。

梅纳赫姆·贝京成功的故事——抓住机遇

很遗憾我只有一条命可以贡献给国家。

——梅纳赫姆·贝京

贝京出生于波兰布列斯特利托夫斯克的一个立陶宛籍的中欧犹太人家庭。布列斯特—利托夫斯克在贝京出生时还属于当时的俄国统治之下,之后在两次世界大战后,改城市属于波兰第二共和国。如今这座城市已经成为白俄罗斯西部边疆的一个重要城市。

贝京是许多以色列人敬重的一位总理,但他所作的工作努力至今仍颇有争议甚至被认为是在制造分裂。他在担任伊尔贡这一地下组织的领导人期间,对于英国所托管的巴勒斯坦地区进行了军事抵抗,包括一些恐怖活动,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却受到伊尔贡主流犹太复国运动领导阶层的强烈谴责,并最终被摒弃。贝京在总理任职之前曾连续遭受到八次挫败,由于他使其对手所领导的反对党与之形成鲜明对比,最终赢得了1977年总理选举。这次选举不仅终结了执政了近30年的两党联盟的执政权,并意味着一场新的社会重组。

贝京把自己定位于一个富有热情的保守派思想家。尽管如此,在总理任期期间,他还是接受了埃及总统安瓦尔·萨达特有关戴维营协议的谈判。与其就西奈半岛以色列全军撤离与埃及军队返回问题达成了一致。不过在随后的几年,尤其是在贝京自1981年起的第二个任期期间,他所领导的政府重新恢复了民族运动进程,从而促使在以色列占领区域扩大犹太人定居点的范围,由此在1982年出发了对黎巴嫩南部的零星侵略,并逐步发展为全面战争。可随着以色列军队在黎巴嫩的深入,贝京愈发感觉到沮丧,以至于沉默应对,不仅因为它已通货膨胀。另外,公众压力的施加以及1982年11月贝京的妻子阿莉扎的去世,给贝京又是一次沉重的打击。最终在1983年9月贝京正式辞职,随后全身推出了公众生活即政治的舞台。

教育启迪

每一次机遇的到来,对于奋斗者来说,都是一次严峻的挑战。它不仅需要你有坚实的功底和知识贮备,更需要你在看到机遇的时候拿出拼搏和应战的勇气来。许多人之所以让机遇白白溜走,就是因为在紧要关头他没有接受挑战的勇气。

相关参考

历史百科 两敌手“化剑为犁”——埃以签署和平条约

两敌手“化剑为犁”——埃以签署和平条约1979年3月26日,埃及和以色列之间长达30多年的战争状态终告结束。埃及总统萨达特和以色列总理贝京在白宫正式签署了《埃及—以色列和平条约》。美国总统卡特也在和约

历史百科 1977年12月2—5日阿拉伯“拒绝阵线”形成

1977年12月2—5日阿拉伯“拒绝阵线”形成1977年11月,埃及总统萨达特提出中东和平倡议,并于11月19—21日访问以色列,同以色列总理贝京进行会谈,使大多数阿拉伯国家感到震惊和不满。叙利亚、利

历史百科 他向中东和平“宣战”——内塔尼亚胡就任以色列总理

他向中东和平“宣战”——内塔尼亚胡就任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中)在内阁会议上1996年5月29日,以色列大选爆出冷门,利库德集团领导人内塔尼亚胡以微弱优势击败在任总理佩雷斯,成为首任以色列本土出生和首

历史百科 他为和平殉身——拉宾总理遇刺身亡

他为和平殉身——拉宾总理遇刺身亡1995年11月4日晚上,以色列特拉维夫市国王广场被10万兴高采烈的人群挤得水泄不通。“要和平,不要暴力”和平集会正在这里举行。20时30分,在欢呼声中,73岁的拉宾开

历史百科 中东和平的功臣——萨达特和贝京分享诺贝尔和平奖

中东和平的功臣——萨达特和贝京分享诺贝尔和平奖诺贝尔和平奖得主贝京和代萨达特领奖者马莱在交谈中东问题曾是历史上多年来悬而未决的问题,长时期的阿以对峙一直不能得到实质性解决,严重地影响着世界的和平进程。

历史百科 两宿敌握手言和——埃以签订《戴维营协议》

两宿敌握手言和——埃以签订《戴维营协议》贝京(左)、卡特(中)和萨达特在一起1978年9月5日,美国总统卡特在他的私人别墅戴维营里迎来了两位非同寻常的客人——埃及总统萨达特和以色列总理贝京。这位以“温

埃及 埃及·1979年3月26日埃及与以色列签订和约

1979年3月26日埃及与以色列签订和约埃及总统萨达特同以色列总理贝京在美国白宫签订。美国总统卡特作为连署人也在《和约》上签字。条约和3个附件的主要内容是:双方结束战争状态;以色列将在3年内分两个阶段

历史百科 1978年9月6-17日埃及以色列《戴维营协议》签订

1978年9月6-17日埃及以色列《戴维营协议》签订埃及与以色列两国在30年的对抗之后,1977年双方领导人进行了互访。1978年9月6-17日,在美国总统卡特的推动和参与下,埃总统萨达特与以总理贝京

历史百科 为了和平的誓言——中东和平进程取得突破性进展

为了和平的誓言——中东和平进程取得突破性进展参加诺贝尔和平奖颁奖典礼的巴解主席阿拉法特(左一)、以色列外长佩雷斯(左二)和以色列总理拉宾(右一)1994年,饱经战乱的中东似乎看到了和平之神迷人的笑脸。

历史百科 向痛苦和磨难告别——巴以签署和平协议

向痛苦和磨难告别——巴以签署和平协议1993年9月13日,在全世界的关注下,巴解主席阿拉法特和以色列总理拉宾,分别代表巴解和以色列在和平协议上签了字,从而揭开了从战争走向和平的历史新篇章。阿拉伯人和犹